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骑兵军》给我的感动- 安徽大学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2-04-11 15:40: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骑兵军》给我的感动

周姗 2005级中文系 专业:对外汉语

一,为什么要读《骑兵军》

“他(指俄罗斯诗人萨沙·尔内)是一个安静的犹太人。我在没开始写作之前,也曾经是这样。那时我并不明白,用安静和胆怯是干不成文学的。为了剔除作品中你最喜欢的却是很多余的那部分,需要强健有力的手指和绳索般粗壮的神经,有时还得不惜鲜血淋漓。这仿佛是自我折磨。我为什么要闯进这苦役般的创作事!我不明白!忘我可以像我父亲那样去操纵农用机车、各种脱谷机和马克科尔米卡簸谷机。你见过它们吗?很漂亮,散发着淡雅的油漆味。也能听到,在它们的筛子上,干麦粒发出丝绸般的沙沙声。但是我没有从事这些,却考进精神神经医院。仅仅是因为我想生活在彼得格勒,想写出拙劣的小故事。创作!我有严重的哮喘病,甚至不能正常的大声说话。马雅可夫斯基恐怕就从不小声嘀咕,而莱蒙托夫的诗句给那些‘以卑鄙著称的先人们’的后代以痛击。

以上是巴别尔在和朋友,同是俄国著名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交谈时的一段自我心灵的独白。

《骑兵军》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书上的三个字巴!别!尔!攫住了我的目光。

坦诚说,最初注意骑兵军是因为对巴别尔这位作家感兴趣。

1914年,巴别尔志愿到罗马利亚前线去服役,前线崩溃后,回到傲德萨。

在动荡不安的1918年的冬天,只身一人冒死潜回彼得格勒,加入那里的苏维埃政权组织的肃反委员会的反间谍部。

1920年苏波战争爆发,在苏维埃政权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那就是哥萨克骑兵——在俄国内战中所向披靡的红军第一骑兵军。26岁的巴别尔化名柳托夫一边随骑兵军作战,一边在红色骑兵报上发表宣传性的战地报告和军情速写。

而《骑兵军》就是巴别尔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与哥萨克并肩作战中各种意想锤炼而成的短文的集结。

1939年,巴别尔被捕,并被控告三项吓人的罪名“托洛茨基分子,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

1940127日在莫斯科被枪决。埋葬地点不详。

19581218日,巴别尔平反。

1986年,意大利《欧罗巴人》杂志评选100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榜首。

在苏联和国外,巴别尔被称为20世纪最有才华的俄国小说家,也是苏联第一流散文家。

欧内斯特·威曾说,自从巴别尔第一篇小说译成法语起,我便知道巴别尔,读过他的骑兵军,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辛西娅奥捷克说,人们现在应该将巴别尔和卡夫卡这两位思想敏锐的犹太作家放在一起考察,两人被视为20世纪欧洲具有同等地位的作家。

康·乌斯托夫斯基说,巴别尔是作为一个胜利者和革新者 ,作为一个一级大师出现在文学中的。他的语言一不同凡响的新颖紧凑使人震惊,或者更确切的说,使人人着迷。这个人带着我们所没有的那种新颖,观察并倾听着这个世界。

二,读骑兵军

在为什么要读《骑兵军》这一部分中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巴别尔参加参加哥萨克骑兵军用的是化名。为什么要这样?这与他的身份有关。

别尔是犹太人 ,众所周知,哥萨克是犹太人的天敌。

我们先来看看残暴的哥萨克如何对待犹太人的。

……在我窗前,有几名哥萨克正以间谍罪处死一名白发苍苍的犹太老人。那老人突然尖叫一声,挣脱了开来。说来迟那时快,机枪队里一名鬈发小伙子揪过老人的脑袋,夹在胳肢窝里。犹太老人不再吱声,两腿劈了开来。鬈毛用右手踌躇匕首,轻手轻脚地杀死了老头,不让血溅出来。事毕,他敲了敲一扇紧闭的窗户。

