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课时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主旨(限时测试)-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8-09-18 20:2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八章 小说阅读

56课时概括小说主旨限时测试

(时间:50分钟,分数:40分)

(说明:概括小说主旨类题目必做,其他题目酌情选做。只计概括小说主旨题目分数。)

1.(2016届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骗子

徐常愉

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

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下来的这个夜晚了。

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这一点,我心里非常清楚。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这是不是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而除此之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别看我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我想它至少值20美元,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10美元就卖了它。

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寒战。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

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10美元!”可是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我环顾四周,找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做完这一切,我已经抖作一团。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10美元,递给了我。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我急忙喊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我明白了,他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那个人的感激。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10美元,足够让我三天不挨饿了。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

然而,因了那10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备,三天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10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然而,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我发现许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10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我很害怕,但又觉得委屈,便小心地申辩道,我不是骗子。那人恶狠狠地说,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我明明看见你在这里卖了一个星期皮大衣了,怎么至今没有卖掉?怕是在用皮大衣做诱饵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和钱财吧!

我幡然醒悟。虽然自己被误会了,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权利而且有充足的理由这样想的。于是,我没有继续申辩下去。那个揪我脖领子的年轻人以为戳穿了我肮脏的伎俩,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为民除害的姿态,恶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其实,他不这样说,我也是要离开这里的。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寻找生机了。

于是,整个冬天,我辗转于整个城市的各条街道。然而,每一条街道,我最多只能呆上一个星期,因为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判断成一个骗子。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运气一直是不错的。因为我总能在饥肠辘时得到10美元,而且不失去我的皮大衣。

哦,或许这样说对于那些掏钱的人不够公平,应该说,是那些掏了钱的好心人又把他们的皮大衣施舍给了我。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曾不止一次试图让那些掏了钱的人把我的皮大衣拿走,可是,我一直是个失败者。无奈,我只得采取另外一个办法:我坚持三天才卖一次皮大衣,而且只接受一位好心人的钱。

尽管如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被迫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了。因为几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了我——用皮大衣来骗钱的骗子。他们已经把戳穿我骗人的把戏当作十足的乐趣了。

(节选自《天池小小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寒风凛冽的大街上”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提供了背景及发生的地点,另外有渲染悲凉凄清气氛的作用。

B.小说讲述了“我”沦落为骗子的故事,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高大的人物形象,但是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C.“我”无偿得到10美元后,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看出其有惰性,“我”在别人不断地怜悯和施舍中失去底线与自尊。

D.小说结尾“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巧妙呼应了开头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春天”意在指“我”的人生迎来转机。

E.作者的笔调冷静客观,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可在平静的表面下,却翻腾着感情的巨浪,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3)请简述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4)对于本文的主题,有人说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有人说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2.(2016届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创造病

老舍

杨家夫妇的心中长了个小疙瘩。结婚以后,心中往往长小疙瘩,非经过相当的时期不会抽叶开花。他们的小家庭里,处处是这样的花儿——桌、椅、小巧的玩艺儿。长疙瘩的时期,他们的小家庭象晴美人间的唯一的小黑点,只有这里没有阳光。他们的谈话失去了音乐,他们的笑没有热力,他们的拥抱象两件衣服堆在一起。他们几乎想到离婚也不完全是坏事。过了几天,小疙瘩发了芽。这个小芽使小家庭里雷雨交加。芽儿既已长出,花是非开不可了。花带来阳光与春风,小家庭又移回到晴美的人间来。那个小疙瘩,使他们的生活不至于太平凡了,使他们自信有创造的力量,使他们忘记了黑暗而喜爱他们自己所开的花。

前些日子,他俩一人怀着一个小包。春天结的婚,他的薄大衣在秋天也还合适。可是冬已在风儿里拉他的袖口,他轻轻颤了一下,心里结成个小疙瘩。他有件厚大衣;生命是旧衣裳架子么?他必须做件新的大衣。没有它,生命是一片荒凉;风,寒,与颤抖。

