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
一、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三、传统自身修养方法
《大学》论修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

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认识你自己3700
第一节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

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二、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
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四、以慎独为最高境界
[论语心得之七——心灵之道37分钟)
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人性论)
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善恶相混说(扬雄)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


论语·阳货》载: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所谓性,指人类天生的本性。孔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人们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
孟子系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因此,孟子认为人性有向善之倾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指出,这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既可以生成仁、义、礼、智四德而完成善,也可能因得不到存养而丢失趋于恶,甚至变成禽兽一样的恶人。
因此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性恶论(荀子提出)
《荀子·性恶》篇首,荀子开宗明义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利欲之心。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又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惰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恶》)耳目口腹肌肤之欲,以及由此形成的好利之心,都是

人自然的天性。这种利欲之心,促使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其活动的目的

荀子认为人性可化,即能够加以改造。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
人可以通过后天的主观努力来改变自己恶的本性,这是因为,人除了利欲之心,还有辨知之能。可以发挥自己的辨知之能,学习圣人所制定的礼义法度,来节制自己的利欲之心,使自己的心思行为合于天人之道,合于仁义礼智,从而成为善人。
善恶相混说(扬雄)
人性既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也不是无善无恶,而是同时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由善和恶混合构成。这是人体内同时存在阴阳之气所决定的。
人性善恶相混,因而人的为善为恶,便在自身学习修养。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
性三品说主张人性有三个等级:纯善是一等级,
无善无恶或有善有恶是一等级,纯恶是一等级。
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
宋代理学家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所谓天命之性,也称天地之性,是人人都有得之于天理的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是人人都有得气而生的气禀之性。其中义理之性是先天的,气禀之性是后天的,因此,人性在根本上说是双重的。
第二节传统自身修养规范

一、自强、勇毅、明智二、知耻、持节、廉洁三、勤俭、节制、爱物

一、自强、勇毅、明智
自强一词源出于《易传》。《周易··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之运行,强劲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永不懈怠地奋发自强。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二)勇毅
即勇敢,即坚强。勇毅是人们完善自我,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应有品格。它要求人们面对困难、艰险、进犯、胁迫、阻力而不胆怯、退缩、回避、妥协、气馁。

明智即聪明智慧。它是孔子提出的三达德(仁、智、勇)之一,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

人只有明智,才能保待清醒、理智的头脑,养成理性的品格,克制自发的情感和盲目的意志,对人对事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动。
二、知耻、持节、廉洁
知耻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恶皆生于无耻,人只有知耻,才能以为非作恶为羞,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
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有羞耻之心。孟子认为,没有羞恶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具有了羞恶之心,就是义的开始。

持节即坚持气节。原指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如竹节,因竹死而节不变,于是引申指人的气节。持节与操守、节操、德操是近似的意义,都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坚定性。持节的道德规范内容涉及到如何对待富贵贫穷,如何对待生死祸福,如何对待荣辱功名,如何对待个人国家等方面,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处世必以仁德,守身必从大义,为人重在大节,乃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里仁》)作为有志之士,不应该耻于恶衣恶食,而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所忧愁的是道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知道义不能亲身实践,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屈原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廉,不贪;洁,清白无瑕。所谓廉洁,指的是不贪财货,立身清白。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基本精神就是见利思义、洁身自律、廉洁奉公、正直

无私。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以不贪为宝,拒绝受玉,保存了自己的宝,体现了为官清廉者廉不妄取、反贪拒贿的正直品格。
三、勤俭、节制、爱物
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
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对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不怠不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勤劳不仅能致富、兴家、兴国,且能养身、养德。懒惰则会无以立身,甚至于导致道德堕落。
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

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了俭以养德的名言,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代韩愈《进学解》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所谓节制,就是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或限制自己的欲

望和行为。
道家注重个人自身的节制,强调遵循自然之道,倡导知止知足
墨家注重节用,强调用费之理,倡导不费不劳;法家注重纲纪法制,强调依法治世,推行法禁
儒家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对个人自身节制强调自主、自强,取舍于内节制在人主张以道制欲以义导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纵情享乐不仅使人感官不再灵敏,而且会让人心发狂,乃至行为不轨。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声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更亲切?生命和财货比起来哪一样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危害更大?
老子注意到贪求名利而招致灾祸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现象,因此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13348——3642]

在庆封被贵族们驱出齐国后,贵族们就开始瓜分他的食邑,他们想把邶殿及其边鄙的六十邑分给晏子,可晏子就是不接受。子尾说;财富,人人都希望得到,为何唯独先生不想要呢?晏子说:庆封的食邑足够用来满足他的欲望,所以他灭亡了。我的食邑不能满足欲望,赠给我邶殿,欲望就能满足;欲望满足了,灭亡也就没有多久了。灭亡了,我在外已有的一邑,也将不是我的了。我不接受邶殿,不是厌恶财富,而是怕丢失财富呀。获取财富,就像布帛有幅度一样,之所以规定布帛的幅度,就是使它不得随意改变。百姓生活丰厚和器用富饶时,君王就会用道德来加以约束,使他们不至于放肆怠慢,这叫作约束私利。私利过度就会失败,我不敢贪

