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23 22:41: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重庆市丰都第二中学校公开课教案

课题名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授课时间:2019325星期一下午第一节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认识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借助第一次作文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

内容要点:

1、 以第一次作文训练为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

2、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主要方法:

1、 实例指导,讲练结合。

2、 从学情出发,支出审题立意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年年考前谈审题,岁岁考后话走题。”审题,已经成了高考作文恒常的话题。高考作文,审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所谓“成败得失,缘自审题”,并非妄语。审题,是仔细审阅、深入了解命题意图的意思。审题,说到底,是一种能力,是阅读积累、分析能力、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审题一旦失误,便是原则性和全局性的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生以为考场作文,审题能“符合题意”,当属侥幸;审题要进一步“切合题意”,则力有不逮。

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符合题意要求”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题意;④偏离题意。四个梯度的界定主要看考生习作与试题的规定性及开放性的贴近程度。如“切合题意”是指习作能准确理解作文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而“符合题意”是指大体上理解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略有偏差,局部有问题)。平时的应考训练,应该在“解题”上多加注意,力求写出“切合题意”的佳作。

三、判断

某大城市,中程公交车的始发站,每天天未亮,就有许多老人排着长队,早早地为乘车上中学或大学的儿孙占个座位。

判断下列立意属哪一种:切题,偏题或者离题。

亲情无价 偏题

独立自主 偏题

理解万岁 离题

爱的思索 切题

四、认识材料作文

1、定义

所谓“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2、组成(题干+材料+指令)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一个人,可以高到云层里,也可以低到泥土里。愿你高到云层时,还会想到泥土的气息;也愿你低到泥土中,还会留有云层的味道。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材料类型

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4审题误区:

审题时只是简单地把材料读一遍,写感受;或是任意地找一个词或一句话,写故事。

注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离题意。

审材常见病症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抓一鳞而弃全鱼。

抓现象而弃本质。

5、审题原则:①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所以要: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中心力求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五、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立意,并说明自己立意的思路或者理由。

请五位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题目和所要表达的中心,(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审题指导:一读二悟三提炼

(一)、读题(包括读题干;读材料;读要求)

(二)、悟(理解

1、理解材料:这次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不过是材料既不是寓言故事类那种多元叙事,也不是哲理思辨型的名言阐释,而是从日常生活选点,隐含喻意的材料。

本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既是交代我们人生的基本生存状态,也是思维的引子,引导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生处境的高与低,并且用云层泥土来观照。

第二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一个愿你,明显带有命题者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希望我们思考并处理好人生的高与低的关系,即高到云层要想到泥土的气息低到泥土要留有云层的味道,两者相辅相成。

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云层泥土的含义。云层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处在处,那么基本的喻意可以是梦想、成就(绩)、高位、光环、伟大、希望……”材料中泥土对应的基本特点是处在处,那么基本的喻意可以是初心、朴素、渺小、平凡、普通、通俗……”

2、理解作文要求

材料范围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就是不要脱离材料范围的限制,

②立意角度要求:选取角度,多角度、明确立意。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立意,在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果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地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抓住“云层”和“泥土”的象征意义分析立意。

③拟题要求:自拟题目,

④字数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⑤文体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三)提炼中心立意

审题时主要抓取愿你高到云层时,还会想到泥土的气息;也愿你低到泥土中,还会留有云层的味道。两句话。有以下三种立意方式:

1、从愿你高到云层时,还会想到泥土的气息立论。

重点探究为什在高到云层时我们还要想到泥土的气息。

比如,我们实现梦想,要不忘初心,要想到我们是从哪里出发,要到那里去,不要忘记根本;我们取得了成就(绩)时,不要自鸣得意、忘乎所以,要想到我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我们身处高位,要时刻铭记自己其实也是普通的一个;我们再伟大也都是从一个个平凡成长起来的……

