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8-2019[人教版]精英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教案

发布时间:2018-11-08 06:33: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课时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

2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引出海陆变迁的地理现象,激起学生探究这一地理现象的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世界地图

【自主探究】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变迁

学生读课本图2.132.142.15结合P37页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1)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

(2)为什么在我国东部海域海底会出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的变迁;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学生再搜集一些例子,说明海陆变迁。

例:(1)旅游者在峨眉山山顶发现大量的贝壳化石。

(2)南京雨花台盛产美丽的雨花石。

(3)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

【合作探究】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1.学生读世界地图,思考: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说明:教师可先不要求学生急着回答,可先让学生读课本P39页图2.16,了解两种观点,表明各自的立场,教师作统计。(正确观点: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1页的材料,向学生介绍魏格纳的事迹及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在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而且这种分布状况还在缓慢变化。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40页活动,为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证据:南美洲与非洲形状相互吻合表明它们有可能原来是一块大陆;南美洲与非洲相吻合,部分古老地层的一致性以及动物分布的一致性可证明以前它们是一块大陆。

4.学生读课本P40页图2.18,了解大陆是怎样漂移的。

教师提示:图2.18中三幅图片的顺序不能记错。

5.拓展思考:为什么大陆会漂移?(不要求学生回答可先思考为下节课作准备)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2课时 板块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

【教学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复习导入,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由大陆漂移引起的,大陆为什么会发生漂移呢?由此导入板块的运动。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板块运动

【自主探究】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学生读课本P41页文字内容,读图2.21,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怎样提出来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2)看一看:

①图2.22中,全球主要划分为哪几大板块?

②板块之间的运动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3)想一想:板块内部、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活动是否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③地球上大致分成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④板块在不断运动,板块之间或张裂或碰撞

⑤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学生读课本P42页图2.23,完成以下任务:

(1)板块碰撞在陆地上常形成山脉,读出图中的两大山系。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2)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在图中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拓展探究】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质现象。

1.学生完成课本P43页,P44页活动。

(1)①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区,不断扩张。

②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

③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缩小。

(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 ②两大板块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两大板块压在一起使古地中海消失;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西洋会变大还是会缩小?变大 太平洋会变大还是会缩小?缩小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P42页图2.22,注意以下容易搞错的知识。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大陆都在印度洋板块上。

②太平洋板块是纯海洋板块。

③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由于印度尼西亚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④中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

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利用电子板展示太空中地球的全景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貌的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海洋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

【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30页内容。

1.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2.学生归纳: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2.1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合作探究】

1.学生读图2.4,了解水半球、陆半球的划分。

(1)想一想:陆半球与水半球中,海陆面积比例怎样?(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2)找一找:水半球与陆半球的中心各自在哪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中心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法国)

2.学生读图2.6,估计一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海洋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对比。(学生答略不要求回答准确)

3.共同讨论任意将地球均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怎样?(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学习活动二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自主探究】

1.学生读课本P32页内容及图2.5,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教师点拨:如下表所示

2.学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3.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读课本P33页图2.6P35页图2.11完成下表及填空。

(1)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2)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读图2.6及图2.10,完成下表及填空。

(1)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

(2)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

【拓展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读P33页图2.7及地图册P10—11页图,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2)在图上找一找世界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例如:

①主要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②主要的岛屿:台湾岛、日本列岛、大不列颠岛。

③主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朝鲜海峡、英吉利海峡。

④主要的海洋:日本海、南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墨西哥湾。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易混淆的问题:

(1)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2)世界上最大的岛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3)大洋洲因有众多附属岛屿位于太平洋上,跨东西南北半球。

(4)大西洋形状呈“S”形。

(5)非洲与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相望。

(6)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隔着德雷克海峡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1课时 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气温曲线掌握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技巧。

2利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运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技巧。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话题导入:由天气预报中新增加的穿衣指数说起,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了解气温变化的有关知识十分必要。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气温的变化

【自主探究】

1.学生依据切身的感受独立思考:我们应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

2.针对学生众说纷纭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53页内容,作出小结: 人们了解气温一般关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3.学生读P53页图3.10及有关文字内容,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2时、8时、14时、20)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就得到当天的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的天数,就是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12,就是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

4.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分析气温变化的重要手段,学生要独立完成课本P54页活动1

【合作探究】

学会利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

1.学生分组读图3.11,完成以下任务:

看一看: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2)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观察到的规律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学生读课本P53页图3.12中的文字说明,完成以下任务:

(1)看一看:一年中,北半球气温什么是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

(2)想一想: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海洋与陆地情况是否一样?同一时间,南北半球是否一样?

