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后问题整理

发布时间:2018-07-01 22:26: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1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和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其心理操作一步步进行,有明显的动态性。

4.认知过程: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过程,包括感觉(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5.情绪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时,他总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内心会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基于认知产生)

6.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目的,按计划不断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状态。

7.心理状态(心理倾向):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在心理发展和过程中,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活动与特征的过渡(如认知过程中的注意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意志过程中的信心和忧郁等,需要、动机、价值观也属于此范畴)

8.个性心理(包含人格、气质、性格、能力、智力等):在个人知情意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即是人格。

9.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意识:当前正被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11.潜意识:不被觉知的心理现象。

12.刺激变量S: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包含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特征、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13.机体变量O:个体自身的特征,包含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14.反应变量R: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含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

15.描述研究:对心理与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以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的特点。即只描述发生了什么,而不解释为什么。包含自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16.相关研究:探索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需要研究相关的性质与强度、相关与因果关系、伪相关与中介变量。

17.实验研究: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需要考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对环境的控制,效果受实验者与实验对象的影响。

主要问题

1.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

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

揭示心理的规律:从现象的描述探求其规律。

揭示心理的机制: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即心理的工作原理。

揭示心理的本性:涉及哲学的根本问题,如心理与脑、神经系统、社会实践的关系等。

2.简述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


第2章 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

主要问题

1.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第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生物学取向、行为取向、认知取向、心理动力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现象学(格式塔、人本主义)取向。

第二,分支学科繁茂发展


第3章 需要、动机、价值观

名词解释

1.个性倾向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需要动机价值观是个性倾向性的具象。

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是人类活动的源泉,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需要越是强烈,越是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是强烈。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3.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所有生物体都会趋向或回避某些刺激,但是处于静态的需要并非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该活动时,需要才会成为动机。

3.内驱力: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动力。也是一种内部状态,是对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4.诱因: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刺激。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自我实现

6.价值观: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它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个体对这种目标价值看得越高,动机就会越强。

7.兴趣: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8.信念:人对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

9.理想: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主要问题

1.需要和动机如何分类?

所有生物体都会趋向或回避某些刺激,但是处于静态的需要并非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该活动时,需要才会成为动机。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关系怎样?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需要的特征是什么?

对象性:任何需要都有一定指向性。

紧张性:在需要状态下,人会产生紧张感。

驱动性:需求出现后,驱使个体活动以满足需要。

起伏性:需要产生后,时而活跃,时而潜伏,如饥饿。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要点?

(1)优势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整体,哪种需要浮现于人的意识之中,就成为当前的优势需要,并支配人的意识生活,成为行为组织的中心。

(2)需要满足顺序:需要分高级与低级,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但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3)需要的力量:需要的层次低,力量就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减弱。

(4)需要的满足与健康:低级需要又叫做缺失需要,其满足与否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而高级需要又叫做发展需要,它的满足则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有活力。如果没有出现此需要,人通常会出现“衰变综合症”,最后陷入麻木、绝望以致于精神错乱。

5.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积极:把需要看成是按优势先后出现的组织系统。对于理解和预测人类需要动机之间各种相互作用有很大影响。在教育、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问题:似本能概念将人的生物与社会属性混淆;早期认为自我实现时少数人到达的层次;高级需要难以越过低级需要推动越过低级需要推动人的行为;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分析和描述,有所进步,但缺少科学依据。

6.各种动机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A.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动机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推动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按照各自的原则行事,但最终需要相互妥协、组织而形成行为。

人的两类本能:1.生的本能:生命的保护与增进,一切愉快活动的动力。2.死的本能:对内的自残、自杀;对外的攻击、破坏等。

B.驱力动机理论

武德沃斯的驱力概念:是个体由生理需要(食物,水,性等)引起的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做出行为以达到需要的满足,以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的内驱力理论(Hull):需要产生内驱力(动机),内驱力激起个体行为;而且内驱力的强度一般可以根据剥夺的时间来衡量。要产生行为,就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产生的内驱力;要形成习惯,还必须同时出现相应的诱因。学习(行为)的获得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因而又称为内驱力降低理论。

C.认知动机理论

弗洛姆(Vroom)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是由行为的效价与期望强度共同决定的。即:F=V*E(其中F是指行为的力量;V指行为对个体的价值即效价;E指个体对行为的主观期望概率即期望强度)

动机的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韦纳:在海德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稳定性维度,其模式如图:

第4章 意识与注意

名词解释

1.焦点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能够清晰觉察到的意识。(有意识)

2.边缘意识:对于刺激模糊不清的意识。(鸡尾酒效应)

3.下意识:不在焦点意识中,未被注意到的信息在觉知的此水平上起作用。

4.非意识:从来不能觉察到的活动水平,如内脏活动。

5.前意识: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很容易意识到的经验。如关于语言、运动的知识。

6.无意识:不能清楚地觉知,只能部分知晓的心理现象,如心跳、做梦。

7.潜意识: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无法进入意识,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范畴。

