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 - --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

发布时间:2018-11-26 23:20: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

2030年的上海将给人们以惊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曾在19861999年编制过两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于本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产业、民生等方面的促进是比较大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进入了世博会前后的新历史机遇期,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生息的载体,必然需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配适新一轮的蓝图。据悉,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有关方面已经率先启动了针对2012-2030年中长期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预计在世博会后的2010年底将形成综合成果;目前规划的概念性设想和初步成果,已经可以让我们先睹为快了。

全市将形成一中两翼、轴线强化的基本布局

目前上海所执行的1999版城市规划的布局理念体现了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郊区新城(或中心城副中心)——新市镇(或中心城地区中心)——中心村(或中心城社区中心)所构成的四级配置。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中心城以外环线内的680平方公里为限,没有考虑到行政管辖和上海滨江沿海的地理因素;在编制各个分区和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常局限于规划等级的能级限制,灵活性不强。在规划理念上,郊区各区县在建设新城和布局区域体系过程中一直放不开手脚,并有以邻为壑的倾向,例如,西部的青浦、嘉定区直面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区域,却一直未能规划出一个辐射长三角、服务这一区域企业商务功能的高能级区域,以往的规划理念限制了在中心城以外区域的建设强度;更兼江苏省在这一方面动作迅猛抢得先机,使得上海西部几个区与昆山、苏州等地的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又比如,闵行区和松江区一直无法很好进行道路体系的对接,使得南新铁路环线成为上海城区向西发展的暗闸,产生了严重的衰减效应,以至于松江新城严重空心化。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原有规划过程中大城市、小郊区的计划经济思维残余所致。

上海市政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洪宣庆谈到,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城市布局体系就根据其东、南郊俯瞰华北平原,与天津和东北紧密联系的特点,规划了城市产业发展带;根据其西、北郊为燕山山脉和毗连蒙古高原的地理因素,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带的相关侧重。上海2004年正式提出的“1966”城市体系,除了临港新城着重强调了其作为深水港新城的重要性外,其余区域的规划要求过分均质化,没有把上海作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城市的特点考虑充分。

新一轮规划的特点,就是将上海西部区域整合成一个以虹桥枢纽和崧泽大道为支点,以沪宁、沪杭发展轴为骨架的西部城市发展带,凸现大门向西开,把上海大堂前推到紧靠苏浙边界,并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均能合理快捷衔接的地域,实施三产先导的发展战略;把上海东部滨江沿海区域整合为一个生态产业带,以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为支点,以多种先进制造业为归依,并根据浦东区域的特点严格规定了其功能区域各自向浦西对岸疏散的流通体系,还着重考虑了崇明三岛和一线沿海的生态功能。

北京有长安街和南北中轴线,形成了城市功能的精华,承载了城市精神的魂魄;上海的城市功能,大多集中在从虹桥机场到张江高科技园区的20多公里东西轴线上,基本沿着延安路高架和世纪大道两侧,形成市级中心;上海的城市精神,则糅合在黄浦江畔,随着两岸的逐渐开发,加快实现中心城区的功能置换,正是当务之急。新的一轮规划,根据西部、东部两带建设的需求,将市级中心继续向东、西两端延伸,从白鹤附近,一直到浦东国际机场和川沙,长度将扩展到60多公里,大大扩展了上海发展的空间余度;同时,将加强世博会和复兴岛区域的综合开发,更要将陈旧和污染严重的吴泾、高桥化工基地搬走,形成从吴淞口到紫竹科学园区,长达60公里的城市景观风貌带,以丰富上海这座城市的水岸灵性,疏解中心城区过大的用地压力,改善上海人的生活环境。