学生归纳: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一年中,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

3.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55页活动2,再合作检查。

P55页活动课答案:1.略。

2(1)最热月气温为22,对应月份是7月。 (2)最冷月气温为1.5对应月份是1月。

(3)气温年较差为20.5 (4)年平均气温大约13

【拓展探究】

1.学生讨论:能不能通过气温曲线的形状直观地判断出气温差大小?

教师点拨:气温曲线的弯曲度越大说明温差越大

2.想一想:如果某城市位于南半球,其气温曲线图是什么样的?

教师点拨: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因为一年中,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3.网上查询:为什么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不一致?

教师点拨:原因是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低。陆地冬季温差比海洋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2课时 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学会读等温线图。

2利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设问导入:利用气温曲线图可以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那么要了解气温的空间分布,我们又应该使用什么手段呢?由此引入等温线。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气温的分布

【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回忆等高线图阅读的要领,想一想怎么阅读等温线。

教师点拨: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都属于等值线图,其制作原理类似,特征类似。

2.学生读课本P55页图3.16,思考:我们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可以分析某个区域气温分布的哪些信息?

学生归纳:

(1)依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例: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温差

(2)依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读气温差异的大小。例: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3)依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可以判读高低温中心的分布。例:中心气温低,表示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4)依据等温距(即任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数值差),可以估算某一地点的温度值范围。

3.学生读课本P56页图3.18,完成图中的活动,认识气温随海拔垂直变化的规律。

教师点拨:大致海拔每升高100,气温约下降0.6°C

【合作探究】

1.同桌同学合作,读课本P56页,图3.17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全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教师先引导学生从图上读取以下信息:

①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呈现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大致与纬线平行

②图中20°C等温线,-10°C等温线大约在什么位置?

学生回答:20°C等温线在南、北回归线附近;-10°C等温线在南北极圈附近

③南北半球,哪一个半球的等温线更平直?同一条等温线经过海洋和陆地的时候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南半球的等温线更平直。一般来讲,海洋上等温线平直,陆地上等温线弯曲。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特点。

教师点拨:

①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②年均气温高于20°C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C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内

③陆地上气温的分布比海洋复杂。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本P57页图3.19和图3.20,完成活动123

教师点拨:

(1)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

(2)1月等温线密集,表明温差大7月等温线比较稀疏,表明温差小。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密集且弯曲程度较大,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集中

(3)北半球同纬度地区,1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南半球则相反

【拓展探究】

探讨等温线的判读技巧,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依据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判断气温分布的变化?

结论: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2.如何依据陆地上等温线的闭合特征及等温线的疏密特征判断地形特征?

结论:高温中心往往是盆地,低温中心往往是山顶。等温线稀疏,地形平缓;等温线密集,地形坡度陡

3.如何依据东西延伸的等温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判定等温线图所在区域的半球位置?

结论: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表明位于南半球,反之,位于北半球。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认识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情景导入: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主探究】认识降水的变化

1.学生读课本P58页内容。

思考:(1)什么是降水?(2)“降雨就是降水的说法对不对?

学生归纳: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完成P59页活动,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技巧。

教师点拨:判读降水柱状图时,要注意获取以下信息:

(1)判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最少的月份;(2)估算年降水总量;(3)归纳降水与季节变化的关系;(4)结合气温曲线图,衡量水热配置状况。

3.教师小结: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等高线、等温线特征,讨论等降水量线的特征。

教师点拨:由于都属于等值线,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学生分组合作,解读课本P60页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要求了解以下信息:

(1)从图中表示降水量多少的颜色渐变规律看,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怎样?

(2)从降水的海陆分布看,降水分布有什么变化?

(3)图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与最少的地点分别在哪儿?

