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北京市101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19-08-30 11:20: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101中学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三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B. 藩篱:比喻界限或屏障。

C. 和声:“和”字读音为“hè”。

D. 磅礴:可用“恢弘”替换。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 B. 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C. 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 D. 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3. 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为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3分)

材料二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人”应该始终占据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

(取材于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

4.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最能直接体现“材料二”中画线句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翠翠(《边城》) B. 狂人(《呐喊·狂人日记》)

C. 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D.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5.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的一项是(3分)

A. 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 B. 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

C. 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 D. 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

材料三

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 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斯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个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

2016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取材于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

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 B. 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

C. 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D. 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

7.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是(2分)

A. 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B.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C.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D. 中西合壁的叙事视角

8. 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下面文字,分析该演讲为什么能取得成功。(6分)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父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咸坐免。顷,红阳侯王立举成方正,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后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

【注解】①钩校:探究查对。②辜榷:垄断、侵占。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9.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言事,刺讥近臣 刺讥:指责

B. 于是石显微伺知之 微伺:暗中探察

C. 操持掾史 操持:筹划,料理

D. 与翟方进有隙,咸坐免 坐免:因……牵连被罢官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抗直,言事 年,立有罪就国

B. 不复言 断其喉,尽其肉,

C. 公卿以下皆敬惮 ,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D. 髡为城旦,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理解: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 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理解: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 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理解: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 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理解: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13.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陈咸开始对父亲所谓的“教戒”很反感,后来他却也贿赂权贵。

B. 陈咸被髡首罚做苦工,是因为他在执法时滥杀无辜,施法严苛。

C. 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生活奢侈。

D. 陈咸晚年为官,因为与翟方进有矛盾,先后多次被其奏请免职。

14. 文中写陈咸仕途数起数伏,后被发回故郡,最终“以忧死”。(7分)

1)请用一个成语或熟语形容陈咸的结局。(1分)

2)你如何看待陈咸的结局?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选取一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②子曰:“富与责,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④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⑤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 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 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 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16. 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7. 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把茱萸仔细看。”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 ”,“天朗气清, ”,友人相聚,“信可乐也”。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 ”。李清照笔下“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 ”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9—23题。

草原八月末

①朋友们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

②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③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④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⑤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今。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⑥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⑦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⑧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取材于梁衡同题散文)

19.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花 B. 亭亭玉立:高耸直立的样子

C. 蓝天无:边界 D. 一见情:衷心

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出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干净。

B. 文章第③段“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一句形象写出了开阔草原给人的神奇感受。

C. 文中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为国捐躯,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 文章的结尾,作者把八月末的草原称之为“我的草原”,表达了对草原浓浓的深情。

21. 文章第①段用了三个“总”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分)

22. 作者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3.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24.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体验,请从《红楼梦》《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例,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种“美”的理解。(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可写诗歌。

①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出场都极具特色,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请从你读过的小说中,任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出场加以介绍(王熙凤除外)

要求:写出书名及人物名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②“名如其人”,作家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往往也遵循这一原则。通过文学化手法命制的名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隐含人物品格性格,或揭示作品主题,大有意趣。请从下列四组名字中,任选一组,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符合原著,有理有据。

许云峰与成岗 孙少平与孙少安 Q与孔乙己 甄士隐与贾雨村

③毕业在即,学校组织高三年级同学撰写“感谢有你”答谢卡片。三年来,校长、老师、德育教学教务各部门工作人员、食堂厨师、保洁阿姨、文印室印卷子的师傅、医务室的大夫……,我们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为他(她)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6. 作文(50分)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②请以“我奋斗,我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上面材料某一代人中的他或他们的故事。

要求:可写人,可写物;可实写,可想象。故事完整,描写合理。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 2分)【在阅读中考查字音、字形、字义。考查成语。】C

2. 2分)【考查长阅读重点信息的理解。】D

3. 3分)【考查长阅读信息的筛选、整合、归纳。】【要注意内容的概括与句式的一致】

①(1分)创新表达方式(创新中国表达) ②(2分)汇聚各方力量(唱响中国和声)

4. 3分)【考查名著阅读。】C

5. 3分)【考查长阅读重点信息的理解。】A

6. 3分)【考查长阅读内容的理解。】B(选C1分)

7. 2分)【考查长阅读内容的理解。】B

8. 6分)【考查长阅读文本间关系、筛选整合信息。】

要点:

①宣传了中华文化之美,演讲辞陈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肯定了近现代中国在道路探索上的价值和意义。

②充分考虑了受众心理,演讲辞紧扣纪念中法建交这个主题,始终对举陈述中法两国的共通之处,利于法国听众的理解接受。

③传达了普世的价值观,演讲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之路,倡导并致力于多边主义等,能引发广泛共鸣。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9. 5分)【考查文言文断句】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评分参考】斜线/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答错2处减1分,漏断、错断均算一处,减完5分为止。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10. 3分)【考查文言实词】C. (“操持”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掌控”)

