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1)

发布时间:2018-06-28 15:23: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这才是心理学》

科学3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的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预设偏见:所想的与实际的有所不同

第一章结语: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又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含一些通常不被归入同一概念的众多研究主题,然而,他们都使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行为,从而实现学科的统一。科学方法绝非是指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指一些非常普遍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1、科学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对象;3、它研究实证的可解问题。科学通过同行评审等程序和重复验证等机制来验证知识的公共性。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因而经常会和世俗智慧相冲突。这种冲突是任何新兴科学都会遇到的,了解这种冲突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人反对将心理学视为一门科学并对心理学持敌意态度。同时,与世俗常识之间的碰撞也令心理学成为一门激动人心的学科。很多人进入这一领域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能够检验那些毫无争议地接受了数百年的“常识”

可证伪性:一个理论要有可证伪的可能,且不仅仅需要一个证据,需要多个证据的聚合性证据才能证伪此命题(看此理论是否有否定点,或是否有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结语:科学家提到“可解的问题”时,通常是指那些可检验的理论。可检验的理论的定义在科学中是非常明确的:这个理论是有可能被证伪的。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心理学一直充斥着不可证伪的理论,这也是心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好的理论能够做出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相对于一个不精确的预测,一个明确具体的预测如果得到证实,会为产生这个预测的理论提供更大的支持。简言之,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接受青眯。即使预测并没有得到证实,可证伪性相对与理论发展也是有用的。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操作主义:将要研究的东西与可观察的实物联系起来

操作性定义:一个概论要与可观察的事物联系起来(即智力用智力表检测,原子核用专用机器检测)

操作主义将概念推向知识共同体(即产生公共的知识)

第三章结语:操作性定义是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我们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可检验的主要机制。这样的定义被置于公共领域,使其所界定的理论性概念能够接受所有人的检验,而不是像直觉、非经验性的定义那样,只属于特定个体,检验它的机会并不向所有人开放。由于心理学使用一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词语,如智力和焦虑,许多人对于这些术语的含义有着预设偏见,因此往往意识不到对这些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也需要对其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可是,人们常常要求心理学家回答本质主义的问题(有关概念的纯粹深沉本质的问题),而其他科学家就不必回答这类问题。没有科学能够回答这样的终极问题。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正在试图不断地完善其操作性定义,使理论概念能够更加准确地放映真实世界的原貌。

安慰剂效应:一个药物或疗程可能存在心理治愈能力,即病人自己康复的能力

鲜活性效应:人类更容易记起新鲜的容易记起的事物(会影响我们对数据的分析)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会遗漏多其他的解释,且存在安慰剂效应

第四章结语: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是有用的,因为此时,寻找有趣的现象和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很重要。虽然个案研究在早期的理论形成钱的阶段是有用的,但在研究的后期,当对理论进行检验之时,个案研究就变得毫无作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现象,个案研究的结果遗漏太多其他可能的解释。为何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对于理论检验来说是无用的?要理解这一点,就需要想一想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的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任务”。原因在于,无论疗法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尽管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的时候是无用的,但心理学研究指出,由于鲜活性效应,这类证据往往被人们过分看待: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人们会赋予其过高的权重。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鲜明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相关不等于因果

因果关系可能存在方向性问题(即理论认为AB,但实际有可能是BA

选择性偏差:数据的漏洞导致结果出错(数据的选取)

第五章结语:本章主义是想传达一个理念,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也就是说,相关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在第三变量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路径,因为相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变量或许都与未被测量的第三变量有关。事实上,如果潜在的第三变量也经过了测量,就可以用相关统计,如偏相关来评估第三变量是否决定这种关系。让相关解释变得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方向性问题。实际上,如果两个变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不能根据相关确定的。在行为科学中,选择性偏差是造成许多虚假相关的罪魁祸首。事实上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他们的环境,并人为创造了行为特征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确保选择性偏差不会捣乱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操纵所有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实验。

系统的实证主义:比较、控制和操控(可操作的实验)

控制组的作用是对比信息,看信息是否有用

随机分配可减少系统误差,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无关变量

依赖见证、个案、经验会导致我们忽略控制组的重要性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

第六章结语:实验方法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这是为什么实验比相关研究能够做出更强的因果推断。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仅仅观察两个变量的自然变动是否显示某种联系,而在真实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变量进行操纵,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保持其它所有的变量不变,然后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方法排除了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变量问题。第三变量的出现的原因是,在自然情境下,很多不同的事物都是相关联的。实验方法就是用来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是因为它以操纵一个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该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但是,为了区分这些自然关联,科学家们经常创设自然世界里不会出现的特殊条件。

心理学中的基础研究大部分不需要随机取样和情境,但应用研究非常必要

第七章结语:一些心理学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它们的目的是把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特定的情境。在这样的研究下,研究的目的是要将结果直接推广到自然情境中,样本的随机化和条件的代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研究结果将会直接得到应用。然而,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相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在大部分基础研究中,研究结果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从理论产生到应用于某些实践性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类型的基础研究中,被试的随机取样和情境的代表性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检验理论的普遍性。实际上,在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是有意创设的,因为这有助于吧研究的关键变量从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开来。因此,心理学“不像真实的生活”这个事实其实是一种优势而非缺点