8.自我:个体意识中关于自己的基本特征的一个总的观念、图式或框架。包括“I”和“ME”。

9.自我意识:对自身及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10.意识流:意识并非心理元素,而是有选择的动态的不连续的整体,是积累性的而非再发性的。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在注意基础上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将外部刺激转变成内部表征。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是属于心理状态,而非独立的心理过程。

12.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13.集中性注意: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包含警觉与搜索)

14.分散性注意:个体能够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15.不随意注意:实现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6.随意注意: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有意后注意: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转无意注意)

18.内源性注意:自上而下,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也称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19.外源性注意:自下而上、自动发生、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也称刺激驱动注意。

20.过滤器模型:注意受信息加工系统结构限制,主要关注过滤器多少、位置和加工原则。

21.资源限制模型:该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智源,而且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智源,那么注意还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

22.双加工调节模型:奈瑟把早期选择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加以综合,提出了一个包含前注意自动加工和注意(控制)加工的双加工模型。

前注意的自动加工快速、平行发生,这种加工能觉察非注意信息的物理特征,但不能辨认出意义或相互关系。

注意的控制加工较晚发生,按顺序进行,耗费时间和注意资源,能辨认出特性之间的关系,把片段综合为某个客体的心理表征。

23.梦:

心理动力学: 梦是曲折地满足和表达人的愿望;或者说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的意识化。

认知的观点:认知系统对信息的继续加工,其中一部分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激活-合成说:睡眠时脑是激活的,会产生并整合它自己感觉的和运动。如被追赶而跑不动。

心理学还认为梦是神经系统的随机活动,随机组合。

24.催眠:催眠是一种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催眠通过一系列的暗示诱导,让被试的眼睛、感官、意识、体验等跟随催眠师的指导进行。催眠不同于睡眠,其脑电波和清醒时一样,但这种状态下的思维、意识和言语活动是在催眠师暗示下进行的,而不受自己的意识控制。

25.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决定了个体能否易于被催眠。

主要问题

1.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主观性:每个人只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识经验,也只能选择自己的意识经验。

统一性: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流动性:意识的内容不断变化,意识是积累的而非再发的。

能动性:A.我们所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相互作用,觉知到我们与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B.意识把我们的过去(记忆)与我们的现在(感知)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自我统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更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C.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相联系起来,控制并计划我们后来的行动以达到为来的预期目标。

2.简述意识的功能?

限制过滤:对你所觉察的和你所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量。

选择存储:在感觉信息进入知觉加工前,意识允许你选择性地储存你想要的、并对将来起作用的刺激。

计划或执行:让你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中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案,如使你能够压抑那些与道德、伦理和实践要求冲突的强烈愿望。

3.简述自我意识的内容?

从活动形式看: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从活动内容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认知中的自我: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4.试分析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的伴随物;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如果人脑是一台电视,注意是节目选择过程,意识是屏幕上的内容。

注意主要通过对集中与分配注意进行研究,探讨其不同的作业成绩;意识主要是测查被试经研的口头报告。

5.简述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维持功能: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调节和监督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6.简述智源限制理论。

该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智源,而且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智源,那么注意还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

Norman & Bobrow区分了两类资源:一是“资料限制”,即已达到极限,再增加努力也不可能提高成绩;二是“智源限制”,可以通过增加努力来提高成绩。

如果完成两种及以上任务所需心理智源之和小于人的可支配智源,则可实现注意的分配。

7.画图比较三种过滤器模型。

8.睡眠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度睡眠,持续约10分钟。嗜睡

第二阶段:个体难被唤醒,持续约20分钟。浅睡

第三阶段:肌肉变松,脑电变慢,约40分钟。中睡

第四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出现梦呓、尿床等。深度睡眠

前四阶段持续约60-90分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期。

REM阶段:快速眼动期,出现梦境。

9.试描述失眠种类与应对失眠的策略。

失律性失眠、情境性失眠(失恋)、良性失眠、药物性失眠

原因:忧虑、压力和激动等易导致失眠。

治疗:避免使用兴奋剂、不把忧虑带上床、放松、时间控制、睡不着时睁大眼。

梦游、梦话、恶梦(梦魇)

突发性睡眠、窒息性睡眠

10.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

催眠反应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

意识功能分离

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

名词解释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环境下感觉的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绝对阈限: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成为绝对阈限。

4.差别阈限: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

5.阈下感觉:低于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虽然觉察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成为阈下刺激(知觉)。

6.韦伯常数:韦伯定律R/R=K,其中, R表示最小觉差(变化的刺激量),R表示最初的刺 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适于中等强度刺激。

7.费希纳定律:S=KlogR+C(适用于中等刺激范围的近似值,其中S为感觉强度,KC均是常数。)该公式说明刺激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降低或提高感 受性。

9.感觉后效:感觉刺激消失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暂时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10.正后像:与原有刺激的色彩和亮度相似。

11.负后像:亮度与原有刺激相反,色彩互补。

12.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

13.闪光融合:断续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就会引起连续的感觉,这种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

14.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对比现象,如颜色对比,马赫带。

16.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17.色觉缺陷:对某些演的辨别能力差,或对某些颜色,甚至所有颜色不能辨认的现象。

