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7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习试卷(44份) 中图版27

发布时间:2019-02-13 11:09: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考点规范练34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1.A 2.D 3.A

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2015苏锡常镇检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5.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答案:4.B 5.A

解析: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分布不平衡,南北低、中部高;中部地区东西高、中间低。从图乙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

(2015山东济南期末)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但目前伊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幼年期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是资金充裕 中年期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老年期城市的发展杜绝资源开发 经济转型期的新生动力源于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不符合伊春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植树造林,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B.大力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粗加工工业

C.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发展

D.培育和引进人才,发展交通、优化美化环境

答案:6.D 7.B

解析:6,资源型城市是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因此幼年期和中年期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老年期由于资源不断减少,发展速度减缓,因此该时期要实现产业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第7,伊春市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发展林业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以促进森林的持续发展;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林木深加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人才,发展交通、优化美化环境。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第8~9题。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9.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答案:8.C 9.D

解析:8,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在城市工作和居住,而农业户籍人口到城市工作,一般从事工业或者服务业,说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城镇户籍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第9,D项地铁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没有一定客流量支撑难以实现赢利,故不适合在中小城市发展。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地处沿海地区,水源充足 起步晚,规划较好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经济基础好

A.②③ B.④⑤ C.③④ D.①④

11.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

A.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B.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C.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D.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12.山水城市是许多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山水指自然环境,城市指人工环境,建设山水城市的目的是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居环境。关于广州要建成山水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山水城市的一般意义是指城市要与自然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B.山水城市的提出,具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

C.现在广州城内的建筑建得过密,居住、交通也过于拥挤,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D.广州建立山水城市只要政府规划就可以执行,与建筑商无关

答案:10.C 11.C 12.D

解析:10,海口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便于城市的绿化和美化,加上城市化起步较晚,规划较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相对较少。第11,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第12,城市建设规划再好,各建设单位不认真贯彻落实,只能是纸上谈兵

读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完成第13~14题。

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

13.1990年以来,该省(  )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

D.环境承载力下降

14.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

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D.2008,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13.A 14.C

解析:13,1990年以来,该省第一产业比重由47%一直降到13.4%,A正确;1999年后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B错误;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先升后降,其产值却是持续上升的,C错误;GDP产值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趋向和谐,环境承载力应该上升。第14,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显示:该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在缩小;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2008年城市化水平早已超过了30%,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还远远不到出现逆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二、综合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诺姆瑟城镇化规律指出:第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发展速度缓慢。第二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由城镇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第三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回落并趋于稳定,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0%以下、30%左右和70%以上。

材料二:2010年沈阳市的城镇化率为71.6%。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9%50.4%44.7%

材料三:沈阳近海经济区位置示意图。

(1)以诺姆瑟城镇化规律为参照,评价2010年沈阳市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状况。

(2)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简析沈阳近海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答案:(1)第一产业较为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沈阳城镇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

(2)位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农业开发历史久,经济基础比较好,劳动力和人才比较丰富;靠近沿海,周边铁路密集,海陆交通便利,便于进入海内外市场;土地资源充足且廉价;多条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周边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解析:(1),按城镇化率,判断沈阳已达到诺姆瑟城镇化规律第三阶段;再将沈阳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与诺姆瑟城镇化规律第三阶段对比,评价沈阳产业结构比例高低和城镇化速度。第(2),经济区发展条件一般包括:经济基础(农业、工业等)、通达度(国内交通、海外联系)、资源(矿产、土地、水等)、市场(内部消费、外部销售)、劳动力、科技人才等。

16.2014年是改革开放36周年,有学者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下面三幅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图乙所示地区与甲、丙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丙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

(4)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案:(1)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邻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受上海辐射影响;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2)邻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

(3)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

(4)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技术水平较难提高;排放的废弃物较多;环境方面的投入过少;污染、破坏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较难形成规模效益等。

解析:(1),图甲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要从交通、技术、资金、大城市(上海)辐射、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第(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比其他地区的优越条件在于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和侨乡多两方面。第(3),首先明确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再根据我国丙地区企业的特点,要从协作条件、科技、品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4),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时,要从技术(较低)、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规模效益等方面来考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2e0bb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5.html

《[高中地理]2017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习试卷(44份) 中图版2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