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设计——以材料、故事和问题为思路
一、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思
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是;政治上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在王国问题上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二、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会读史料、读懂史料
教学过程:导入
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带领九百壮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随后天下英雄雄纷纷响应,最终在前207年推翻秦朝的统治。朝灭亡以后,刘邦在群雄争斗中脱颖而出,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打败了强敌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幻灯片展示材料
材料1: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师:对于刘邦,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评价较高,称他为“汉朝的有为皇帝”。但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封建帝王中,夏先生评价更高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
问题1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夏曾佑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二十四朝历史中有为之皇帝。
等待学生回答后
师:夏曾佑先生之所以说秦始皇是中国二十四朝有为之皇帝,原因在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并采取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开创了大一统格局。夏曾佑先生把“秦皇”、“汉武”并称为“中国二十四朝有为之皇帝”,那么汉武帝又有什么历史贡献?(短暂停顿)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意图:点明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师: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之前,先让我们来走近汉武帝,看看是他怎样的一个人。



图片1身材“长大”的汉武帝

材料2今陛下(汉武帝)好陵阻险,射猛兽——《汉书〃司马相如传》
材料3:(汉武帝)入山下弛鹿豕(shi,猪狐兔,手格熊、罴(pi,棕熊)
——《汉书〃东方朔传》
材料4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初名刘彘,彘(zhi)是猪的意思。他很聪明,能够透彻地明白事理。有一次,他的父亲景帝刘启抱着他在膝头上玩耍时,问他“你愿意做天子吗?”小刘彘回答说:“这个事情由天意来决定,不由儿的想法,我愿意每天呆在宫殿之中,在你的面前玩耍,但是也不敢安逸享乐,失去作儿子的本分。”从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灵和善于应对。正因为他能够透彻的明白事理,所以在他七岁的时候,父亲景帝刘启为他改名为刘彻。(见《太平广记·汉武帝》)
问题2:通过以上材料和故事,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一个人?等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
师: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武帝即位、执掌政权。那么在武帝即位之初,他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格局呢?我们来共同看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5:至汉武之初……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汉书〃食货志》
材料6:《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易道,人易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7:今诸侯(王国)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教师简要解读史料后,提出问题
问题3:汉武帝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格局呢?其中哪些是有利条件、那些是不利条件?(小组讨论)
等待小组派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汉武帝即位之初,面临着经济上繁荣富庶;思想上不统一;政治上王国坐大、违法乱纪,威胁中央统治的状况。其中经济富庶是有利的,能够为他推进大一统事业奠定物质基础;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不利的,不利于他的统治。一个进取有为、聪慧过人的年青人,又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他会如何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呢?无疑是迎难而上。我们先来看看他如何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同学们阅读预习案,找出答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师:实际上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的七十多年中,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一直是汉政权的指导思想,对汉初的政治、经济、外交产生着重要影响。道家思想一方面促进社会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促成经济繁荣局面——“文景之治”的出现。但另一方面“无为”观念和“放任”思想,无助于一些问题的解决,譬如我们后面要讲到的“王国问题”也致使思想界呈现出多元的态势,不利于政权的统一。所以武帝即位之初就召集各派学者,向他们询问治国策略。最终他接受一位叫董仲舒的儒家学者的建议。

2大儒董仲舒

故事2:董仲舒,广川人,好学深思,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研习《春秋》,在学习时非常专心,达到了“三年目不窥园”的地步,也就是说三年时间都不看窗外。正因为如此,他对儒学非常精通。但他又不局限于儒学一道,积极吸收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法家思想。这些使他能够对儒学做出新的发展,从“尊君”(尊崇皇权)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重新解释儒学,使儒学更加符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据《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是:
材料9:凡不在六艺(儒家六部经典)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7:从董仲舒的故事中你能够得出什么认识?材料中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等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