2、从也愿你低到泥土中,还会留有云层的味道立论。

重点探究为什在低到泥土还要留有云层的味道。

比如:我们虽然平凡、普通,但依然要有伟大的梦想;我们虽然低落尘埃,处在人生的低谷,依然要对未来抱有希望;我们虽然渺小,微不足道,但依然有自己的远方……

3、两者兼顾,提出我们无论是身处云层还是泥土,关键是我们自我的人生态度。

抓住语句中的词语“云层”“泥土”,“气息”“味道”;前面两个词语讲的是“位置”,后面讲的是“本质”“品行”。由此立意为“位置的改变不意味着本质的改变”;“位置的变化不要影响本质”;“不忘初心”等。还可以立意为“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优点”等问题。

提醒:行文时注意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中要照顾两个方面,云层不忘泥土,泥土不忘云层。不要只说一个方面,可结合当下的“不忘初心”等鲜活事例进行论述,使文章有一定的深度。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立意

七、展示、评价

八、范文借鉴

不忘初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小时候,总是对着星空许愿: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学生!至今依旧妈妈所说的那句话:即使路在坎坷,即使有再多风浪,记得你最初的决心,奋力拼搏,就算是失败,也要漂漂亮亮地下台!

长大以后,现实泯灭了童真,梦想逐渐被抛在脑后,不知不觉中,我与梦想背道而驰,直到那一天,翻开幼师的笔记本,用幼稚的字体写下的梦想和母亲的话语,我猛然醒悟,我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

第二天,到了学校,考试的试卷安安静静的躺在桌面上,不及格的分数令我大脑一阵空白,我已经堕落成这个样子了吗?我心中暗想。大家来看啊,他又是不及格,只会拖班平均的废物!是啊是啊,从开学到现在基本没及格过。这种人留在学校干什么?直接去捡垃圾算了。一句句话像尖刀般撕扯开我的心房,血流不止,算了,不是早就习惯了么,我苦笑。你就甘心堕落吗?老师略微有些严肃。我想起了妈妈的话,我怎能甘于堕落?我还有理想,我还有决心!我我我会加油的!一咬牙,我这样说。嗯,我期待你的表现。老师笑笑。后来的日子里,我每日熬夜恶补以前的知识,已经堕落了一次,我又怎么再次忘怀最初的决心?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终于第一次及格了,用决心拿回来属于我的荣耀,终于觉得了一些成就。妈妈的话,依旧被我牢记在心底,在放松懈怠时,给我警醒;在我沾沾自喜时,给予警报;在我失败丧气时,给予鼓励。

不忘初心,我又怎能忘却最初的决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路上有荆棘,我们便劈荆斩棘。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全力拼搏,即使是输!不忘初心,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决心的人!

(学生谈感想)

焚泥结庐

盐城一考生

“颠沛流离,面目全非,而我们始终有一种根系,渗透全身。”

这是作家傅菲的苍凉之感,亦是经历人生变幻后的肺腑之言。

际遇的云泥之变更多的是意味着财富的多寡,而灵魂的成色存在于高贵和低贱之间。

广厦千万间,高入云中市,始于泥土,归于泥土。人行其中,顿生豪迈之意、卓越之感。越行越轻,漂浮在得志的青云里。

真正的高度,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势,不是“绿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孤傲。

真正的高贵,存在于面对惊涛骇浪而处变不惊的深邃眼神中。

一时的得志,总让人心生狂妄,或赚得几纸文凭,或谋得几钵钱财,一些人们就打开了“上帝视角”,以为自己有了洞悉尘世的能力。其实那些漂在云中的思想,从不具有厚实的深度。

现实世界有那么多显达的鄙陋之人。如处在舆论热潮中的嘻哈新贵,用低俗将自己捧至名利的浮云中,用声名炒作自己的浅陋,最终也跌回深渊,他们是网络时代的“贵人”,却从不是高贵之人。对待所谓事业的游戏态度让他们不判美丑,不辨云泥,成了泡沫破碎的又一“典范”。

具有德行的高贵者,他们认得清步履下的泥土。即便以“恃才傲物”著称的现代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也善于冥想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

