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全本管理体系文件

发布时间:2018-01-17 10:43: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0.0目 录

房地产E http://www.fdcew.com/ 范文吧 http://www.jsfw8.com/

房地产E http://www.fdcew.com/ 范文吧 http://www.jsfw8.com/

0.2发布令

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依据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整合编制而形成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下简称HSE)管理文件》(下简称HSEMD)。

HSEMD是公司HSE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本管理文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此令

总经理:       

批准日期:      

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兹任命:    为本公司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如下:

一、负责确保整个公司范围内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二、负责向总经理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负责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预防污染、防治结合”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该意识;

四、负责领导和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

五、负责协助总经理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六、负责就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       

任命日期:      

0.4公司概况

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日,由XX实业发展有限公司、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责任制。

公司注册资本 万元,管理物业面积达 万平方米(主要是综合性高层写字楼宇、别墅区)。公司现有员工近 余人,其中: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全员的 %,持证上岗率达100%

经过多年的发展,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摸索出一套具有高层综合楼宇、别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商住楼宇物业管理特色的管理模式。公司于 月获得“XX市甲级物业管理资质”证书,公司所管理的 项目于 月荣获“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称号, 项目荣获“XX市花园式园林式住宅小区”称号。公司遵循“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安全第一、顾客至上”的管理宗旨,努力向“品牌管理、国际标准”的智能化现代物业管理目标迈进。

为了使公司经营方针得以贯彻,即为“优质服务、安全第一,公司以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以及GB/T28001—2001三个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种活动、过程和服务健康、安全、环保,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地址:

电话:   

传真:

网址:

邮编:

0.5 HSE方针

严守法规,持续改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保护环境,安全作业;

努力营造舒适、安全、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公司所有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是严格遵守国际/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守法规向社会展示的是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守法的基本理念;

2: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因为公司拥有众多的优秀员工,所以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健康,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安全作业乃是企业发展之根本;

3: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预防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通过制定最佳的HSE方案,努力实现无事故、无伤害、无污染、无损失的目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4:尽量使用低或无环境污染的产品,不断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持续向顾客及相关方提供舒适、安全、不损害健康、无环境污染的优质服务;

5:公司通过文件、网站、挂板及培训等方式将HSE方针传达至全体员工,使其获悉并充分理解,以便使他们能够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做出有效的贡献;

6:任何相关方均可通过电话、传真、公司网站、书信等方式获知本公司的HSE方针;

7:定期评审HSE方针,当公司的服务、活动、产品等因素变更时,公司将对HSE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总经理:       

签定日期:      

0.6 HSE管理目标/指标

一、本公司的HSE管理目标有:

1、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2、 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确保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

3、 杜绝火灾的发生;

4、 公司所管辖的区域无重伤及死亡事故;

5、 杜绝公司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二、本公司的HSE管理指标有:

1、 单位入住面积用水、用电的消耗三年内每年比上年同期递减3%

2、 员工100%签署劳动合同;

3、 确保员工每年体检一次;

4、 员工劳动保险、社会保险购买率100%

5、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率100%

1.0范围

1.1本管理文件适用范围为本公司具有管辖权的所有单位、作业场所、作业活动、使用产品、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内的所有人员、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等等。

1.2本管理文件提出了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要求,其目的是:

1.2.1确保公司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适宜的要求;

1.2.2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员工安全健康;

1.2.3实施环境管理,保护环境,实现污染预防;

1.2.4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化的HSE管理体系;

1.2.5确保公司符合所声明的HSE方针,并通过有效的运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6向外界展示本公司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并寻求第三方认证。

2.0引用标准

本管理文件引用标准为: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定义;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术语和定义。

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卫生、职业健康、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标准。

3.0术语、定义和缩写

3.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3 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环境绩效: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3.6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7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8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9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10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1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12不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未能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3.13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要素。

3.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15相关方:关注组织环境表现(行为)、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本公司的相关方主要有:政府、顾客、供方、员工、公司周边社区人士、来访者等。

