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自然科学系列68周年校庆校级学术报告册子

发布时间:2020-03-04 08:1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8周年校庆

华东师范大学2019

学术报告目录

(自然科学系列)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编制

2019.09


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8周年

校庆学术报告目录


校级学术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

场:920 徐超江非线性Landau 方程的解析光滑效应

目:非线性Landau 方程的解析光滑效应

报告人:徐超江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92013:30

点:闵行校区数学楼 102

报告人简介:

徐超江,男,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86年获南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法国“科学研究指导者”文凭。徐超江教授是1994年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P中心Atyah奖等。曾任武汉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鲁昂大学特级教授。他主要从事微局部分析的理论研究,所主持的工作“线性和非线性微局部分析”曾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近期关于流体力学中Prandtl边界层问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在数学领域最顶尖的四大期刊之一《Journal of the Amerc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上。

报告内容简介:

非线性 Landau 方程是一个退化抛物型的方程,一般情况下其Cauchy问题的光滑效应与退化有关。但是我们利用Landau方程的特殊结构证明了解析光滑效应,因此与非退化的抛物型方程有一样的光滑效应。

第二场:926 Sonia NataleCore of a weakly group-theoretical fusion category

目:Core of a weakly group-theoretical fusion category

报告人:Sonia Natale教授

主持人:胡乃红 教授

间:92609:00

点:闵行校区数学楼401报告厅

主办单位:数学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Sonia Natale教授,199912月博士毕业于阿根廷科尔多瓦大学,留校工作分别任助理教授、独立研究员、副教授、教授和资深教授,德国洪堡学者及洪堡基金会洪堡学术大使。Natale教授是国际知名Hopf代数与张量范畴专家,近年来成为张量范畴研究领域国际领袖级专家,由于其系列杰出性工作,于2018年在巴西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应邀做这个领域的45分钟大会报告。她致力于一些重要专题:Fusion范畴分类、半单Hopf代数结构分类,在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50余篇。Revista de la Uni´on Matem´atica Argentina阿根廷数学会杂志副主编。在国际上多次组织International Workshops on Hopf AlgebrasQuantum Groups and Tensor Categories。其ICM报告内容,见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ICM 2018, Invited Speaker of the Algebra Session, Rio de Janeiro, August 19, 2018. S. Natale,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usion categories, Proc. ICM 2018, World Scientific, Vol 2. 191–218 (2018).

报告内容简介:

We show that the core of a braided weakly group-theoretical fusion category is either pointed or it is equivalent as a fusion category to a tensor product of a weakly anisotropic pointed fusion category and an Ising braided category. We also present some consequences of this result.

场:926 Akihiro MunemasaHoffman's limit theorem

目:Hoffman's limit theorem

报告人:Akihiro Munemasa 教授

主持人:詹兴致 教授

间:92615:00

点:闵行数学楼401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Akihiro Munemasa(宗政昭弘)教授1961年出生于日本,1989年在美国Ohio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1990年度Heizaemon Honda Fellow。他从2003年至今任日本东北大学教授。

Munemasa教授在组合设计、编码理论和代数图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00篇。他的成就获得了同行的赞赏,例如,他是著名专业杂志 Algebraic Combinatorics 的主编以及 Graphs and Combinatorics的编委。他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报告内容简介:

A.J. Hoffman first ga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a theorem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smallest eigenvalues of graphs when some of the vertices are replaced by cliques of increasing size. Hoffman claimed that this result would appear later in a joint paper with Ostrowski, but such a paper has never get published. Instead, Hoffman proved a slightly more general, signed graph version of the result, but the proof remained sketchy.

In this talk, we formulate this result as a theorem for general Hermitian matrices purely in terms of matrices, so as to be applicable for Hermitian adjacency matrices of digraphs. As an application, we show a signed analogue of Hoffman's theorem which states that a signed graph with smallest eigenvalue greater than -2 and large enough minimum degree is necessarily switching equivalent to a complete graph.Our proof is shorter than Hoffman's original which only deals with unsigned graphs, because we make use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tegrally represented signed graphs with smallest eigenvalue greater than -2 established GK.This is joint work with Alexander Gavrilyuk, Yoshio Sano and Tetsuji Taniguchi.

