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2016-05-26 09:04: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保障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出现了许多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老龄化趋势加快, 社会矛盾增多, 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活需求也变得日益丰富,从原来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改善居住环境、甚至更高的精神文化要求转化。显然, 为了满足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 仅仅依靠各级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建立适应社会转型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服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1、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王名将非营利组织界定为“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

萨拉蒙教授提出的他主张,非营利组织应该满足“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六个标准。

我认为不管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如何,更注重它的功能性,即只要所做的事情是按照非营利组织的方式并且是非营利组织应该做的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见图

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 指的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一般地,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 主要是指对他们实行从生育、疾病、工伤事故、失业、养老直至死亡这一生命过程的各种保障措施。

社会保障的三大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制度就是一种帮助最困难群众的制度, 目的在于克服贫困、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比如贫困人低保,或对残疾人的发放补助金、开展救助)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制度是指一种旨在帮助全体劳动者及其家属化解风险的社会制度, 目的在于确保人们在遇到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重大风险时, 能得到及时救助, 减少风险对他们的影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保证社会成员能够及时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的社会制度。(像我们坐公交的时候有老年卡,学生卡,这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福利)

社会保障的功能:

1、化解个人与社会风险。比如自然灾害。(汶川地震后,很多人失去工作能力,失去工作,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

2、缓解贫困, 创造更大的平等;(国家针对收入低,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3、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也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目的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4、调解个人行为,也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功能。(像社区里面的邻里互助,他们之间互惠互助。社会保障建设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 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保险活动, 而是各类社会主体、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互助的过程。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1、福利多元主义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3、治理理论

4、合作模式理论

三、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保障研究问题综述

参与前

1、参与的理论研究(刚才说的理论)

2、参与的合法性合理性研究(无论从非盈利组织本身的特质还是从现在社会保障国家已不能完全满足公民对各个方面社会保障的需求的角度,都有开展阐述。)

3、发展历史,演变的过程;(历史演变过程:比如从我国古代的宗教寺院等公益组织到近代的“救国会”“育婴堂等”等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涉及到教育,医疗 卫生等各个方面,这表明,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是有深厚的历史依据的。)

参与中:

1、参与路径与途径研究;(参与路径:受政府委托参与社会保障的相关事务,政府主要负责福利机构的开支,一种是非营利组织主动介入,自主实施,)

2、参与领域研究;(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

3、参与过程中的责任机制研究;4、参与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5、参与过程中的志愿者

参与后

1、参与有效性作用的研究;2、参与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的分析;3、如何规范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

其他:

1、国外、港澳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机制研究;

2、以某种单一视角来研究两者的互动(比如从合作主义视角展开,或者从社会保障的某一领域展开:如社会救助,养老等问题)

3、必要性的研究;4、两者互动中的法律法规问题等

四、案例:幸福世家日间照料中心

前述: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 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中占总人口比重的15.5%,养老金领取人员超过2亿人,老年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2040年将达到4亿人。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养老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单靠政府养老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但是市场中的养老机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再加上受传统居家养老观念的影响,社区养老逐渐兴起。鉴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非政府组织开始承办养老服务。

不尽人意之处:不仅这个幸福世家日觉照料中心如此,这是很多其他的各地的日间照料中心的通病。

五、(1)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1、非营利组织有利于扩大就业渠道

非营利组织不仅能为解决就业牵线搭桥,而且非营利组织自身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人员参与,可以创造出众多就业机会, 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2、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助与拨款; 二是来源于一些; 三是非营利组织提供有偿福利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我没有搜到近期的非营利组织社会保障资金的具体数额,但是据前几年的数字,它确实拓宽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

3、关注弱势群体, 是社会反贫困的中坚力量;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群众,。非营利组织植根于社会, 能够从社会底层和社会弱势层面开展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等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更能灵活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中的缺位。(比如:冰桶挑战为治疗肌肉萎缩性罕见病发起的募捐,很多明星都加入这项募捐活动,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

4、整合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 为民众参与社会保障搭建了重要平台。非营利组织组织大量的志愿者主动承担责任, 积极投身到社会保障服务中去非营利组织现在也涵盖很多方面,环境、卫生、教育、家政服务等。聚集了大量社会力量

(比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孤寡老人因无人照料,死在家中几天都无人知晓,政府也会针对此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定期去无法自理或无人照料的老人家中做家政服务,做饭,洗衣等。)