他知道在定婚与结婚时拉下不少的亏空。可是生命是创造的,人间美的总合是个个人对于美的创造与贡献;他不能不尽自己的责任。他也并非只顾自己好看;他是想象着穿上新大衣与太太一同在街上走的光景与光荣:他是美男子,她是美女人,在大家的眼中。但是他必须和太太商议一下。他也准知道太太必定不拦着他,她愿意他打扮得漂亮。可是他不能利用这个而马上去作衣裳,他有亏空,所以根本不能和太太商议。怎办呢?他心中结了个小疙瘩。他不愿意露出他的心事来,但是心管不住脸。藏着心事,脸上会闹鬼。

她呢,在结婚后晓得了爱的完成并不能减少别的困难。可是他们还都年少,不应当把青春随便地抛弃。假若处处俭省,等年老的时候享受,年老了还会享受吗?她得先买个冬季用的黑皮包。她有个黄色的,春秋用着合适;还有个白的,配着个天蓝的扣子,夏天——配上长白手套——也还体面。冬天,还要有合适的皮包。

她也不愿意告诉丈夫,而心中结了个小疙瘩。 

他们都偷偷地详细地算过账,看看一月的收支中间有没有个小缝儿。差不多没有!他们不能屈服,生命的价值是在创造。假如不能十全,二人都愿自己去牺牲。他愿意设法给她买上皮包,自己的大衣在热烈的英雄主义之下可以后缓;她愿意给他置买大衣,皮包只是为牺牲可以不买。他们热烈地辩驳,拥抱着推让,没有结果。及至看清了买一件东西的钱还没有着落,他们的勇气与相互的钦佩使他们决定,爽性借笔钱把两样都买了吧。

他穿上了大衣,她提上了皮包,美丽快乐充满了世界。债是要还的,但那是将来的事,他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况且他们并非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东西上,他们所必需的没法不买。假如他们来一笔外财,他们就先买个小汽车,这是必需的。 

冬天来了。大衣与皮包的欣喜已经渐渐的衰减,这两样东西并不象在未买的时候所想的那么足以代替一切,那么足以结束了借款。多么长的晚上呢,不能出去看电影,不能去吃咖啡,不能去散步。坐在一块儿说什么呢?干什么呢?

这回,那个小疙瘩是同时种在他们二人的心里:得买个话匣子。

要买就买下得去的,不能受别人的耻笑。下得去的,得在一百五与二百之间。杨先生一月挣一百二,杨太太挣三十五!他们谁也没有首先发难的勇气,可是他们都留神报纸上的小广告,杨太太看见了:明华公司的留声机可以按月付钱,八个月还清。她把这段广告用红铅笔勾起来,放在丈夫的书桌上。

他看见了,对她一笑:她回了一笑。在寒风雪地之中忽然开了朵花!

留声机拿到了,可惜片子只买了三片,都是西洋的名乐。片子是要用现钱买的,他们只好暂时听这三片。他们想象着,在一年的工夫,他们至少可以有四五十片名贵的音乐与歌唱。他们可以学着唱,可以随着跳舞,可以闭目静听那感动心灵的大乐,他们的快乐是无穷的。杨太太预备下绸子手绢,专去擦片子。那个机器发着欣喜的光辉,他们听着,看着,抚摸着,从各项感官中传进来欣悦。

在一个星期里,他们把三张片子已经背下来。如若再使它们旋转,大概邻居们也会暗中耻笑。离下月还有三个多星期呢。为等到下月初买新片,而使这三个多星期成块白纸,买了话匣和没买有什么分别呢?马上去再买新片是不敢想的,这个月的下半已经很难过去了。 

看着那个机器,他们有点说不出的后悔。把它送回去损失一个月的钱与那三张片子,是个办法,可他们俩连讨论这个事都不敢,因为买来时的欣喜是那么高。青年是不肯认错,更不肯认自己呆蠢的。他们相对愣着,几乎不敢再瞧那个机器;那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一块心病。

(有删改)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讲述了杨家夫妇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如“杨太太预备下绸子手绢,专去擦片子”就表现出她对留声机的珍爱。

C.“冬已在风儿里拉他的袖口”运用了拟人手法;“拉他的袖口”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冬季即将到来的意思。

