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9-10-10 23:39: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 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

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

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 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7、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其次,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再次,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于“天人合一”。它要求在追寻、创造美的过程中,执著于人的情感与自然、社会的“合一”,在再现自然之工、社会之真时渗透主体色彩、使审美过程中,要求人与自然、社会即审美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强调客体与主体的和谐交融,这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
8、内圣和外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内圣”与“外王”统一的理想人格,对秦汉以后的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9、整体直观思维

整体直观思维是以整体思维为思维模式。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以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和辩证思维为特色

气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体现了整体直观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整体直观的思维模式影响深远,从而使传统科技擅长全面而系统地观察现象,并直接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综合。

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上看,从整体直观出发描述研究对象,体现了朴素的对立统一的法则。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缺陷也是显然的,即忽视对客观事物内部深层结构作定量研究和实验分析,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建构起理论体系。

10、观物取象

注重实用和整体思辨,形成了古代中国人观物取象、直观类比的方法论。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即是观象,由现象而产生直觉领悟,进而近取人身,远取万物,在类比的基础上作出类推,以认识和解释在宇宙大系统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古代天文、中医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最能体现观物取象、直观类比的特点。

观物取象、直观类比的方法,使中国古代科技在重视整体把握的同时,又注意把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也使中国古代医学,以及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天人协调理念至今仍尤其生命力。但是,重视以直观和经验为基础,去领悟和把握宇宙,却忽视了理性和逻辑,用这种方法去认识、理解和描述事物,往往显得笼统和模糊,甚至带有直觉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成分。应该承认,严密的定理和定律的匮乏,使传统科技难以构架起系统的理论。
11、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2、中庸

在价值观方面,孔儒之学以“中庸”为最高的价值准则。

中庸注重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和谐与平衡,有其原则与标准,而且中庸又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变化进行调整。

中庸要求坚持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在儒家看来就是万事万物固有的规律,以及基于这个规律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
13、一国的文化生成背景有哪些?

地理环境、农耕经济、社会结构
14、历代“冠服”有哪几类?(P112--113)

中国历代帝王、群臣的官服,变换繁杂,分类亦多,从其发展变化来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秦以前,创设了冕服制度;第二阶段为秦汉两晋南北朝,主要以冠作为身份地位和品秩的标志;第三阶段为隋唐至明清,创设了朝服、公服制度,并以服色和补子纹饰作为区分官阶和官品的补充。

15、上衣和下裳

华夏族的衣裳为上衣下裳形制。衣是上衣,裳指的是下裙。华夏族上衣的形制多为交领右衽。“衽”即衣襟,右衽是华夏族上衣的主要特征,而当时少数族人则多为左衽。

周代上衣的款式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襦。

商周时期下身穿的服装称为“裳”。裳由7幅布帛缝纫而成,前3幅,后4幅,腰部带 ,穿有带子,穿着时带子结系腰间,即成一简状,样式与裙相似。
16、五服制及其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服俗称五服。五服制: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

意义:起到强化社会等级的作用;服饰制度起到维系九族血亲为纽带的宗法制的作用。
17、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主要特点及相关理念

群体的和谐型。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而又深邃的组织,聚而不乱,分而不散,规整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秩序,在建筑群体中充满着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国传统建筑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结,使建筑布局处处体现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体现了世俗的理性精神,而且渗透着传统的伦理精神。

组合的内向性。内向性是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布局的又一特征。中国古典建筑,对墙的重视,反映其相对封闭的内向性格。

阴阳的融合性。中国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即背阴向阳;中国古代建筑在体量和尺度上注意“适可而止”,不追求过分的高大;阳数作为吉祥的象征,成为建筑设计时所关注的文化要素之一。
18、明清园林种类

明清的园林种类: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
19、释“四合院”

四合院的住宅布局。从平面布局看,它是以规整的单体围合,组织成整体的建筑组群,布局既均衡对称,又自然构成建筑的内向性。

四合院,方形平面,房屋围院而建,兼有“墙”的功能,成“四合”形制。家庭成员按其尊卑长幼各居其所,封闭性、私密性和注重伦理秩序是四合院的文化内核。在北京,四合院是明清城市建筑的最小单元,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排列拼组成胡同,胡同与大街相通,构建出古都的基本格局,维系着充满古情古韵的历史文脉。

四合院的平实、方正、和谐、理性的布局,恰如其分地昭示了中国文化重伦理秩序及群体和谐的特点。

四合形制独立于外部世界,内部自成系统,建构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伦理和空间秩序。在人文意蕴上,也折射出民族心理的内敛性和向心力。
20、古代建筑里坊制和街巷制

在唐代,里坊四周筑有坊墙,设两门,坊内有街、巷、曲,坊门于早晚定时启闭。这种棋盘形封闭式的里坊制度,给人以理性、严谨和秩序感,体现了封建集权为了严格社区管理而加以严整规划的政治色彩。