‘要是谁有兴趣,’他说,‘就出来收尸吧。这个自由是有的……’”

这是从骑兵军一篇文章中节选出的一段文字。血腥腥的恐怖情景,一点点的出现在我的脑海,我简直不忍再读下去。

无法理解为什么犹太人总是遭此厄运,但我可以大致猜想当巴别尔一个犹太人看到这个情景时 ,他的心灵该会受到多大的煎熬。巴曾说,他可以理解哥萨克一切残暴的言行,但却始终不能理解他们对犹太人的残忍。

这一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哥萨克的残暴凶狠和犹太人的悲惨不幸。同时这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惑:巴别尔为什么选择化名参加哥萨克骑兵呢?他该是知道与哥萨克为伍无异于慢性自杀。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巴别尔幼时在一次屠犹节的不幸遭遇在他的心灵中植下这样一颗不幸的种子。有人说,这个目击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孩子早就洞悉了饱学的心灵在强悍的肉体前的无力。也许,他已经彻悟了激情暴力比有理有节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从而,也确定了未来生活和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有说巴别尔是犹太文化的判逆,他在内心向往哥萨克。

这些说法我们现在无从考证,毕竟有关巴别尔的资料太少了。但我相信巴别尔本人所说的话“用安静和胆怯是干不成文学的”。也许走进哥萨克的世界是冥冥之中就注定的了。没有敢于走向哥萨克的巴别尔就没有这些比史料更真实更丰富的哥萨克骑兵故事的传世。

再去考察巴别尔走向骑兵军的原因已无任何意义,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用心灵去感受巴别尔注入生命的骑兵军。

“……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特隆洛夫从土墩后面爬了过来。鲜血从骑兵连长头上像雨水从麦垛上那样滴落下来,缠在头上的脏布条散开了,耷拉了下来。他肚子贴地爬着,手里握着的卡宾枪,涂有一层漆,射效很强。帕萨从二十步的地方一枪把那青年的脑袋打得粉碎,波兰人的脑浆溅到我手上。

……

‘弟兄们,朝螺旋桨打,’特对他们说道,脸上血流如注,‘我这就给普加乔夫大报告……’特在一片斜撕下来的纸上用庄稼汉粗大的字体写到:

我今天将拼死一战,我有义务用两挺机关枪尽力打下敌机,为此将连队指挥权交与戈洛夫排长……

他把报告封好,坐在地上,使劲脱下自己脚上的靴子。

‘拿去穿吧,’他说道,把靴子和报告交给机枪手,‘穿吧,靴子是新的……’

……

我们第四骑兵连隐蔽在树林里。我们在树林里等待帕萨·特隆洛夫特和美军少校之间力量悬殊的战斗的结束。少校和他的三名轰击手在这次战斗中大显身手。他们俯冲到离地三百公尺处,先用机枪结果掉安德柳什卡,然后又收拾了特隆洛夫。而我们射出的一梭梭子弹并没有伤及美国人,他们飞走了,没有发现躲在树林里的骑兵连。所以我们得以在半小时的战争结束后,走出树林收尸。我们骑兵连战死沙场的连长由我们将其遗体移至哥萨克风格的索卡利市,葬于庄严之地市中心的公元花圃里。”

引文的第一段描述的是特隆洛夫毫不手软的杀死波兰俘虏的场景。巴别尔用细致紧凑的文字不露声色的展现给我们一个粗暴,有嗜血兽性的骑兵连长。

然而,巴别尔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杀气腾腾的连长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对战友充满了爱,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他为革命拼死拼活,为了掩护骑兵连战死沙场,他视生死为小事,临上战场前还不忘战友和连队。他留给我们的不再仅仅是杀气腾腾,还有他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对战友的大爱以及那股霸气和豪气。