五、(2)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

政府方面:

1、立法明确赋予其参与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随着国家转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对国家来说负担太重,仅国家自身已覆盖不了。)

2、税收优惠与政策----动因

3、厘清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方面:

1、增强自身筹资能力;首先,争取外部援助。政府资助,企业,社会。其次,扩大自创收入。可以收取服务费用。(慈善超市)最后,建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保障的资金效率。(营利组织要建立同政府的良好关系以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帮助;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金收支透明化,从而增强社会信任力以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和公益捐赠;非营利组织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争取更多的捐赠;非营利组织可以收取服务费用,但是收费是为了降低成本,不应该按市场规律收取,所以,这些服务收费是低水平或者免费的;经营慈善超市)

2、完善组织治理机制:自律机制;民主的管理机制;灵活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机制;(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自律。提升公信力,其次,要建立民主的组织管理机制。非营利组织不但需要民主的管理机制来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吸引大量的专业人员进入组织,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力量。非营利组织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来创设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机制,形成民主的管理风格和充满活力的工作团队,充分调动组织中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发挥组织的潜力,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3、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首先,非营利组织要通过在职教育培训促进组织内部员工掌握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救助服务专业能力的提高。其次,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更好的为社会救助服务。)

二战结束后,起源于英国的现代福利国家体制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确立,并在20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峰,由国家提供的福利项目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以自由主义为立国之基的美国也在“向贫困宣战”和“伟大社会”的旗号下发展社会福利,使“福利国家”涉及的范围迅速扩大。但是,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经济滞胀阴霾不散,福利国家体制也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危机。一时间,诸如“危机中的福利国家”、“转型中的福利国家”、“重构福利国家”、“后福利国家”等概念不断出现,学者们不再满足于此前对福利国家的合理性论证,转而对福利国家的模式、危机和转型展开研究。

1.绩效提升

公共服务的绩效提升是福利多元主义者最为强调的慈善部门的功能。相比于政府,慈善部门更具专业性、回应性和灵活性,它不仅可以在数量上补充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能在质量上差异化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福利需求

2.结构补充

不同于福利多元主义者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可能存在的绩效不足,新自由主义者更加关注国家的福利供给是否存在先天性的结构缺陷。在福利国家中,尽管由国家提供的福利项目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可以满足公民的所有需求首先福利国家的政府预算需要经过民主程序的审议一个福利项目通常只有获得多数成员的同意才可付诸实施这样的制度设计自然可以使在总人口中占多数的低收入人群得到国家的福利救济但是一些并不占人口多数的弱势群体如少数族裔罕见病患者等却很有可能被遗忘在国家的救济范围之外此时具有个人化色彩的慈善部门可以利用私人捐赠和志愿行动来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帮助2014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就是一个通过慈善的方式救助罕见病患者的典型案例

.价值倡导

无论是强调服务绩效的提升,还是着眼于福利结构的补充,传统的关于慈善部门功能的讨论都局限于回答“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公民的福利需求”这一问题,然而,从本质上看,慈善是人们用来实现他们的道德愿景、塑造和提升社会道德标准的一种方式,这里有新的理想和新的价值表述,有对社会问题革新性的解决方案,甚至包括一些相互对抗的理念和措施。如果说对公共需求的满足定义了慈善的一个侧面,那么它的另一个侧面则是个人价值的表达[22]。在福利国家中,福利是一种基于公民权的社会保障,除了收入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公民的福利状况外,种族、肤色、信仰等身份性特征都不是决定福利水平的因素。国家的福利政策是价值无偏的,它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色彩。相反,慈善事业是高度个人化的,捐赠人的捐赠动机、关注领域、服务对象都与其价值追求密切相关。一个人向反堕胎协会捐款或许只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福音派信徒,而一个无神论者可能仅仅为没有宗教背景的学校设立奖学金。依托慈善部门,捐赠人可以将自己的理念投射到公共空间,通过价值倡导的方式,影响政治精英和社会大众的观念转变,进而推动福利国家的政策制定与社会变革。。近年来,在福利政策、族群冲突、外来移民等问题的讨论中,来自慈善部门的声音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如,美国消费者一年就能在能源消费中花费1万亿美元———通常认为能源消耗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慈善支出仅有大约1亿美元要想用这万分之一的资金来改变现状,进行节能环保的价值倡导或许是慈善部门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对策及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705a05c1c708a1284a44ed.html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保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