城市即积聚着财富,又荟萃着人文。这种“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的街巷制格局,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基本格局。

21、古代园林的美学特征(包括相关名言)

曲折含蓄之美。前人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诗文的曲折含蓄,在于写得有起伏,有波澜,园林的曲折含蓄,在于整体布局上取奥多变的序列轴线,在于细部营构上的山的求奇,水求曲,廊求回,路求幽。古典诗文与园林,对于隐与藏的艺术处理,以及对曲折含蓄的美学追求,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疏密相间之美。中国园林在景点布设上通常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移步换景,张弛有度,景色连绵不断,但和谐中有变奏,流畅中有间歇,给人以忽张忽驰、忽扬忽抑、似断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天趣盎然之美。人工产物却有盎然的天趣,这是中国园林的又一美学特征。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上,中国园林讲求“天开”与“人作”的完美融合,人工建筑要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般地统一成和谐之妙。

诗情画意之美。中国园林既有画的意趣,又满蕴着诗的情韵,诗情与画意交融,合构成深邃意境。
22、古代首饰种类及成人礼

古代首饰的种类:发饰中常见的有簪、钗、胜和步摇等;耳饰有耳瑱、耳环、耳坠等;手饰主要有指环和手镯。

成人礼:古代女子“十五而笄”,男子“二十而冠”,举行成人礼后,女子挽发结髻,男子束髻戴冠,都要用到簪。

23、四大菜系是什么?

鲁菜、川菜、粤菜、苏扬菜
24、礼之初,始之饮食

古代食物匮乏,要在食物上规定礼仪。《礼记》认为,礼仪风俗导源于饮食活动。所谓礼之初,始之饮食,揭示了文化现象是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中发生,这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态的创造。
25、官学

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在中央办有国学,在地方办有乡学。西周官学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四夷。

汉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按学科分类,是官学制度上的创新。

唐代的官学制度已相当完备,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代表。

宋代在官学中创办画学,这是宋代在人文美育史上的贡献。

明清两代狭隘的立国思想,制约了官学的发展。
26、六艺

商代的贵族子弟,在学校学习识字、写字和阅读,还须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技能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在商代就被称为“六艺”,六艺教育在商代已被列入学习科目,这为西周的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

27、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中国古代较著名的蒙学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是:(1)在内容上,这些课本大多能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和思维特点,融知识性、伦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最基本的识字起步,融入伦理道德、历史典故、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人文教育等内容,以开启心智。(2)在形式上,蒙学读物大都句式整齐,韵律和谐,易记易诵,琅琅上口,所以流行极广。
28、伦理本位的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人文思想的传授和道德伦理的教化功能。主张以教育为手段,把一种完善的德性,通过人是自觉和自我完善逐步推广到民众,造就出理想的社会。

伦理本位的教育思想,基于不学无以为人的理念,充分关注人的道德品格的培养,以加强人际之间的道德凝聚力,有期合理的因素。问题在于它偏重的是道德修养的提高,忽视的是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这就限制了知识分子探索、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热情,所谓“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因此,它的消极因素也是明显的。
29、启发引导

就教而言,当学生经思考却不能透彻理解时,教师就要启发引导之;就学而言,则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从已知的联系到尚未知的。
30、嫁娶有媒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封建聘娶婚把媒妁之言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规定“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凡是不经媒人沟通而自行结合者,都属不法,社会也不予认可。古代的这一婚姻制度,实质上是借此保证父母之命的实施,以维护宗法社会的秩序。
31、古婚娶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

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概括起来就是婚仪的三个阶段:即相亲(纳采、问名)、定亲(纳吉、纳征)、成亲(请期、亲迎)是古婚的基本程序。

32、何谓七出与三不去,古代离婚制度的基本特点

七出与三不去是古代的一种离婚制度。

古代丈夫遗弃妻子有七条理由,叫“七出”。它包括:不顺父母、无子、嫉妒、多口舌、淫乱、有恶疾、窃盗。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意思是,妻子因娘家无人,没有归处不能去;和丈夫共同守过公婆丧事的妻子不能去;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不能去。

古代离婚制度的基本特点:第一,古代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协议离婚,所谓“七出”,均属单意离婚,离与合均取决于丈夫一方的意志,显然,这是以夫权为中心的离婚制。第二,“七出”的基本点是维护夫权与封建家长制,是为保证丈夫特权制定的。丈夫遗弃妻子,理由随手可得,离婚易如反掌。第三,离婚还可以第三方的意志为转移,即通过男方家长的干预,强制当事人解除婚姻关系,这是封建家长制在离婚制度上的反映。第四,“三不去”从道德主义出发,对离婚有所限制,这是对已婚妇女仅有的一点保护。
33、贞节观的含义及评价