D.杨家夫妇虽然没钱买大衣和皮包,但是他们深爱着对方,愿意放弃购置自己必需的物品,去成全爱人。

E.小说把平凡的话语调动得生动有力,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制的美,写出了简单的、有力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⑵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⑶小说的题目富有深意,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以“创造病”为题的妙处。(6分)

⑷小说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分别表现出杨家夫妇怎样的人生态度?请找出两处简要分析。你怎样看待他们的人生态度?请就此说说你的看法

3.(2016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铁凝

①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副市长家。在项副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

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项珠珠没有再问。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副市长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老于想请中学同学项市长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女儿正处于学业的关键阶段又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口。整个故事就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冲突中展开。

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电话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式的视角,灵活的叙述方式,平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老于内心矛盾复杂的斗争和辛酸无奈的心理。

D.看到项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老于自感寒碜,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

E.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

2)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探究“树”的深刻意蕴。(8分)

4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4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神医王十二

冯骥才

天津卫是码头。码头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还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人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没有非常人所能的绝活儿。换句话说,凡是在天津站住脚的,不管哪行哪业,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绝活,比方瞧病治病的神医王十二。

要说那种“妙手回春”的名医,城里城外一挑一筐,可这只是名医而已,王十二人家是神医。神医名医,一天一地。神在哪儿,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别人没法儿,他有法儿,而且那法儿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

王十二这种故事多着呢,这儿不多说,只说两段。一段在租界小白楼,一段在老城西马路。先说租界这一段。

这天王十二在开封道上走,忽听有人尖叫。一瞧,一个在道边套烟筒的铁匠两手捂着左半边脸,疼得大喊大叫。王十二急步走过去问他出了嘛事,这铁匠说:“铁渣子崩进眼睛里了。”王十二说:“别拿手揉,愈揉扎得愈深,你手拿开,睁开眼叫我瞧瞧。”

王十二抬起头往两边一瞧,这条街全是各样的洋货店,王十二喜好洋人新鲜的玩意儿,常来逛。他灵光一闪,扭身就朝一家洋杂货店跑去,进门伸出右手就把挂在墙上的一样东西摘了下来。

王十二跑回铁匠跟前说:“把眼睁大!”铁匠使劲一睁眼,王十二也没碰他,只听“叮”的一声,这声音极轻微也极清楚,跟着听王十二说:“出来了,没事了。你眨眨眼,还疼不疼?”铁匠眨眨眼,居然一点也不疼了,跟好人一样。再瞧,王十二捏着一块又小又尖的铁渣子举到他面前。

铁匠纳闷,到洋货店里打听。店员说:“还没有听说它能治眼!这是个能吸铁的物件,洋人叫它吸铁石。”原来王十二是使它把铁匠眼里的铁渣子吸下来的。

可是,刚刚那会儿,王十二怎么忽然想起用它来了?

神不神?神医吧。再一段更神。

这段事在老城西那边,也在街上。

那天一辆运菜马车的马突然惊了,横冲直撞在街上狂奔,马夫吆喝拉缰都弄不住,街上的人吓得往两边跑,有胡同的地方往胡同里钻,没胡同的往树后边躲,连树也没有的地方就往墙根扎。马奔到街口,迎面过来一位红脸大汉,敞着怀,露出滚圆锃亮的肚皮,一排黑胸毛,赛一条大蜈蚣趴在当胸。有人朝他喊:“快躲开,马惊了!”

谁料这大汉大叫:“有种往你爷爷胸口上撞!”看样子这汉子喝高了。

马夫急得在车上喊:“要死人啦!”

跟着,一声巨响,像撞倒一面墙,把大汉撞飞出去,硬摔在街边的墙上,好像紧紧趴在墙上边。马车接着往前奔去,大汉虽然没死,却趴在墙上下不来了,他两手用力撑墙,人一动不动,难道叫嘛东西把他钉在墙上了?