3.16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17 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缩写,即“Health and Safety & Environmental”。

3.18 HSEMD: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文件的英文缩写,即“Health and Safety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ocument”。

3.19 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英文缩写,即“Quality ,Health and Safety & Environmental”。

3.20 WI:作业指导书的英文缩写,即“Working Instruction”。

3.21 FM:表单的英文缩写,即“Form”。

注:本术语描述中未提及的术语均参照相关的标准。

4.1总要求

4.1.1公司应依照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的标准要求从建立HSE管理体系开始,到形成HSE管理体系的过程,实施体系的策划、方针、目标的设定和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工作。

4.1.2公司严格依照建立的HSE管理体系进行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HSE方针,通过监测、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

4.1.3公司出现新的情况时应依实际情况对HSE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修订。

4.2 HSE方针

HSE方针见HSEMD-0.5HSE方针。

4.3.1.1环境因素

1.0目的

识别和评价出公司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活动、使用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0定义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区别:如汽车行驶中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那么汽车的使用是活动;尾气的排放是环境因素;空气污染,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健康是环境影响。

4.0职责

4.1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批准。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确定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的制订、效果评审和更新。

4.3品质保证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之外的公共的及公司整体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的制订、效果评审和更新。

5.0内容

5.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5.1.1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

5.1.2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评价(需要时)并更新;

5.1.3 参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人员应具备技术知识和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具备识别相关数据或信息,并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5.2环境因素的识别

5.2.1公司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划分,尽可能全面地从中识别出环境因素。

5.2.2作业活动的划分及识别过程中应考虑到:

a、 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出环境因素,并识别出各项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

b、 各项活动在“三时”(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因素;

c、 公司使用的产品和供方提供的服务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因素;

d、 识别出可以控制及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5.2.3环境因素的识别主要从环境的七个方面去确定环境因素,即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

5.2.4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某一环境因素可能产生若干种环境影响。应尽可能全面地明确其积极的和负面的环境影响。

5.2.5本公司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现场观察和面谈、头脑风暴法、查阅文件及记录。

5.2.6环境因素的识别结果应记录于《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一览表》。

5.3环境因素评价与确定

5.3.1公司各部门应对5.2中识别出的环境因素予以评价,并从中确定哪些为重要环境因素。

5.3.2确定是否为环境因素的依据有:

a、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b、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

c、 相关方关注或要求的;

d、 其他。

5.3.3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判断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其具体的评价方法详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方法》。

5.3.4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应记录于《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一览表》。

5.4重要环境因素

5.4.1公司各部门应将5.3环境因素评价结果中的重要的环境因素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部门负责人确认后,送交品质保证部审核,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5.4.2公司各相关部门应针对经批准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重要环境因素制订控制措施,其控制措施包括设立目标指标并制订方案、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建立应急响应预案及加强员工环保知识/意识培训。

5.4.3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5.5环境因素的更新

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5.6记录的保管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及各相关部门各保存一份,其管理依《记录控制》执行。

6.0 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价方法》

《记录控制》

7.0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一览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3.1.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0目的

识别出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已存在或将会产生影响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同时对需要控制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事故预防。

2.0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更新与管理。

3.0定义

不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未能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0职责

4.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可容许风险清单》的批准。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效果评审和更新。

4.3品质保证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之外的公共的及公司整体危险源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效果评审和更新。

4.4员工代表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评审和改进工作。

5.0内容

5.1危险源辨识

  5.1.1公司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划分,尽可能全面地从中识别出危险因素,品质保证部负责对各部门之外的公共的及公司整体危险源进行识别。

5.1.2作业活动的划分及识别过程中应考虑到:

e、 各项活动的主要危害,并识别出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受到何种伤害;

f、 各项活动在“三时”(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g、 公司使用的产品和供方提供的服务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h、 进入公司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以及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外界所提供的设施)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5.1.3危险源辨识主要从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和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及其他等方面考虑,其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所有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各个方面。

