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声大集合

发布时间:2013-06-20 22:24: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fǎn ㄈㄢˇ]

[广韵》府远切,上阮,非。]   亦作“ 1 ”。   

1.覆,翻转。《说文·又部》:“反,覆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反,谓覆其掌。”《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2.掉转(转到相反的方向);掉头。 《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晋师既济,王欲还,嬖人伍参欲战,令尹孙叔敖弗欲……令尹南辕反旆。” 杜预注:“回车向南。”《史记·齐太公世家》:“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2.相反。与“正”相对。《易·说卦》:“震为雷……其于稼也,为反生。”《韩非子·六反》:“害者,利之反也……乱者,治之反也。”  

3.与之相反;违背。《易·屯》:“十年乃字,反常也。”《论语·颜渊》:“ 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国语·周语下》:“言爽,日反其信。” 韦昭注:“反,违也。”   

4.还归,回。后多作“返”。《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归还,送还。《左传·宣公五年》:“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反马也。”杜预注:“礼,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朝见,遣使反马。

5.往返。《国语·越语下》:“﹝ ﹞遂兴师伐 ,至于 五湖 人闻之,出而挑战,一日五反,王弗忍,欲许之。”《史记·刺客列传》:“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 聂政母前。”

6.重复。 《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何晏集解:“乐其善,故使重歌而和之。”宋 陆游《赠苏赵叟兄弟》诗:“携文数过我,每读必三反。”   

7.回报;复命。《周礼·春官·都宗人》:“国有大故,则令祷祠,既祭,反命于国。”郑玄注:“反命,还白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司马子反 ﹞揖而去之,反于 庄王 。”   

8.类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韩非子·扬权》:“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   

9.反对。《庄子·寓言》:“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天以 不肯受,是天所反。”   

10.反抗;背叛。《正字通·又部》:“以下叛上曰反。”《墨子·号令》:“诸吏卒民,有谋杀伤其将长者,与谋反同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侯煇 ,相 反, 使 甘茂 。”

11.反省。《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淮南子·氾论训》:“ 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   

12.报复。《孟子·梁惠王下》:“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孟子·公孙丑上》:“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13.毁坏,推倒。《商君书·赏刑》:“﹝ ﹞举兵伐 五鹿 ,及反 之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南围 ,反之陴。”   

14.反切汉字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苍颉训诂》反逋卖,反于乖。”详“ 反切 ”。   

  

16.副词。反而。《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史记·张仪列传》:“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唐 杜甫《五盘》诗:“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红楼梦》第二十回:“何必我多事?反生疎了。”

编辑本段2 [fān ㄈㄢ]

[《广韵》孚袁切,平元,敷。]   

1.翻案。《史记·平准书》:“ 杜周治之,狱少反者。” 司马贞索隐:“反,谓反使从轻也。”按《正字通·又部》:“反……又平反,言理正幽枉举活罪囚也。”   

2.倒出,倒掉。《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耶?”《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编辑本段3 [fàn ㄈㄢ]

[《集韵》方愿切,去愿,非。]   通“ 1 ”。贩卖。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反,假借为贩。”朱珔《说文假借义证》:“反为贩之省借。”《荀子·儒效》:“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 杨倞注:“反读为贩。”

编辑本段4 [bǎn ㄅㄢˇ]

  [《集韵》部版切,上潸,并。]   通“ 1 ”。“反反”又做“昄昄”,慎重貌。《集韵·愿韵》:“反,难也。一曰顺习儿。”《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毛传:“反反,言慎重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反反,《韩诗》做昄昄’,善貌。”马瑞辰通释:毛诗反反昄昄之省借,重慎亦善貌也。《周颂·执兢》诗:威仪反反。《传》:反反,难也。义与此传重慎相成。”

编辑本段5 [pàn ㄆㄢ]

  [《集韵》孚万切,去愿,敷。]   见“ 5 ”。

编辑本段6

  姓氏:反 祖籍:河南   祖宗:反谬 郡望:宛丘(今淮阳   分类:以郡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反谬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反谬。反郡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反人奔于陈、宋间,以原郡名为氏,就得反氏。   起源   起源主要有二:出自姬姓,以郡名为氏,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远祖反谬,得姓始祖反友。《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郡,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反谬。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反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反武公。后反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郡国。郡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反氏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反至养子反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反姓。

编辑本段方言集汇

  粤语:faan1 f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n3 pon1 [梅县腔] fan3 [东莞腔] fan3 [客英字典] fan3 [陆丰腔] fan3 [客语拼音字汇] fan3 [宝安腔] fan3 [沙头角腔] fan3 [海陆丰腔] fan3 pon1   潮州话:huang2 (húang)「潮州」huêng2 (húeng 旧时:húan)   English   reverse, opposite, contrary, anti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字部】反 ·康熙笔画:4 ·部外笔画:2   〔古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af0b230b4c2e3f572763c3.html

《反声大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