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布局及动线的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购物中心布局及动线的设计


三种基本布局的长板与短板
购物中心的典型空间布局可归分为线形、环形和枝形三种,由这三种基本形可以衍生出多种建筑平面,例如线形包含双线形、弧线形、L型,环形包含矩形、圆环形、复式环形,枝形包括风车形、十字形、Y形、T形等等。
环形
环形布局适用于较宽松的基地,步行街形成环路,店铺可以获得更为均等的被浏览几率,优点是迴游性好,可以提高销售机会,便于利用平面中明确的向心性来组织中庭空间,缺点是较大的进深尺寸对防火疏散有较高的要求。比如上海百联西郊,整个建筑环拥一个椭圆形的大面积景观庭院,内街结构基本为环形系统,并向东西两侧


伸出弧形路,道路的宽度并不是很大,局部有拔层,内街与平面轮廓的尺度结合得很好,表达了环形布局对于购物中心布局的重要意义。
线形
线形布局适用于狭长的基地,在线形步行街两侧布置店铺,其优点是布局紧凑、通过效率高、店铺浏览率高、方向性强,缺点是迴游性略差、单方向性造成一定的枯燥感,通常可以通过将步行街设计成弧形来增加趣味性,在线上布置大型的节点来缓解消费者的枯燥感。比如上海正大广场,在其狭长的平面中,客流主要沿东西方向运动,宽阔的南街使消费者顺畅地在东西之间自由流动,一个个店面随着道路的弧度次第出现在眼前,每个店都享有作主角的机会,而南北内街将


超长的东西内街从中央截断,一方面可缓解长街的枯燥感,另一方面将客流引向纵深。
枝形
枝形布局的实用性很强,不同长度和形态的“枝”可以灵活地适应基地的不同形态,优点是基地利用率高,缺点是迴游性差,如果每条“枝”的长度过大,消费者很容易放弃逛枝的其它部分,当然,可能通过谨慎地设计“枝”的长度、方向、交点、“枝”之间的次级通路来改善这种情况。比如丹麦罗森加德购物中心,内街系统属于枝形之风车形,风车的核心设有拔层并设计了水池景观,专卖店沿着修长的内街而布置,主力店则一方面通过开敞的咖啡厅与内核联系,另一方面对外又有开放的出入口,使枝形在购物中心布局设计中得


到实践。
以人为本的交通动线设计
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物理因素、建筑设计因素、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物理因素
即人流系统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如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庭、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规划设计。此类要求最好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明确下来,特别是大型商业项目,其主力店的建筑规划要求应当尽早明确,以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筑设计因素
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根据经验,在人流视野范围内的商铺,具有高租金的价值。但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可以规划几个类似于小中庭的前凸或后凹形式,以提升局部商铺的租金。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占用黄金铺面的损失。如果商场面积过大,必须存在若干主次通道,那么除了保证若干通道间的畅通及联系外,还应该在商铺前后都设立出入口,既方便顾客快捷地往返前后通道,又能缓解人流的拥堵,提升人流平均到达率。
人流通道尽量采用围绕中厅的双环回型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地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
在楼层之间设立的台阶式手扶电梯上下部分应分开设计或设计成剪刀式,以增加人流上下楼时光顾店铺的数量。
业态分布规律
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地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


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等就是典型。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每层楼的人流过道数量,一般一主两辅便可。


简单易梳理的人流动线,可以使消费者更加轻松地行进,而不会产生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丧失了再次光顾的情绪。
商铺采用玻璃墙体,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使顾客不产生压抑感和不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流光顾店铺的数量。
在中庭小广场设立休息区域,对不同的顾客进行分流,同样,顾客短暂的休息可以提升人流的店铺光顾数量。
应该在人流通道头尾端等地方给予显著的区域和功能标识,方便顾客辨认,避免了消费者认为商场象迷宫难逛,而产生下次不会再来的想法。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地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


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
提升人气的建筑外部设计
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参与直接经营,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人流及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易达性和外部人流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位于公交换乘站点或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而道路或其它障碍物阻隔的街道两边,通过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进行连接,将能有效地把街道另一边的人流导入商场。另外,可在商场各楼层分别设置人流导入口,直接将地面或地下人流导


入各个楼层,从而实现商场各楼层人流的均衡性及避免单一楼层导入人流的拥挤性。停车体系
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周边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及的士停靠点的停车用地,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广场


许多大型的商业项目都设有广场,广场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它也可以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形象设计
形象鲜明、设计突出的商业项目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满足顾客的视觉享受,吸引他们前往,同时也是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显著标志之一。



一般的垂直式购物中心,其内部动线设计可按其


延展方向分为水平动线和垂直动线。
水平动线是指消费者在某一平面楼层内活动的路径,及路径和楼层所有店铺的联系。垂直动线是指消费者在竖向不同楼层间活动的路径,尤其是如何吸引顾客到较高的楼层去消费。
由于购物中心的形态和规模都不同,以不论是水平动线还是垂直动线的设计,都呈现出多样性。
1水平动线
水平动线的设计应结合主力店对商业


