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10-20 10:37: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1.“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这种作法

A. 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B. 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D. 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朝最高执政集团无力直接控制和管理地方,只能通过周人与当地人民主动结合并且占据优势的方式实现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这种做法依然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因此A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后期诸侯混战,天子权威被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才开始出现的其根源并非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周朝此种通过周部族人民与地方旧族及土著人的结合以实现管理地方仍然属于基层地方社群政治的类型联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周朝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可知这种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首先出现,并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得出答案。

2.《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家向往太古,家向往禹世,家向往西周,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分别应该是指

A. 儒、道、法、墨

B. 道、儒、墨、法

C. 道、儒、法、墨

D. 道、墨、儒、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社会,是道家;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是墨家;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理想的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是儒家;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是法家;故D正确。

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 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豪强地主崛起于于东汉而非西汉,排除A;古代征收赋税有人头税名目,针对一般平民籍加以细分,是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故选C;材料中的平民而非地主,所以和土地兼并没必然联系,排除B世家大族的崛起会威胁中央统治,故D与史实不符,排除。

4.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

A. 完善了科举制度

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进士中榜后,一改以前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的管理,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种制度使得新任官员增加了处理事务的阅历,完善了科举制度,故选A;材料的变化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是提高官员处理事务的能力,而不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排除D

5.明代,许多商贾注意赶制时令性商品,如北京中秋节时,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重阳节时,市上卖糕人头带吉祥字糕肆揉彩旗,曰花糕旗。这反映当时

A. 商业经营具有品牌意识

B. 商品营销借助于民俗文化

C. 北京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D. 城市商业脱离官府的监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品牌意识,即没有招牌的字样出现,排除A不同的节日所卖的商品不一样,反映出商品借助民俗营销的特点,排除B;材料只是以北京为例,没有进行比较,不能提出比较性的结论,排除C明代城市商业没有脱离官府的监管,排除D

6.“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C.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广州开始,一直打到京津地区,材料中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说明外国列强侵入京津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通商口岸,说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故B项正确。A是《南京条约》内容。C是《马关条约》影响。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7.1938年月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

A. 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

B. 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

C. 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

D. 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 善邻友好”“经济提携,可见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对待南京郭明政府的政策作出调整,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故选A;这项政策与国民政府亲英美路线无关,排除B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是为侵华服务的,与发动太平洋战争无关,排除CD是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原因之一,并非材料表明的内容,排除。

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我们不能通过元老院抑或公民大会的命令来驱逐它,我们无须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它;谁若违背之,哪怕他逃避了对他的行为做出的其他相应惩罚,也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说明当时罗马

A. 法律极其复杂严苛

B. 法律代表所有人的利益

C. 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D. 法律由权威法学家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标明的法律地位,并未体现罗马法律极其复杂严苛,排除A;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并非代表所有人的利益,排除B;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没有任何权力可以超越它,因此法律至上,故选C;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无需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排除D

9.“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材料表明,美国

A. 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B. 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

C. 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

D. 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分权制衡的原则,司法权与行政权是平行关系,排除A材料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可见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故选B;材料只是突出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制衡关系,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也不能说明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排除CD

10.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A. 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

B. 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

C. 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D.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化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相关所学可知,这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蕴含着世俗的人文精神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圣像画的变化体现的是所具备的人性光芒没有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C选项错误,宗教画仍以宗教元素为题材人文主义者并未否定宗教的神圣地位;D选项错误,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并非宗教改革的成果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此时

A. 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

B. 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

C. 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A;此时英国尚未丧失世界贸易优势,排除B;德国发展迅速,但不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排除C;材料反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说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故选D

12.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 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 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冲击要比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危害小,且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起到的协调作用带来的结果,故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还远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是目标,还未实现B项错误贸易保护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航海条例》是指英国为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于1651年和1660年先后颁布的两个条例。1651年的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1660年条例规定,凡经指定的物品,必须首先运送至英国海峡和英属领地,然后方得转销各地。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768年《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1851年彻底废止《航海条例》。

——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930-1933年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1930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1931年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另征收50%的重税。1931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磅贬值。19334月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四 1947关贸总协定成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与欧共体在关贸总协定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2002年至2005年,中国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55%

1)材料一时期英国实行的何种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航海条例》的影响。

2)材料二时期英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贸易政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间不断降低关税对世界经济有何作用?对此你有何启示?