部分地区的规划值得期待

根据了解,随着新一轮规划在几年后的正式推出,关心未来上海建设发展走向的商业界人士和市民,在今后一定可以发现很多区域开发的新机遇、新亮点。

由于1999年规划出版后,上海各个新城和产业基地、虹桥枢纽等的开发,世博会配套工程和数十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等相继提出并大大扩充了规模,新一轮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将各方面的新规划成果结合建设实际落实到比例图上。在一张初步汇总的市域已覆盖集中城市化区域示意图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由于各区规划的观点不同,很多城市化区域的边界沿着自然界限嘎然而止,比如在闵行区浦江镇与南汇区航头镇、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和南汇区祝桥镇等的边界,由于闵行、浦东两区的观点是全部实现城市化,而南汇则在边界区域形成了谨慎的规划触角,强度难以对接,因此使得具体项目的操作性,如一些跨界的居住区和道路等的布局等,形成了鸡同鸭讲的尴尬。这提醒我们,之前上海的城市建设缺乏一个长远的思路和整体的思考,这些问题必须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得到解决。

目前上海已经确定的集中城市化区域在3500平方公里左右,实际建成1500平方公里;随着东西功能轴线和黄浦江两岸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一些目前没有规划覆盖到的地区,如重固镇和白鹤镇、浦江镇滨江区域、嘉定区北部与太仓交接的几个镇,黄浦江上游松江区境内两岸等,都将结合实际需要和总体布局的导向,周密安排;因此上海今后城市化面积很可能达到4500平方公里,成为世界最庞大的城市。这些区域曾经有部分是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市**有关方面在决策考虑中有意延后,以利于和更高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对接,因此这些区域的规划,将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也必然在十年左右之后,成为投资开发的新热点。

鉴于上海已经进入了举办大型国际综合性活动、集聚社会性和国际化交流合作组织等都比较迫切的发展阶段,在可以预见的规划期内,新的总体规划,已经在概念性的层面上予以确认,并与各区地方**处于有效的互动确认中。届时,这些项目的区域,既有在靠近市中心区的,也有分布在东、西两带范围内的,对于打造一个更为亮丽和精彩的大上海,更将是强大的推动力,并一定能大大提高上海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影响力。

2030上海硬件设施将在世界全面领先

很多上海的城规方面的业内人士都谈到,1999年的上一版规划,有好几个方面的里程碑意义:首先,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再是城市发展的奢侈品,其规划的长度1000公里通到市区每个角落的轨道交通体系、连通全市各个要点的高速公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毫不逊色的;而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所作的规划,限于经济条件,往往仅仅在几个市内人流的主要方向上才一条线,例如1986年的总体规划仅有617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四条高速公路而已。第二,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的建设需求,明确了市级中心的第三产业导向,更明确了洋山深水港和崇明越江工程的规划。

据悉,上海各界关心的2012年轨道交通568公里基本网络建成后的后续开发,已经在新一轮规划的综合考虑中,届时在东、西两带和黄浦江沿江,以及原来规划的线路终点更远的区域,布局了畅达高效的线路体系,总长度不低于1500公里,日运能到2030年将突破1600万人,是现在的四倍半,并且还将与苏州市的轨道交通互通合并;同时针对中心城的车辆拥堵问题,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在井字形地下快速路通道的基础上,延展这一快速道路网络,形成五纵四横的地下道路体系;针对地下空间开发中暴露的不足,规划着重提升了重点区域的地下环路、人流小区域传送系统和更远期的模块化地下物流道路等建设的强度。

注重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上海新一轮规划中已经在讨论并初步有了结果的长三角集装箱运输快速路体系已经标定了一条连接外高桥、洋山、金山、松江和外省市的倒扣环状专用道路体系,使得大流量的货运车流不再需要与高速公路和一级国道上的客运车流争道;在一些方案中,还提出了市区段的高速铁路地下化、建设直接连接上海和宁波两个重要港口的新跨海大桥等方案。新一轮规划的目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到2030年左右,使得上海的基础设施水平在各方面都能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各种出行方式的出行质量都将有更大的提高。

