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思考题(以此为准)

发布时间:2016-10-31 22:2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

1、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如何构建我国现代信用体系?

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等。

如何构建现代信用体系:

1、加快立法

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现阶段应努力打造一批实力强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政府应为这些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政府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要对这些机构开放。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信用产品的消费者。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商家等既是信用交易的主体,又是信用交易的媒介和载体。

3、加快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

由于我国失信惩戒制度的确失,导致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失信行为,因此,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失信惩戒制度,尽快形成行政性惩戒机制,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甚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手段,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产品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交易双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4、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扩大信用产品市场需求,是建立现代信用体系的市场基础,当前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是十分紧迫的工作。目前我国对信用产品的使用较为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创造法律条件,使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成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5、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从美国经验可知,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扩大社会信用需求的关键。政府、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增强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观念。

2、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及其优缺点,并分析我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优点是: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低而投资收益较大。缺点是: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直接融资风险较大。

间接融资时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优点是灵活方便;安全性高;提高金融的规模经济。缺点是: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我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原国家各专业银行开始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井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目前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之中。

近年来,不断加深的国际化进程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3、简述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利率的作用:调节整个社会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并使二者趋于平衡;体现资金成本,促进企业合理运用资金、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利率利润率的比较和对立运动过程中,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利息与价格共同调节宏观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利率作用的发挥制约因素:利率管制、授信限量、经济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

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4、什么是金融市场,它有哪些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

功能: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资金从拥有富余资金的储蓄者那里转移到资金短缺的消费者手中提供融通渠道。(融资功能;调节功能 ;避险功能 ;信号功能。)

5、如何理解投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投机就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窥伺时机进行买卖获利的行为,是一种承担特殊风险,获取特殊收益的行为,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

投机的积极作用:

1)导向作用,即起到引导证券市场中的资金流向作用。

2)平衡作用,即使市场上不同风险的证券供求平衡,

3)动力作用,即推动了市场的起伏运动,增强了证券交易的流动性,活跃了市场交易,从而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正常延续的运行。证券市场的投机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保护作用,增大经济运行的弹性。 

投机的消极作用:

主要由过度投机、违法投机所造成的,具体表现

1)过度投机不利于社会安定

2)投机过度容易造成内幕交易,违背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造成市场混乱。

3)过度投机会造成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6、什么是风险投资,它有哪些特点?

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风险投资的特征: 以投资换股权方式,积极参与对新兴企业的投资;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投资风险大、回报高;并由专业人员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风险投资;追求投资的早日回收,而不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者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1,投资对象对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30%左右股权,而不要求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 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外,风险投资人一般也对被投资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资企业增值后,风险投资人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7、尤金·费马的市场效率假说基本内容是什么?

证券的价格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高度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所有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反之则否。也就是说,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需要推动有效市场的形成。

8、为什么投资分散化能降低投资风险?

资产组合风险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就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即并非由于“系统”原因导致的风险;投资分散化可以降低的就是这类风险。对于系统风险,则是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而消除的风险

9、金融中介与市场互相渗透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1、金融市场同金融中介一直在同步扩张,原因是金融中介可以从多方面降低使用金融市场的费用。

2、中介与市场在金融产品的提供上是竞争的,而技术进步与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加剧了这种竞争的强度。大量金融产品创新表明,最初由中介提供的金融产品最终走向市场,说明金融中介正在被金融市场的制度性安排所替代。

3、传统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是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的产物,交易成本的增加将缩小市场的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交易成本的下降和不对称信息的改善,金融中介将会萎缩,从微观上:金融市场同金融中介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从宏观上:二者为互补关系。

10、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各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贴现、贷款、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负债业务----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发行金融债券。

11、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是什么?它们相互关系应该如何把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1 盈利性。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之一是指追求盈利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

2 流动性。遵循流动性原则是由银行这种特殊金融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3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12、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各有哪些?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在问题:

1.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不关心存款安全、增加风险暴露或故意不履行职责的动因和行为。

2.逆向选择

存款保险制度的逆向选择来自于存款保险机构与投保银行关于银行风险水平的信息不对称。

3.委托代理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引发的代理问题就是指存款保险制可能使得充当代理人的监管当局更倾向于采用兼并或提供资金救助的方式处理存款机构,或是出于自利容忍这些机构继续经营,而没有压力及时关闭清偿力不足的机构。

4.大规模存款转移

在承保机构对象的等级制度中,每一次评级后都向公众进行披露,以使公众及时的掌握银行的经营情况。这种制度实施后很可能出现存款大规模转移,主要表现为存款从中小和地方银行向大型金融集团转移,导致不列入存款保险机构承保范围的银行与等级低的银行遭到挤兑,使整个金融体系遭到冲击。

13、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他有哪些特定的职能?

