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12 19:17: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书札记】摘抄《李白诗集》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卷一:古风五十九首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

秦皇扫六合。 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挥一作飞) (

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山西太原清徐县县城二中初二:侯翔篇二: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读书的故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大诗人李白,幼年时有一天觉得读书枯燥无味,便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当他闲游闲逛时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十分专注.

李白问:“请问您在干吗?”老妇人回答:“磨针。” 李白觉得很不明白,李白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李白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于是他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是啊.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篇三:李白与杜甫

边读书边教书之李白与杜甫

随课文讲完送别诗专题后,我思考了吟诵课接下去要讲的内容。面对四年级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吟诵的方法的讲授对于成年人来说尚显枯燥,何况9岁的孩子。因此我觉定尝试以诗人为主题,通过讲述诗人的故事与生平,期间穿插吟诵教学的方式来讲授新内容。而对于诗人的选择,作为刚开始的尝试,我选择了学生最为熟悉的诗仙李白。为了在课堂上带来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也阅读了一些有关李白的书籍,从中受益。

李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二十五岁以前的蜀中生活时期;二十六岁至四十二岁之前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四十二岁至四十五岁,应召入长安,三年供奉翰林期间;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重新漫游时期;五十五岁至六十二岁,从“安史之乱”参加永王李璘幕府直至去世),不同时期的诗作,可以反映出他在当时的生活乃至思想,其中不乏一些趣事。于是我将李白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挑选,选择出了五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进行吟诵教学。将这些经典诗歌融入到李白的生平故事介绍中,学生随着故事学习诗歌吟诵,动静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诗歌与诗人生平介绍又相辅相成。学生在了解诗人背景介绍后,理解诗词更为入情入境。在学习诗歌时,又可以从诗句中发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正是生活的写照。两节课下来,学生既了解了诗人大致的生平,又积累了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学习过程生动有趣。

继“诗仙”专题之后,我选择了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学习。这样选择,一是因为学生只知“诗圣”名而对杜甫的诗不太了解。二是因为李白与杜甫是知己好友,二人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人物,学生在学习完李白后学习杜

甫,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就更容易理解。三是杜甫有一些送给李白的诗,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还可以复习旧知。

杜甫的一生则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三十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之间的困居长安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的为官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的西南漂泊时期)。同样,随着生平介绍,我选取了《望岳》、《兵车行》、《春望》、《登高》这四个作品作为吟诵主要讲授内容。杜甫的作品与李白作品感情大不相同,因此在吟诵上也要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在介绍完两位诗人后,我设计了一节总结课。在总结课上,学生将对两位诗人的生活背景、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形象,丰富情感体验。同时,学生还将分为两组来分别吟诵李白与杜甫的作品,通过吟诵这一形式,展示自己对诗人作品的理解。

最后,附上一篇看到的短文,概括得不乏道理。

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副豪客形象;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灵气;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李白和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

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噩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篇四:读书笔记(读后感)

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大学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

那么,在大学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大学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 “(刘荣)葬兰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大学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

当然,《史记》130篇,并非每一篇都适合大学生阅读。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功利性的,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种是带研究性的阅读,这是专家学者们考虑的事。我们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当孩子们今后面对困境时,能从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处获得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小结识这样一些精神大师,并与之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受益终身的东西。按照这一思路,五体中书、表可暂且搁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传记,则可以任意选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迹来一睹为快,总之,不拘一格,因人而异。

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回顾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串讲,把文学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于是《鸿门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讲中,丧失了它的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对生命的感悟,这也可以说是开设《史记》选修课的目的。具体而言,其一是认识人生。一部《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重点描绘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倡优。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从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践的卧薪尝胆,残忍的吕后,狡诈的刘邦,阿谀逢迎的叔孙通、公孙弘??其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其二,认识社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更主要的是要从中“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黄帝汤武所以兴,桀纣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极一世的秦始皇临终竟与鲍鱼为伍的惨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它对我们今天的治人治国仍颇多启迪。其三,掌握一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与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典籍,后又受业于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通过多方的学习,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成为一名融贯古今的大学者。二十岁以后,司马迁离开家乡,壮游全国,前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以访寻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认真细致地向当地人民了解情况,实地考察,确保其著作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司马迁在学术工作上的真实写照,这两点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几个实词与虚词的精讲所能穷尽的,也不是几篇课文,几节课的选修就可了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是一辈子的事。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

