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发布时间:2014-07-28 22:04: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语文 20144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1.选出下列词语音形无误的一项:( )(2分)

A.迸(bèng)溅 飘逸 无边无垠(yíng 坦荡如坻

B.谛(dì)听 旁骛 拈(niān)轻怕重 以身殉职

C.亵渎 全神贯注 强(qiáng)聒不舍 可望而不可及

D.泄气 分泌(mì 饶(ráo)有兴味 忧柔寡断

2.选出下列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则第二板已互用之,瞬息可。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A.毕:结束 B.具:准备好 C.就:完成 D.帖:标签

3.选出下列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许多触景生情的作品都是由联想产生的。

B.通过在写作中运用联想,使作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地选用材料,灵活地进行构思,丰富文章内容。

C.这些文章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作者是否进行了精妙的联想。

D.培养联想能力,要向生活和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生活画面和写作水平,要勤思精想,活跃思维。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我们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走进沙漠光怪陆离的奇妙世界,我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他这个人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经常见异思迁不停地改变原来的主意,着实让人头疼。

C.“菁园杯”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只见足球队员们意气风发,在足球场上纵横决荡

D.鸟儿能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实在是悦耳动听。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走进这所古老的学校,你的心会被一种大气揪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②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诗词赏析(4分)

秋夜山居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6.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7.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为儿卖发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④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陶公:陶侃,鄱阳人,早年为寻阳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去探望他。②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很贫穷。③髲():假发。④锉(cuò):铡碎。⑤荐:草垫。⑥追送:跟随送行。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同郡范逵知名( 2侃母湛侃曰

3又深其厚意 4路已远,君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侃室如悬磬逵马仆甚多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B.又深愧厚意 真无马耶

C 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D遂称于羊晫、顾荣诸人 虽有千里

10.翻译句子(2分)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写陶侃家境极为穷困,而范逵带来的车马随从很多,这既给陶家招待客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是对陶家母子交朋结友、为人处世原则的考验。

B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陶母的这句话表明她才思睿智,临事不乱,能够当机立断抓住可使儿子扬名天下的机会。因为身为孝廉的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赢得范逵的好评,自然会对陶侃的前程极有好处。

C.陶母割发买米,斫柱为薪,锉荐为草,表明陶母行事果敢,做事有魄力,为了儿子的前程敢于不留退路,不计后果,打肿脸充胖子。

D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这里以陶侃终因范逵举荐获得良好声誉的结局侧面表现陶母的远见卓识,重义轻利。

(三)说明文阅读(4分)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12.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说明方法:

作用:

13⑤小节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四)议论文阅读(5分)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为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遂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困追堵截,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击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他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其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好比“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那些越是博学的人,他们的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14.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第小节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就其中一种说说它的作用。(3分)

论证方法:

作用:

(五)散文阅读(14分)

秋风起处是故乡

鲁先圣

⑴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广袤的北方,一到了秋天,最明显的是颜色的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绿色都变成了满眼金黄。金黄色的叶子和金黄色的果实,在金黄色的土地上,演奏起金黄色的乐章。

    ⑵这一切都是从一枚落叶开始的。在某一天的清晨,像平日一样起来晨练,突然发现踩着了一枚叶子,或许是梧桐的叶子,或许是槐树的叶子,也许是白杨的叶子。叶子是金黄色的,静静地躺在地上。下意识里就想起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味,你蓦然醒悟,秋天来了。这个时候,走在任何一条小路上,你都会闻到弥漫在天空中的轻微的茴香气息,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

⑶秋天并不是一下子就占据了统治地位的,就在气温下降了十几度,你赶快加了衣服,以为冬天快来的时候,温度又慢慢回升起来。阳光看上去温存愉快,大地一片祥和。但是,这样的天气大多是靠不住的,温暖的日子没有几天,灰色的日子又来了,风起劲地刮起来。接着,又是一夜散乱的犹如游丝一般的细雨,粗硬的灌木也开始变黄,山坡上和旷野里稀疏的草绿色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⑷秋天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农人的身影,一车一车的成熟的庄稼行进在弯弯的乡间小路上。间或会有几声欢快的歌声传来,那是农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天空中有飞翔的天鹅,有排成人字型南飞的鸿雁,湖里是成群的野鸭。它们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秋天显得更加苍郁了。

    ⑸成熟的庄稼在几天之间就消失在了村落里,粮食都装进了农民的粮仓里,有金灿灿的豆子,有金黄色的玉米,还有各种各样的杂粮。农民把小麦种上,然后就等着度过一个漫长而悠闲的冬季了。

⑹当一个个伤感的文人正感叹着季节的无情之时,正在旷野里里收获着庄家的农人,却唱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歌。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艰苦的付出得到了加倍的回报,一年的希望变成了沉甸甸的现实,幸福的脸上怎能不挂满开心的欢心和喜悦!