贞洁观的含义:一是治好家内,以敬顺为德;二是夫死不嫁,从一而终;三是不淫乱;四是处女贞。

贞洁观要求女性婚前不与任何异性同居,保持“童贞”;婚后只与丈夫同居,保持“妇贞”;夫死不再嫁,保持“从一之贞”。贞节观单方面要求妇女注重操行,守身如玉,从其形成之初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贞节观束缚下的古代妇女,已无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可言,其地位卑下也是历史的必然了。
34、佛教人生观基本内容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和“四圣谛”。

佛教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此彼,此灭彼灭。”缘起论是佛教对世界生成与存在的认识,佛教的一切教义都以此为理论依据。佛教讲缘起有11义,其中最重要的论点是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和因果相续。

四圣谛是佛教的人生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欲望,摆脱痛苦之道就是断绝欲望,修成正果,涅槃寂灭。

“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四谛。按照佛经的解释,“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认为,人世间都是“苦”的,叫“苦谛”。“集谛”的“集”是“因”的意思,佛教认为贪、嗔、痴等都是招致人生苦难的原因。“灭谛”讲的是要解脱痛苦,只有熄灭烦恼,达到“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道谛”讲的是修行方法,主张远离种种欲望,保持身心宁静,从而进入无漏清静的禅定。

35、何谓禅宗?其主要理论?为什么说禅宗的创立标志着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

1)禅宗为中国所独创,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意思是静中思虑。

2)其主要理论有四:第一,主张人人皆有佛性,求佛不假外求,而应直指心性,即到自己内心去找,“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第二,主张顿修顿悟,认为佛性本有,心性本净,无须渐修渐悟,只要顿悟本性,即可“立地成佛”。第三,提倡不诵经义、不习禅定的简易修持方法,摆脱经典教条和繁琐仪式的束缚,不重偶像崇拜,而尚单传心印,要求个人专注在一法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第四,主张即事修行,修行无须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所谓“悟在刹那间”、“悟在担水挑柴间”。
36、道教的基本信仰及思想文化来源

道教的基本信仰:第一,神学创世论与多神信仰;第二,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

道教的思想文化来源:原始巫术和宗教是道教的来源之一;神仙传说和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的来源之二; 谶纬神学和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三;道家哲学史道教思想的来源之四。
37、在中国的特定社会条件下,历史上的宗教表现出哪些基本特点?

1)道教的基本信仰:一是神学创世论与多神信仰。二是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

2)原始巫术和宗教是道教的来源之一;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是道教的来源之二;谶纬神说和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三;道家哲学是道教思想的来源之四。

38.在中国的特定社会条件下,历史上的宗教表现出哪些基本特点?

第一是兼容性。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传统,使中国社会能够兼容不同的宗教文化,从而形成本土与外来多种宗教长期并存、互相融通的格局。第二是宗法性。在宗法封建制的制约下,中国古代宗教也体现了一定的宗法性色彩。第三是王权高于神权。中国历史上,佛、道二教一度繁荣鼎盛,但并未出现神权超越王权的局面。

39、古代主要的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三公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丞相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隋唐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官制。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的职责分别为决策、审核和执行。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共议朝政,较之于秦汉,他们之间的权限和分工已趋明晰。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下辖四司。各部的职责为: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享、贡举、学校;工部掌管工程、水利、屯田、交通。

40、明清的内阁制

41、道教建筑

道教的建筑称为“道观”,大多坐落于幽谷深山之中。道观的平面布局深受中国庭园式民居的影响,中轴对称,数重进深。与一般的中国建筑相比,道观更注重风水,其选址多在蔚然深秀的幽山清水之间,崇尚清虚而幽静,所以道观在文化意蕴上别具清幽的特色。

4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1)中国传统哲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以后,提高了理论思辨水平,佛教哲学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伦理道德方面,中国佛教既承袭了印度佛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伦理精神,又逐步接受了源于儒学的忠孝仁义等道德价值取向,从而丰富了中华道德规范。

佛教对中国的文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因素。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每小题一般四句话,每句2-3分)

三、论述题(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30分,共50)
1、对题目观点提出赞成或不赞成的见解并自圆其说(5分);观点鲜明(5分),条理清晰(5分),论据充分(5分)。见解独到、视野开阔者,酌情加分。
2、在下列内容中任选其一写作文:文化强省、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等。体裁可为演讲、教案、感想体会、辨析说明、争鸣看法、评价、方案构想等。集中针对章节的具体问题,1000字以下。大约标准:价值性、创意性(或目标性、需求性)5分,语言表达5分,文化观点8分,论证能力8分,文章结构4分。比如“冼夫人文化传播”。可以从自己网络作业中提取,但不能抄袭别人的。如果是比赛、征文用稿(可在开头指明),可酌情加分。

其中有一道论述题,是这几种题型中任选其一:演讲、教案、感想、体会、辨释说明、争鸣看法、评价、方案构想。主题最好集中在某章节某个问题上,1000字左右。可预先构思准备好。主题包括文化强省、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等,比如“冼夫人文化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226a721ccbff121dd368380.html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