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的结合

以往规划中概念化模糊化的倾向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大官一画的随意性也在某些时段导致了重复建设的浪费,或者是短浅目光导致的新瓶颈。上海旧版规划曾经把黄浦江上游区域和滨海的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简单划为大绿带,结果不但与现实建设的实际冲突,更在动迁征地方面产生了不利于区域发展、严重损害群众收益的诸多问题;又如不注重新形势下区域开发和居住品质的提升需求,使得上海在城市天际轮廓和整体面貌、街道界面和公共设施布局方面,不但与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先进水准有距离,更与北京、深圳等国内城市拉开了差距。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总结了以往的教训,在规划绿化地带时,注重游憩功能的渗入,而不是简单把它作为一种空气清新的规划需要;对原土地所有者的发展需求,也有了更为细致的考虑;对土地集约利用、对街区人性化设施和单个项目之间的协调,更规定了分层管理的制约机制。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在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嘉定新城、长风生态商务园区和虹桥枢纽、世博园区的开发中已经有了体现;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发展,更将是民生、***因素的聚合,正在成为编制上海新蓝图的纲领之一。

——正在编制中上海2012-2030年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智慧的结晶,前进的指南;他将给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未来,描绘出灿烂与希望!
目前世博阶段的建设规划,都是按照2012年为终到线进行的,上一轮以外环线全面建成为标志的建设,也是2002年底;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大发展,也是1992年开始的。我们现在有必要为2013年开始的新建设规划;而规划先行,上次是1998年底开始讨论,于是有了郊区新城、轨交全域化和产业基地,以及高速公路网络、深水港等成果;90年代大发展的前提是浦东开发,也是1988年形成了具体的操作设想。因此十年一个脚印,目前的2008年底是有所思考、总结思路,比较提升的好时机。




规划有延续,延续的目的是求突破。目前拉动内需度过难关的政策正是加快建设的增长高速预期。



结合城市功能、现在已有布局,我们分四个方面大致论述:第一个是中心城和他的外延组团;第二个是黄浦江两岸的开发以及郊区逆向辐射带的建设;第三个是生态与产业的辩证关系;第四是交通布局和城市肌理的疏理。这四点主要是从综合规划的角度来谈的。



第一方面,中心城已有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被大片旧建筑地带隔离,各个点之间轨道交通和车行到达和驻止能力还不高,慢行系统还没有真正形成;老城区仍有大片居住困难群体和简陋不合用之区域。解决这一矛盾,就是要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始做抓手,比如新天地南延、静安寺北扩,虹桥西扩,不夜城南扩,和对福州路、金陵路以及南外滩、外滩源、苏河湾、大连路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陆家嘴东扩,或者到东方路,今后到源深路,这是最重要的。市中心区总体上属于高居住层次,对于就近安置在原工厂地块的平价房,从丰富城市层次的角度,要积极考虑、适度执行。



市中心区的到发、过境交通,下一阶段要在井字形通道的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如金沙江路、石门路、漕宝路到龙华路,北横通道向东扩展,民生路到白杨路,以及沪青平东段,张杨路到吴中路,和武宁路到徐家汇,以及肇嘉浜路、殷高路等。外围如济阳路等可以有限制地建设少量高架。在目前过江隧道,包括长江和黄浦江,进行新一轮加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东路到浦东大道北侧沿江的开发,规划一条新的连接通道。总之要更好引导市区车流,开辟新的通道又不造成空旷感,这是上海作为商业城市的特点。



地下停车环廊,要学习北京全面推广,并多搞公共车库,把非机动车挤出中心区去。地下人流传送系统及地下步行街,也是克服南北、延安高架造成功能阻隔的好手段;人行天桥则趋向于改建成半封闭连廊,并大力推广。



外延组团的概念,就是类似川沙、莘庄、吴淞这样的地区,不作为郊区看待,而是将其作为市中心区边缘的一个部分来衡量,其中在浦东的可以密度低一些,在浦西的则要处理好与嘉定、松江的新城核心区之间有所错位。临港新城和其他新城都是距离较中心城更远或体现逆向辐射能力(流向不更多向人民广场方向),因此会更多实现五脏俱全。



