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台军装甲部队实力透视

发布时间:2018-09-29 09:41: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今台军装甲部队实力透视

  台湾陆军装甲兵部队作为抗登陆作战的拳头打击力量,历来是台军重点建设的部队之一。随着“精进案”的推进,台军装甲部队在装备、兵力部署等方面有了较大变化,具备了一定的联合作战和突击作战能力。为将装甲兵建设成为一支“开得动,走得远、联得上、打得准”的拳头部队,台军将继续加大对装甲兵部队的资金投入。据台军方人士透露,台湾的军事开支在20082011年间增长至GPD3%,台湾将拿出约200亿美元的军费用于提高装甲部队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应急能力。那么,台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我们做一简要分析。

  

  

  战斗力分析

  

  台湾陆军装甲部队是以坦克兵为主体,以坦克、步兵战车和火炮为主要装备的合成化战斗部队,在战时担任战区预备队,主要遂行机动反击作战任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台军装甲旅已成建制,成规模,装甲装备已初成体系,具备了相当的作战能力。

  

  一是指挥控制能力较强。在陆军的“陆资”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指挥下,可以和“国防部”的“衡山”系统、海军的“大成”系统、空军的“强网”系统相连接,形成大纵深的电子侦察情报网、多层面的电子干扰网、数字化的通信网及自动化的指挥网,对全岛实施一体化指挥控制,从而大大提高装甲装备的信息感知能力。

  

  二是武器装备数量庞大。台军共拥有坦克及装甲车辆4000余辆,绝大部分分布在5个装甲旅和3个装甲步兵旅中,此外,每个装甲旅还配备了自行榴弹炮等压制火炮近80门,各型反坦克导弹200余件,尽管多数装备都是“隔代”产品,性能落后,但只要台军正确使用战法,充分发挥出庞大重装备群的技、战术水平,还是会对我未来可能登陆作战构成较大的威胁。

  

  三是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和较高的自行化程度。台军装备的各型履带式及轮式装甲车都具有较高的机动速度,其中V150轮式装甲车最大速度高达90千米/小时。台装甲部队的所有人员和装备全部搭载履带式或轮式车辆,基本实现了自行化和装甲化,具备了全岛跨战区机动能力,便于指挥机构在较短时间内调动部队。

  

  

  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火力打击能力。M48HM60A3主战坦克均装有105毫米线膛炮;M113OM21V150装甲车可以加装“陶”式反坦克导弹;装甲旅属炮兵营M109A2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可发射各种榴弹、激光制导炮弹等多种弹药;反装甲能力强,拥有“陶”2A、“陶”2B、“地狱火”、“龙”式以及“标枪”等多种反坦克导弹,不仅数量大,而且精度高,破甲威力大。以上装备的反冲击力、压制火力和反装甲火力,形成了综合而且强大的立体火力网。

  

  五是有较强的合同作战能力。台军装甲旅是名副其实的合成部队。旅部直属单位,如装甲骑兵连、反装甲连、通信连、工兵连和宪兵排,负责指挥行政、战斗支持、后勤支持等任务,旅里除编制装甲营外,还编有装甲步兵营、炮兵营、支援营等,可遂行火力打击、火力压制及装备保障等任务,具备了持续作战和战斗保障能力,既能独立遂行机动作战任务,又能与其他军兵种联合作战。

  尽管拥有了数量庞大的重型装备群。但客观来讲,数量与战斗力形不成正比关系。综观台装甲部队的现状,貌似强大的装甲部队存在着如下软肋:

  

  一是主战装备对外依赖程度高。台军80%以上的装甲装备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虽然对外购买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武器装备的水平,但如果没有雄厚的军事工业基础,主战武器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不能自制,可以设想,在打大消耗战的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一旦战争进入持久或僵持状态,台军的战争潜力将随着战争的延续而锐减。

  

  二是主战坦克陈旧。台军的装甲装备大多是美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有的已超期服役,零部件老化,战场维修困难。甚至还有二战时期的M41轻型坦克,性能落后。主战坦克如M48HM60A3,按战术、技术性能划分,属于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范畴,性能远逊于第三代主战坦克。另外,M48HM60A3坦克的突出弱点是装甲防护力差,车体和炮塔为均质装甲钢铸造结构,难以抵挡现代高技术兵器的火力威胁。台军有关人士曾透露,其钢铸装甲会被69式火箭弹或“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轻易贯穿。两种主战坦克的机动性也稍差,不适于在多山地、丘陵以及沟渠河流密布的地形内机动作战。

  

  三是装备完好率偏低。据曾担任过装甲部队要职的一位将领透露,台坦克装甲车辆的实际完好率仅为50%左右,远远低于对外公布的85%~95%这么高的数字。这就意味着一旦战争打响,装甲部队约有一半的重装备不能执行战斗任务。势必会削弱台装甲部队的战斗力。究其原因,一是客观因素,由于台军坦克都是老式的二手装备或拼装品,年久失修,备用零部件缺乏,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保养。另外,M60A3M48H主战坦克都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火控系统,台湾地区潮湿的气候容易使这些精密的光电仪器受潮,导致很多坦克不能即时有效发挥应有的作战能力。二是主观因素,由于基层单位官兵技、战术素养较差,经常违规操作或不按规定维护保养装备,再加上后勤保障系统相对不完善,台军坦克装备完好率在半数左右不足为奇。