特隆洛夫是骑兵军将士的一个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兽性的残忍和人性的伟大在骑兵身上不可思议的统一了。巴别尔用他博大的心灵和特有的敏锐将这种统一真实的展现给我们,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没有博大的胸怀,巴别尔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这颗博大的胸怀让巴忘记了仇恨和恐惧,博大的胸怀让他看到了哥种种细节处体现出的人性之美。巴别尔用他的双眼见证了历史,用他的文字记录了历史,用他的心灵超越了历史。

读骑兵军,为巴别尔的文字震撼,为文字中隐藏的作者的人格感动。

这样一颗心灵赋予巴独特的思想,善于观察的双眼赋予了他独一无二的语言。用这样一种语言写他内心感受到的,往往会产生石破惊天的效果。平实不着痕迹的描写表面上仿佛是一泓波澜不惊的河水,实际上却具有大浪滔天的穿透力。读他的这些文章,我常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当读《阿弗尼卡,比达》这篇文章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其中一段描写爱马的文字我更是爱不释手。

“别了,斯捷潘,”阿弗尼卡从倒地的牲畜旁倒退了几步,朝他深深一躬,木然的说道,“没了你,叫我怎么回到咱们平静的村镇去……叫我把你身上的绣花鞍子搁在哪里去?别了,斯捷潘,”他用稍大的声音又说了一遍,连气都喘不过来,像一只被逮住的耗子那样尖叫了一声,放声大哭。他扯心裂肺的号哭声直冲我们的脑际,我们看到阿弗尼卡活象教堂里那种歇斯底里的女人那样连连鞠着躬。“哼,我绝不听命运的摆弄,”他吼到,把两之手从面如死灰的脸上拿开,“哼,我要心狠手辣的砍杀不齿于人类的波兰小贵族!杀到最后一口气,流尽最后一滴血……我当着村镇所有兄弟的面向你保证,斯……”

阿弗尼卡将脸扑到马的身上,不再哭叫。马将他晶莹深邃的紫色眼睛注视着他的主子,倾听着声嘶力竭的阿的哼哧声。马满怀柔情的昏死了去,把瘫倒在地的脑袋在地上移动了一下,顿时两注鲜血像两根缀满红宝石的皮轭顺着露出白色筋肉的胸前流去。

哥骑兵的最大特点就是爱马。上面的一节文字,任是谁读了,都会为之动容。血性的汉子在即将死去的爱马面前毫不掩饰内心的悲痛,痛恨,不舍和无奈。尤其是阿弗尼卡在爱马前的那一段独白,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丧失亲人般悲痛的境界。在血与泪的 交织中,我竟想跑向那匹马,跑向马的主人,竟忘了他是一个凶狠的哥萨克骑兵。

这儿又一次闪现了人性之光——爱!

人性本恶吗?不,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复杂的人世让人也变的复杂,他们往往会经受不住各种诱惑,做出一些有违人性的事,但爱是一直在他们的心中的或是隐藏在某个角落里或是被蒙上了灰尘。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爱会自然流露出来的,就像敌机俯降时做出生死抉择的特隆洛夫连长,就像在爱马前失声痛哭的阿弗尼卡……

也请大家相信,爱不会因为恶的强悍丧失,它永远的存在在人世的每个角落。

这是巴别尔用他的生命总结出来的,这也是巴别尔希望他的这本书能够给读者的启示。

后记:

读这部书,我不得不把整段文字摘抄下来。我不敢妄自总结,总害怕减去任何一句话或是某个字都会让文段的表现力消减。当整部书读完时,我还停留在巴别尔用文字用心写出的血的震撼和爱的感动之中。我想这种震撼和感动,还有它们给我们的启示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化的,就像这部作品不会随着时间而失去光彩一样。

专家点评:这篇书评风格质朴,内容饱满。精当的理性分析与真切的心灵感悟相交融,干净利落的文字和简洁的结构,在揭示《骑兵军》一书的深厚的人文涵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还勾勒出该书作者的精神图谱与人格肖像,从而,为该书何以达到如彼的审美高度,提供了有利的注脚。

王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323571afc4ffe473368ab4b.html

《读《骑兵军》给我的感动- 安徽大学教务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