人流的拉动和吸引作用,自然地带动消费者到购物中心的各个部分,使特定楼层的每一个商户都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商业机会,避免出现商业死角。
水平动线一般可以分为线性动线、环形动线、中庭环绕式动线和混合动线几种类型。
线性动线
线性动线是购物中心最简单、最高效的水平动线形式,应用也最广泛。经典的线性动线设计是在动线的两端设置主力店及次主力店(见下图),以形成对人流的拉动作用。这种方式也是俗称的“哑铃形”结构。优点是布局紧凑,导向


明确。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消费者都会经过动线两侧的每一间商铺,所有商铺的均好性强,商业价值高。


根据线性空间的形式,线性动线又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演变和细分,如“一”字形动线,单向直线形动线连接各商铺;弧线形动线,“一”字形动线的变形,将直线线形变成弧线;“L”形或“U”形动线,“T”形或“十”字形动线,两条直线形动线垂直相交,交点处通常为重要的空间节点。



环形动线
环形动线也是线性动线的一种演变,主动线多次转折、回旋形成环形回路,店铺布局在环节主动线的两侧,消费者沿环路可经过所有的店铺(见下图)。环形动线延展性长、洄游性好、店铺展示性好,但是相对于线性动线,消费者在同一点上出现两种方向的选择性,导向性略差。



常见的环形动线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弓形、圆形和“8”字形等。
中庭环绕式动线
这种动线是围绕中庭的环状动线,与环形动线的差别在于:环形动线的两侧都有商铺,而中庭环绕式动线只有一侧连接商铺,另一侧面向开敞的中庭(见下图)



中庭是垂直式购物中心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中庭环绕式动线概念中的核心空间元素。中庭环绕式动线最大的优点是商铺展示性好。因为中庭的通透性、景观性,使得消费者视觉感受更佳,视角更宽广,利于商铺充分展示。
由于受到中庭尺度的限制,中庭环绕式动线所带动的楼层面积有限,所以这种设计方式较适合基地面积小,开发强度高的项目。


混合动线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受到场地条件及上盖物业的限制,购物中心平面形式有可能呈现各种形状,单一动线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商业的招商要求。为使所有商铺都有较好的可视性与可达性条件,店铺的面宽、进深及面积均能合理配置,在购物中心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综合采用两种或三种动线模式加以组合,形成混合动线,创造出最佳的动线效益。
水平动线的设计原则
A、外部交通联接原则


水平动线的形成首先取决于购物中心与城市外部交通的联接方式,购物中心通常设有两个以上主要出入口,布置于相邻的城市主次干道上,并应保证有较高的交通可达性和视线展示性。购物中心主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即确定了水平动线的起始端,再根据项目地块形状、业态分布等要求确定购物中心具体的水平动线形式。
B、面积控制原则
动线设计需要根据商户的需求合理控制商铺面积。购物中心不同业态商户对面积的需求差别很大,设计时需考虑商户对面积需求的差异,所以购物中心的不同楼层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动线类型。



C、合理动线长度原则
购物中心动线的长度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过长,则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从而降低购物体验;过短,一览无余的感觉会让人觉得乏味,缺乏可逛性。考虑到成年人的步行疲劳时间,水平动线长度通常建议在180300米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动线的长短可通过改变动线的类型来进行调整。
D、体验舒适原则
体验舒适的动线可以让消费者减少逛街的疲劳感,促进消费行为发生。形式上,弧形


动线比直线动线更有助于人流的引导。动线的线形应自然流畅,避免出现过大的曲率和转折,弱通道两边商铺的可见性。
E、均衡性原则:
动线组织应通过水平和垂直交通组织、节点设置、业态组合和主力店拉动等方式,使购物中心内的消费客流均衡分配,实现商业价值均好性。一般应将主力店或次主力店布置在动线的尽头,以拉动人流至购物中心相对不利的位置。
2垂直动线



垂直动线通过交通设施、目的性业态吸引,鼓励消费者往高楼层流动,实现高区楼层的商业均好性,最终达成价值利益最大化。
垂直动线交通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步道梯及坡道等。电梯和自动扶梯是最有效的方式。
外部垂直交通设施导入是指购物中心将消费者停车设置于屋顶或地面立体停车楼,车行到达的客流自然引至高区,形成多楼层的外部交通导入,使人流的进入途径和分布更加多元。这也是提高垂直动线效率的有效方式。


传统购物中心的垂直交通组织多采用由低到高、逐层推进的模式。将目的性业态布置在较高楼层,靠电影院、美食广场等吸引将人流引至较高的楼层。近些年,购物中心常设跨楼层的飞天梯,有意识地将消费者快速输入到几个关键楼层,再由这几个楼层往其他楼层流动,实现“多首层”的设计意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13e8d07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e.html

《购物中心布局及动线的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