5.1.4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头脑风暴、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5.1.5危险源辨识结果应记录于《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5.2风险评价

5.2.1公司各部门应根据5.1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出哪些是不可容许风险。

5.2.2判定风险是否为不可容许风险的依据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的要求及公司HSE方针的要求。

5.2.3本公司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判断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其具体的评价方法详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方法》。

5.2.4风险评价结果应记录于《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5.3不可容许风险

5.3.1公司各部门应将5.2风险评价结果中的不可容许风险列入《不可容许风险清单》,经部门负责人确认后,送交品质保证部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批准。

5.3.2公司各相关部门应针对经批准的《不可容许风险清单》中不可容许风险制订控制措施,其控制措施包括设立目标指标并制订方案、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建立应急响应预案及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培训,但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 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风险(如可行),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b、 其次,考虑通过工程措施或组织措施从源头控制危险源/风险;

c、 再次,考虑制订安全作业制度,包括制订管理性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

d、 最后,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以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5.3.3公司各相关部门制订的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首先由部门负责人予以确认后送品质保证部审核,然后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批准。如涉及费用者,尚须报财务部审核,最后报总经理批准。在评审过程中应考虑下述内容:

a、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f、 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不可容许风险作业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5.3.4 公司各相关部门应定期或及时对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审。

5.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过程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客观变化时,则需依据5.1~5.3及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审:

5.4.1采用新用工制度、新开发的服务、新操作程序、新组织机构或新采购合同等公司内部发生的变化;

5.4.2国家法律法规的修订、机构的兼并和重组、职责的调整、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新发展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变化。

5.5记录的保管

职业健康安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及各相关部门各保存一份,其管理依《记录控制》执行。

6.0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价方法》

《记录控制》

7.0 记录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不可容许风险清单》

4.3.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1.0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HSE管理体系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实现方针中遵守法规的承诺,特编制本文件。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传达和更新的过程控制。

3.0定义

3.1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

3.2其他要求:如产业实施规范、与官方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通知、规定、标准、行业设计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方的要求等等。

1:确定适用于公司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不是简单的将法律法规罗列出来,而是要明确其中的要求,并以此作为管理的依据。

2:地方及行业的有关要求往往直接规范着本公司的HSE管理行为,并严于国家规范,反映着本公司所属行业和地区特点。

4.0职责

4.1各部门须有专人负责适合自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传达和更新。

4.2品质保证部负责本部门、除适合各部门各专业之外的适合整个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传达和更新,以及对涉及公共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传达和更新由品质保证部协调。

4.3 HSE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HSE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

5.0內容

5.1识别

5.1.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时机为建立体系之初和公司的活动、使用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发生变化时。

5.1.2公司各部门在识别及收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时应考虑本部门及公司的活动、使用的产品、提供服务的实现过程、组织内部要求、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

5.1.3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识别与本部门作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品质保证部负责适合公司的公共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

5.1.4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部门负责人确认,品质保证部审核并编号,HSE管理者代表批准。

5.1.5公司各部门在识别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时,特别注意收集3.0中提及的文件。

5.2 获取

5.2.1公司各部门负责获取适合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2.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的场所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等;获取的途径包括:网站、报纸杂志、电视传媒、行业信息简报、政府发文、专业书籍等渠道。

5.2.3公司所有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在品质保证部编号并登记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同时留存备份。

5.3传达

5.3.1所有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品质保证部分发给使用部门,使用部门负责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传达至须知人员。

5.3.2传达给相关方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按照信息协商和沟通方法予以实施。

5.3.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达的形式包括培训、座谈会、文件传阅、知识竞赛等等。

5.4更新

5.4.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由原获取部门负责实施,采用及时更新的原则,品质保证部一年间隔内至少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最新版本进行一次跟踪。

5.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由部门负责人确认,品质保证部审核,HSE管理者代表批准,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涉及到的失效版本均应交回品质保证部。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在品质保证部备案、编号,并形成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47a57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9.html

《最新物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全本管理体系文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