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族谱格式

发布时间:2019-12-21 19:35: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常见的族谱格式

广东兴宁石卓欣 辛卯年

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

苏式

▲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

流水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优点:世系固定,依次分明;且较节约纸张。

  缺点:上下代之间查找不太方便。

宝塔式

牒记式

石式:为本人首创的族谱格式,又称综记式。这种格式采用五世一提,上下代之间用连线表示,同时在每个柱头下都有个人生平简介。此式既集中了欧式的世系严谨和苏式的长幼有序的优点,又克服了欧式的浪费和苏式的亲疏难别的不足。目前正在努力推广中。

石式-竖式

石式-横式



二、家谱格式(转载)

  我国具有悠久的家谱档案研究传统,春秋时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

“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根据家谱自身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系统整理,可以发现家谱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生死。家谱档案中最首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详细记录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出生、死亡的时间、地点、状况,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本家族人口发展繁衍变化状况。

二、血缘。家谱档案详细勾画了本家族男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构成一幅完整复杂的男性中心、直系血亲关系网络。

三、婚姻。家谱档案还描绘了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婚姻关系网络,每个男性家庭成员妻、妾的姓氏、年龄、家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记载内容。

四、籍贯。家谱档案对本家族的祖籍、原籍、现籍都有详细记录,这些记录综合反映出该家族长时期迁徙移居的漫长过程。

五、事迹。撰制家谱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本家族成员树碑立传,在家谱档案中记载本家族成员的主要经历,取得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理所当然。

六、规则。家谱档案大多附载了本家族的清规、戒律、训示,这些清规、戒律、训示的思想内涵,不外是告诫后代要忠君报国、光宗耀祖、弃恶扬善等,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七、文献。家谱档案中附录了大量的家族文献,如家族成员创作的著作、文章、图画、书法等,家族成员获得的旨意、封赠、官诰等,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不可多得。

家谱档案作为一个特殊的专门档案种类,与其它档案种类相比,它所蕴含的信息资源自有其固有的特性。

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隐秘性。家谱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本家族、甚至本家族中特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外人不能接近,这就决定了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隐秘性,更需要开发利用,使其变成公共资源,为社会服务。

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长久性。家谱档案本身和它的信息资源都是在长达数百年或数千年间形成的,信息涵盖时间跨度较长,可供长期开发利用。

三、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家谱档案的内容是记载者或保管者的亲自经历,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后天雕琢加工,朴素无化,其信息资源经过加工,便可成为精美玉雕。

四、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家谱档案的内容、形式长期以来都已形成固定格式,变化极少,其信息资源比较稳定,有规律可循,开发利用较简易。当然,勿庸讳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也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

三、中国家谱简介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特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可与正史、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四、上海图书馆馆藏石氏家谱提要

浙江省

【武威石氏宗谱】不分卷

[分水]/(明)石允纂修,清乾隆间钞本,1

始祖智,自新昌迁居金华。三子,季曰遵,当南宋末,避乱寓於潜,後复转居分水二管孙岭下,后世为浙江大族。是谱依次载诰敕、谱序、凡例、家训、世系、行传。内有文天祥、方孝孺、王守仁文。

馆藏:918154

【镇岩石氏宗谱】

[东阳](作者不详),清光绪22年(1896)木活字本,6册,存卷12468

始迁祖华彰,宋代自新昌迁婺州东阳昇苏乡镇岩。卷一、二历代谱序、家规、世系,卷四、六行第、行略,卷七行传,卷八墓志、墓图。

馆藏:1658

【镇岩石氏宗谱】

[东阳]/ ()石茂生等纂修 。清乾隆55年(1790)木活字本 1册,存卷6

居地 浙江,东阳

参见清光绪二十二年木活字本《镇岩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9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石锦生等纂修,民国16年(1927 木活字本 9册,存卷12上、3689,卷末。十八修本。

始祖真之,北宋时自金华迁浦阳南门。真之十传道旺,值宋元鼎革,由通津桥转居和溪,为迁和溪石氏祖。卷一新旧谱序、家规、仪节、敕命、历代科第仕宦人名,卷二传赞、墓志铭,卷三、四源流图、世系图,卷五至十行传,卷末家庙、祀产、据约等。有朱熹撰《赠石克齐先生修谱序》。

馆藏:1670/a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端操纂修,清乾隆58年(1793)木活字本,2册,存卷23,八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传赞、世系。

馆藏:1662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端璐纂修 ,清道光11年(1831 木活字本 2册,存卷45,十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世系、行传。

馆藏:1664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邦恺纂修 ,清道光23年(1843)木活字本 3册,存卷46,十一修本。

摘要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行传。

馆藏:1663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可清纂修,清咸丰5年(1855 木活字本 2册,存卷12,十二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谱序、家规、传赞等。

馆藏:1665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必新纂修,清同治6年(1867)木活字本,3册,存卷134,十三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谱序、世系等。

馆藏:1666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清)石必新纂修,清光绪5年(1879)木活字本,8册,存12467,卷末,一十四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卷七行传,馀卷所载未出参见谱之外。

馆藏:1667/a

【浦阳和溪石氏宗谱】

石润芳等纂修,民国4年(1915)木活字本 1册,存卷5,十七修本。

参见石锦生修《浦阳和溪石氏宗谱》条目。谱载行传。

馆藏:1668

【浦阳石氏宗谱】

民国28年(1939)木活字本,6册,存卷25 8,卷末。书名据书签题,版心刻和溪石氏宗谱。

始迁祖待鑫,北宋时官两浙转运使,因自中原移家浦江横街。十二传至仰,徙通化乡十二都通津桥。又三世至道旺,值宋元鼎革,由通津桥转居和溪,是为和溪始祖。此谱为和溪一派所修。卷二行略、传赞、行状,卷五至八行传,卷末祠产、约据、艺文。

馆藏:1669

【浦阳石氏宗谱】

清咸丰8年(1858)木活字本,2册,存卷34,书名据版心题。

参见民国二十八年木活字本《浦阳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3

【浦阳石氏宗谱】

清同治6年(1867)木活字本 2册,存卷24

参见民国二十八年《浦阳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7

【浦阳石氏宗谱】

清光绪5年(1879)木活字本,1册,存卷4

参见民国二十八年《浦阳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6

【浦阳石氏宗谱】

版本 清光绪17年(1891 木活字本,2册,存卷26,书名据版心题。

参见民国二十八年《浦阳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5

【浦阳石氏宗谱】

清光绪29年(1903)木活字本 1册,存卷3,书名据版心题。

参见民国二十八年《浦阳石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馆藏:1654

【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10年(1884)念修堂木活字本 12册,书名据版心题,书签题诸暨石氏家乘,书名页题郑孝义堂藏版。

始迁祖孝武,行名千七,宋末元初自剡溪迁诸暨四十四都琴弦岗下,传六世至讳孟茶、行名志十者,为开派祖,太平桥、下堰头、长澜、板桥邬、秧地坂、白水、粟塔头诸派皆自此衍出。卷一石氏历世徙居分流记略、历代科举石氏进士题名录、凡例、谱序,卷二传记、行略、祠田、茔墓,卷三至五系图,卷六至十二行传。

馆藏:1652

【暨阳长澜石氏宗谱】三十二卷

(清)石作霖等纂修,清光绪5年(1879)俊德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1,书名据版心题。

参见清光绪十年念修堂木活字本《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本谱载长澜支派。存卷载序跋、诗书、艺文及石氏历世徙居分源纪略。有朱熹撰文。

馆藏:1675

江苏省

【江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aeba2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6.html

《常见的族谱格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