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域文化-黄梅戏

发布时间:2015-07-10 15:27: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安庆地域文化-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其方言基础是安庆话。从黄梅戏的唱腔中可以发现安庆方言对其的影响程度。黄梅戏源于安庆地区,是从独角戏、二小戏、三小戏发展演变而来的,从黄梅戏的舞台语言,我们可以判断出黄梅戏与安庆地区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黄梅戏源于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也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如左图)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而至今,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也已经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 

黄梅戏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

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黄梅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民国九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语法句式表现 

黄梅戏中的语法句式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疑问词的构成、助词“着”“啥”的用法、倒装句的用法。 

1.疑问词的构成 

普通话中,疑问句常用“吗、什么、呢”等疑问词来表达,但在安庆方言中这些词却很少见,在安庆话中常用“么、可(kuo)[ kʻ uo]”来代替,如《夫妻观灯》中: 

王小六:老婆,我们来见个礼哦。 王妻:夫妻两还见个么礼啥? 

王小六:夫妻两见个礼和气和气麦(嘛)。 王妻:当家的你从哪地(哪里)来? 王小六:我从该(街)上来。 

王妻:你在该(街)上可看到么东西摘? 

王小六:今年该(街)上好玩诶(nei[n ei],大放花灯!各自各(人人)都要看灯。 

其中,“么”就是“什么”的意思,安庆话的口语中没有“什么”的说法,通常用“么”代替,“可”和“么”在安庆方言中分别在是非疑问句中和正反疑问句中充当疑问副词和疑问代词。如:

1)你可七着?(你吃了吗?) 2)可还有四?(还有事吗?) 3)可有空?(有没有空?) 

4)么四把你嘿着?(你被什么事吓着了?) 5)么会子回来哦?(什么时候回来?) 2.助词“着”、“啥” 

2、黄梅戏中常用的一个助词就是“着”,仅仅这一个词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气,安庆话中的“着”特别活跃,语法意义丰富。 

1)“着”放在动词或者动宾短语后面,表示动作完成,等同于普通话中的“了”。 

吃着饭再走(吃了饭再走) 

他看着三个小时的书(他看了三个小时的书) 

2)“着”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完成的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等同于普通话中的“了”。 

伢子(孩子)大着就好着。(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这个水烫死着(这水烫死了) 

你买的糖果少着一斤(你买的糖果少了一斤) 

3)“啥”字通常放在句尾,帮助完成疑问,相当于北京话里的“吗、啊”。如: 

么四啥(“四啥”连起来读作sa)?——什么事 你讲啥?——你讲啊 倒装句中的“把”字句 

3.用“把”字代替动词“给”字,表示交付、给予、送与的意义。 他把我一件衣服。(他送我一件衣服) 

钱把你,莫问人借了。(钱给你,不要找别人借了) “把”字还充当了一些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意义。 你把我帮个忙可照?(你帮我个忙行吗?) 

那个妹十八岁就把人噶(家)了。(那个姑娘十八岁就嫁人了)

  黄梅戏发展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安庆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第二阶段,是1949至今。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涌现出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兰、韩再芬等著名黄梅戏演员。

通读文献报纸等书面材料,我了解到黄梅戏艺术要想传承与创新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以下是我本人对黄梅戏传承与创新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黄梅戏的发展因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黄梅戏的发展因该适应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予以祛除或加以改造,对于其精华在保留的基础上还应加入时代元素,使之满足广大青少年黄梅戏受众要求。 

(二)、加强黄梅戏相关人才培养,建立黄梅戏研究队伍。 

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黄梅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黄梅戏不仅属于安庆,也是安徽省“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文化强省”战略中的一极,在推动安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年轻的观众、演出人才以及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创作和研究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创造发展,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著名剧种,且在戏曲整体萎缩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得益于黄梅戏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品格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当然,我们不能只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今日的成绩上,而漠视黄梅戏风雨兼程的来时路。理清剧种的源头,找到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唤起人们对黄梅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正本清源,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也是黄梅戏在新世纪的持续发展。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开启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庆黄梅戏又涌现出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aea4be67ec102de3bd897b.html

《安庆地域文化-黄梅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