人们上去一瞧,原来肋叉子被撞断了,断了的肋条穿皮而出,正巧插进砖缝,撞劲太大,插得太深,拔不出来。大汉痛得急得大喊大叫。

大汉叫着:“快救我呀!”声音大得震耳朵。有几个人撸袖子要上去拽他。

这时,就听不远处有人叫一声:“别动,我来。”

人们扭头一瞧,认出是神医王十二,便说:“有救了。”

只见王十二先往左边,两步到一个剃头摊前,顺手从架子上摘下一块白毛巾,又在旁边烧热水的铜盆里一浸一捞,便径直往大汉这边跑来。他手脚麻利,这几下都没耽误工夫,手里的白毛巾一路滴着水儿、冒着热气儿。

王十二跑到大汉身前,把滚烫的湿毛巾往大汉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紧紧捂住,大汉给憋得大叫,使劲挣,王十二死死搂着捂着,就是不肯放手。大汉肯定脏话连天,听上去却呜呜地赛猪嚎。只见大汉憋得红头涨脸,身子里边的气没法从鼻子和嘴巴出来,胸膛就鼓起来,愈鼓愈大,大得吓人,只听“砰”的一声,钉在墙缝里的肋叉子自己退了出来。王十二手一松,大汉的劲也松了,浑身一软,坐在地上,出了一声:“老子活了。”

王十二说:“赶紧送他瞧大夫去接骨头吧。”转身去把白毛巾还给剃头匠,走了,好赛嘛事没有过。

在场的人全看得目瞪口呆。只有一位老人看出门道,说:“王十二爷这法儿,是用这汉子身上的劲把肋条从墙缝里抽出来的。外人的劲是拗着自己的,自己的劲都是顺着自己的。”这老人寻思一下又说:“可是除去他,谁还能想出这法子来?”

人想不到的只有神,所以天津人称他神医王十二。

(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天津卫码头人才济济的背景,在天津卫打拼的人要有能耐、有绝活儿,否则是站不住脚的,以此引出对神医王十二的描写。

B.神医王十二的两段故事,一段在租界小白楼,一段在老城西马路,这是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同时也说明神医王十二的病人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普通百姓。

C.文中写铁匠的“纳闷”,目的是引出对吸铁石以及王十二能够使用吸铁石给铁匠治眼的具体原因的介绍,以此表现神医王十二的特点:急中生智,手到病除。

D.被马车撞的大汉是一个比较莽撞的人,加上酒喝多了,没有躲避而被撞飞到街边的墙上,获救之后他用“老子活了”来表达对王十二的感谢之情。

E.文章十分口语化,作者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面对面向听众讲述故事。比如“神不神?神医吧。再一段更神”,用询问的口吻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下文。

2小说以“神医王十二”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小说在刻画神医王十二的形象时,具体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神医王十二给了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答B3分,答C2分,答A1分,答DE不给分。

【试题分析】A项“为故事提供了背景”系无中生有。D项中“春天”,仅仅指表层含义,季节而已。E项“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错误,还有心理等描写。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①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我”由不想成为骗子到最终沦为骗子的全过程。②第一人称写法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中“我”出售皮大衣时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就得益于此。③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二、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①“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困平民。②开始时还有感恩之心和些许自尊,但它们随着时间而流逝。③好逸恶劳,仅靠一次次出售皮大衣来维持生计。④结果自尊尽失,沦为笑料,辗转各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抓住”我“的 出场和遭遇,分析”我“的心理变化和最终的结局,即可概括、归纳”我”的形象特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答案】示例一: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文中的“我”在饥寒交迫之时没有低下身段向人乞讨,也许是仅存的自尊心在作怪,“我”决意卖掉自己的皮大衣来维持生计。第一次得到10美元时“接过了钱,正要把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内心充满感激,还感到有些尴尬,并决意祈祷。一次次地卖皮大衣后,“我”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也“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并愿意让对方拿走皮大衣,但一次次的行为和一次次的改换地方本身就说明“我”的自尊心的消失和底线的丧失。示例二: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小说中的“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有一些人施以援手,但更多的人却冷眼旁观,以至于“我”在第三次出售皮大衣时被赶走。文章结尾处更鲜明地体现这点。“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尖锐”,“我”的痛苦竟然成为了他们的笑料,戳穿“我”被他们当作十足的乐趣了。人情淡薄可见一斑。小说就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来对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情合理6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情节,把握“我”在事件发展变化中的言行、心理以及周围人对“我”的反应,从而得出文章的主题。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1)【答案】E C