关联性原则:新理论不仅要解释新数据,也要解释已有数据

聚合性证据:多个实验证据指向同一个理论,并且排除其他理论,才能说明有效(偏相关技术、元分析等技术)

跃进模式不利于心理学,心理学是从一个一个小突破发展起来

渐进整合模式可以包含多种数据

第八章结语: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为何跃进模式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糟糕的模式,以及为什么渐进整合模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框架,凭借这一框架,我们就能够理解心理学中的理论是如果形成的。聚合性证据原则描述了心理学上研究结果是如果整合的: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锤定音的,但是每一个实验至少都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多种不同的方法的使用让科学家更为确信,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稳固的实证基础上的。最后,当概念的变化发生时,它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理论不仅要解释新数据,也要解释已有数据

交互作用:当影响一个行为的因素和另一个因素共同作用时,它们会对该行为产生与各自单独起作用时截然不同的效果(即1+12的作用)

引起一个行为通常有多个不同的变量决定(原因的多样性)

第九章结语:本章内容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考察行为的原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的行为只是由某以特殊的原因造成。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某种行为出现,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变量共同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会和其单独作用时获得的效应完全不同

我们利用单一解释来巩固我们已有的偏见

每当一个案例来说明概论趋势无效时,很多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某某人效应:由于某些人知道一个“某某人”与某个成熟的统计学趋势相左,这个趋势就会被人怀疑

个人经验不足以让人们获得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认知错觉:即使人们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他们也会由于问题的问法不同而做出错误的结论

数据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赌徒缪误:即倾向于将过去的事件与未来的事件形成联系,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即概论中的独立重复事件)

第十章结语:和大多数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送,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会发送。虽然这些结论并非100%正确的,但根据心理学研究及理论所做出的预测仍然是有用的。阻碍人们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很难用概率的术语来思考。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了几个相当精彩的研究实例,这些例子表明大多数人如何与概率推理背道而驰:当人们遇到具体的、具有鲜活性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信息抛到一边了。他们没有考虑到,较大的样本能提供对于总体数值更为精确的估计。最后,人们表现出的赌徒缪误(把原来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关联的),赌徒缪误来源于一个倾向:未能认识到偶然性在决定结果时所起的作用

错误认识:如果一个过程真正是随机的,就不可能出现重复同一结果或某种模式的序列,哪怕是一种不随机起眼的随机事件。

真正的随机序列,往往看起来是不随机的,因为我们倾向于给所有事物都套上一种模式

当一个特定的现象没有现成的系统解释的时候,我们试图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数据。

错觉相关: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当人们相信两类事件在通常情况下应该一起发生时,就会认为自己频繁地看到了同时发生的现象,甚至当这两类事件同时出现是随机时的,并不比任何其他两个事件同时发生2的概率更高时也是如此。

控制错觉:指的是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公平世界假设:即人们相信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中,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东西(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纯碎偶然事件找解释的倾向,导致我们对许多巧合事件的性质产生误解

有一种错误新娘助长了为巧合事件寻求解释的倾向,这种倾向认为罕见的事件不会发送罕见匹配也绝非偶然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即为了增大总体的概率,就必须懂得接受一些错误,以增大样本的准确率

第十一章小结: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和临床心理从业者所误解。人们很难认识到,行为事件结果的变化中有一部分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也就是书,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例个案的行为。心理学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他们有时候错误地暗示别人,临床训练赋予了他们一种对个别案例做出准确预测的直觉能力。恰恰相反,几十年来,有价值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方面,统计预测远远优于临床预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临床直觉能够预测一个统计趋势是否会在一个特定的个案身上出现。因此,当对行为进行预测时,千万不要对统计资料置之不理。统计预测也暗示,当对人类的行为进行预测时,错误和不确定性将始终存在

第十二章主要内容为描述当今心理学所处的环境,心理学本身的矛盾,并解释很多人的误区:心理学研究的是行为,而不是个人的心理问题,且大多数研究的是正常行为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的异常行为。

本书结束语:本书勾勒出“这才是心理学”的书至此已到了尾声。这以勾勒很粗略,但它对你理解心理学这门科学是如何运作以及如果评估新的心理学主张应当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勾勒揭示了以下几点:

1、 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

2、 心理学家提供出可证伪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 理想中的概念都是具有操作性定义的,这些定义将随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 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 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同行批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 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 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 最终被揭示的是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9、 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在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之后获得。虽然这些实验都有各自的缺憾,但是它们总能聚合成为一个共识性的结论。

当今科学最令人激动的尝试和努力,就是追寻人类行为本性的理解。掌握本书中的观念将使你能够跟上追寻的脚本,或许还能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5596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b.html

《《这才是心理学》(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