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 青岛版-精选教学文档

发布时间:2019-07-27 00:1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图形的认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4页,认识图形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单靠记还不行,还得,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等操作实践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初步感受到图形间的异同。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而形容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 3.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探究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体会“面”从“体”出。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卷尺、直尺、硬币、电话卡、银行卡、1分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还记得吗?试着背给大家听。(雪地里的小画家) 月牙是谁印出来的?(马)枫叶指的是什么?今天小猪出去寻找食物了,有很多好朋友给它送来了吃的。它请来了黑猫警长侦探,帮助她找出好朋友。

细心的警长发现地上有很多脚印,你看到了吗?快来找一找吧。(指生说)。

问题1:聪明的孩子,你知道他们最少是来了几个朋友吗?初步感知平面图形。

问题2:你认为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验证警长的想法。

1)把立体图形上的脚印取下来,你有办法吗?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笔、纸、印泥。

A、同桌讨论取下脚印的方法。

B、同桌合作共同取下一个脚印。

2、全班交流展示。

A、用印泥印到纸上。

B、在纸上描下来。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验证了警长的判断是正确的,帮我们找到了这些善良的宝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图形王国,去探讨他们的秘密。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三、探究图形的特点。

1、课件出示:杂乱无章的图形。这些图形宝宝挤在一起很不舒服,怎么办呢?

指生说。(孩子会发现把它们进行分类)

提问:怎么分呢?

同桌交流,然后展示。

2、学习它们的名称。

拿出图形,贴到黑板上。

3、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一下子就记住它们呢?试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四、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指生说。

小结:生活中的图形是找不完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更要借助这些图形。

五、巩固练习。

1、连一连。再次感知平面图形,从而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再次区别形和体。

2、数图形。。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图形?择你喜欢的图形,拼成一幅美丽的画。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899fc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f.html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 青岛版-精选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