⑺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那样色彩斑斓。秋天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师,那么纵臂一挥,大地上的颜色立刻就如一幅巨画一般涂抹得恰到好处。松柏依然是苍翠的绿色,但是,却增添了漫山遍野的金黄,增添了艳丽的火红。更不要说挂满枝头的果实,妖娆芬芳的菊花,骄傲地昂首大地的高粱。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色彩缤纷,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果实累累,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丰富繁盛,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祥和、温暖和安静。

秋天的美好更在于它迷人的澄净,它的干净如洗,它的爽朗开阔,它的泾渭分明,它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果实的气息。还有秋天的湖,别有一番情致,夏天的汪洋恣肆早就沉到了湖底,深邃澄净,波澜不兴,意境高远。

⑼最让人陶醉的,是镶嵌着金黄色花边的向日葵。圆圆的脸盘里,挤满了饱满的果实,争相着向太阳展示自己,那种毫无保留的宽阔胸怀,让人肃然起敬。

⑽北方的秋天和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秋天是多彩的,饱满的,丰硕的,干冷的。凌厉的秋风使树木落下片片黄叶,只剩下自己强硬的枝干。花草都隐藏到了大地深处,松软的黄土地一览无余地裸露在阳光下。南方的秋天季节特征并不明显,秋天的树叶依然是苍翠的绿色,没有火红的枫叶,也没有高贵的金黄,到处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唯一不同的,大约只有人们的心境。

⑾我最喜欢王勃的那句写秋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水天形成一色。王勃把一个辽阔秋天的意境写到了极致了。杜甫的“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写的是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但是,他的意境太过苍凉了,远没有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迈。

⑿这样的情怀,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是不会有的。城市里只有热和冷的区别,哪里有颜色的变化呢?天空是一样的天空,楼群是永远不变的楼群,马路是永远不变的马路。灿烂的季节,斑斓的色彩,只属于城市之外的旷野,只属于黄土地上的生灵,只属于美丽的故乡[来源:]

16. 本文描写了秋天 的特点(至少写出四个)。(2分)

17.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⑺小节线句子的妙处。(3分)

18. 作者意在写北方的秋天,为什么又要写南方的秋天?(3分)

19.第⑾小节中作者引用了多句古诗,请你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20. 读了全文之后,请你说说文章小节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默写(8分)

21.默写古诗文: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淮南秋雨夜,

3 ?怅望青田云水遥。

4 ,相伴过年华。

5)斯是陋室,

6)无丝竹之乱耳,

7)俱怀逸兴壮思飞,

8)浊酒一杯家万里,

四、 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5分)

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女儿,心想:“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的粉碎……拿了双斧,直奔宋江。

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22.以上文段横线上应填写的相关人物名分别是:(2分)

甲】 【乙】

23.请分析两人性格的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五、 作文(40)

24广州亚运会评选会歌时,一曲《重逢》从众多参评歌曲中脱颖而出,唱响大江南北。生活中的重逢真多,与亲友重逢,与四季重逢,读了《水浒》再看同名电视剧,便与林冲、武松重逢……重逢是缘,重逢是歌,重逢有情,重逢促思……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重逢”经历,体会过“重逢”感受。请以“重逢”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1.( B 2.( D 3.( A 4.( C 5( C )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诗词赏析(4分)

62分去雁(仅答“雁”得1分) 

72分“衔”字,拟人手法,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向来,一向2……说,告诉 3)对……感到惭愧 4)应该

9 A 2分)

10.翻译句子(2分)第二天早晨(范逵)离开,陶侃跟随送行不停止,将要送出百里左右的路程了。

(“明旦”“已”“且”“许”各0.5分)

11.( C 2分)

(三)说明文阅读(4分)

12.(2分)说明方法:列数字和作比较。作用:准确、突出说明了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

13.(2分)不能去掉。“极端”一词说明了缺乏的程度严重,也说明了海水温度高、海洋的层化作用对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影响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议论文阅读(5分)

14.(2分)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153分)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分,一点得1分)

正反对比论证:从反面和正面两方面论证要培养“静气”需要多读书。

比喻论证:把书籍比作食粮,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对于培养“静气”的重要性。

(五)散文阅读(14分)

16. 2分)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祥和、温暖、澄净

17.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秋天比作画师,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如画1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18.3分)把南方的秋天与北方的秋天进行对比1分),突出表现了北方的秋天是多彩的、饱满的、丰硕的、干冷的2分)

192分) 增添文学色彩,使文章更优美更有文化气息(1分)。通过对所引用古诗词所表现的不同意境的感受,表现出作者喜爱秋天的辽阔、豪迈(1分)。

20.4分)对多姿多彩的秋天的热爱和赞美(1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1分);对辛勤劳作的农人的赞美(1分);热爱故乡,思念故乡之情(1分)。

三、默写(8分)

21.略

四、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5分)

22.(2分)李逵 鲁智深

23.(3分)

相同点: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不同点: 鲁达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dc6950e87101f69e3195f4.html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