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发布时间:2017-01-15 09:21: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要求: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兴办私学的简要情况;了解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及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

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流程】

  投影: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国学者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板书)一、孔子其人

  投影: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请从这段话中概括孔子的一生。

  答: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投影:

  自学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现身文教

  问: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

  答:……

  (板书)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板书)一、孔子其人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投影: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板书)一、孔子其人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齐国岁月

  投影:

在齐国的活动:

  齐景公的顾问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板书)一、孔子其人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齐国岁月

⒊在鲁从政

  投影:孔子为鲁司寇像

  孔子五十一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都来参观,并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设。不久调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板书)管理内政

外交胜利

改革碰壁

失意去鲁

  投影: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板书)一、孔子其人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齐国岁月

⒊在鲁从政

周游列国

  投影:孔子拜谒老子

  孔子虽然很佩服老子,但是他觉得老子的人生哲学似乎太消极了一点,而他自己处世态度是积极的,存心为世人做事,不愿意遁世而独善其身。

(板书)一、孔子其人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齐国岁月

⒊在鲁从政

周游列国

晚年献身文教

探究问题一:从孔子的生平中看出孔子有哪些理想追求?

  答:……

  (板书)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问:儒家学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立的?

  答:……

  投影:

春秋(前770476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漫画来了解孔子的思想。

  投影:蔡志忠漫画

  问: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答:……

  (板书)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主要内容: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礼、仁

  (板书)“礼”的思想:“周礼”

⒈含义: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⒉礼的实践方法:

       ⑴“克己复礼”

       ⑵“正名”

        ①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②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的思想——核心

⒈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

 ⑴爱自己的亲人;

 ⑵爱他人;

 ⑶统治者实行仁政

⒉方法:“忠恕”

⒊表现:

       ⑴对于统治阶级:

        “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⑵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投影: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例子体现了“仁”?

  答:……

  投影:

孔子的教育事迹及思想

  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投影:

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板书)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投影: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清顺治二年(1645)御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

投影: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2004112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79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所,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亚洲孔子学院:截至20069月,亚洲已有16个国家建有31所孔子学院,位列世界第二。

  欧洲孔子学院:截至20069月,欧洲所建孔子学院最多,共有41所,分布在19个国家。

  美洲孔子学院:截至20069月,美洲已建立孔子学院27所,分布在3个国家。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9月,非洲已建立孔子学院6所。

大洋洲孔子学院:截至20069月,大洋洲已建立孔子学院3所。

  投影:2004112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投影:

9282007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在今年的祭孔大典上,还宣布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选出了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这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00310月到2004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孔子文化展”,每天参观人数多达4000人,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孔子文化热。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儒学在日本

  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

  例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投影:

  拓展一:

2004年上海高考)2004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答:……

  投影: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 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投影:

  拓展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板书)对传统文化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学生在语文课、初中的历史课本中以及必修中已经有所接触,所以授课时尽量让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链接。

  人民版教材中并未提到中庸之道,而岳麓版有专门一个章节提到中庸之道。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负担,授课时就没有补充中庸之道的内容。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31页“想一想

答:政治改革碰壁,失意去鲁。

  课本第33页“议一议

答: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天下无道,礼坏乐崩,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兄弟相残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君主制和宗法制原则,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在“礼”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名”。

  课本第34页“议一议

答: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迷失方向。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并重,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进德修业。

  课本第35页“自我测评1

答:积极意义:首先,仁即爱人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护人民的主张;再者,爱人精神就要积极参加现实的实践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求仁行仁,所以,仁的提出还是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表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上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仁”的思想在维护封建阶级利益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消极意义:“仁”的思想必须与其表现形式即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特别是“礼”、“义”相结合必须为封建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士”即“君子”来服务因此,就不能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封建性。如孔子虽然讲“爱人”,但却又把劳动者看做“小人”;虽然主张“求仁”要通过“六艺”但又鄙视劳动等。这些落后的东西,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巩固越来越起消极作用,与社会各种政治经济的原因相结合,也越来越阻碍了社会的前进,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束缚。

  课本第35页“自我测评2

答:“内圣”指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外王”指施行仁政,建立事功者。儒家把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视为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人才。

  课本第35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

答: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而损害仁,宁肯牺牲生命来完成仁。”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要是两者不能兼有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要是两者不能兼有,就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课本第35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

答:这段话反映了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究事物的原理——认识明确——意念诚实——心思端正——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治理好邦国——天下太平使美德显明于天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19f9c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4c.html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