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平均数的应用练习》教学反思
罗山小学李军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平均数的意义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的巩固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通过估计、预测、判断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及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在整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一环节:问题引入,再现概念。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知识进行了回忆、梳理,再现了平均数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应用练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第二环节:对比练习,强化概念。引导学生通过三组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对比题,已知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第一组题的特点是同题不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法。第二组题的特点是同条件不同问题,通过只一字之差的两个问题的比较,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看清条件,根据问题找准对应的个数与总量,有利于学生从问题出发搜索有关的信息,展开有序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组题的特点是同问题不同条件,通过这组题的形式比较,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掌握了求平均数的解题思路。通过这三组对比练习,和我设计的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一题多练,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辨析,学会思考,有效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概念。新课程不仅重视平均数的计算,更强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呢?学生通过这组练习,也会根据小胖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推算出自己家的用水量,有机渗透了用样本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水资源缺乏严重,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通过课中的练习,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第四环节:拓展练习,学以致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教师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在练习设计时,我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自己的身高、节水问题、少儿歌手比赛、员工平均工资等等,既重视平均数的求法,更重视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

2011.10.2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ea44f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d3.html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