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军首任政委李中权少将

发布时间:2018-09-04 11:36: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6军首任政委李中权少将

李中权:母亲万岁

我父母都是贫苦农民,我们兄妹8人,人多地少,仅有的一点土地只够维持全家四分之一的吃用,没法子,只好租了地主10多亩地,我们年龄还小,因而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父母的肩上。我记得母亲种了许多菜,把黄瓜、豆角摘下来背到集市上去卖,还经常做些凉粉来换点钱,就是这样,也很难维持生活。父亲只好外出做苦工去了。

父亲走后,家里的担子全压在了母亲的肩上。孩子们总喊饿呀饿,母亲也不例外,她常说要是见到红苕叶子都想生吃几口。但只要有口吃的,她总让给我们吃。旱灾使我们家颗粒无收,全靠野菜野草充饥,有时还发生中毒的事情。最使我们难忘的是一种叫做老娃蒜的植物,母亲把它弄烂后,用水冲洗后捏成团子,在大锅里煎成饼。这种饼闻起来很香,也很诱人吃,但吃后又吐又泻。我们年纪大点儿的能凑合吃野菜树根,而刚2岁的七妹不能吃。母亲好不容易给她弄点米熬米汤喝,但她还是饿得哇哇直哭。不久她又得了病、哭得更厉害了,那哭声哭碎了一家人的心。记得有一次母亲被她哭得没法了,就把她放大门外,可当母亲从门缝里看到她一边哭一边爬、并带着恐慌的哭声不断喊着妈妈时,母亲又心痛地开门抱起七妹,母亲大哭一场。后来,七妹被饥饿和疾病无情地夺去了生命。母亲哭晕过去好几次,我们兄妹几个跟着哭。哭声中我感到母亲的哭流着的仿佛不是泪,而是血。那时候我才感到,最难为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

后来,我们全家都参加了革命,但是,我大哥在任红33军赤卫团政委时,在张国焘路线下被杀害了;二哥在红军里一次战斗中战死;父亲跟随红军途中战死于大巴山;妹妹在任碑河牌场妇女部长时,长征战死于草地……1934年春,正当红四方面军反刘湘‘六路围攻’紧张战斗之际,我被省委派往前方作战。正好路过我父亲的埋葬地,我痛哭一场就又向前方行军。谁也不会想到,此刻我会见到亲爱的母亲。她老人家叫道:‘儿啊,你到哪去了?’我立刻跑上前去,拉住她的双臂,久久不愿松开,我仔细端详着母亲,只见她老人家衣着整洁,虽然比过去黑了,瘦了,然而却显得更加倔强坚毅。我见到母亲,母子间的感情难以抑制。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及幼小的弟妹们远离家乡,前线战斗又处于紧张之际,我们母子见面的心情沉重是无法形容的。母亲哭了,眼泪一串串往下掉。她告诉我,父亲临终前再三叮嘱我们不要为他难过,要跟红军革命到底。我同母亲呆了2个小时,久久不愿离开,但听到远方不时传来沉闷的炮声时,又毅然解下自己携带的粮袋,双手捧给母亲,又上前线了。

1935年,由于张国焘一系列反党阴谋,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我大哥也因坏人诬告被无辜杀害。一些意志薄弱者离开革命队伍。可我的母亲在饥饿、痛苦、屈辱、噩耗接踵而来的时候,没有丝毫动摇自己的信念,坚信党、坚信红军,带着年幼的弟妹,紧跟红军队伍,二渡嘉陵江,跋涉数千里,来到雪山草地。记得那是19363月,我们红四方面军再次进入草地,路过宝兴城准备宿营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拄着拐棍,一颠一跛地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3个孩子。我定睛一看,真没想到正是我日夜思念的母亲和弟妹。我真想跑上前抱住她老人家大哭一场,可不能,那样的环境也不许我把思念之情发泄个痛快。我把母亲她们接到自己宿营的房间。同母亲聊了许多,谈了很晚很晚。母亲深明大义,坚信自己的路走对了。她已经50多岁了,在长途跋涉中得了严重的寒腿病,饥饿、病痛和恶劣的环境随时可能夺去她的生命。但她置之度外,惟一的心愿就是把年幼的弟妹拉扯成人,交给红军。我想找几句宽慰的话,但早已被泪水所淹没。我既为有这样母亲而骄傲,同时又为她们的处境而深深忧虑,我很担心母亲能否再翻过夹金山与多座大雪山。不久,当我行军路过丹巴县木边平时,又遇到了母亲和弟妹们。母亲已病得很重了,在两个弟弟搀扶下吃力地走着。我立刻下马扶住母亲,并把背包放在地上让她坐下歇口气。我心如刀绞般的难受,能给母亲治好病多好啊,可是到哪去找药呢?能把母亲安置下来多好啊,可是红军家属一旦离开部队,就会被敌人置于死地。母亲也可能预感到这是我们母子最后一次见面。她舍不得我离去,她也放心不下3个年幼的弟妹。母亲一言不发,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后来警卫员要留下照顾母亲,母亲才开口说话:‘这不行,你们北上的战士一个也不能留下,你们要继续长征,完成北上任务。’我把自己的战马留给了母亲,含泪追赶部队去了。

