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2-11 02:25: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家国天下》中所读到知识

摘要:首先大致介绍一下杨恒均的《家国天下》,该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辑的《家》,第二辑的《国》以及第三辑的《天下》。第一辑主要讲述自己和母亲,父亲以及老师的感情经历;第二辑主要以台湾大选前后的变化为例讲述台湾的民主制度建设;而第三辑则重点讲述美国大选前后的情况,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独特幽默的笔法,让读者在匪夷所思中,进一步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涉及宪政、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公平正义、言论自由等方面。由于我读的主要是第三部分《天下》,应同学要求同时也为了方便其他同学写前两部分,所以前两辑我就不再涉及,仅着重谈一下对第三辑《天下》的认识与评价。正如我前面所讲的那样,谈到第三辑不得不提及宪政、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言论自由等方面,同时还有作者对批评与爱国的具体看法……下面我将结合杨恒钧的《家国天下》以及其他一些参考文献做一下具体分析。

关键词:民主宪政;自由平等;人权;批评与爱国

正文:杨恒均的杨恒均的《家国天下》顾名思义,指所有的事家为小、国为大,天下最大,亦即指从小到大的所有事,这有点类似于儒家学派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纵观《家国天下》全书,我们可以比较鲜明的感觉到杨恒均这一自称“民主小贩”的“民主斗士”高度赞扬与宣传民主制度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在这里,我引用一位专家对杨恒均的评论来加深一下大家对杨恒均的认识———杨恒均最可贵的是什么?有人慨叹中国当下的知识界有一种怪现状,(自我标榜的)“自由主义者”不宽容;“国学家”不儒雅;“基督徒”不谦卑……我看有些以民主斗士姿态出现的人,骨子里仍是划分敌我,“唯我独革”(不过将标榜“革命”改换成标榜成“体制”外,将“改良主义”的旧帽子换成了“体制内思维”)以布道者口吻散发最大的恶意与仇恨。(1)我认为杨恒均不是这样,他欣然接受了“民主小贩”的蔑称。看到这,也许你会对杨恒均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将结合《家国天下》以及其他一些参考文献做详细的介绍,以便更进一步的加深读者对民主制度等西方宪政理论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杨恒均的了解。

()、民主宪政主义及其建设

宪政主义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2)在宪政国家,政府和公民的行为都是有边界的,不能互相僭越。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权力的滥用(即有限政府),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3)西方人比较崇尚民主宪政,不太相信人治。正如杨恒均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爱国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国家关进笼子里,保护人民不受来自政府权力的欺负”。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民主宪政制度,使得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之间独立开来,而且各个权力之间相互制衡互不统属。这样三者之间就能够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既较好的维护了人民的权利不受来自政治权力的侵害,同时又不断地推动着民主制度向前发展完善。紧接着,作者在《如果美国警察动了我的阳具》一节中设想种种可行性的措施来进行刁难和索赔甚至是借机来抨击美国是“假民主”,结果作者处心积虑很久的计划,在具有“绅士”般风度的美国警察面前落空。在加之他先前所讲述的那位受到政府侵权行为的人最终得到政府的高额赔款这一事例,于是作者顺理成章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活在西方的人,必须明白,一个普通民众如果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政权的公权力的欺负,必须奋起反抗,你会得到所有媒体和所有民众的支持……”(4)整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厚的民主宪政思想,使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来自民主宪政的优势,同时该民主宪政思想对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制度建设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进行分析,不难想到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司法尚未独立,行政权过大,立法权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民主作为人类政治发展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民主制度保证民主的实施,更重要的是需要与民主相适应的社会民情。故而,真心希望我国当权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西方民主宪政的优点,为我国所用,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二)、自由平等理念

自由概念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是人在自己所拥有的领域自主追求自己设定目标的权利。(5)在此,我仅讲述言论自由这一方面。言论自由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至于平等,则是指人们之间地位没有差别的状态,互不统属,具有均等的享用自然、社会等资源的权利。针对这两点,杨恒均在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我仅就书中的两个事例做简要分析。其一就是一些美国人在“国难圣地”(9.11受害现场)极度抨击揭露政府的腐朽,而在他们周围有很多的警察,但却没有一人出来限制或禁众民主言论自由,而仅仅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可见美国公民享有极高的言论自由权利。联系到我国社会现实,谈到言论自由,可谓是中国一条比较严重的“短板”……不禁感慨生活在美国的公民是多么幸福,因为他们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维护并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从而更好地保障自身利益;此外,政府也极力保证信息公开,并且努力保障公民沟通渠道的畅通。然而在我国,即使宪法中白纸黑字写有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可以示威游行等法条,可是现实情况呢,公民依旧被牢牢的束缚在政府管辖之下,毫无言论自由可言……另外一件事就是作者以澳大利亚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广泛兴建与维护一事(根据书中介绍,这两者都需高额费用),来论证民众具有平等的享有发展成果的权利……看到这,我深深地受到了触动:在我国,无障碍设施几乎很少兴建,就更不用说花费高额费用进行维护了;除此之外,社会中的各种职业,都对残疾人做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制;而作为正常人,对待残疾人士更是百般歧视,试问社会公平何在?因而,急需执政当局出台相关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全方位加强制度建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自由平等带来的福利。

