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拟考试卷语文

发布时间:2019-05-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③知耻近乎勇。《中庸》
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上面这些关于“修身”的名言发人深省。对现代中学生修身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呢?请从上面列出的句中,选择两三句作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
圣严法师圆寂了,他在生前、身后,留下潇洒的身影,许多智能法语,言浅意深,字短情长,对芸芸众生,更是受用。尤其这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堪称处事应对的宝典。
这四个境界,看似容易,却难做到。许多人连前两关都过不了,但知逃避现实,遑论正面处理。有些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正视困境,直接迎敌,好不容易处理好了,却在心里留着疙瘩,郁郁难解。放下,是最难的课题。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过水无痕”的洒脱与看开,不是表面的姿态。外表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不难,内在要随意自在,其难无比。
书空咄咄的殷浩
底下要从一个成语说起。这句成语叫做“书空咄咄”,说的是殷浩的故事。
殷浩是晋朝的玄学家。当时流行虚无玄妙的清谈,殷浩是此中高手,一张嘴,一种姿态,名士风范,风靡很多人。
当时流传很多他的事迹。有人问殷浩说:“为什么将要得到官位,就会梦见棺材;将要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回答:“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即将当官就会梦见棺材;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即将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经常随口说出这类至理名言,当时人为之倾心。

殷浩不爱当官,但后来朝廷重用他,让他统领5个州的军事。朝廷的目的是要利用他牵制另一位权高势重的将军桓温。
后来殷浩出征,不幸败北。桓温乘机上疏,说殷浩的坏话,殷浩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南方。
殷浩被贬,仍然维持原来的风格,保有既定的风采,生活平静,没有怨言,没有被流放的悲愤,但内在情绪真的像外表那样吗?
不,殷浩的肢体语言泄了底,他每天以手指对空写字。邻居和家人顺着他的笔画看去,发现他写着“咄咄怪事”4个字。
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咄咄怪事,指的是令人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书空咄咄”因此被后人用来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
嘴里不怨,心里愤恨不平
由此可见,殷浩虽然看似潇洒,嘴里不怨,心里其实愤恨不平,这样难免会出事。某日桓温推举殷浩到中央政府任职,并写信给殷浩告知此事。殷浩受宠若惊,回信同意并致谢意。因为过度患得患失,担心信里答复不得体,封信后又拆开来看,反反复复数十回,最后竟然漏了信件,就寄出去了。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愤怒,以为在羞辱他,就和殷浩断绝来往,这个人事案也就破局了。不久,殷浩过世。
“放下它”不能只是表面功夫。殷浩看似一派潇洒,居然寄出空信封,可见心事之重。 放下执着,心无罣碍
还有个故事很有趣:老和尚带着小沙弥要过河,在河边遇见一位少女,过不了河,老和尚大发慈悲,背着少女渡河。过了岸,放下少女,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子,小沙弥说:“师父啊!佛门不近女色,您怎么可以背着少女呢?”老和尚听了,笑着答说:“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老师父身体背着少女,但心无罣碍,小沙弥却一直想着这事,结果背着少女的反而是小沙弥啊。
和这故事异曲同工的是: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同为理学家,平日道貌岸然,远离声色。有一天,兄弟赴宴,主人请来娼妓作陪。程颢神色自若,不受影响,程颐却紧张严肃。事后程颐问:“吾道中人不与娼妓为伍,吾兄怎么视若无睹?”程颢笑道:“当时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如今,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有妓无妓,全在乎心。程颢超脱了,娼妓在侧,却不在他心里;而程颐的娼妓长存在他心中,宴会结束后,还放不下,他被道德束缚绑架了。
睡觉照样睡觉,吃饭照样吃饭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与其逃避抱怨不如积极处理,而处理结果不管能否尽如人意,最后都得放下,别扰了心头,乱了步伐,这不只是宗教修养而已,实则放诸四海皆准,职场更是受用无穷。
圣严法师说:“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这是处事最高境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理解每则名言的意思,然后把内容相关的几则名言结合起来立意。第①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意思是“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第②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第③句,“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德。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第④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的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第⑤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第⑥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结合①③⑥句可以从“自省”“严于律己”方面立意;结合①④句可以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于己则慎独慎微,严格自律,于人则仁者爱人”方面立意;结合⑤⑥句可以从“修身”“多思”等角度立意;结合②⑥句可以从“知足”“修养身心”方面立意。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需要先理解六则名言的意思,然后选择意思相关的几则进行立意。

【标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拟考试卷语文 【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e32ff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8.html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拟考试卷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