19369月,我终于从四弟口中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那匹马的帮助,我母亲和弟妹们终于翻过了大雪山。可是到了西康草地,母亲再也走不动了。身上又长了一个大脓包,终日剧烈地疼痛。弟弟给挑破流了很多脓。她老人家在弥留之际,一遍遍地询问红军走到哪里了,久久不肯咽气,直到弟妹们再三表示一定要找到我,找到红军时,她才合上双眼。弟妹们用幼小的手抠土将母亲掩埋在草地上。

李中权满门赤子 一家英烈

李中权将军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他早年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建国后又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深造。红军时期,曾任排长、连长、团政委,历任中共四川绥定道委宣传部长、川西道委组织部长、红四方面军总政地方工作部长、天全县委书记、丹巴红军独立第二师政委等职。在抗日战争中,李中权任延安抗大教员、抗大二分校政委、团政委,冀东部队政治部、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李中权曾任东北野战军九纵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十六军政委。建国后,任空三军政委、华北军区空军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政委。1955,李中权被授予少将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1512,李中权出生在四川达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李惠荣是位朴实憨厚的农民,母亲慈祥善良,勤劳能干。1928,李中权到离家六十华里以外的浦家场第五高小读书,因为勤奋刻苦,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第一,受到学校的资助,免费上学。时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不久,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相继回到四川,在家乡点燃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熊熊烈火。李中权所在的小学也来了不少进步青年,而且还有党的秘密组织,学校的老师中就有共产党员,如张爱萍、周聚伍、江竹平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中权较早地靠近了党组织。1928,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在黎时忠和杨克明的领导下,李中权担任了达县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团结进步同学,领导全校罢课一个多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32年夏,王维舟、杨克明带领川东红军游击军深入农村来到李中权的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和贫农团,发展游击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李中权的父亲和大哥都参加了农民协会,母亲还参加了妇女工作。此时,16岁的李中权也参加了川东红军游击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212,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北通、南巴等县,川东红军更加积极地活动在宣汉、达县山区,与红军主力配合。19335,经杨克明、黎时忠的批准,李中权由团转党,成为正式中共党员。随后,李中权率领红军游击军截击国民党刘存厚的运输队及其后方。不久,组织上决定调李中权去浦家场担任红军游击队一大队政委。193310,一大队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川东红军游击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李中权担任九十八师二九六团政委,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武装斗争的革命生涯。

李中权参加革命队伍后,家里除了嫂子、媳妇等人回娘家逃避外,其父母和兄弟五人及两个妹妹都先后投奔红军。大哥李忠泮参加了红军,后来担任碑牌河场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三十三军赤卫团政委;父亲和二哥李忠池不仅参加了农会,还参加了川东游击队;妹妹李中珍任碑牌河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妹夫石映昌还当了红军连长。1934年秋天,红军撤离达县时,李中权的父母不甘落到敌人手里,抛弃家里的一切,带着幼小的妹妹随红军一道离开了家乡。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红军走到哪里,李中权的父母就跟到哪里,为红军带路、筹粮、洗衣、做饭、照顾伤病员。

李中权全家九人投奔红军,九人都参加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五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35,张国焘反党行为使红军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也使李中权一家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大哥李忠泮被诬告为“叛徒、反革命”,被无辜杀害;二哥李忠池在战斗中战死;父亲李惠荣为了掩护红军通讯员,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妹妹李中珍在长征途中死在了草地。19363,红四方面军准备再次进入草地,李中权路过丹巴县边耳时,遇到了病中的母亲和妹妹。这时母亲已经病得很严重了,两个弟弟正搀扶着母亲艰难地前行。母亲见到李中权后悲伤不已,她知道这也许是和儿子最后一次见面了。1936,母亲在弥留之际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红军走到哪里了?在苍凉的长征路上,老人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李中权的弟妹们掩埋好母亲的尸体,继续跟随红军队伍前行。