【试题分析】A “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情节曲折、紧张”有误。作者讲述故事,娓娓道来,语言幽默但并不夸张,情节也谈不上曲折、紧张。B项举例有误。小说中有细节描写,如“可是冬已在风儿里拉他的袖口,他轻轻颤了一下”。但“杨太太预备下绸子手绢,专去擦片子”是叙述,不是描写,所以不是细节描写。D项“深爱着对方”,“放弃”“必需的物品”有误。杨家夫妇成全对方一个是因为“热烈的英雄主义”,另一个 “只是为牺牲”;所购置物品从下文看,也并非“必需”。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①从杨家夫妇心中的小疙瘩写起,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②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作小疙瘩,把最终结果比作花,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③小说第一段点出“创造”,与文题照应。④初步展现人物性格。从他们的家里到处是这样的花,以及小疙瘩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可以看出他们特别在意在生活中创造美。(每点1分)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段落作用题,答题时首先找出段落的内容,分析其内容和表达技巧,如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作小疙瘩,把最终结果比作花,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考虑其在结构上、人物塑造上、主旨上的作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和文章的主旨联系。从杨家夫妇心中的小疙瘩写起,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小说第一段点出“创造”,与文题照应。初步展现人物性格;从他们的家里到处是这样的花,以及小疙瘩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可以看出他们特别在意在生活中创造美。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①一语双关。“创造病”, 既指主人公不恰当的 “创造”是一种病,又指主人公为自己创造了心病。②新颖别致,引人深思。“创造”是褒义词,“病”可不是好事,这样的组合新奇有趣,发人深省。③揭示小说主旨。年轻人面对生活时,要放弃虚荣心,不可为了创造美而给生活制造不必要的麻烦。④与情节发展相照应。主人公种种行为都与“创造”有关,种种心理也因“创造”而起。⑤突显人物特点。主人公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因此致病,人物的性格与之相关。(每点1分。)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的题目富有深意,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以‘创造病’为题的妙处”,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置题目,应包含“创造病”的含义和作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一语双关,“创造病”, 既指主人公不恰当的 “创造”是一种病,又指主人公为自己创造了心病。新颖别致,引人深思。“创造”是褒义词,“病”可不是好事,这样的组合新奇有趣,发人深省。从情节看,与情节发展相照应,主人公种种行为都与“创造”有关,种种心理也因“创造”而起。从形象上看,突显人物特点。主人公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因此致病,人物的性格与之相关。从小说主旨看,年轻人面对生活时,要放弃虚荣心,不可为了创造美而给生活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答案】心理描写表现出的杨家夫妇的人生态度有:①“生命是创造的,人间美的总合是个个人对于美的创造与贡献;他不能不尽自己的责任”,人活着就要创造美丽;②“债是要还的,但那是将来的事,他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只考虑当下;③“他们还都年少,不应当把青春随便的抛弃。假若处处俭省,等年老的时候享受,年老了还会享受吗?”,要趁着年轻享受生活;④“要买就买下得去的,不能受别人的耻笑”,不能在面子上让人看不起。