心多取,也是在限制私利。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屡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晏子春秋·篇杂下·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第二十一》

爱物,也称作惜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道德规范,
爱物不仅要求人们要取物以时,取之有度,而且还要求人们对物应当用之有节。
在资源有限而又污染严重的今天,提倡爱物、惜物的道德品质犹如倡导勤俭的美德一样,对于现代化建设乃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管子》说: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管子·八观》)主张对资源要以时禁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鱼、焚林而猎,这些都属于短期行为,非长术也


孟子对取物以时有集中论述,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馈,王道之始也。《孟子·

惠王上》)国家征用民力,应不妨农民春耕、夏耘和秋收,而待冬日闲暇时;不要用小眼的网捕鱼,则小鱼得生;采伐树木要选在草木凋零的时节,不妨害其生长,这样就会有吃不尽的谷和鱼,有用不完的材木。百姓们也将一生无所遗憾,如此便是行仁义、得民心的王道的开始。

[论语心得之二——人生之道37分钟)
]
第三节传统自身修养方法
一、为学二、自省三、力行四、改过
一、为学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

1、好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博学
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不穷飞潜动植,鬼神物怪,则不知人道;不遍考诸子各教是非得失,

则不知圣教。盖物多连贯而成者,不博极群书,不能明一义;不为普通学,不能事专门。(康有为)3、学思并重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不要用今天的用法去误解这里的¡°为己¡±和¡°为人¡±。孔子认为古人和时人的学习目的不同,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即¡°为己¡±,而当时的人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装饰自己,向别人炫耀,即¡°为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颜氏家训¡¤勉学》)
这里的¡°美其身¡±、¡°补不足¡±,就是¡°为己¡±,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的¡°为禽犊¡±、¡°能说之¡±,就是¡°为人¡±,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古人最为反对的。

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求学,就是学如何为人而已,没有其他的目的。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以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

广闻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

二、自省
自省即是自觉开展思想斗争,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过失,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趋完善。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完善全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上多少忙的,这便是所谓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因此,自己的缺失应自己去自觉发现、自觉认识,进而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即由自省而自修、自克,进而自强、自振。

孔子弟子曾参这样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这里的并非实指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所谓三省即是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下面所列举的三件事,乃是巧合,并非每天总反省这三件事。
后来,古人又有所谓夜省说,即夜来无事,则将日间所为一一反省。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将自省作为修身的常课。

爱人不亲,及其仁(反省自己是否有仁爱;治人不治,反其智(反省自己是否有智慧);礼人不答,反其敬(反省自己是否对人恭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行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责),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自己的确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归向他)。(《孟子·离娄上》)就是说,即使原因、责任最终并不在我,但在弄清之前,自反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复自反,方能弄清原因之所在。这反映了一种严于律己的自觉精神。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里仁》)
荀子也曾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学记》)就是说,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种种缺失、不足,才能以自省为常课。
因此,自知乃是自省的又一前提。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时常自省、自修。

自省、自反所体现的是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先哲认为,如果人人遇事都能严于反己责己省己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而不埋怨、苛责、推诿他人,那么,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吕坤说:人人自责自尽,不直四海无争,弥宇宙间皆太和之气矣。(《呻吟语·应务》)
三、力行
力行是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高度重视道德实践,克服知而不行,言行脱节,侈谈仁义,躬行不力的恶习,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道德修养。
道德认识对于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固然十分重要,但若只停

留于道德认识而不付诸道德实践,只知什么是善恶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善去恶,那就没有道德意义。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四、改过
由于人们的成长进步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社会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新问题,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没有过失。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教条示龙场诸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文过饰非是小人行径,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候人们都能看见,改过以后人人都会敬仰,人们应该勇于改正错误。




人对自身的认识通常有其局限,而他人局外旁观往往更能清楚、准确地看出问题。对于他人的正确批评,不仅不应辩解、拒绝,还应抱闻过则喜的积极态度。孟子曾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就是说,古代的圣贤都乐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并对批评者表示感谢。
护疾而忌医,是非常愚蠢的。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
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今有人日攮(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攮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己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便是知过即改,不留尾巴。
朱熹曾说: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所谓不贰过,就是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做到过于前者不复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三)。
要想做到不贰过,从感情上说,应对已犯过错深恶痛绝,深以为耻;从认识上说,则应深悟前过之非,切实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前事之失作后事之师,作到惩前毖后。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集》
卷六《与傅全美》)

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它颇为全面地指明了人们对于过失所应取的正确态度,至今仍可作人们的座右铭。

庄子:心态与状态(37分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b402d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9.html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