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

发布时间:2019-04-14 17:41: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比较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

  〔关键词〕 语文;比较阅读;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2402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有两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以下简称《烛》与《触》),前者出自《左传》,后者选自《战国策》。虽然这两篇文章出处不同,相隔三百多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文章主人公都凭借绝妙的口才,最终赢得了胜利。《烛》重在写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触》主要写触龙怎样说服太后,两篇文章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一、劝说的背景和形势。《烛》是写公元前630年,秦晋两个大国发兵包围了弱小的郑国。起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梦也”。意思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且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这场战争晋胜楚败。后郑国派人出使晋,与晋友好,但是两国之间的怨仇由此结下。所以此次攻打郑国的国家主要是晋国。秦国也来参战,以达到向外扩张的目的。“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大军压境,国都被围,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因为“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这里一方面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杰出才能。《触》一文的背景则是写公元前265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孝成王还小,所以由太后执政。这时的赵国国势已大不如前,于是秦国趁机发兵,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赵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作为一个母亲,太后对此坚决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也未能奏效。赵国的形势更加危急,于是,触龙挺身而出,请求见太后。这就是触龙一出场所面临的形势和局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烛之武和触龙两位主人公出场的背景、形势各不相同,但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国家当时面临的形势都是危如累卵。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两位英雄人物肩负起非常使命,由此也让后人领略了他们力挽狂澜,最终化险为夷的惊险一幕。

  

  二、人物出场的态度和表现。《烛》第一段写到郑伯听从佚之狐的建议召来烛之武,可是烛之武刚开始并不是慷慨义允,恰恰相反,先发了多年的委屈和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意思是他在年轻的时候都未得到重用,现在老了还能做什么呢?短短一句反映出烛之武年轻时就渴望得到国君的赏识和重用,可惜在此之前一直未能实现。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正是中国士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但正是他年轻时就曾树立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故而在郑伯的一番自责下,烛之武就轻易地答应愿临危受命,为了祖国,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表现出了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触》开篇还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大臣们竭力劝说的情况下,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其中一个“必”字,说明为长安君之事,太后和大臣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赵太后的任性、蛮不讲理也是可见一斑。触龙明知这一切,他还是自愿请求见太后。一个“愿”字说明左师触龙心中装的是江山社稷的安危,哪管自己遭不遭唾面之辱呢?正因如此,他挺身而出前去说服顽固的太后。由此看出烛之武与触龙二人出场的态度、表现不尽相同,但在关乎自己祖国生死存亡之时,都能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禁使人想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胸襟开阔的蔺相如,之所以处处对廉颇忍让,是因为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警句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它早已化为一种民族精神。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概括“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劝说的方式、方法。烛之武只身赴秦,面对威武的秦伯不卑不亢还侃侃而谈。劝说分五个步骤:第一开诚布公、承认事实。“秦晋围郑,郑即知亡矣。”这句话看似说得很平常,其实极为巧妙。一方面满足了秦伯自高自大的心理,使其自认为是郑国命运的主宰者,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秦伯的戒备之心,愿意听对方把话说下去。第二摆出事实、敲响警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知事。”意即如果灭亡郑国对秦伯有利的话,那就麻烦他了。细心一听,弦外有音:亡郑对秦伯无利,那他又何必气势汹汹、兴师动众呢?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使秦伯惊恐万分,不由得疑惑起来。第三循循善诱,晓之以理。“越国以鄙远,君知道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从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说起,秦在西,郑在东,两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晋。秦国想超越晋国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不仅丝毫无利,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邻之厚,君之薄也”。即邻国的势力增加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地削弱了。这种分析不可能不使秦伯信服。第四“利”字当先,引诱对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放弃围郑,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两国之间的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秦伯又没有什么坏处。至此,究竟是“攻郑”还是“舍郑”,其轻重利害对秦伯来说,已是不言自明。第五旧事重提,瓦解秦晋。经过上述四步的“攻心术”,烛之武觉得旧事重提的时机已成熟,于是说起当年晋国对秦国如何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现在又是贪得无厌,亡郑之后很有可能去进犯秦国。这样的“朋友”怎么值得信赖、深交?最后一句“唯君图之。”将“攻郑”和“弃郑”的裁决权仍然交给秦伯,让他亲自下结论。

  触龙说服太后,是分四个步骤。第一假装有病,问候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故愿望见太后。”这里触龙拜见太后只字不提长安君之事,而是自诉病情,问候太后的身体、饮食、起居。其实他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以缓和当时紧张的气氛。果不其然,太后听了后,脸色柔和了许多。这就为进一步劝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将心比心,引起感情共鸣。在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后,触龙将机就计说此行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小儿子谋个职位,恳请太后多加关照。这样自己百年之后就可安心了。太后当然答应了。可是紧接着问:“丈夫亦爱怜少子乎?”触龙不失时机地回答“甚于妇人。”在这一问一答中,太后进一步进入了触龙设的圈套,在爱子问题上已和触龙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共鸣。也许她会认为在所有的大臣中,唯有触龙才理解她,称得上是她的知音了。第三正话反说,共同探讨爱护子女的问题。触龙是这样切入正题的,“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然后分析其中的道理,燕后远嫁时,太后伤心地哭泣,这是一种爱。每次祭祀时,却祷告她永远不要回来,这更是一种爱。可见太后对女儿的前途是有长远考虑的。这和爱长安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触龙委婉地指出太后爱长安君但根本没有替他作长远的打算。劝说至此,怎样的爱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这个道理太后应该明白了。此刻也许她无话可说,可是让长安君做人质,等于从她心头剜下一块肉。怜悯之情再次从心底涌起。第四谈历史,指明方向。也许太后的心理被触龙察觉到,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触龙又讲起赵国及其诸侯国的子孙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才不能长保富贵的历史,从而告诫太后,要想不重蹈覆辙,只有令长安君有功于国。只有把爱子之心和关心国家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国君应有风范。这番话犹如茫茫雾霭中射来的一束光芒,使行进在黑暗中的太后最终放下自我,转过身来,朝着光明大道前行。这是烛之武和触龙劝说的整个经过,他们劝说的步骤、方式、方法截然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能根据具体的事情、人物灵活采取相应的策略,凭聪明才智战胜对方,以真情实感打动对方。

  

  四、劝说的结果。天才外交家烛之武不负使命,经过他一番精辟透彻的劝说,不仅使秦伯放下武器,非常高兴地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结为朋友,还派人守卫郑国。来势汹汹的晋国,最终也无可奈何地撤离了郑国。弱小的郑国终于虎口脱险,得以保存。在触龙层层深入和真切感人的劝说下,太后慷慨许诺“恣君使之”,并“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才换得齐国的救援。危机四伏的赵国最终转危为安。两篇文章只有劝说的结果完全相同,再次证明了烛之武和触龙的非凡才能,也使后人了解并走近了那段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ae1d5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b.html

《比较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