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延安的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20-08-02 14:40: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抗战时期延安的日常生活

冉思尧

【摘 要】1937,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来延安采访,对延安新秩序大为感叹,"中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欧文傅立叶时期的原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公社生活……粮食、衣服和棉被一律由国家发给……每个人都是从放在桌子中间公用的碗里夹菜吃。中国的共产主义是最原始的共产主义,平分了又平分,一直分到原子"。延安,曾是一个被赋予了很多色彩和使命的名字。

【期刊名称】党员干部之友

【年(),期】2015(000)004

【总页数】2

【关键词】威尔斯;萧克;西战团;夜半歌声;红围巾;王实味;渔光曲;朱总司令;和衣而卧;五毛钱

1937年,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来延安采访,对延安新秩序大为感叹,中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欧文傅立叶时期的原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公社生活……粮食、衣服和棉被一律由国家发给……每个人都是从放在桌子中间公用的碗里夹菜吃。中国的共产主义是最原始的共产主义,平分了又平分,一直分到原子。延安,曾是一个被赋予了很多色彩和使命的名字,有它的伟大崇高,也有它的柴米油盐。那么在延安,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在延安

1936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7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当时战火已经席卷中国大地,生灵涂炭、饿殍遍野,但在边区,不仅相对安全,还可以吃上一顿饱饭。

延安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供给制,初到延安,最直观最新鲜的感受莫过于有饭大家吃,有吃大家饱了,伙食一般标准是每人每天一斤半小米、一钱油、二钱盐,小米是主食,菜多是土豆白菜汤或南瓜汤,上面浇一勺葱油。每次开饭盛小米的是一个直径约一米、半米高的大木桶,盛菜的是一个大粗瓷盆,众人围着大木桶和菜盆,或站着或蹲着,一会儿就吃得精光。每个月也有一两次馒头或肉丁烩面条来改善伙食,每逢那天就跟过节一样,大伙儿手持特大号的缸子,挥舞勺子和筷子,一齐向盛面条的木桶冲刺’”,不一会儿便抢光了,饭碗小的或吃饭慢的在这种时刻总是比别人着急。何方晚年回忆吃馒头时仍略带自豪地说,我是基本上不用嚼的,吃一口当场就咽下去了一顿饭起码能吃十三四个,女生也能吃十一二个,对于吃面条更有心得,不怕烫不用嚼,那面条一到嘴里,就自动滑进肚子里去了,有什么嚼头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890584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a.html

《抗战时期延安的日常生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