当然,教无定法,关键是头脑中要有这样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学实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了解司马迁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这应是让学生走进《史记》的第一步。然而,在司马迁头上高悬着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拒之于千里之外。如何将司马迁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还只是阅读经典的初始阶段。除此之外,我们可由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分专题形式阅读《史记》,比如司马迁与旅游等等。每星期设置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讲座、座谈的形式邀请《史记》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交流。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初步阅读《史记》的基础上,我们再从语言学、文学、哲学的角度解读《史记》,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里,透过字里行间,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面,挖掘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等等。《史记》是司马迁“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理应满怀情感去解读。选修课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同学与同学间,学生与老师间,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灵魂,在互动的交流中开拓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方是生趣盎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设《史记》选修课,其目的也正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篇五:读书笔记

起晓艳

工商管理

工专11-2

201105000054

2013 1

读《亦主亦奴》有感

中学时代,历史老师和教科书就告诉我们:要反吃人的封建礼教,反官僚,要推翻三座大山。当时并没有仔细想过原因,只是看到电视剧里的忠臣为国捐躯,就会想到底是什么支持他们如此的牺牲,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牺牲自己而去保全一个所谓的国家,虽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想保护的人,就现在社会而言,我最多会保护我的父母亲人和爱人,我知道这是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所导致的,但是就算我生活在古代,我也未必会牺牲自己,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要做到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为父尽父道,为子尽子道,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想,这应该就是亦主亦奴的最高境界了。

序言之中还提到一点,恶主几乎总是出身于恶臣。我想这是人性所致,人被压迫久了,一旦翻身做主人,肯定会想着报仇雪耻,很多不幸的人不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活了下来,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不管曾经多么不幸,只要有一天能看着迫害自己的人不幸,就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了。

天地亲君师,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绝对权威。人对天的态度,无非分为两种:人定胜天,顺其自然。其实导致这两种意识存在的原因如下:当一个人事事皆顺的时候他会觉得人定胜天,而当喝口凉水都塞牙缝的时候,他就会说顺其自然,安知天命。其实归根结底人必须适应环境,一个人如果努力了还不成功,不是所谓的命运,也许只不过是违反了社会自然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必能成事。再说到亲,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生之、养之、教之,子女惟有绝对听从父母支配,才能报答亲恩,再有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繁衍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类延续,是一种责任。再者是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有言先有国后有家,有国才有家,君对臣生之、养之、教之,又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君绝对支配臣民,臣民必须为君肝脑涂地的理由。最后,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命不可违的说法,尊师重道是一种优良品格,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应该被推崇,如果一个人连师父都不尊重,那他一定是品行有问题的人,但前提是师父也是个品行高尚的人。综上所述,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地亲君师,缺一不可,而正是中国古代不断推崇尊师重道,帝王至上,又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把一些不能

解释的自然现象神化,并盲目崇拜,于是人们便出现了尊卑,奴性,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文化才得以传承了下来。

第二章第一节最后提到,秦汉以后,“尽人皆奴”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一种社会现实。这里主要说一下妻以夫为天,从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女人连名字都没有,死后的牌位上都只写着某某氏,正是由于这些男尊女卑的思想,哪怕到了现在,中国女人的独立性还是不明显,对女性的教育还是不彻底,正所谓男人娶错老婆,害的是几代人,要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应该提高母亲的素质。