3.学生归纳降水的全球分布规律,教师作小结: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④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拓展探究】

1.学生完成课本P61页活动123

课本P61页活动答案:

(1)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2学生网上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为什么世界的雨极干极分别是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

教师点拨: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是乞拉朋齐位于山地、丘陵的迎风坡位置,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原因不需学生掌握,只需知道其东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处于背风坡即可。

3.学生讨论为什么非洲的赤道沿线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

教师点拨: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非洲的赤道沿线西侧是刚果盆地,海拔低,降水多,东侧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降水相对较少。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学会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3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教学难点】

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气候特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景观图片,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景观的差异。由此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气候。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主探究】掌握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归纳一个地方气候特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认识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2.教师点评说明: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3.学生读P62页第一段文字内容,读后,归纳以下认识:

(1)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由此可见,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4.教师点拨: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分析气候特征的重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3页活动,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技巧。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3.25)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10以上。

师问: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那么冬季是温和还是寒冷呢?

生答:温和。

师问:该地最热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23以上。

师问:月均温在23以上,是温和还是炎热呢?

生答:炎热。

师小结:根据该地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均温,综合得出该地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多,哪几个月降水量少?

生答:该地降水量1212月多,678月少。

师小结:由此得出该地的降水特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问: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可以综合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

生答: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师小结:通过对图3.25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别得出该地的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然后把气温和降水特征综合起来,就是该地的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2:按照图3.25提示的方法,读图3.26,分别得出A地和B地的气候特征,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师小结:通过读图3.26得出:A地终年温和多雨,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由此看出,温带的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6.教师可再补充两个图强化训练。例: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合作探究】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学生读课本P65页图3.28中的图例,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完成课本P65页活动的表格。内容如下:

2.学生读课本P65页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分组合作完成活动2中的表格。内容如下:

3.学生分组合作,对照课本附录()上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以下任务:

(1)读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主要地区: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的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3)热带草原主要分布的地区: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的巴西高原

【拓展探究】

1.教师多媒体呈现世界气候类型图,学生读地图册P20—21页内容,分组合作,归纳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对应的自然景观。制成表格如下:

2.对照地图册气候类型图,比较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教师点拨:以北半球为例,三种气候类型在气温方面都是四季分明,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方面,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3.想一想:南半球的温带范围内气候类型图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老师点拨: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因此南半球温带范围内气候类型图上气温与降水的峰值或谷值的变化与北半球在月份上相反。

4.想一想: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教师点拨: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高的高原山地。

例如:我国的青藏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北美的落基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附近。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全球气候的变化。

【教学难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图像导入:多媒体展示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图片以及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景观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赤道附近能同时看到森林、草原、冰川三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

【合作探究】

1.学生阅读课本P66页文字内容,归纳出下面知识:

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讨论1:纬度位置是如何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的?

学生将讨论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

讨论2:观察中纬度地带,海陆位置不同,是如何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呢?

学生将讨论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

讨论3:读课本P56页图3.18P67页图3.30,分析地形是如何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呢?

学生将讨论结果填入下面表格。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66 — 67页活动123

P6667活动答案:

1(1)地形:海拔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位于热带;黑龙江北部纬度高位于寒温带;

(3)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燥;北京距海较近水汽容易到达气候相对湿润。

2AB两地的差异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差异:A地全年炎热B地终年严寒;A地全年多雨B地终年少雨。

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的影响:A地位于赤道纬度低温度高;B地位于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降水的差异主要是海陆位置的影响:A地位于赤道,水汽充足;B地位于南极大陆水汽难以到达。

3A坡降水多。

4教师小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用图表形式展示如下:

【拓展探究】

1.学生可同桌合作,完成课本P68页活动,认识气候与人们的关系。

教师点拨:雨热同期的气候最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P68页活动答案: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

(2)在我国南方一些雨量充沛的地区往往人口稠密一旦发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所以灾害比较严重。而在沙漠地区无人居住少雨或无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会造成损失所以没有旱灾。

2学生网上查询有关气候变暖的资料,了解全球气候恶化的状况,增强环保意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能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

2能依据空气质量指数判断空气质量的优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故事导入:教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们了解天气的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自主探究】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描述天气状况,教师注意他们的用词,例如:今天昨天白天晚上等时间用词以及刮风下雨闷热气温高等用语。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天气?