11. 3分)【考查文言虚词】B. B项中,两个“乃”都为副词,“才”。A项中,前“数”为副词,“屡次”;后“数”为数词,“几”。C项中,前“之”为代词,“他,指陈咸”;后“之”为助词,无实义。D项中,前“因”为介词,“因为”;后“因”为动词,“凭借”。)

12. 3分)【考查文言文翻译】C. (朱云就向陈咸探听情况并等候裁决,陈咸教他给皇帝上书为自己申诉,从后文写陈咸被奏“漏泄省中语”可知)

13. 3分)【考查文言文文意理解】B(陈咸是因“漏泄省中语”而被“髡为城旦”)

14. 7分)

1)(1分)【结合名著《论语》考查的概括题】言之成理即可

2)(6分)【结合名著《论语》考查的探究题】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评分标准】

对《论语》选文的认识、解读,2分;结合文中相关内容,2分;思考分析,2分;

正面举例:

1)“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2)“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3)“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4)“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5)“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反面举例:

1)“咸漏泄省中语”

2)“成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3)“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4)“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思考分析:略

【优秀答案示例】

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在意料之内,却也让人有所遗憾惋惜。陈咸本是忠信直率之人,然而之后却生活奢侈,谄媚行贿,苛待下属,实在是小人。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旨正人君子行事上恭谦自觉,对上尊敬,对下仁爱,然而陈咸却不慎独,锦衣玉食,巧言令色,对下严苛不仁爱,与君子之道、与仁义悖行,才致使他最终悲惨的结局,所以我认为他罪有应得,自作自受。(张书齐)

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是他不端的品行所导致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认为人人都渴望富贵,但不遵从道义来获得富贵,必不能长久坐拥富贵。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却滥用职权,令属县给自己供奉食物,生活奢侈,他还为了富贵与官职而贿赂权贵陈汤,借职务之便侵占宝物。他最终落得被翟方进奏请免职回乡,并以因忧而死的悲惨结局,正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徐瑾宁)

我认为陈咸仕途的结局实乃自作自受。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意指贫困做到不谄媚,富贵做到不骄傲。而当他担任南阳太守,富贵之时,却开始骄傲放纵,无法达到孔子所言“富而好礼”,所谓好礼,强调的是即使一个人即使富贵了,也应该安于处善,乐于循礼。可是陈咸一人生活奢侈,却压榨百姓与他人,于是在晚期才会多次被翟方进上奏革官,最终落得发回故郡的结局,实乃自作自受。(饶腾铂)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咸,字子康,十八岁,凭借父亲在朝中的地位担任郎官。他有非凡的才能,性情坦率耿直,多次评议政事,指责讥讽皇帝身边的大臣,给皇帝上书几十次,被提拔为左曹。他父亲有一次生病,召唤陈咸到床前教诲告诫,半夜时陈咸却睡着了,头倚着屏风。父亲很生气,要用棍子打他,说:“你父亲教诲告诫你,你反倒睡觉,不听我的话,为什么?”陈咸叩头谢罪说:“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他父亲这才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死后,元帝提拔陈咸做御史中丞,总管各州郡上奏的本章,负责考核评定各郡刺史,并在宫殿中执法,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对他又敬又怕。当时中书令石显处理政事独断专行,陈威多次议论他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当时槐里令朱云治政残酷,杀害无辜,有关部门呈上奏告发此事,元帝没有批复。陈咸一向和朱云交好,朱云就向陈咸探听情况并等候裁决,陈咸教他向皇帝上书申诉。因此石显暗中探察知道了这件事,就上奏章弹劾陈咸有意泄漏宫禁消息。于是将陈咸下狱拷打治罪。后来减罪免死,剃掉头发罚做筑城的苦工。陈成因此被废黜。

成帝开始就位,大将军王凤认为陈咸从前指名斥责石显,有忠直的气节,奏请成帝将陈咸补为长史。后来再一次被征召做南阳太守。他在管辖的境内以杀伐树立威望,遇有强横狡猾的官吏以及大户犯法,每每判处送交郡府,按照法规处置在司空的监管下做苦工。陈咸在辖区内调发属县出产的食物以便供自己享用,生活奢侈,吃得相当好。但掌控属下官吏很严,命令郡中长吏都要闭门思过自我约束,不得越法行事。官吏们都惧怕他,豪强们也被慑服,他要求做的立即执行,他不准做的就马上停止,然而也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他最终被废黜。