18.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9.知觉恒常性: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但知觉形象并不发生相应变化。

20.空间知觉:个体以二位视网膜形成立体的大小和深度知觉。

21.时间知觉:时间知觉实际上是对时间和运动的知觉。

22.知觉到的现在:在大约几秒的限度内把一些相继时间知觉为相对来说是同时。

23.Tau效应: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

24.Kappa效应: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25.运动知觉:对客体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的知觉。

26.似动知觉: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出是运动的,或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 的心理现象。

27.真动知觉: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移动或移动速度的知觉(上阈限2’’/s;下阈限53°/s)。

28.Φ现象:把断续的刺激知觉为一个整体刺激。(动景运动)

29.自主运动:由于眼动或缺少参照物而产生的运动现象。

30.诱导运动:相邻物体的运动使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现象。

31.运动后效:注视运动物体后,发现静止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

32.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主要问题

1.试述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对感受器(过滤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的活动。

2.简述感觉的属性?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的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感觉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是客观的。

感觉是事物个别属性而非整体属性的反应;感觉是在大脑中产生的。

感觉反映的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而是当前的事物。

3.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试举例说明。

(1)感觉阈限与感受性。

A.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B.韦伯定律:R/R=K,其中,R表示最小觉差(变化的刺激量),R表示最初的刺 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适于中等强度刺激。不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相差很大。

(2)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降低或提高感受性。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为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日常生活中还有触压觉、温觉、嗅觉的适应现象。

除了痛觉之外,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A.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如颜色对比,马赫带

B.先后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4)感觉后像(效)与闪光融合。

A.感觉刺激消失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暂时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这种 现象通常在视觉中表现尤为明显,称为视觉后像。

B.断续的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就会引起连续的感觉,这种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

视觉后象保留时间约为0.1秒,因而每秒闪烁超过10次就能产生闪光融合现象。

4.视觉感受性有何表现?

视觉可感受物理刺激,如可见光、颜色视觉等。

视敏度: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又叫视力。

颜色混合理论: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5.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还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6.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释放的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觉,是感觉的深入。

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映。

要形成知觉,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感觉是先天的,知觉更多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7.概述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A.自下而上(数据驱动)加工:依赖于外部刺激物,以物体本身的特征(数据)为主导进行加工。如运动知觉一开与物体的位移、无体验的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等。

B.自上而下(概念驱动)加工:感觉知觉者对于事物的兴趣、爱好、期望等对事物进行选择性的加工。即主题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知觉。

C.模式识别:大脑的知觉识别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包含三种观点:模板匹配、原型匹配、特征匹配。

8.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

A.对象性(选择性)产生知觉对象必选要求背景与对象有某种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越易辨识出对象;注意指向某事物,就成为对象。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相互依存、转化。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和对比关系、刺激物在空间的接近、连续、形状相似、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维度变化多的刺激)和主观刺激(需要与动机、愿望与要求、任务与目的、兴趣与爱好、知识经验)。

B.整体性:知觉对象都是有不同部分组成的,但我们仍然倾向于将它们知觉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是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是作为整体被知觉的而非部分之和。格式塔学派提出了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完整倾向)。

C.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解和解释,并用词来标记。可以把知觉看做“假设检验”的过程。

知觉过程是不断在实际我们知道的和我们想知道的差异之间作修正和调整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还产生期待和预测,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对象。

D.恒常性:知觉对象的物理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但知觉形象并不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9.双眼视差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辐合作用、双眼视差等

10.双耳线索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

11.请举出几种典型的错觉现象。

Poggendorff方向错觉、Zöllner方向错觉、Hering线条弯曲错觉、Wundt线条弯曲错觉、Fick线条长短错觉、Müller-Lyer线条长短错觉、Ebbinghaus面积大小错觉等。

大多是由于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下发生的,有的是对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
第六章 记忆

名词解释

1.记忆:传统观点认为记忆是个体对某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

2.表象

3.识记

4.保持

5.回忆

6.再认

7.情景记忆:储存个人在特定时空情景中发生的事件。

8.语义记忆:关于世界的基本事实知识的记忆。

9.外显记忆:意识到的记忆。

10.内隐记忆:无意识的记忆。

11.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瞬间记忆,指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现象。

12.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

13.图像记忆: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

14.音响记忆: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15.系统位置曲线:自由回忆实验的结果。其中横坐标表示各个单词呈现的顺序,纵坐标表示回忆率。

16.状态依存记忆:

17.记忆网络模型:信息以概念和节点以层次网络形式储存在大脑中。

18.记忆术:牢记材料或改善记忆的技术。

19.保持曲线

20.前摄抑制

21.后摄抑制

22.舌尖现象

主要问题

1.记忆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

系统

2.概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感觉记忆有哪些特征?

4.哪些科学事实能证明双重记忆理论?

5.短时记忆有哪些特征?

6.长时记忆是怎样构建的?

7.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记忆?

8.再认和回忆有哪些区别?

9.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f1f98d3ad02de80d4d840dd.html

《心理学课后问题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