学生归纳: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3.教师提醒:我们常听说的雾、霾、浮尘、扬沙、冰雹等属于天气现象。

4.学生读课本P47页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气候的概念。

学生归纳结论: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5.学生完成P47页活动1,强化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P47页活动答案:

1.描述天气的是(②③),描述气候的是(①④)

2(1)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D: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 了解天气预报学会通过识别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

1.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1)说一说:卫星图中的绿色、蓝色与白色分别表示什么?

(2)想一想:云的颜色越白,反映了什么天气现象?

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区。

2.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5,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提示:①注意风矢图的识别,在风矢图中,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级别,天气预报图中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一般都是用带尾羽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的,箭头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3根尾羽表示的是6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注意地图册P14”“冻雨”“台风等书本上没有的天气符号。

3.学生完成课本P50页活动2。学会依据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

【合作探究】

读课本P51页图3.7分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搞清我国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

2.依据图中的污染指数判断北京、太原、西安、银川、兰州等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3.展开讨论:

(1)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人为活动会影响到空气质量?(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等)

(2)为提高空气质量献计献策。(例如:植树造林、修建森林公园、控制生产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等)

【拓展探究】

1.讨论天气预报中森林火警反映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干燥、高温、有风)天气预报中的穿衣指数主要是提醒我们关注天气中的什么因素?(气温)

2.沙尘暴、雾霾、PM2.5等是目前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请在网上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能够用实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教学重难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课前小调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语种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学生读课本P78页阅读材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世界语言

1.学生读课本P77页文字内容及图4.8,说一说:(1)世界主要语言有哪些?(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一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哪一种?

学生归纳如下: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学生开展同桌合作,读课本P78页图4.9,共同完成P79页活动,了解世界语言的分布。

教师点拨:

     

      

学习活动二 认识世界三大宗教

1.学生阅读P80页教材,说一说:(1)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2)三大宗教分别产生于什么地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教徒最多的是哪一种宗教?

学生归纳如下: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又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起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学生阅读课本P80页图例4.1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三种宗教的宗教信仰、教义、有关典籍等。

教师点拨:

(1)基督教教堂的顶部都有一个十字架

(2)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顶部是圆形。

(3)佛教庙宇是塔形的。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目标】

1知道聚落的类型。

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

3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学生所处家乡的乡村或城市的照片,引入聚落的概念。教师简单总结一下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学生说一说多媒体所呈现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学生可自由发言,答案不限,要言之有理。

教师简单总结: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有较大的差异。

2.在学生探讨完城乡景观差异后,可以用学生所在的乡村或城市为例,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的家乡要选址在这里?

(2)你还知道哪些聚落的形成和我们的家乡有相似之处?

教师提示:学生可先看课本P82页文字内容及图4.13,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归纳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如下图所示:

     

3.学生读课本P82页,P83页图4.14,图4.15,归纳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归纳如下:

平原地区的聚落呈团块状;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分布的聚落呈带状

4.学生完成课本P83页活动12,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P83页活动答案:从西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西亚地区降水稀少气温较高。当地房屋的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从东南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东南亚地区气温较高,湿季降水较多,当地的竹楼或木楼既可以通风透气,也可以避免潮湿。

5学生网上查找我国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整理几个,并向大家介绍。

6.学生完成课本P86页活动,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P86页活动答案:

(1)丽江古城具有保存完好的民族建筑,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完整的水系和优良的自然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2)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水源遭到污染原来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受到影响和破坏等。

(3)尊重当地风俗爱护环境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分布。

2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教学难点】

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漫画导入:多媒体展示人口大爆炸漫画,引起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关注世界人口

【自主探究】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的概况

1.学生读课本P70页图4.1,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目前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

(2)看一看:图中,世界人口增长加快大约从什么世纪开始?

学生归纳如下:

(1)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70亿大关。

(2)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2.学生读图4.2,结合书本文字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呢?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它和哪两个因素有关?

(2)看一看:哪一个大洲人口最多?哪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想一想: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为什么?

学生归纳如下: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是评价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2)从图上看亚洲人口最多,欧洲、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非、拉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3)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主要是因为北美移民较多。

3.学生完成课本P71页活动:

(1)

(2)①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

②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12年。

③说明从1830(10亿)1930(20亿)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30(20亿)1987(50亿),人口增长大大加快;从1987(50亿)2011(7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合作探究】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1.学生讨论:衡量一个地方的人口分布是稠密还是稀疏应该采用什么指标?