关于虹桥枢纽西侧到青浦城之间的徐泾、赵巷、重固区域,在沪宁、沪杭动脉之间,且与已建市区隔而不断,从机场净空和噪声起见,应规定嘉松路以东限高,以及除重固地区外多安排低密度特色居住,临枢纽区则规划开发集聚型中密度服务业区域。而重固以北区域和香花桥到白鹤之间,可以安排一个地下化的青浦城铁站,分散虹桥枢纽压力,并直接服务于太湖南岸通道;这两个区域规划为现代商务城和研发区域比较合适,也将成为青、松、嘉西部开发的集聚带中心区;开发过程中,可以实践全新规划理念,全市性质的项目、国家性质的项目,都可以倾斜,这一位置对江浙沪都是有利的。其北侧苏虹高速到沪宁高速,以及沪青平高速到佘山之间,有必要建设金沙江路通道和吴中路通道的延长线,但两侧规划强度不应过高;松泽大道可以到澄湖或盛泽,乃至太湖边上,搞成深南大道那样的景观大道,在过中心区地段多建设下穿。



第二个方面。目前高桥、吴泾、温藻浜和大场机场四个点,这是需要探讨的重点。高桥是石油化工,吴泾是煤炭化工,温藻浜是冶金,大场机场是海军航空兵和支线客机生产线,孙桥暂时作农业园区,但我国第二次办奥运会定然在上海,迪斯尼也放在黄楼,主场放在孙桥或者青浦一带,最合适最经济,轨交网络规划已经注意到这一点。



黄浦江两岸,主要是城市功能带,世博会是会展的一方面,今后也是文化方面的考虑;还有北外滩邮轮、十六铺游船总码头,以及现在的徐汇滨江、浦江耀华和三林环球地块大型体育设施等,南延伸段开发已经开始了。

高桥、温藻浜都是黄浦江北延伸段的部分,复兴岛——庆宁寺地区规划是国际组织、商务休闲等用地,现有企业都是要迁走的。综合考虑,高桥工业区的上炼、上柴、浦煤、高化、上农、高热电、闸电等,对城市弊大于利,且成本和工艺都有问题,因此军工路到浦东北路之间,可以预见一个开发强度略低于中心区域的商务、科教、休闲居住的区域,并且补强东北区域大型公共活动设施,类似杭州钱江新城那样的。张华浜码头还是需要保留的,他到外高桥之间需要地下货运铁路和地下集装箱快速路。



温藻浜的企业,和高桥一样,牵扯面很大,有选择地后靠到罗泾地区似有可能;高桥已经部分到金山漕泾,但总体上来说上海还是对化学工业有所限制比较好,产能可以到苏北地区去解决。温藻浜两岸仍然须多考虑物流用地,以及部分研发功能。但这一功能的占地须有效与居住区域隔开。



吴泾就比较简单了,但启动可以较高桥等晚一些;闵行铁路支线缩减到沪闵路以西,同时自关港往南改造起来,注意商务、居住功能的继续平衡,这样造成了外环线以南与周浦——浦江——惠南边缘组团连成一片,可以根本上缓解中心城区压力,也是疏解城区功能潜力最大的区域。



大场目前的问题是限高和噪声。从国防角度的协调考虑,安排在崇明西部或奉贤东部建设海航基地比较合适;临港、紫竹的大客机基地建成后,大场的生产功能即可废弃;可改为居住、研发和商务用地,也可以安排体育和文化功能,并建设部分快速路和地下路向这一区域集聚,分散沪宁发展轴上特别是真如地区副中心带的压力;特别是他与新江湾城区域的比较功能,是值得借鉴的。



