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主创新

发布时间:2014-04-19 09:54: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举“独立自主”、“自主创新”旗帜

武汉科技大学 ****** ***** **

摘要:建国来,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的演进。在这一历史进程,“自主发展”是贯穿中国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新发展阶段中,进一步明确中国的自主发展的内涵及历史地位,对于深刻把握自主创新战略、坚定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具有要意义。而自主创新理念已经在尖端科技和各行业企业中期引导作用,成为我国民族精神和品质。

关键词:科技 战略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1. 引言

1.1独立自主与自主创新的内涵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凡事自己做主,不依赖别人,不步人后尘,也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按自己的主张和权利行事,就是特立独行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锐气。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为增强自已的市场或者国际竞争能力,在产品开发或综合国力战略上不是采用传统、大众化的、模仿别人技术和管理模式,而是自已不断研究、开发产品关键技术或对国家结构、民族意识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或者是形成民族文化,这样自己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中国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使中国由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大工业国。

总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着深刻的意义,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奋斗力,新中国的成立和壮大与之有个深厚的渊源。自主创新更是我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得以发展、领先的关键战略,应该坚决、勇敢的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1.2自主创新的哲学内涵

“创新”概念新颖、内涵丰富,这与它的灵魂是如出一辙、相辅相成的,是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学术界对“创新”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仔细追究其本质,主要是创造、更新和改变三种基本情况。所谓创造是指原来没有这个东西,经过深入研究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提出新的东西,也即从无到有;更新是指原本就有一套东西,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或者事态的发展,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新的东西,深化完善之;改变是指随着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或者客观条件的逐渐完备,发现以前有些东西是错的,或者说不适应现在形势的,需要予以纠正。

创新与马克思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当中,从量变的积累到产生质变,在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社会形势的发展也是如此,总归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去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符合实际的创新举措。什么是创新和为什么要创新,属于认识论的层面;怎样去创新,则是方法论的层面,这也恰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1.3 自主创新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历史经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是我国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科技事业都有着明确论述。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国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完成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工程。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科技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他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独立自主。他反复强调的一个经验是: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结合起来[1]

自主创新战略是对自力更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国际竞争中科技要素的日益突出,以及中国发展转型任务的日益紧迫。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突出任务。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2]”。这一号召指明了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方向,也强调了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方式。

2. 我国高新科技领域与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自主创新是我国高新科技领域重要的素养、品质。

2.1 新中国后的高新科技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现代新型科技方面可谓一穷二白,然而,新中国在教育、科技制度,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创新,独立自主发展,最终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高能物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行,同年第一辆汽车出厂,中国试验出新型喷气式飞机歼5成功飞向蓝天。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年后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防科技取得进巨大突破。在生物技术领域,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成为世界第一次人工制造生命的壮举;科学家袁隆平杂家水稻培育成功,成功地解决了新中国人口吃饭问题,也为世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1984年培育出体外受精试管山羊,为细胞工程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2000年完成1.1%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1971年,中国第一艘核舰艇建成使用。1981年首次试验一箭多星技术,成为世界掌握该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5年再次成功研制出“曙光1000”大型计算机,使得我国计算机科学逐步赶上世界先列。

2.2 自主创新在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新的趋势。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并引发新科学和技术革命。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而且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当今世界各国尖端科技的竞争核心,是知识技术的创新。拥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国家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在科技世界走在前沿,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进而提高综合国力,最终在民生和国际政治、军事站在制高点,能对世界具有领导和指引地位。由此显而易见,自主创新在高新科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科技进步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国家竞争、社会进步中扮演重要作用。

2.3 我国高新科技突破成功实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巨大发展。其中“运十”大型飞机、原子弹的研发和高铁建设,乃至近期轰动世界的“辽宁号”航母,就是成果的见证和代表。

2.3.1“运十”大飞机

通过观看电影《第二和春天》,我们对“运十”的艰辛诞生历程有了深刻认识。上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需要,毛主席在同上海领导人谈话的过程中,提出希望上海研制大飞机。根据这一最高指示,中国航空人开始了自己的大飞机计划。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在中国当时落后的航空工业基础条件下,中国航空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关,基本上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大飞机设计、制造技术。1980年,运十实现了首飞。

运十的成功只用了10年时间,耗资仅5.377亿元人民币,而当时西方同期研制一架相同级别的大飞机一般需要1520亿美元。在运十研发过程中,共进行了300多项技术攻关和160多项技术大型试验,至今仍有重要价值。运十共试制了两架原型机,起飞重量达到110吨,是名副其实的大飞机。在运十的适航中,曾经数次飞上了青藏高原,证明了运十的安全可靠,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运十”大飞机的成功首飞,事实证明,新中国在独立自主和自主创新的旗帜下,完全是能够取得高新科技突破发展的。

2.3.2 原子弹

在我国原子弹事业探索关键时期,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国力吃紧,资源异常短缺,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协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禁止核试验以限制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并且全面封锁核技术资源和技术信息。中国在国内资源紧张、经济严重困难,国际上帝国主义强烈反对、原子技术高度垄断的严峻环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断摸索奋斗图强。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终于在自力的努力下,于1964年成功试验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经历了艰辛、困难、风险的历史进程,稳定了民心,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通过核威慑保障国际安全,提高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为新中国在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奠定了基石。

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完全能在外国垄断的条件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出自己的高新科技,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3.3 高铁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公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趟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中国高速铁路仅仅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高铁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到众多尖端复杂科技,是对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考验。中国成功建设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是中国自主创新和勇敢探索的结果。事实证明,中国可以自主研发出与其他国家顶尖科技相媲美的成果。

2.3.4 探月工程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分、遥感、通信、试验、实践等卫星的成功发射,广泛服务于我国国计民生、技术试验、科学实验等领域,并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天宫1号与神舟10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嫦娥3号任务的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

3. 企业发展与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越来越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被各行各业作为企业文化和素质的培养。确实,当今社会企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与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极大的联系。在企业中,自主创新在技术革新和管理制度方面有着显著表现。

3.1 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的持久带来企业的可持续,也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的国家资源的可持续。

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企业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谁先采用新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领先,最先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新的关键的技术是靠自主创新获得的,企业如果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就有可能被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抢先。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逐步放开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只是在国内,而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较量。企业如果不进行全面的自主创新,就难以降低成本,难以提高效率,难以优于竞争对手,就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对手打败。从这个意义来说,自主创新带给企业自身的是竞争力的持久,发展的可持续。

3.2企业的自主创新经验

企业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摸索、发展和竞争,自主创新理念也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当今中国,各行各业企业已得到先进的自主创新经验和方法。主要做一下说明:

1、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我国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各行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制定中长期规划,达到提升技术水平的目的。

2、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企业不仅要引进技术,还应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做相应的改进和创新,不断研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企业应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建立一整套自主创新机制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

3、建立激励机制,做好人才保障。企业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给予科研人员充分创造发明的自由和建立能够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创造出产出与收益相匹配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

[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新华社, 2006-1-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6c3965e2bd960590c677cd.html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主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