结论:用人口密度来衡量,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总数/该地区的面积。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本图4.4,完成P73活动123

P73页活动答案:

(1)A的纬度较高气候终年严寒B纬度低气候湿热。

(2)C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D位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

3老师作小结归纳: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拓展探究】讨论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1.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搜集有关资料,分组讨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

教师提示:可分别从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三方面展开讨论。

2.学生辩论:人口增长过慢好不好?

教师提示:人口增长过慢也是问题。例如:它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等。

3.网上查询我国目前人口生育政策调整方面的资料。

学习活动二 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自主探究】

学生欣赏课本P75页图4.6中的三幅图片,了解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将了解的信息填入下表。

      

   

教师点拨: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本P75页图4.7,完成P76页活动,了解三大人种的分布状况。

教师点拨如下:

   

  

【拓展探究】

1.学生网上查询南北美洲、大洋洲印第安人的历史。

2.学生网上查询南北美洲黑人的来源。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2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3认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教学重点】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活动导入,读图(5.1世界灯光影像图),按教材活动式课文设计的步骤进行读图讨论,直接进入课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活动一:学生完成活动导入中的讨论: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上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进出口商品、对外贸易额等方面。

活动二:学生读课本P90页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目前世界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发达国家最为集中,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活动三:学生读课本P91页第一自然段内容,了解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含义。

学生归纳: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活动四:学生读课本P92页文字内容,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点拨: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资源和能源分布的不平衡,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要求国家之间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活动五:学生比一比,看谁知道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多。

学生举例:世界贸易组织(WTO)、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1课时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

【教学难点】

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从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谈起,结合日全食现象及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自转特征

【自主探究】

1.学生观赏地球自转模拟演示动画。

2.归纳出地球自转特征:地球绕着地轴不停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合作探究】

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1)两人一组,一人拨动地球仪,另一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

(2)归纳得出的结论:

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拓展探究】

1.向学生呈现极地俯视经纬网图,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强调在极地俯视经纬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中心极点的关系紧密。

学习活动二 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探究】

1.学生动手:利用小手电、小地球仪观察地球不自转与自转时分别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的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2.学生归纳并写出观察结论:

(1)由于地球不透明,面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

(3)地球的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昼夜更替的时间不一致,东边地点总是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上的差异

3.教师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强调不是昼夜),各地时间存在差异。

【合作探究】

观看地球自转演示动画图结合书本P11页图1.14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昼夜交界的线叫什么?

晨昏线,由夜进入昼的那半叫晨线,由昼进入夜的那半叫昏线

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吗?什么情况下重合?

教师点拨:一般情况下,晨昏线和经线不重合,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并不重合,一年来只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晨昏线才与经线圈重合。

3.同一经线上时间相同,昼夜情况是否相同?

教师点拨:从图上看并不相同,原因等我们学习了地球公转后就明白了。

【拓展探究】

向学生呈现极地昼夜分布图,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分辨昼、夜区域;2.分辨晨线、昏线;3.分辨时间差异。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2课时 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公转的特征。

2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

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学生欣赏邓丽君《四季歌》,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导入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的公转特征

【自主探究】

1.学生观赏地球公转3D模拟演示图(可从虚拟地球软件中调出),完成以下任务。

(1)看一看:

①图中,地球运动,哪种是自转?哪种是公转?

②地球围绕着谁在公转?

③地球沿着什么方向公转?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④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姿势是什么样?

(2)想一想:

①地球公转一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②地球公转时,地轴空间的指向总是指向什么位置?

2.教师点拨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观察到的情况:

(1)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2)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合作探究】

学生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将比较内容填入下表:

学习活动二 认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探究】

学生读课本P13—P14页内容读图1.18简要归纳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情况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到阳光照射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合作探究】

1.学生再观察地球公转3D模拟演示图,结合课本图1.18,图1.19,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看一看:

①图中,地球在四个季节的不同位置,南北半球表示黑夜的阴影区域与表示白昼的白色区域面积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图中,在四个不同节气点,北极圈内与南极圈内分别是什么现象?

③图中,在四个不同节气点,表示太阳光的箭头分别指向哪一条纬线?