黄浦江自闵行到张华浜步行基本能走通,这是需要考虑的。两岸的交通到发功能要讲求横向贯通与纵向延伸结合。



上游女儿泾到太阳岛,这一段地区原则上建设休闲居住区,目前一刀切搞农业区经济上不划算,当地群众怨气也是很大的;农田生物多样性现在也越来越差。但保护好水源这一原则,是事关上海全局的问题,标准要在东滩取得经验后继续提升应用,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



嘉定远香湖、临港滴水湖,规划水平都要到地级市中心区的水准,它是上海市区域内一个完全近似集团企业综合子公司性质的聚合体。青浦、南桥、金山、城桥则是他们的压缩版,逆向功能小一个层级。滴水湖要超过金鸡湖;远香湖要超过花桥和昆山,都要做出大上海的气魄来。滴水湖环湖也可以搞贯通带,鉴于奉贤东部海岸仍然是生态岸线为主,人工岛建设可以提上日程,但规模不要搞得太大。他们都是市域内的副中心,而徐家汇、五角场等都是中心城的副中心;新市镇的中心要不低于中心城的地区中心,比如航头和打浦桥的配置相比,密度不一样但功能不要有差别。



东滩的问题,主要是开发规模和强度,规模是合适的,强度要提高,他是新的城市典范,娱乐性的博彩、赛马等,都可以在东滩布置,要搞成不夜城。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上海下一个十年大扩展,农村征地多,老企业可能搬迁多,服务业的比重和高科技行业的比重会大大增加,甚至北京的一些总部也可能南下,国际上的大组织可能搬过来,本土生产力可能进一步集聚业务性部门和总部,则较为低端的居住层次向外扩散到新市镇是必需的。同时高铁的建设,磁悬浮的发展,国家实力提高后实行类似自由港的政策,外国人成倍增多,因此大都市的交通体系,就要跟上。我们这一点已经意识到,现在郊区的道路新建的基本上都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在搞。同时规划图上盲目搞大片林带,比如我们曾经设想的远东大道以东和大治河沿岸全部搞绿化,那是不顾及开发过程中老百姓经济利益的做法,这些区域要留下部分土地搞开发,块状绿地不要搞得太大,带状绿地不要搞得太宽,要结合建成区功能有疏有密来布置。漕泾、宝山产业区外围则必须有足够绿带;崇明北部区域、奉贤和浦东海岸,都要增加森林公园。



轨道交通必然要向外继续延伸,比如周浦到陆家嘴的规划线可以到虹口足球场作为16号线延伸;比如1314号线可以继续向两端延伸;22号线可以改建以服务太阳岛到漕泾方向;城郊铁路和地铁外延线路要错位。同时向青浦、临港集聚新线路,以及吴淞、高桥、复兴岛到吴泾的沿江线路,已经预留了空间。换乘枢纽要多搞,要在边缘组团解决部分换乘停车。远期来看,自行车道可以取消,因此道路红线不要缩减人行道空间。



旧区改造,新建区要保护类似蟠龙、新场、召稼楼这样的原生文化遗存载体;市区内类似大业里和尚贤坊的例子可以适度推广,但总体上来说,二级旧里以下和部分工房,都是要拆的。市区内大型单位特别是军队单位搬迁是一个难题,开发过程中会有很多利益纠葛,要有所预见,比如新江湾城的例子就很明显。



建筑高度问题,比如东昌路东段,可以继续搞超高层,不要局限在现在的三四栋;其他比如金桥、高桥、徐家汇、重固和耀华、大连路、吴泾等地也可以陆续搞起来,上海就是一个摩天大楼化的城市,这个和他将在世界上担负的使命,中国未来百年在世界上的分量是符合的。上海目前楼宇品质、市政设施质量,严重滞后于北京、深圳、广州,原因多样,主观原因很致命。



谈了这四点,我想如果操作顺利,则世界上来说,上海的建设可以站在前列,作为全世界效仿的样板,全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规划先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我们延续着现在的思路,基于目前的基础,要做的事情很多,要保持1992年以来的精神,补回这几年来的损失,不要懈怠。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3d2df7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3.html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 - --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