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扁鹊三兄弟看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2-0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扁鹊三兄弟看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这便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扁鹊三兄弟故事。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颇耐人寻味。防病治病如此,防治腐败何尝不是这样?以扁鹊三兄弟的治病策略和方法为借鉴,防治腐败缺不得“扁鹊”,更缺不得“扁鹊大哥”和“扁鹊二哥”。防治腐败就应全面借鉴扁鹊三兄弟的治病办法:像扁鹊大哥那样,认真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病于未发之前;像扁鹊二哥那样,能够做到“小病及时早
治”,治病于初起之时;像扁鹊那样,对腐败分子善于“动手术”、“下猛药”,绝不手软,手到病除。
扁鹊三兄弟的治病方略和办法,从总体上来说,正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从根本上说,防治腐败不但得有“扁鹊”的章法,而且还真得明确并落实好“扁鹊大哥”和“扁鹊二哥”的职责,特别是不可忽视“扁鹊大哥”的“治未病”医术的实施。这正如古人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防治腐败,何曾不是如此?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才为上策!
扁鹊三兄弟行医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事中防范好于事后防范,事前防范好于事中防范。宋欧阳修有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节不拘,蚁穴不堵,往往是酿成大祸的前兆。事实证明,腐败也正是一些干部思想之门把关不严、欲望乘机而袭造成的。具体表现在行动及结果上,就是由小贪而始,最终演变成大贪。“河北第一秘”李真第一次收礼时,为收下的一条中华烟和刮胡刀而胆战心惊了数天,及至到了后来,收下50万元人民币而面不改色。由此看来,防病治病于腐败未发、始发之时,待腐败的苗头尚在萌芽或刚刚崭露,便毫不留情斩草除根,效果最佳。否则,及至东窗事发后方动手术、下猛药惩戒、挽救,尽管对他人是一种最好的警戒,但对一些滑到深渊的腐败分子个人来说,追悔方已迟矣。
启示之二:在乎制度建立,更要在乎制度执行。有制度而不落实,
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像安徽省宣城市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包养了7情妇,还运用MBA知识来调教、管理自己的“情妇团队”,直到情妇之间发生内讧,“首席情妇”反戈一击,腐败分子才露出水面。在长达数年的与情妇的周旋中,有关部门对此难道是毫无觉察?如果组织上遵照制度对杨枫及时地敲敲警钟,杨枫有可能就不会走到今天身陷囹圄的地步了。进一步讲,如果杨枫对组织的提醒执迷不悟,我行我素,有关部门仍然可以像扁鹊中兄那样,治其病情于初起之时,杨枫也断然不会闹出今日拥有“情妇团队”局面的。
启示之三:反腐要注重预防,但千万不要放松惩治。惩治不力,教育就没有说服力,制度就没有约束力,监督就没有威慑力。当前,从总体上来讲,违纪违法案件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呈现多发态势,极少数高级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影响很坏。为此,必须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依纪依法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必须阶段性查处具有一定划时代意义的案例,如在1932年,查处并枪决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个贪污犯谢步升;1941年,查处并枪决抗日战争时期贪污的最大典型之一肖玉璧;1952年,查处并枪决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1983年,查处并枪毙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县委书记腐败者王仲;2000年,查处并处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腐败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胡长清、国家领导人成克杰死刑。从这些已载入反腐史册的案例中,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坚定的理念:们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反腐斗争任重道远,必须警钟长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f621a6284ac850ad02423d.html

《从扁鹊三兄弟看惩防腐败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