(2)学生想一想:根据你观察到的情况,怎样描述不同节气点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学生合作完成下表:

  2.学生分析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1)做一个小实验,比较一下: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黑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在黑纸上,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色纸板,比较哪块光斑大,哪块光斑亮。

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生答:直射比斜射光环小,但亮度大,因此地球表面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热量少,温度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5页活动2,得出夏季温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温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温度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

(2)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个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直射点在赤道上,观察不同的纬线上亮度有何差异?你想到了什么?

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__

师问:所以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是哪五带呢?

生答: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3)学生结合课本中图1.18,图1.19完成下面的表格。

  3.学生仔细观察地球公转3D模拟动画,找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尝试画出移动轨迹简图。

教师点拨:学生所画图如下所示:

4.学生讨论并思考北半球一年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答: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拓展探究】

1.在课本图1.18中,如果将图中的二分二至及标出的时间去掉,你如何判断图中的四个位置分别处于哪一个节气日?

(1)依据图中空白与阴影的面积在南北半球中所占比例判断。例如:夏至日,北半球空白面积大于阴影面积,表明昼长夜短。

(2)依据极圈内的昼长夜短情况判断。例如:冬至日这一天,北极圈全部是阴影,表明极夜现象。

(3)依据代表太阳的箭头指向位置判断。例如:箭头指向北回归线,表明这一天是夏至日。

(4)依据地轴的北极一端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判断。例如:夏至日这一天,地轴的北极一端朝向太阳,冬至日这一天背向太阳。

2.学生观察在侧视经纬网图与俯视经纬网图中二分二至的昼夜长短特征。

3.学生讨论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1)一天里,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自转)

(2)一年四季里,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公转)

(3)如果回归线变成30°,会发生什么现象?(极圈变成60°热带与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标、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3学会正确选用地图。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

2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些名言正好可以反映地图的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地图这一方寸天地,去见识地图的神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图的基本要素

【自主探究】

学生读课本P16—P18页内容读图1.211.221.231.24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1)看一看:

①图1.22,图1.24两幅地图中都包含哪些共同的地图要素?

②图1.22中,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比例尺有几种表达方式?

③图1.23中,告诉我们地平面上的方向可以描述为哪几种?

(2)想一想:

①一般地图怎么定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怎么定方向?

③图1.24中,经纬网怎么定方向?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1)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方向:

①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无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合作探究】

1.学生活动一:学生读课本图1.22,用尺量高雄台北的图上距离,运用比例尺计算两地实际距离。(300千米)

2.学生活动二:学生读课本图1.24,指出怀特霍斯温哥华的什么方向。(西北方向)

3.学生完成课本P1819页活动内容。

(1)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偏西方向。

(2)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大约为6.8厘米,两城市的实地距离大约为408千米。

(3)省界、铁路、山峰、河流绘图略。

【拓展探究】

活动1:展开合作,绘出学校平面简图。

活动2:讨论比例尺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字式比例尺,分母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小。

(2)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求图上距离,单位一般是厘米,求实地距离,单位一般是千米(或米)1千米100 000(厘米)

活动3:讨论图上辨方向应注意的问题。

①地图上的方向不能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描述。

②在方向标地图上判断两地相对方向的技巧:

例:问B地在A地的什么方向,就是以A地为参照物,将方向标平衡到A地处,以A地为原点建立十字方向标,再判断B地在A地的什么位置。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定向方法最为精确,应用最广泛,必须熟练掌握。

学习活动二 选择适用的地图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例:旅游——导游图、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世界政区图,总之,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2.创设情景,学生解答:

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请你们出主意。(学生讨论回答)

(1)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森林公园进行游玩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到郊外的森林公园进行游玩活动需要当地地形图)

(2)2016年欧洲杯决赛将于20167110300在法国圣丹尼斯大球场举行,我想知道法国在哪里?(需要世界政区图)

(3)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需要交通图)

3.当今,除了传统地图外,还有哪些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例:电子地图、卫星遥感技术、GPS定位等。

【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

2.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23页活动2的内容。

(1)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

(2)昆明城市图。

(3)云南省旅游图。

(4)景点导游图。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书本P25页图1.36,思考图上有什么?