高贵,正是焚泥结庐。在最朴实无华,甚至是充满苦难的泥土中开始,锤炼、焙烧、夯固,终而成高耸入云的广厦。风采耀于云中,而根系深深扎入地底。

这种不忘本的态度,不仅可以规诫得志之人,亦能使每掊泥土中的寒士保持崇高。当阿赫玛托娃受到俄罗斯文坛的封杀,她依旧保持了作为诗人的高贵。“那些苦难伴随着她湿透的眼眶,没入虚无的夜里。”际遇予她重击,而她的灵魂并没有因此被捶瘪。她眼中的对立不是显达和贫困,而是能否在高贵和低贱之间选明自己的位置。

周国平说:“我厌恶永远深刻的灵魂,那里面没有泥土的气息,全是刻意假装的味道。”同样,我厌恶一蹶不振的生命体,那里面没有饱满的高贵,全是低眉的颓丧。

无论生活如何待你,皆安居于焚泥之庐中,只求那一点优雅的禅悦,如此甚好。

(学生谈感想)

名师点评:

1. 素材丰实,运用精到。作者特别善于选择素材,无论是开头选择的作家傅菲的几句话,还是中间部分写到的现实中的嘻哈新贵对待事业的游戏态度,诗人阿赫玛托娃遭封杀后的保持高贵,结尾的周国平的名言,都与文章的相关观点紧密贴合,堪称运用素材的典范之作。

2. 思路清晰,语句精炼。文章论述思路清楚,开头由作家语句,引出论题,提出自己对高贵与低贱的认识;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何为真正的高贵,展现自己对题面材料的深入思考;结尾部分再次回应观点,收束有力。文章遣词造句不拖泥带水,而且力求表意的清晰,显示了文笔的老到。

附:素材

人民日报: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人物】自学写诗、创作的大妈李文荣

【故事】北京望京一小区门外,70多岁老人李文荣支起了小摊儿,一边卖馒头,一边写故事。十几年来,李文荣卖馒头在街坊四邻中出了名;而更让老太太出名的,是她的创作。她“总爱写一些身边人身边事”,印制成书,竟成了一本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大学教授看后,也直夸写得好。就这样,她一边卖着馒头,一边自学写诗和散文,搞点文学创作,枯燥的日常被活出了欢乐,重复的生活也不会感到单调。老太太道出其中奥秘,“我盯着馒头是一天,看着电脑也是一天,人不能越活越窄,不是?”

【点评】

对庸碌的人来说生活是灰色的而对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彩色的。有人把日子过成了单曲循环,在忙忙碌碌中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人则把生活调出了滋味,除了衣食住行,还有属于自己的小乐趣、小喜好。李文荣老人就是后者。

平淡的日子一样可以精彩。李文荣把馒头摊儿变成了自己的书房,把邻里唠嗑、朋友酸甜写成了人生百味。一本用时间和生活积累而成的散文集,不就是生活馈赠的惊喜吗?人们从中不仅能读出一位老人的所思所感,而且还能感受到她把生活的味道烹饪成一道大餐,也像刚出笼的热馒头,香喷喷的。

其实,没有乏味的岁月,只有失趣的生活。无论什么年纪、什么职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鸡毛蒜皮,还有沿途的美景与喜悦,关键在于发现。这几天,被称为“抹灰哥”的石建国火了,这个“90后”虽然干着粉刷墙面的工作,却不忘自己的书法梦想,忙完工作后就头戴工程帽“挥毫泼墨”,令人赞叹。可见,如何让岁月美好、让生活精彩,每个人都握着自己的遥控器。从近50岁开始学习跳舞的保洁师傅王世金,到边送外卖边背诗、最终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的雷海为,不输给时间、不败于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有梦的日子会闪光,有趣的日子也能光彩夺目。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其实,每一段平凡日子的背后,都有着不普通的内在,这需要走心地触摸、用心地寻味,谁又能确定哪里绽放礼花呢?或许,一次畅谈、一瓢清水、一弯明月,都能引发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平淡不意味着无奇,我们不妨静下来、沉下心,发现生活的美好,也许最精彩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

九、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立意和的提纲,完成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006bad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4.html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