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软着陆”

发布时间:2014-04-19 13:5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融资平台软着陆
作者:黄前柏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年第12

        时至年底,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清查工作依旧紧锣密鼓。

        12月底,是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几大部委,要求各地上报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的大限。同时,四方会谈”(银行、政府、企业、相关担保方)也处在讨价还价中。银行风险几何

        有人说,地方投融资平台能够在各地不断涌现,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剧增,银行绝对是帮凶。曾经一段时间,各地市长、县长成了各大银行的座上宾。正是有了银行的摇旗呐喊,各地方投融资平台才不顾危险,纷纷冲锋陷阵。

        11月初,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取得了利润近30%高速增长的业绩。但是在外界非常关心的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问题上,监管层和银行却出现不同的声音。

        银监会认为,地方融资平台仍是首要风险之一,并已经实施定期动态管理的平台贷款统计监测制度等。融资平台贷款的整体偿贷情况存在重大隐患,这些贷款大多采取整借整还方式,风险集中并滞后显现。银行的贷款准确分类和相应准备计提、资本权重等必须与早期风险信号匹配。

        但银行方面似乎比较乐观。相关资料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工行平台贷款余额为830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项目自身现金流可完全覆盖本息还款的约6200亿元。建行的情况类似,该项贷款余额为7586亿元,占全部总贷款的14%,全覆盖比例为54%,约4063亿元,且两家大行平台类贷款的不良率均在1%以下。

        工行相关人士近日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工行本身有足够现金流来支付本息的平台贷款占比达到75%,且绝大部分还款来源还是项目本身。另外,建行方面介绍,该行超过四分之三的融资平台贷款已落实有效担保,不良率远低于总体不良贷款率水平,贷款减值计提充足。

        “有不同的态度也正常,银行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口径去统计,同时,地方政府对第一还款来源界定的标准也不同,灵活性很大。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会好于监管层的风险判断。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但同时他坦承融资平台风险还是比较大。首先是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截至8月末,地方政府为平台贷款提供的财政性担保估值达3.6万亿元,是2009年全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1倍。其中有七个省的财政担保在其2009年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

        其次还款周期较长且集中。目前平台贷款中八成是固定资产贷款,中长期贷款占到九成以上,其中54%的贷款期限更是在五年以上。

        第三是抵押品受土地价格波动大。目前平台贷款抵押品绝大部分为土地,未来变现价值受土地价格波动影响极大,且部分土地抵押贷款尚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等权证,存在重大合规风险一

        因此,对于银行而言,明确地方政府的还债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对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本息的贷款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制定还款计划并落实还款措施,必要时应督促地方政府追加风险缓释措施或逐步收回存量贷款。

        整理路线渐明

        早在今年年初,监管层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整肃大幕已经拉开,财政部出台《地方投融资平台基本处理意见(初步)》的文件,其中在保证在建项目完工的前提下,将地方投融资平台分为三大类,新老划断分类而治是最令人关注的地方=

        7月份开始,对地方投融资平台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成为整理主线,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四大环节六步走计划走上前台。其中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工作可概括为核清数据、建立台账、分类处置、缓释风险四大环节。平台贷款清查工作遵循的是六步走计划,即分解数据、四方对账、分析定性、汇总检查、统一会谈、现场检查。

        据了解,定性分析是整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的核心环节之一。按照现金流覆盖比例,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按照借款主体本身是否具有还款能力进行分类,将贷款划分为全覆盖、基本覆盖、半覆盖和无覆盖四类,覆盖比例依次为100%以上、70()100%之间、30()70%之间、30%以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d2478e6137ee06eef91820.html

《融资平台“软着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