【答案】(1)贸易政策:重商主义。影响:条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独占殖民地市场,禁止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直接进行贸易。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

2)自由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货币贬值以转嫁危机。经济上:导致各国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抬头,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拓展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贸易保护只会两败俱伤,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开放合作的原则才能取得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1651年和1660年先后,结合所学,当时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第二小问,由材料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可知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独占殖民地市场;由材料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可见禁止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直接进行贸易;由材料运送至英国海峡和英属领地,然后方得转销各地,可见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最终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

2第一小问,由材料1768年《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可见英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英国主张自由主义政策。

3第一小问,由材料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1931年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另征收50%的重税”“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可见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关税战和贸易战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各国经济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国际贸易和促进整体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两败俱伤,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开放合作的原则,才能缺德共赢,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伊罗生就美国的中国形象做过较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在他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中,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8世纪的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尊敬的,1840-1905年间基本上是厌恶、轻视的,1905-1937年间又变得相对比较善意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上也代表了当时主要的西方国家舆论对中国的看法。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谈谈你的观点,并从中西双方的角度,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观点:1840-1905年间美国对中国态度是批判和轻视的。

论述:经济上: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以及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开展,美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崇敬渐渐消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将中国纳入世界市场中,成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政治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认识了中国腐朽专制的国家制度和极力维护传统的落后社会,再加上中国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人的形象一落千丈。

文化上:近代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发展,和19世纪中叶起至20世纪初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态度也从仰视转为轻视。

综合以上来看,在1840-1905年间,美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面对中国都有强烈的优越感,对中国的态度是厌恶和轻视的。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要围绕西方对中国的看法,选取某一历史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从中西两个方面,分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论证。如1840-1905年间美国对中国态度是批判和轻视的。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认识到美国面对中国都有强烈的优越感,因而对中国的态度是厌恶和轻视的。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玄宗即位,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在此基础上,玄宗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唐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唐玄宗接受姚崇建议,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以伪妄还俗者万二千余人。并下令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禁止民间铸佛像、抄写佛经。唐玄宗开元年间毁掉三辅地区王公权要之家所立水硙,保护水田。开元三年、四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连年发生蝗灾,唐玄宗接受了姚崇的建议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之,大大减轻了蝗灾。又在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北道、剑南道等地,大兴屯田。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玄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作用。

【答案】(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压制佛教;发展农业生产。

2)作用:有利于官僚队伍的廉洁与高效;促进人口的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唐朝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可见裁汰冗官、整顿吏治由材料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禁止民间铸佛像、抄写佛经,可见压制佛教由材料保护水田,可见发展农业生产

2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有利于官僚队伍的廉洁与高效。与佛教寺院争夺劳动力,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唐朝经济的发展

16.【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答案】

【解析】

【详解】(1)根据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得出受近代以来沙俄扩张主义传统的影响;根据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得出二战后期,苏德战场上的战争形势以及苏军帮助解放了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有利条件;根据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结合所学得出德国两次入侵的历史经验总结。

2)可从为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巩固和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分析其积极影响,从遏制了东欧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道路,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威信等角度分析其局限性。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420年,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在萨格里什开办了航海学校,修建了天文台、研究所、图书馆、小教堂,并聘请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和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恩里克王子制订明确的地理政策,部署了一系列的探险活动。1441年,恩里克派出探险队在西非登陆并首次俘获绑架了非洲黑人,并带回了一些金砂和鸵鸟蛋。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阿尔金海岸建立一个据点,它成了欧洲人在西非海岸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和居民点。奴隶贸易开始后去西非航行利润颇厚,恩里克亲王便从冒险家们的所得中征抽1/4金额的税收。1455年,威尼斯人卡达莫斯托在恩里克亲王的批准下,率船到了冈比亚河地区。在该地区进行了易物交换,并记述了这里的各种蔬菜、河马、大象。恩里克死前还留下遗嘱,把来自西非的岁入用于在几内亚地区设立主教区,每区应有一个神甫。

——摘自张箭《未曾远航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恩里克推动远洋航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恩里克航海举措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西班牙商品经济发展,寻找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西方人对黄金的追求;天主教的传播需求;恩里克王子雄厚的经济基础;恩里克对冒险和航海的热爱。

2高度重视航海教育,培养大量航海人才;开启航海新时代,加强了世界的物种交换和经济交流,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便利西方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并开始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为葡萄牙带回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了世界霸主;促进了天主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恩里克推动远洋航行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恩里克王子制订明确的地理政策,部署了一系列的探险活动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在萨格里什开办了航海学校把来自西非的岁入用于在几内亚地区设立主教区,每区应有一个神甫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西班牙商品经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西方人对黄金的追求天主教的传播需求、恩里克王子雄厚的经济基础、恩里克对冒险和航海的热爱角度回答

2本题考查恩里克航海举措对后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量航海人才的培养、加强世界的联系、奴隶贸易的进行、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成为霸主。天主教在世界的传播等角度回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3808d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0.html

《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