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15 16:15: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详解】

(1)依据“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

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完成: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

(2)人民公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

2)依据题干195810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建立人民公社的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人民公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依据题干“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结合,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所有制优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首歌谣正是歌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认识到: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3.李明对书上的二幅图片(如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2)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3)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答案】(1)大跃进时期(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2)浮夸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适当给分)

(3)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夸风现象盛行;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等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我国工业发展状况怎样?

材料二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两例。

【答案】(1)工业基础薄弱。

(2)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做法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

(2)据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可知,重工业所占投资比例为58.2%,是各项中最高的。故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主要有: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条文出自何处?是哪一年什么会议制定的?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4)这部宪法颁布从而取代了哪一部重要文件?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4)取代了《共同纲领》.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可知,以上条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的宪法颁布从而取代了《共同纲领》。

6.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材料二:苏联的“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

【答案】(1)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足以抵抗经济危机,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短期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

(3)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足以抵抗经济危机,苏联五年计划却取得巨大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短期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许多弊端,几次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是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包括: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其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

【答案】(1)主要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大跃进”运动。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我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忽视了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其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并且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性运动。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这也是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此,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相关知识点。1956年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首先召开了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1958年,党中央制定了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但是党随时实行了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好转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是一个伟大的党。

8.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进行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1953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所以该叙述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cf2951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6.html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