①方向标

②闭合的曲线

③线上标有数值等

2课件展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生注意观察并读课本P24页内容及图1.34,图1.35,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①什么是海拔?

②什么是相对高度?

③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

①相对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②什么是等深线?

③等深线上的数值有什么特征?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3)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数值。

(5)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等深线。等深线上的数值一般是负数,表示在平面以下深多少米。

4.学生仔细读课本P25页图1.36,归纳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填入下面表格中。

【合作探究】

1.同桌合作,利用书桌上的书本叠起来,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及等高线的制作原理。

2.观察书本P25页地形实体图与等高线图,讨论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坡陡等高线密集;坡缓等高线稀疏

3.观察等高线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思考:它们有什么规律?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都是相等的(该数值叫等高距)

【拓展探究】

教师展示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激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山脊、山谷还有哪些技巧?

作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交点的海拔数值比两侧高的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2.如何估算山峰的高度?

通常山峰与紧邻的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小于等高距。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重叠在一起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就是陡崖的相对高度。

4.想一想等高线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例如:(1)山脊通常是一座山的分水岭。

(2)山谷往往形成小溪或河流。

(3)陡崖处往往形成瀑布。

5.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原理一样吗?(一样)

学习活动二 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P26页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

(2)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优点?

(3)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基本有哪几种?

2.想一想: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的区域分别表示什么地形?

(1)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大范围区域内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3)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陆地上的绿色通常表示平原,白色表示冰川雪山,蓝色表示海洋。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陆地表面有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合作探究】

学生读课本P27页图1.39—1.42合作讨论将获得的信息填入下表中:

学习活动三 认识地形剖面图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28页活动,教师注意点拨。例如:两个相对的山脊之间的部位在剖面图中怎么画出来?(一般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数值位于内圈和外圈数值之间)

【合作探究】

1.讨论: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之间的联系与各自特色。

教师点拨: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全方位地反映某一片区域的复杂地形,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但需要依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去推断。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2.教师提醒:地形剖面图中一般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P2—P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天圆地方(直觉)②太阳和月亮(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

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

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材料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

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拓展探究】

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学习活动二 认识地球的大小

【自主探究】

读课本图1.2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你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最大周长分别是多少吗?

(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千米(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结合课本P4页活动2,感受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

(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3)

(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0小时)

【合作探究】

讨论一下描述地球的半径为什么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学生网上搜集相关资料)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2课时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

【教学目标】

1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教学重点】

经纬线、经纬度的特征与划分。

【教学难点】

经纬线、经纬度的判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展示地球仪,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太大,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仪

【自主探究】

学生每人一只小地球仪摆放在书桌上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什么是地球仪?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2.指一指:地球仪上都有些什么?

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讨论1:地球仪上有地轴,真实的地球有没有地轴?()

讨论2:在宇宙中,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什么方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

讨论3:地球上的最北点、最南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北极南极)

讨论4: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或南极,其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南方向北方向)

【动手活动】

学生用乒乓球、铁丝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注意思考:地球仪的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或桌面)的夹角为多少度?(66.5°)

学习活动二 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征

【自主探究】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6—P7页内容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想一想: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填入后面表格的空格线上。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2)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

(4)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5)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6)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7)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8)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9)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①纬线与经线

  纬度与经度

2.说一说:地球低、中、高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找一找:你所在的城市位于什么纬度区?(学生可先在网上查某市地理坐标再判断。)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讨论1: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各有多少条?

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

讨论2:一条经线有多长?

一条经线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二分之一,约2万千米

【拓展探究】

1.动手活动:

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描述出以下特殊的纬线、经线:

纬线:0°(赤道)30°N30°S60°N60°S90°N90°S

经线:180°,20°W160°E

2.观察地球仪,并想一想:

(1)东西经度区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否一致?

不一致。二者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2)本初子午线是人为规定的,所以东经和西经是人为划分的。

(3)任意一个经线圈中两条经线的经度值有什么联系?

二者的度数和为180°,如果一条在东经度区,另一条一定在西经度区,0°和180°经线除外。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3课时 经纬网定位

【教学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重点】

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难点】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201685—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2.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例:北京的经纬度(40°N116°E)经线、180°经线、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20°   东半球

>160° 西半球

20°~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 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10页活动1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0912d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5.html

《青岛市2018-2019[人教版]精英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