长征期间,中共川西道委成立,李中权担任道委组织部长。1935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并在这一年的夏天部队第一次翻过雪山草地。8月初,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四、三十军组成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大多数成员带领,在毛儿盖地区集合后,向巴西、班佐开进。以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九、三十一、三十三军组成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在马塘、卓克基集结后向阿坝地区开进,而后东进班佑,向右路军靠拢,再向甘南前进。这时,李中权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任地方工作部长。

当部队翻过雪山即将要走出草地时,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反对中央北上甘南的路线,公然违抗党中央的决定,擅自命令左路军停止北上,又调右路军中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南下,并下密令裹挟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全部南下。党中央和毛主席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迅速摆脱危险,率领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继续北上,而红四方面军则第二次过雪山草地。一望无际的草地,河沟交错,散发着腐臭的气味,稍不注意踩上去就会陷入不见底的泥潭中,永远长眠在这里。即便侥幸走过危机四伏的草地,前面将是海拔几千米的红桥山和夹金山。这两座大山终年冰雪覆盖,许多红军战士都被这两座雪山夺去了生命。虽然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的南下分裂不满,但是对敌作战却是不含糊的。他们作战勇敢,不怕牺牲。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红四方面军在十分被动的险恶情况下被迫于19362月退回西康省东部地区。至此,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彻底破产。不久,李中权随四川省委机关干部组成四个干部工作队,傅崇碧任大队长,李中权担任政委,与四川省委机关的同志一起北上。19364,红四方面军北上到了西康省的丹巴县城。因战斗任务的需要,红四方面军成立了独立第二师,李中权担任政委。

独立二师是我党第一支藏族武装队伍。全师有3个团,2000余人,多数是藏族士兵,骑兵占一半。他们强壮彪悍,能骑善射,作战非常勇猛。为了巩固这支武装力量,党中央从红一、四方面军抽调了100多名干部到该师任职。李中权担任独立二师政委时仅19,他首先克服了语言不通的障碍,向藏区的同志了解藏族的风俗习惯,主动跟他们搞好关系,深受藏族战士们的欢迎,独立二师的战斗力也不断提高。在长征途中,独立二师的主要任务是担负西康省丹巴县地区西起绥靖县东至党岭大雪山约300公里交通线的警戒任务,保护沿途桥梁,剿灭土匪并保证主力红军北上。另外还有筹集粮食、组织群众支援红军等,任务十分艰巨。

19367,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的二、六军团在西康理塘、甘孜地区会合,随后又再次过草地进入甘南。10,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合。在这一过程中,红四方面军在川康地区一年多的时间里,三过雪山、草地,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李中权至今无法忘记煮牛皮带、野草充饥的情景,凭着坚强的意志,他们终于走出了死亡的地域,回到了党中央的怀抱。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李中权和两个弟弟:李中柏、李中衡,妹妹李中秋四人终于在延安团聚。李中权激动地将弟妹们搂在胸前,此时此刻,他思念着为革命逝去的亲人。李中权九位亲人参加长征,到陕北时仅幸存四人。后来,五弟李中衡、二妹李中秋也为国捐躯,至此李中权全家先后有七位亲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71,党中央和红军大学开进了延安,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李中权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任抗大二分校第三团政委。抗日战争中,李中权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多次对日的战役战斗,历任晋察冀军区冀东部队十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李中权任东北九纵队政委、四十六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和大军南下衡宝战役。战斗中,他沉着指挥、有勇有谋,在枪林弹雨中,他还多次负伤,其中有四次致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李中权将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国后,李中权调任空军任空三军政委。抗美援朝期间,他在空联司工作,参与了对空指挥作战。

李中权将军胸怀坦荡,为人光明磊落,原则性强。“文革”期间,他不趋炎附势,坚决与“四人帮”一伙作斗争,招致在十年期间受到无端的迫害,被关押长达八年之久。然而,这一切未能影响李中权对党的忠诚和坚贞的信念。平反后,李中权无怨无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表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矢志不移的精神。

如今,李中权老将军已经94岁高龄。但他仍“志在千里,情系国家,心想人民”。晚年的李中权坚持学习,撰写和发表了不少文章,并出版了《李中权征程记》和《李中权征程轶事文集》等作品。作品回顾了他几十年军旅生涯及与老一辈革命家在战斗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耄耋之年,老有所为。李中权将军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令人钦佩,堪称楷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c784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d.html

《46军首任政委李中权少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