(三)人权

人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6)但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很严重的冲突。人权在抽象理解方面的共识和在具体实践中的分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位澳大利亚的非法移民,他在玻璃厂工作时不幸身亡,但他既没办理保险,又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按照我国法律的解释像这种情况应不予或给予较少的赔偿,但是澳方政府最终给了遇害者家属30万澳币的赔偿,比正常办理保险和签订合同的遇害者还多5万澳币。这样做肯定很多人不解,而澳方政府的解释(大概意思)是:任何一个在我国居住的公民都应该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保护,而且每个人享有的生命权都是平等的,即使他是非法移民,政府依旧要尽全力保障和维护好他的人权;另外,他没办理保险没有签订合同,说明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理应给予更高的补偿……考虑到种种因素,澳方政府做出了上述处理。这是一个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典型事例,可是再看看我国吧:即使你是正宗的中国公民,倘若你是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即便你干了并且在城里居住了十几年,可是到头来,你的孩子依旧没有城市户籍,紧接着发生的就是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没有户籍,孩子无法上学,家人无法参保,生病住院不能享受政府医疗补贴……对于自己国家为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合法公民尚且如此,我们还敢假设我国政府在处理外国非法移民问题时会好到哪里去吗?说到这里,我想引用杨恒均的一句话作结“衡量国家富裕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国民是否感受和直接感受到这种“富裕”。富裕的国家应该让任何一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国民(甚至是非国民)都感受到他们是最重要的,感受到国家是为他们而生,为他们而存在,为他们而服务”。(7)由此可见,我国的在人权建设方面依旧任重而道远。

(四)批评与爱国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8)那么杨恒钧在书中是怎样向我们展示爱国情怀的呢?杨首先向我们具体讲述了自己初到美国先后在理事会与研究机构任职的经历。初到美国,听到各种批评自己的祖国的声音,对于一位初到外地的中国人而言几乎是很难容忍的,于是杨就针锋相对的予以反击,在当时的他看来批评美国进而来维护中国的国际声誉就是爱国的最好方式。可是后来,当他发现美国欣然接受自己的批评并针对缺点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建设,而且不惜以高薪聘请杨对美国进行批评时,杨才意识到美国在借助于人们的批评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如果这样下去中美差距势必越拉越大。于是,他转变了自己的爱国方式,由刚开始的批评美国转向批评中国,希望中国也能像美国一样,从批评中不断发展完善。可是他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政府不像美国那样开放,肯于接受来自人们的不同的批评声音,而且自我更新完善能力也十分有限。于是,好多人指责杨作为一名中国人竟然公然批评自己的国家,肯定是收到了美国政府的好处,而我国政府也对杨的书籍百般限制……杨的爱国经历,提醒我们爱国一定要注意对象与方式,同时还要具体分析一下以批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是否会被接受。基于中美两国政府对待批评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政府从批评中学到的是不断地完善自身建设,而我国政府学到的却是怎样打击批评者,在我看来,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缺点容不得他人批评缺点的民族是缺乏进取心的,这是很可怕的。正如杨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每一个民族灾难降临之前,其实都有微弱的批判声音,跟随这种声音被打压的过程,灾难就接踵而至了。(9)故而,在我看来,批评也不乏是一种较好的爱国方式,一个国家的政府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对待民众的批评,并且学会从批评中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唯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长盛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上!

总结:以上为我读完《家国天下》后所得到的一点感想,又由于杨恒钧在书中讲到的涉及面较广,但是限于篇幅,我在写上文时仅就一些关键词做了具体分析,其中主要是围绕民主宪政,自由平等,人权,爱国与批评四个方面展开,我觉得这样写让我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了解美国民主制度的价值;此外,我又结合我国国情及社会现实,将中美做了一些简单的比较,另外还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不可否认,限于篇幅以及本人认知能力有限这一现实情况,我从《家国天下》中所读到知识也是很有限的,其中也许会存在某些认知上的错误,但是通过独立的思考,以及对大量参考文献的阅读,确实使我从这次经历中获得了很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同时对于上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还望读者能够及时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的完善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鄢烈山:杨恒钧《家国天下》序言

(2)王芝茂:《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吴鑫:《论西方宪政史劝独国宪政发展的启示》

(4).杨恒钧:《家国天下》(民主离我们还有多远?)

(5).王佳:《论自由的本质》

(6).孟琳:《人权保障制度的规范依据 ——对宪法“人权”概括性条款的分析》

(7).杨恒钧:《家国天下》(民主离我们还有多远?)

(8). 辛世俊 :《试析爱国主义教育应解决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9).杨恒钧:《家国天下》(民主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f3370614791711cc7917f4.html

《《家国天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