看法:①“人活着就要创造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应该为世界的美丽做贡献,但创造美丽并不仅仅是创造外在的美;②“只考虑当下”,人应该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但不能一点也不考虑明天;③“要趁着年轻享受生活”,享受生活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但不切实际的享受生活就不合适了;④“不能在面子上让人看不起”,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人之常情,但过于在意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则不可取。(每点2分,共4分。要求有辩证分析,单纯肯定或否定只能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分别表现出杨家夫妇怎样的人生态度?请找出两处简要分析。你怎样看待他们的人生态度?请就此说说你的看法”,这里包含两个问题,第一问应该先找出有关的语句,如“人活着就要创造美丽”“只考虑当下”“他们还都年少,不应当把青春随便的抛弃。假若处处俭省,等年老的时候享受,年老了还会享受吗?”“不能在面子上让人看不起”,然后概括他们的态度。第二问显然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所作的更深层的思考,联系社会现实,要客观辩证地去看。分析时,观点要鲜明,论证要合乎逻辑。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3.(1)【答案】AC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B项“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错误,老于大声说话时为了掩饰有求于人的心理;E项,“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错,这个说法从原文来看,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文章第五段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尊,在项珠珠同学面前大谈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他向项市长提出请求的欲望在潜滋暗长,于是才会“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才会有“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的感觉。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这是考查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是考查心理描写,回答时要注意把握好心理描写的特点,结合人物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性格,分析概括作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①老于是一个自尊心极强而又生活在底层的知识分子。现实生活中感到困惑,心灵受到损伤。②老于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为了供儿子念大学,老于连烟都戒了。想到今年是女儿高考的关键一年,他还是打算硬着头皮去找老同学项市长请求解决两间有暖气的房子,以此来支持女儿。③做事犹豫不决。自认为难以向项市长开口,为了家人还是决定去求项市长;打电话给项市长,但又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见了面又只谈文学,始终没说出房子的事情。(每点1分)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首先到文中找到描写老于的内容,然后依据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时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全面概括。要注意抓好切入点: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切入。从情节切入,从环境切入等。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答案】①树是老于真实生存状态的见证者。在这棵树下,有着知识分子清高的人格。②树是老于最好的倾诉对象。老于面对龙盘槐树发泄自己的无望、无助的请求。③树是老于“请求”的对象,有“遮蔽”“庇护”的作用。树不仅能遮蔽物质世界的伤害,还能满足精神上的自尊。④树象征“权力阶层”。 像项副市长一类的政府官员,应该造就一棵浓荫的“大树”,使这些普通知识分子在“树下”生活得更好。(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结合全文,探究‘树’的深刻意蕴”,本题考查对小说中重要意象的理解。回答时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结合文章人物形象、主题等全面分析。树是老于真实生存状态的见证者,是老于最好的倾诉对象,是老于“请求”的对象,有“遮蔽”“庇护”的作用,“树”象征“权力阶层”。答题模式要规范,使用总分式,文章具体内容为依据,分条回答。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1)【答案】E A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EAC 项“文中写铁匠的“纳闷”,目的是引出对吸铁石以及王十二能够使用吸铁石给铁匠治眼的具体原因的介绍,以此表现神医王十二的特点:急中生智,手到病除。”错在表现的是神医王十二对新事物的喜爱。D项“被马车撞的大汉是一个比较莽撞的人,加上酒喝多了,没有躲避而被撞飞到街边的墙上,获救之后他用“老子活了”来表达对王十二的感谢之情。”不是表达感激之情,而是劫后余生的欢喜。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1)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明确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以“神医王十二”为题,交代了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王十二治疗病人的故事。(2)体现了主人公王十二的高明的医术。王十二在天津卫被称为“神医”,是因为其医术高超。(3)明确小说的结构线索小说情节紧紧围绕“神医王十二”展开,描述了他两次救人的故事。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小说标题艺术的题目。需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②有何效果,对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1反衬(对比)手法。用天津卫城里城外能够“妙手回春”的名医之多来反衬“神医”之少、之绝。(2)侧面描写。在医治铁匠、醉酒者时,用周围的人的反应来表现王十二医术的高明。(3)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治病时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神医王十二做事干脆利索、思维清晰敏锐、为人豪爽稳重的形象。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他人的衬托,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答案】1对工作精益求精。王十二被称为“神医”是因为他的医术高明,能够急中生智想出治疗急病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对医术精益求精的结果(2)乐于助人的品格。无论是救治铁匠还是救治被马车撞伤的醉酒者,他都是主动上前提供帮助,而且不求任何回报。(3热爱新鲜事物。神医王十二十分喜爱新鲜事物,在去除铁匠眼中的铁屑时就使用了当时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的吸铁石。(4)善于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对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神医王十二都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对眼中有铁屑的铁匠,他用吸铁石;对肋骨插入墙缝的醉酒者,他用热毛巾捂其口鼻,让其通过自己的力量把肋骨拔出来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的步骤是首先亮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阐述理由。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cd8add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d.html

《第56课时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主旨(限时测试)-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