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④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现金、短期公债、部分能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旨在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

⑤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国中央银行在他国只能设置代理处或分理处而不能设立分支行,不能在他国发行货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不能与他国商业银行发生任何联系。

职能: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具体讲: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这是央行的最主要的职能。

14、为什么要强调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

1、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经济本身自有的运行规律,因而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任务是有所侧重的,这样就使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并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政府的职责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为的出发基点往往是促进经济增长,而这极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现象发生。而央行的首要目标则是遵循货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正是通过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制约政府过热的经济决策行为,起到经济稳定器、制动器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以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作为前提。

15、金融监管的成本主要有哪些?

金融监管的成本构成分为

1、监管者所承担的成本

2、被监管者所承担的

3、消费者承担的

4、监管失灵的成本

16、简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存款货币创造是指同一枚货币能够变成数倍于自己的存款。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存款贷币的创造也不是无限的,前面提到它受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的制约。但经过多次存贷后,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可以得到成倍增长。

17、说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

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18、如何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内涵?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需求拉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随通货膨胀本身的发生类型、程度以及人们预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在社会的产量、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尤其是通货膨胀在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后果,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的问题。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1、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产能力总体性过剩。此时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持续下跌。

②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如果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会降低、商品价格会下降,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减少现期投资和消费,导致现期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③政府紧缩预算,削减支出。这时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④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这会导致生产能力提高、成本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⑤汇率因素。如果一国高估本币汇率,会造成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出口下降;进而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个人购买力和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

⑥货币政策变动。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可能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⑦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或信贷过度扩张产生大量不良投资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2、影响。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如若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负担,抑制消费,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甚至形成经济衰退,陷入恶性循环。

19、什么是“金融发展”,列举几个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短期的变化也包括长期内的变化、既是各个连续时期内的金融交易流量也是对不同时点上的金融结构的比较变化。是指通过完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使得金融系统更为充分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1)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

2)货币比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0、后危机时代,谈谈我国如何加强金融行业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称谓。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

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金融业也将进一步融入到国际金融体系中。当前金融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汇市、股市、债市、保险、期货等并非各不相干的孤岛,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后危机时代,金融行业发展特点:

一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也将会下降;

二是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

三是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满目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使得失去监管的金融业对经济的破坏力,各国金融创新将会更加谨慎。

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中国金融业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1. 量化金融市场的准入和推出标准,实现动态监管和市场监管的有机结合。

2. 建立金融监测、预警机制,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机制。

3.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

4. 制定和完善对金融监管人员的再监督措施,实施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结构

1. 将强对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等混业经营的集团公司的上层架构的营运进行监管。

2. 参照大多数国家的经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已经从许多临时性、随机性、个案性、程序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化、常规化、有实际决策内容的安排。

3.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局之间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三)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机构透明度

监管机构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信息披露的管理,树立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不仅要披露内部关联交易的信息,而且要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资本结构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不仅要披露定性信息,而且要披露定量信息;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而且要披露附加信息;不仅要实行定期披露,而且任何重要变化发生之后都应即时披露。另外,要定期对金融控股集团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评估。

(四)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监管立法的进程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我国金融业顺利过渡到混业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根据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尽快修改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以条例实施细则为主的制度体系,明确界定金融控股集团的市场准入、母公司的业务范围、资本充足率等规则,以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21、结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谈谈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改变传统的收入结构模式,加强内部成本管理,借鉴成熟的利率成本定价模型和预测机制,加强信贷资源的优化投放。

(1)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掌控性。利率风险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将拥有更多的定价权,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定价的能力是其最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来源。一是要建立适合自身同时又适应市场的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充足状况,确定各类行业的评价标准; 二是要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养,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技术性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快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和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反馈水平。

(2)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首先,需要银行进一步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使运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为市场竞争赢得先决条件。其次,在利率定价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研究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在排除行业风险的同时,甄别潜力型客户并给予合理的风险成本叠加。

(3)加大产品创新,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结算方面应当大力发展电子化交易结算平台,在控制风险和遵守监管方规定的前提下,逐步取消地域限制和额度限制,逐步改变收入来源模式。在融资方面应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项目,以之替代传统的银行资产业务,如准 REITS、中长期票据融资等产品,逐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情况,以减小对于利差收益的依赖性。