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任重用陈汤。陈咸多次向陈汤送礼行贿,最终被征入朝廷做少府。少府掌管的奇珍异宝贵重物品很多,陈咸上任后对属下的官吏都进行探查,考核,发现他们不法所得的赃物,就没收归入专管的府库。无论是下属还是官吏,陈咸都上奏检举按律论罪。这些人惧怕陈咸,都很沮丧。陈咸担任少府三年,与翟方进产生矛盾。翟方进作丞相的时候,向皇帝上奏说:“陈咸过去任郡守时,为官残忍暴虐,对官吏百姓施加毒害。”陈咸因此被免官。不久。红阳侯王立以方正名义向朝廷推举陈咸,陈咸出任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翟方进又一次上奏罢免了他。过了几年,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请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陈咸因此忧郁而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 【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B

16. 【考查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D

17. 【通过古典诗歌语言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知谁健”和“知谁在”都包含着对来年重阳友人相聚的期待与对自身垂暮的担心,而后者的担心更为复杂伤感。“知谁在”既可理解为“有谁在场”,担心各自漂泊难以相聚;也可理解为“有谁在世”,担心时不我待生命终结。

“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欢饮尽兴之态,期待来年再相聚;“再把茱萸”强调了手拿茱萸反复观看的情态,对今日的欢饮尽兴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着对年华老去、命途多舛、欢乐难续的无奈。后者更为冷静,也更为悲凉。

【评分标准】围绕“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围绕“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

18. 【考查背诵默写】

①茂林修竹②惠风和畅③佳木秀而繁阴④梧桐更兼细雨⑤楼船夜雪瓜洲渡⑥铁马秋风大散关(每句1分,共6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9. 2分)【考查词语、成语中重点字的字义】D(一见情:专注、集中)

20. 3分)C C“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理解错误;】

21. 5分)【参考答案】

用“朋友们总说”,想象出草原上鲜花盛开,表达了作者对七八月草原美景的神往之情:“我总赶不上”,表达了自己觉得看不到草原最美季节的失望之情;“总不能”一句,表达了作者失望之余又不忍放弃草原美景的无奈之情。【评分标准:对一点得1分,对两点2分;对三点3分】【考查结合文意,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文章开头这样写,欲扬先抑:为下文突出八月末无花草原的另一种大美、真美做铺垫。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考查对表达效果的赏析。】

22. 4分)【考查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

【参考答案】

内容上:突出草原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深沉;为纯净美丽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历史人文色彩,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从描绘草原景色过渡到抒写个人感怀;巧妙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每点内每层1分。】

23. 6分)【考查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

【参考答案】

划线句表达了作者对八月末的草原的由衷赞美。“大、净、静、真”表现了草原开阔、干净、静谧,富有历史人文色彩的特点。作者在感叹中诠释了自然美的韵律能够与人心律共振的道理。

24. 4分】

【结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考查对中外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评分标准】结合名著作品分析这句话时,要注意三个要点:标准的模特、特定的环境或时刻、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三者的交汇产生了作者所定义的“美”。

例子依据名著,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优秀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美”的体验需要有极少数“模特”,即美的事物,又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要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我认为“美”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红楼梦》黛玉葬花这一情景,书中正直花神退位之时,百花凋零,唯黛玉怜惜,将其收集、埋葬,花瓣落下,黛玉娇弱的身影立于树下,将花埋葬,这一美极之情景,又恰被宝玉这一懂得欣赏美的人遇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在美极。(曹明钰)

作者认为,纯粹灵性的美需特定景物、特定环境和时刻以及欣赏者三个要素方能展现出来。《红楼梦》凹晶馆联诗一回便是一个例子。是夜本中秋佳节,贾府却冷清寥落。湘云、黛玉二位孤苦却极富才情的女子避开了热闹,月下联诗。吟:“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有心人读至此处,见诗中孤高格调,两位姑娘的命运性情,在贾府中寥落的衬托下,定会为曹公的设计所折服,融入情境之中。冷清佳节为环境,史、林二人以及联诗即“模特”,再加上有心的读者,方能生发至美。三者缺一不可。(王旭彤)

《边城》是纯真无修饰的美。湘西边城,民风古朴,风景宜人。白塔,绿水,青砖瓦,一切都原汁原味。可谓“标准模特”。翠翠正值花季,她与天保、傩送的爱情蕴藏于其中。为翠翠唱歌,高吭的歌声回荡寂寞的山谷,也正是这特定的时刻孕育了他们二人美好的爱情。而最重要的是愿意洗脱身上已有成见,去亲身体会几十年前纯洁质朴爱情的读者们,正是这三者的结合,使《边城》之美震撼人心。(路金松)

划线句的意思是:只有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景,在特定的环境和时刻被心生美感的共鸣者所欣赏,美才能从中产生。《边城》中着力描写的湘西茶峒小城,带给读者的便是这样一种艺术体验。碧绿的青山与江水,沿江而建的吊脚楼,与爷爷、黄狗安然的在白塔下栖居的翠翠,灵动可爱。这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景每被心生美感的我们——读者所欣赏,美便油然而生了。这种美是对心灵的馈赠,得来不易,令人享受。(郭世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b625f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93.html

《配套K12北京市101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