问题8:那汉武帝是如何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阅读预习案75页红字第一段内容。总结汉武帝是如何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分析这种政策有何作用。
给学生时间阅读、总结。
师:通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才受到激烈的批判。
问题9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方式与秦始皇有何不同。二者相比哪个更好?(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在统一思想上,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实际就是暴力打压,或者说是堵的方式;而汉武帝则采用的是兴办太学,发展儒学教育、重用儒家人才,实际上是引导的方式。无疑,汉武帝的方式更好,达到了自己统一思想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对文化的摧残和破坏。
师:汉武帝在统一思想后,又是如何解决政治上的王国问题的,先让我们来看王国问题的由来。(意图:过渡)
刘邦为了统一大业,当时专门杀了一匹白马,和大臣们一起向老天爷发誓:“如果有不姓刘而当王的人,天下人要共同攻击他”。(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刘邦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从而避免像秦朝那样,由于没有实行分封制,致使“子弟为匹夫,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最终孤立而亡”。(语出《汉书·诸侯王表二》)。
材料10西汉初期地方行政系统表封国郡、郡、(王国、国)都隶属中
央政封国
府,互(侯
国)不干涉。——柏杨《中国人史纲》
图片3西汉前期形势图
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与天子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封国和中央政府之间出现了离心现象。诸侯王尾大不掉,势力膨胀、威胁中央。这种状况被许多人发现,其中一个人就是景帝的大臣晁错,他向景帝建议削藩。而早有反心的吴王刘濞借口“诛晁错、清君侧”,联合其他六国发动叛乱进攻中央,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被迫杀掉晁错以向七国谢罪,但仍不能阻止七国的进攻。最后,大将周亚夫临危受命,平定了叛乱。经此一战,同姓诸侯王的实力大为削弱,但是王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汉武帝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王国问题呢?
课堂试验:实验道具:一捆卫生筷(用塑料胶带缠住两端)、一把小刀。第一步:选择三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折,没折断。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折断。



第三步:用小刀割断塑料胶带,将卫生筷分解成一根一根,选择三个力气最小的女生来折,轻松地折断了。
问题11上面这个试验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师:实验已经证明要想打击一个力不能及的东西,首先应该将其分解,只有将其分解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才可以轻松的摧毁。王国问题也是如此,经过长期发展,这些王国实力强大,足以和中央抗衡,如果强攻,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前面提到的七国之乱就是证据。所以,要想解决王国问题,必须先要对其分解,削弱其实力。那么汉武帝是如何削弱王国。他颁布了“推恩令”幻灯片展示材料
材料11: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地邑者,令各条上,朕(汉武帝)且临定其名号。——《汉书〃王子侯表第三上》
师:汉武帝实行“推恩”制度是大臣主父偃的建议。
故事3:主父偃师齐国临淄人,年青时曾学习纵横术。最初在齐国游历,但是由于受到儒生的排挤,以至于在齐国呆不下去。家里贫困,向人借贷,但是没有人借给他。没办法,离开齐国,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也没有得到重用,客居他乡,十分困苦。在元光元年,西游长安,求见大将军卫青。卫青数次向汉武帝推荐他,但是都没得到召见。没钱花,呆得时间又长,将军门下的其他宾客都很讨厌他。没办法,自己向汉武帝上书言事。早晨上的奏章,到了傍晚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汉武帝对他说:“你以前在哪儿,为什么我们见面的这么晚啊,并封他为郎中。后又升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之中四次升迁。《汉书〃父偃传》)
师:汉武帝在政治上削弱王国势力、解决王国问题的同时,还通过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大力强化监察制度。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12:司隶校尉一人,(俸禄)比两千石。本注曰:孝武帝(汉武帝)初置,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京师近郡犯法者。
——《后汉书〃百官志》
材料13: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意为俸禄)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师: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设置,使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员以及皇族、地方豪强受到直接监督,有利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地方上有效的实施,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特别是刺史的设置,其虽然没有固定的治所,地位也不高,只享受六百石的俸禄,但在每年八月代表朝廷巡视所部监察区,考察吏治,监督豪强和地方行政长官。具有以小制大,连接内外的优点。此外,刺史并不直接参与处理地方行政事务,这又避免了监察区变为行政区。由此不难看出,汉武帝对监察制度的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师:作为一位积极有为的封建君主,汉武帝不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格局。同时,也对外积极开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匈奴的战争,然而,这些战争有效的打击了匈奴、开拓疆域,但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故事4公元前89年,也就是汉武帝逝世的前两年,他自己反省说:我即位以来,作为张狂荒谬,使天下陷入穷困愁苦之中,没有办法改过了。从今以后,凡是伤害百姓,耗费国家财物的事情一律停止。此后不久,有大臣建议在轮台派民屯田戍边,汉武帝就此下了一道诏令,并借此向天下公开检讨自己的罪责。个诏书后来被称为《轮台罪己诏》。此举前无古人,即使在后来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也为数不多,这对一个封建君主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事见《资治通鉴〃汉纪十四世宗孝武皇帝征和四年》)
问题15学过本课后,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汉武帝这个人?课后结合本课所学写一篇题为《我看汉武帝》的小文章,要求史论结合。下课。
板书设计:
一、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三、设立司隶校尉与刺史,监察百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6579a41aaea998fcc220eeb.html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