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解题

发布时间:2019-09-12 17:26: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古代诗文阅读

【基础须知】

古典诗歌的分类(一)

1、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 ,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重点梳理】

诗歌鉴赏中常见人物艺术形象总结

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6.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难点再现】

诗歌鉴赏的行话术语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 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

3.表现手法:赋、比、兴 抑扬变化 铺陈描写 象征 衬托 对比 想象 联想 照应 渲染 铺垫 。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 曲笔入题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 。

5.思想感情: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仰慕 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

6.作用: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 画龙点睛 以小见大 。

高考核心考点:古代诗文阅读(1)

1.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乎”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②叫嚣乎南北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美哉乎,山河之固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标准答案:D

解析:①②③介词,相当于“于”;④副词,表反问;⑤副词,表感叹。

2.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③可得闻与

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标准答案:B

解析:①介词,替。②连词,和。③助词,表疑问。④动词,亲附。

3.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且焉置土石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⑤|④⑦|③⑥

标准答案:A

解析:①⑧助词,用于句末,不译。②③代词,他。④⑦句中助词,形容词尾。⑤⑥兼词,于之。

4.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蒙故业,因遗策

B.①晏子见疑于景公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D.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标准答案:A

解析:A项,因:①介词,趁机;②动词,遵循,沿袭。B项,于:介词,表被动。C项,与:结交。D项,则:连词,表承接。

5.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黑质而白章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是进亦忧,退亦优,然则何时而乐耶

C.①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②术怒攻布,为布所破

D.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标准答案:B

解析:B项,然:①副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连词,表转折,可是。A项,而:表并列,连词;C项,所:表被动;D项,以:连词,因为。

6.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标准答案:B

解析:①连词,表修饰;②代词,你;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假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c2cb6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cb.html

《古诗文阅读解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