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二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2

发布时间:2018-09-21 22:16: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时模块二: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训练

考点一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背景: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不断发生变化。

(2)内容: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3)作用:( )( )

2.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1)内容:宋朝的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 )掌管。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 )掌管,三司使又称计相

(2)作用:( )

3.元朝的一省制: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 ),只设( ),其长官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4.三省六部制确立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1.演变

(1)西周:宗法分封制下,西周实行贵族世袭的“( )”制度。

(2)战国、秦、汉初:实行( )的制度。

(3)汉武帝时期:实行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的( )和中央、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征辟制。

(4)隋唐时期:( )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2.作用: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确立和演变:秦汉时期,官员监察制度确立起来;( )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2.谏议制度

(1)目的:对( )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确立和演变:隋唐时期三省中的( )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 )时期,专门的谏议机构消失。

3.评价

(1)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与低效现象。

(2)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点二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

(1)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 )的同时,又( ),希望依仗天下一家的格局,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2)汉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藩,出现了“( )”

(3)汉武帝时:实行“( )”,强干弱枝,监察地方,进一步加强了( )

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唐朝中期:长达八年的“( )”,唐朝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2)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了( )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措施

收精兵:宋太祖将禁军的统领机构一分为三,合成“( )”;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务。

削实权: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立( ),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防止武臣拥兵作乱。

制钱谷: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归中央,从而消除( )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影响:宋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的分裂局面。

消极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皇权的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裁撤( ),废除( ),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设置内阁

明太祖设立( ),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有“( )”的权力。

2.清朝皇权的加强

(1)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 )来处理。

(2)雍正时期:设立(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 );标志着( )高度发展。

第二部分 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一

问题1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是否等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

问题2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问题3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问题4 有人说推恩令的实施废除了分封制,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问题5 明朝的内阁与前代的宰相职权一样吗?

问题6 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有何区别?

问题7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措施

问题8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

能力训练二

选择题

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2014武汉模拟)阎步克教授指出,侍从侍卫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不可忽视的侧面。……侍从、侍卫掌握的权力,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临时性,处于的摇摆之中。官僚体制的公共性较强时,这种制度就会公共化,即从皇帝的私属侍卫发展为正式职官。下列选项属于侍从侍卫制度公共化的是 (  )

A.汉武帝以宫中侍从侍卫组成的中朝” B.隋唐确立的三省六部制

C.北宋王朝派遣到地方的通判和转运使 D.秦代推行的郡县制

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2014武汉模拟)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做法当时最可能是(  )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5、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探究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材料二 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书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探究2:结合材料二从唐朝吏部选官的标准这一方面,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

材料三 清廷为了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职、降职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唯其如此,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宋元强《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探究3: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据材料三说明理由。

6、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明史》卷八

探究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

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明会要》卷二十九

探究2:依据材料二,说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

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综理政务,统率百僚,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需取决于批红。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探究3: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能力训练一]

问题1 提示: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下的民主。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问题2 提示: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

问题3 提示:

1.进步性

(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科举考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2.消极性

(1)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3)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问题4 提示: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问题5 提示:不一样。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而且可以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还可以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无决策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问题6 提示: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近代内阁为法定机构,是国家决策管理机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

问题7 提示: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3.改革中央机构

秦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代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设置军机处等。

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

自秦废除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以后科举取士,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5.加强监察机制

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在中央设科道,在省设按察使司等。

问题8 提示:

1.积极:(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经济上,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极:(1)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使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能力训练二]

1答案 C【立体剖析】

2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三省六部制是从汉代的中朝、尚书台等内侍机构发展而来的,符合题干材料叙述,故选BA中的中朝还不是公共化正式化的职官。

3 答案 C【立体剖析】

4 答案 B解析 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逐渐达到顶峰的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了内阁。随着内阁地位的日益提高,为了限制内阁大臣权力,如材料中描述,进一步提高太监的参政地位,最终目的是牵制内阁权力。

5

探究1 提示: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探究2 提示:(1)唐代吏部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重视被选者的仪表气质和语言、书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2)选官标准反映了当时国家和社会对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很高,对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唐代的政治制度已相当完备并趋于成熟。(3)选官标准中没有关于人的品德方面的要求,是其不足的地方。

探究3 提示:有道理。理由:清政府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

6

探究1提示:遇事紧急或灾荒之时救济紧迫;从明太祖废丞相,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可直接参与草拟诏书。

探究2提示: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力。

探究3提示:丞相有固定人数,内阁没有;丞相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C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C )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 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B ) 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D )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__态、____态和___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__2 __,一天的温差为_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_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直径107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C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_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选填”)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C ) 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 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D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C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 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吸热__(选填吸热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凝华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2)请根据短文,对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__气温在0 以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 汽化和液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D )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给湿头发吹热风2.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C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B.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3.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__。第3题图题图4.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__(选填”)热。5.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 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B.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C.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D.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_汽化_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_液化__1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汽化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液化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热。(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水蒸气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气压__减小而降低。1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开着空调的屋里出来后,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而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先__液化____汽化__15.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汽化__(填物态变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放热__(选填吸热放热”)16.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见记录表格),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选填”)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由数据记录可知,在4 min7 min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吸热_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99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低于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17.镇江某药厂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一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9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C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90 B.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90 D.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1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C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60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不会__(选填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60__℃,只有当__醋全部汽化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五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1.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A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北方冬季最冷的气温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某工厂要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为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请根据下表所给数据为以下几种温度计选用液体: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能测出铅(熔点为328 )、锡(熔点为232 )熔点的温度计应选__水银__(2)能测出开水温度的温度计应选__甲苯__(3)家用的寒暑表应选__酒精__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5.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冰融化——凝固(放热) B.雾生成——液化(放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6.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C )①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C.激光具有能量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 km/s9.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C )A.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千里冰封”10.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选填”)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冰珠,这是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2.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_液化__后储存在打火机里;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____(选填”),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汽化__时要__吸收__大量的热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D ) 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15 min 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选填”)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0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6__ min(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不变__,但要继续____热。17.小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选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 120 )、酒精温度计(80 6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水银温度计__(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小水滴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水蒸气”)(3)实验中,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石棉网的余热仍高于水的沸点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33de0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a.html

《4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二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