再说到君为舟与民为水。书中提到然而水永远是水,舟永远是舟,水不载此舟,仍要载彼舟,民不拥此君,仍要拥彼君。在古代,百姓不过希望能安居乐业,要拥护谁都不是自己说了算,只能看局势,不管换了几个皇帝,百姓也不过是想吃口饱饭而已。

自然成俗的主奴观念使许多臣民变为自觉的奴仆,就像我们做很多事情,自己并没有理由,我们只知道我们就该这么做,这种惯性意识中国人是深受其害的,正如武侠片里面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样,多少人活着只是为了报仇,那一种天生的使命使他们失去了自我。

自古以来,忠孝从来就不能两全。说到忠,书中提到忠君必然恋君,虽说良禽择木而栖,但古代王臣对君王抱有很高的期待,读书考科举,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这些哪一项都必须得到君王的赏识,才有可能完成。古代人一般有以下几种代表:岳飞的精忠报国,李白的仕不得志,屈原的不被信任,陶渊明隐居于山,普通百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一种典型的代表那就是在朝为官的部分人,动辄表白:愿效犬马之劳,他们甘心做君权的附庸工具,一方面有凌云之志,欲建功立业,报效君王,显扬声名,另一方面听凭驱使,诚愿效力,惟命是从,这就使他们犹如听命的犬、任重的马,虽跻身权力者之中,却只是一个执行者,这也正是亦主亦奴的典型表现,他们在朝为奴,在家在百姓面前为主。这一种社会角色的快速转换,正是人性最集中的体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我们都懂的道理,君王用人之道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要礼贤下士,要亲贤臣远小人,又要把握好分寸,用一方权贵来牵制另一方的力量,接下来也就说到了君王的用人问题,在朝为官,从来都是夹缝中求生存,但同时在朝者皆善于用权术,进谏是古代文人贤士走上

仕途的一大捷径,但所谓伴君如伴虎,所以同时往往伴随着悲剧,主要有以下几种禁忌:一曰不得扬君父之恶,二曰不得思出其位,三曰严禁臣下“不约而合”,四曰必须不可则止。也就是说,进谏者必须善于察言观色,千万不能赶上军心不快的时候又火上浇油,否则十有八九要吃苦头。

亦主亦奴思想的最典型代表有以下四种:宦官、后妃、宰相和父母官。古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里所说的小人就是宦官,也就是太监,他们天生生理缺陷,只能靠俯首帖耳,投皇帝所好获得宠幸,极度的自卑与自尊使他们在主奴的角色之间转换,所以他们大多得势之后都骄奢淫逸,滥用职权,阴毒狡诈,也正应证了那句恶主几乎总是出身于恶臣,有名的如赵高,汪直,魏忠贤。再说到后妃,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则九服无所逃其罪,这就是后妃们的宿命。正所谓无毒不丈夫,最毒妇人心,历史上出名的吕太后残忍对待戚夫人,武则天结党营私,弑其亲女。再说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有被秦二世灭三族的李斯,也有汉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有魏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外,还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萧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他们之中有贤相、权相、奸相,但都体现出亦主亦奴的性质,最后是生是死还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最后说到与一人分忧,为万民做主的父母官,古有青天大老爷包拯和海瑞,说到底,他们是忠君爱民的最直接表现。

亦主亦奴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人格,是由于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注定的,就连位于塔尖和塔底的人都不能除外。位于塔顶的君王,他对下支配万民,对上则受天地支配,君王必须视天如君,天子之孝,以师臣为父。正如书中提到的红楼梦里的各类人物,将亦主亦奴的社会角色转换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说到圣人,他们是主奴根性的理想化身,圣人的最高境界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只要你把亦主亦奴拿捏好了,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当然这是后话,正如李宗吾的《厚黑学》里面说的心要黑脸皮要厚,就能平步青云,但很多事情是介于听得学不得,学与学不学得会,学了会不会用之间的,要说如何学,如何用,用得好,就看个人造化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89dce1ee06eff9aff80720.html

《李白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