  

  四是支援保障装备的发展不受重视。现代战争中,装甲部队作战离不开技术保障装备的支援,勤务保障车辆能使坦克装甲车辆保持和恢复良好的技、战术状态,在装甲兵装备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反观台军的支援车辆,不仅装备的数量少,根本无法满足作战保障的需求,而且支援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不配套。例如,台军仅装备了12M48A5装甲架桥车,平均每个装甲旅不超过3辆车,显然不能满足每个旅数百辆装甲车过河的需要,更何况是在大小溪流错综复杂的台湾地区。M9装甲战斗推土车是具有装甲防护能力、高机动性和两栖能力的战斗工程车辆,台湾陆军只采购了15辆,仅配发于装甲部队的工兵连使用,远远不能满足作战保障需求。

  

  部署情况

  

  台陆军现有的5个装甲旅,分别是部署在北部新竹湖口地区第六军团的542旅和584旅、中部后里地区第十军团的586旅、南部万金地区第八军团的564旅和澎湖防卫司令部下辖的503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台装甲部队形成了如下部署态势。

  

  一是“西兵东调”以强化东部地区的防御作战能力。以往台军在兵力部署上习惯重西轻东,原因众多。首先是台湾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点目标多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西部历来是防御的重点区域。其次是台湾东部多山的地形构成了该区域天然的军事防御优势。再次是台湾的中央山脉为东部地区筑起了一道天 然屏障,中央山脉北起苏澳,止于大武山,长270千米,东西宽约80千米,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约30座。依仗中央山脉,东部地区长期以来被视作战略后方区域。然而,随着大陆逐渐具备了从台湾岛东部登陆作战的能力,为防止遭受腹背两面的攻击,台军秘密开始了“装甲部队东移”计划,将装甲力量有重点的部署到了东部地区。例如,台将澎湖防卫司令部所属装甲旅的部分重装备调至台东地区,该行动是台军改变以前“重东轻西”的防卫战略,加强东部军力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台军在东部沿海方向部署有160多辆M60A3主战坦克及CM22装甲运输车等大批重型装备,装甲抗登陆作战能力大大增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台湾当局加强了东部地区的装甲防卫,但台东部的驻军力量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仍相对薄弱。

  

  二是“本岛防卫”是台装甲部队的部署依据。随着军事战略的转变,台军认为,其外岛“战略前哨”的地位会有所降低,因此逐步裁减外岛装甲部队规模,形成了驻本岛的装甲旅在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和人员编制方面均优于外岛装甲旅的局面。从地域分布情况看,在外岛地区部署的装甲部队和坦克装甲车辆相对本岛而言少之又少。例如,驻扎在澎湖列岛地区的503装甲旅作为台防卫作战的最前哨,比驻本岛的装甲旅少编1个支援营,仅设兵力3717人及126辆坦克和1 63辆装甲车辆。584装甲旅调离金门之前,有兵力2 700人,比驻本岛的装甲旅少编1个装甲营、1个装甲步兵营和1个支援营。装备水平也较差,只有1 4M60A350M41D1 8M41A3坦克和1 8门牵引榴弹炮。如今,584装甲旅由金门地区调回到了本岛,金门防卫司令部只保留了一个装甲营作为防卫打击力量,兵力更为薄弱。马祖地区仅象征性的编有8CM21步兵战车,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防御能力。

  而在本岛地区,充当台数字化建设先锋的542装甲旅扼守在要地新竹湖口地区,担负着反登陆作战的重任。该旅兵力为4 334人,内辖旅部直属部队、3个装甲营(主要装备有M60A3M48H主战坦克以及M41D轻型坦克,共计1 20)2个装甲步兵营(主要装备有249CM系列步兵战车)1个炮兵营(主要装备有24M109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1个支援营。564装甲旅位于台湾战略要地大冈山地区。该旅兵力也超过了4 300人,配备M4 8H主战坦克、M1 09A21 55毫米自行榴弹炮、0M22迫击炮车、M48A5装甲架桥车、M88A1装甲抢救车以及M60装甲架桥车等。

  