4)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提升关键仍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培养,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产品熟知程度等均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得以提升,因此,必须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22、请分析金融产品的双刃剑作用,并谈谈在目前的国情下,如何推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1)金融产品的双刃剑作用。

优点:1.活跃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的交易量;2.投机者理想的操作手段,买方将风险 锁定在一定范围内

不足: 1.对经济冲击很大; 2.隐含较大的投机风险。

2)推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A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为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B加快企业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使之成为成熟的、理性的参与者,并建立 一整套严密的权力配置机制、制衡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等内部控制机制。

C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与培养。通过对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我国金融 市场创新的能力,设计出适合我国金融市场的衍生品,这样才可以与外国对手进 行有力的竞争,保证国内投资者更多的实现利润。

D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的认识与管理,正确对待市场风险。与国际市场上完备的风险管理技术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技术就显 得十分薄弱。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所以把 握适度的监管力度,对于发展衍生品市场极为重要。

E坚持“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保障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F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依法监管的力度。完善法律环境, 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法律的健全应与市场的 发展健全同步进行。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我 国国情,建立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引进国外先进的 会计制度和结算方式,并以法律的形式促进其实践。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律环境, 以法律保障市场的发展。

G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力度。让公众更多的了解有关金融衍生品的信息和我国金 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将有助于衍生品的促销推广,以及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帮 助投资者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同时也可以防止投机者消极的投机行为,防止过度 投机。

23、联系我国近年实际,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  

从基础货币方面看,主要有三项:(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控制国内资产的运用,即调整再贷款、再贴现规模,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供应。(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从提高货币乘数方面看,主要有四项:(1)通过降低或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或收款,加速降低或提高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或降低货币乘数。(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4)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影响货币乘数。  

从体制改革方面看:(1)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2)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要并行。(3)发展完善的货币市场。

24、联系我国宏观调控实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及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当代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1.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2.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运用:(1)控制货币发行。(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5)调整再贴现率。(6)选择性信用管制。(7)直接信用管制。

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及政策效应: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存在障碍。(5)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1)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2)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3)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4)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5)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25、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

政府应当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和控制,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和汇率机制自由运行,充分反映市场上资金与外汇的供求情况。在这个前提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和完善。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F.S.肖教授认为,解除金融压制,实行金融深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繁荣金融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在肖教授的著作中,他还首创了金融深化的测度指标,提出了一套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主张。后人如新加坡国民大学经济学教授R.K.卡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马德森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M.J.弗莱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启示:

A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稳健有效的现代金融制度。既不能照搬现代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也不能盲目应用“金融深化论”等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货币金融学说。而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本着“分析借鉴、为我所用”的态度,努力探索新的理论并由此导出新的政策主张,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稳健有效的现代金融制度。

B着力发掘本国资本,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优先策略是直接放松国内金融和对外贸易,依靠本国的资金力量来发展经济,即是以“内源型融资”为主,而不是依赖外资来消除长期的资金紧张“瓶颈”。而过分依赖外资,则有可能削弱本国经济基础,甚至造成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联系拉丁美洲国家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我们必须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C加强过渡时期的金融监管。必须注意经济市场化的先后次序,加强过渡时期的金融监管。为避免出现金融危机,在放松对金融机构管制的过程中,必须与政府在总体稳定宏观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相适应;在市场化的初始阶段,应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使实际利率为正;对汇率的改革,首先达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之下有条件的兑换,待条件成熟时,再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26、金融自由化、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金融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另方面金融自由化又加剧了金融脆弱性,而金融脆弱引发危机促使经济衰退。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收益大于风险,必须推进金融自由化。而最优的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安排,将减低其脆弱的一面,增大其收益的一面,所以金融自由化又要讲究方式。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1)金融脆弱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衰退、失误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由国际收支危机而来的波动性。(2)即使这些因素得到控制,金融自由化虚拟变量与金融危机概率之间仍存在显著正相关,即金融自由化会单独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3)金融自由化的主要方面都有引发金融脆弱性的可能。利率自由化从两个方面加重了金融脆弱性:一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急剧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投资规模缩减、投资效率降低、银行利润基础遭侵蚀;二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的变动不居,增加了全社会的利率风险,而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金融机构和一般经济主体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fc314865ce050877321381.html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以此为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