  三是“守卫台北”是台装甲部队兵力调整的新动向。台湾北部地区聚集了本岛大半的人口,是将来我可能对台作战的主要突击方向。台北市作为台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更是我突破的重点地区。在战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实早在2006年“汉光”22号演习的兵棋推演阶段,台军方就意识到部署在北部地区的装甲部队兵力不足,难以完成守卫台北的重任,加强台北地区防御能力已经成为台军的当务之急。因此,近年来,台湾当局加大了台北市周围的驻军密度,千方百计调集优势兵力保卫该地区的安全。但由于整体军事实力的限制,台军不可能于短期内在台北地区组建一只新的装甲部队,只能先采取将中、南部军团所属的装甲旅北调的方法暂时缓解台北地区的防守压力。台军已于去年年底将584装甲旅由金门地区调回台湾本岛,驻防在台北西部军事重地林口,并加入北部第六军团的作战序列,执行“反斩首”任务,成为台北西侧大门口的一道重要防线。但从目前来看,该旅规模较小,兵力不足3000人,约配备80辆坦克,其中大部分为老式的M41坦克,预计近期将装备诸如“云豹”轮式装甲车等新式武器,并扩充编制员额以增强该旅的实力。这是近年来在本岛北部作战区所部署的第二个装甲旅。至此,台湾有40%的装甲部队部署在台北地区,近800辆坦克护卫在台北市的周围。台在加强台北地区防御力量方面可谓动作频频。例如,台陆军已将14辆“云豹”装甲车由南部军团北调,参与台北市的防御。台军还在林口和北宜高速公路上的雪山隧道附近分别部署了100多辆装甲车辆,从两面扼守进入台北的通道,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中枢神经”的安全。

  

  

  发展趋势

  

  基于台陆军装甲装备的现状,台军已着手谋求新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改造现有装备。为解决陆军武器研发经费相对受到限制以及对外采购困难等诸多难题,台军只有依托美国和自身技术,对现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装甲装备的更新换代。主要途径有:()整合较先进的美军二手装备。将M60A3的底盘加装M4 8A5坦克炮塔拼装成M48H“勇虎”坦克,使其达到M60A3坦克的水平。目前,台军正积极谋求利用美国MIAI坦克的技术对M60A3进行升级改造。()采取技术手段,提升装甲装备的“三力”。实战证明,坦克装甲车辆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力,与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三要素密切相关。面对当今大口径动能弹和反坦克武器与日俱增的威力,台军主战坦克防护能力弱的缺点日益突显。为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率,台军为M4 8H坦克挂装了爆炸反应式装甲。另外,还为M48H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和新的传动装置,以改善其机动性较差的现状。再如,针对M113装甲车火力不强的缺陷,车上加装了M220“陶”式导弹发射器,使其作战威力倍增。

  

  二是研发轻型化新装备。台湾陆军积极自行开发研制下一代坦克和装甲车辆,旨在减少对国外重装备进口的依赖程度。台军认为,“兵贵神速”是未来地面防卫战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应对大陆“首战即决战”的快攻战略,适应未来机动作战的要求,台军将坦克和轮式装甲车辆的“轻型化”和“快速反应能力”作为研发的主体思路。与目前装备台陆军重达50吨的主战坦克相比,轮式装甲车更适于在公路和非平原地形实施快速机动作战。20036月,台湾成功研制出第一辆CM82“云豹”8×8轮式装甲车样车,今年进行了批量生产,预计总需求量超过1000(有关0M3 2“云豹”8×8轮式装甲车的详细资料,请参阅本刊2005年第3期《阿扁的“专用逃生车”――台湾CM32新型8×8轻型装甲车》一文)。据悉,台计划在未来510年内以该车型逐步取代现有的M1 18OM21装甲车和700M41轻型坦克,作为装甲部队执行反空降、反登陆任务的主角。

  

  三是拟建立“数字化”装甲部队。为提升台陆军的数字化、信息化作战能力,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台军欲效仿美军第4机步师,正在全力打造“美式”的数字化装甲部队。尽管台军目前不具备实现“数字化”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但台陆军总部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数字化”装甲旅的计划。鉴于部署在新竹湖口的装甲旅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力,台军计划对其一个坦克营进行先期试验和改编。该旅装备有M60A3M41DM113A1M88A1装甲车等多种武器,被台视作“反击登陆作战”的王牌。在“汉光”系列演习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是美国重点考察和建设的部队之一。据悉,美军多次派专家组对该旅作战指挥、装备引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在“汉光”演习中,美军专家甚至直接参与了对这支部队的指挥控制。按照台军的设想,在完成542装甲旅的“数字化”试点成型之后,预计于2009年依据先南、北地区,后中、东部地区的顺序在各装甲部队全面推广,届时台军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将提高一倍以上。

  然而,就目前台军的实力而言,台所谓的“数字化”装甲旅实际上只是“低作战效能”的部队。尽管台军已经建成了数字化战场的平台――全岛军事光纤网络系统和数字化战场系统,这两套系统与现有的通信系统相比,不仅可以做到信息直达各联兵旅,还具有传输通信资讯量“大”和“快”的优势,能极大地缩短决策反应时间,足可以满足战时军事通信的需要。但台军的战场信息采集能力远远不够,也就是说,其致命软肋在于缺少侦察卫星等建设数字化部队的必备条件,制约了指挥效能的最大发挥。卫星技术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台军只能靠台“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无人飞行载具、OH-58D武装侦察直升机及侦察车、侦察兵提供对方的定位,侦察监视的范围大大缩小。由此分析,受制于搜集信息的渠道有限以及现役的通信设备相对落后的影响,再加上目前台军大量的老旧主战装备平台无法整合各种性能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台军难以短期内达到数字化作战的需要,“数字化”装甲旅建设的道路可谓遥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c6141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d.html

《现今台军装甲部队实力透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