场:929 张希Numerically flat holomorphic vector bundle

目:Numerically flat holomorphic vector bundle

报告人:张希 教授

主持人周风 教授

间:92913:15

点:闵行数学楼102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张希教授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3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数学系,1998年于杭州大学获基础数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整体微分几何、几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特点是运用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与代数几何、多复变中的经典方法相结合来研究微分几何和复几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复几何中典则度量及相关非线性椭圆偏微分方程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相关工作发表在Adv. Math., J. EMS., CMP, JFA, Math. Ann.等国际重要数学杂志上。

报告内容简介:

In this talk, we first recall some basic knowledge and classical results on the differential geometry of holomorphic vector bundles, then introduce our recent work on the Hermitian-Einstein equation, the Hermitian-Yang-Mills flow ,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n n-flat holomorphic vector bundles over some non-K\"ahler manifolds. These work are joint with Prof. Jiayu Li and our students.

场:1021 Kyungkeun KangExistence of regular solutions for a certain type of generalized Navier-Stokes fluid flows

目:Existence of regular solutions for a certain type of generalized Navier-Stokes fluid flows

报告人:Kyungkeun Kang 教授

主持人:潘兴斌 教授

间:102114:00

点:闵行校区数学楼 102

报告人简介:

Kyungkeun Kang是韩国延世大学的数学教授。 他于2002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他所担任的职位包括:2002年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科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2003-2005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5-2009年成均馆大学助理教授,2009-2011年成均馆大学副教授,2011-2013年延世大学副教授,2014年至今任延世大学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流体方程(如Navier-Stokes方程)和趋化性 模型(例如Keller-Segel方程)

报告内容简介:

We are concerned with non-Newtonian fluids in dimension three. For a certain type of non-Newtonian fluids, we prove local existence of unique regular solutions, provided that the initial data are sufficiently smooth. Moreover, if the H^3-norm of initial data is sufficiently small, then the regular solution globally in time and its temporal decay is also established.

场:1028 Michel ChipotThe p(u)-Laplacian Problem(院士报告)

目:The p(u)-Laplacian Problem

报告人:Michel Chipot 教授

主持人:潘兴斌 教授

间:102814:00

点:闵行校区数学楼 102

报告人简介:

Michel Chipot是苏黎世大学数学研究所的教授。他在H. Brezis的指导下获得了巴黎第六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担任的主要职务包括:1971-1983年南希大学助理研究员; 1981-1982年布朗大学访问助理教授; 1983-1985年马里兰大学访问助理教授; 1985-1995年,梅斯大学教授;1995年至今任苏黎世大学教授; 2017-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问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变分不等式,非线性问题,椭圆方程和方程组,抛物方程,变分学,应用问题和数值分析。他发表了200篇文章和7本书,指导了25名博士生,组织了40多次国际会议,包括Metz Days和欧洲椭圆和抛物问题会议(创始人)。他是20多种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椭圆和抛物线方程杂志”的创始人和主编,主编了20本会议论文集和微分方程手册(稳态偏微分方程,6卷)。他获得的荣誉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2009年)。

报告内容简介:

We consider the p-Laplacian problem with the exponent of the nonlinearity p depending on the solution u. Both situations when p(u) is a local quantity or when p(u) is nonlocal are studied. For the associated boundary-value local problem,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weak solutions by using a singular perturbation technique. We als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weak solutions to the nonlocal version of the associated boundary-value problem. The issue of uniqueness for these problems is addressed, in particular by working out the uniqueness for a one dimensional local problem and by showing that the uniqueness is easily lost in the nonlocal case. (Joint work with H.B. de Oliveira).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第一场923 Wei ZhuangInvestigating Water Dynamics at the Molecular Interfaces Using Dynami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目:Investigating Water Dynamics at the Molecular Interfaces Using Dynami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报告人:Wei Zhuang 教授

主持人:Konstantin E. Dorfman 教授

间:92310:00

点:闵行校区光学大楼A408会议室

报告简介:

庄巍研究员于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于200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获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化学物理学家Shaul Mukamel教授。2007年至2009年,在美国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David Chandler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他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独立的科研。在2016年开始,他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任研究研究并从事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统计物理和理论非线性光谱学,也更专注于离子效应,在分子界面的水动力学这类溶液体系的超快光谱的理论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tat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ater in the confined environments such as cytosol or electrolyte of aqueous battery remain largely limited. Dynami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are among the most insightful tools for probing the interfacial water dynamic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ectroscopy signals for these complex molecular systems, on the other hand, remains a non-trivial issue which can benefit from the theoretical modeling. We’ve therefore picked a series of typical ions, amphiphilic small molecules as well as proteins and carefully studied the water dynamics at their interfaces and the reflections on dynami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cluding cyclic Markovian chain model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apparently abnormal water behaviors therein. Based on these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we attempt to address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about the solute effect on interfacial water, including 1) ion specificity in their effects on water dynamics, 2) spatial range of solute effects, 3) micro-heterogeneity in the solutions and 4) coupling of water-protein dynamics in the jammed intercellular spaces.

第二场923 江玉海上海自由电子AMO实验站建设以及冷原子显微成像谱仪研发

目:上海自由电子AMO实验站建设以及冷原子显微成像谱仪研发

报告人:江玉海 研究员

主持人: 教授

间:92313:30

点:理科大楼A814会议室

报告简介: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海德堡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项目主持人。2011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先后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的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A),上海市“浦江人才”,科技部、基金委等重大重点专项会评专家。长期从事飞秒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同步辐射在原子分子以及纳米材料中应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重点关注强场原子分子以及纳米材料中的量子现象与先进成像技术研发。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大基础建设自由电子激光束线建设专项、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973)、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发、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

报告内容简介:

围绕着“上海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创中心”的科学建设布局,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发改委批准建设上海软和硬X-ray自由电子激光以及用户光束线。用户束线覆盖生物分子成像,物理超快过程,超快化学反应,分子动态成像等建设单元。这里介绍其中“分子动态成像”单元的用户探测终端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前沿科学应用。分子动态成像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研发一套多体反应动量成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在飞秒时间尺度和原子空间尺度下,用于研究超强超快超短自由电子激光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反应全新量子规律,利用先进激光光源实现对原子分子的量子调控和操纵。

报告中第二部分也将介绍最近研发的超高分辨冷原子成像谱仪的研发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和太赫兹激光、自由电子激光结合的可能应用等,该装置动量分辨率达到0.12 a.u.,允许我们探测金属元素的神奇强场量子行为,报告中介绍一些我们初步取得的一些结果。

第三场923 Mauro TonelliSolif State Application by Fluoride Single Crystals

目:Solid State Application by Fluoride Single Crystals

报告人:Mauro Tonelli 教授

主持人:钟标 博士

间:92315:00

点:理科大楼A207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Mauro Tonelli教授是比萨大学物理系“新材料激光应用”研究小组成员。他以激光晶体生长和应用而闻名,特别是碱金属卤化物晶体,掺杂稀土离子的氧化物和氟化物晶体。他在比萨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团队,现已发展成为意大利唯一一家生长绝缘氟化物材料的机构。这种材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开发用于医疗,机械和激光应用的材料之一,对于全固态光学制冷机尤为重要。他还参加探测引力波Virgo项目,参与该项目中光学探测系统的建设。M. Tonelli教授在相关书籍和科学期刊上发表超过300多篇论文,论文被引超过10538次。

报告内容简介:

We developed high-quality single fluoride crystals by Czochralski technique. This activity cover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IR and visible lase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solid state cryocooler, and Metrologic application. The active parts of these devices are insulator hosts containing fluorine doped with trivalent rare earths to cover by solid state laser the UV,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wavelength reg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nd laser emission in the 2 mm wavelength region for two particular materials: KY3F10 and SrF2 doped with Tm3+ and Ho3+, studying the slope efficiency and tunability. Also, we investigated LiYF4 crystal co-doped with Yb3+, Tm3+ and showed by FFT analysis the contribution of Tm3+ to cooling effect. This behavior has been studied on two sample with different Tm3+ doping level. Moreover, we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no-crystal fiber (SCF) by micro-Pd techniqu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we showed by a birefringent SCF doped with Yb3+ the possibility to develop high power amplifier

第四场924 花伟杰Computational spectroscopy–as applied in photophysics, photo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目:Computational spectroscopy–as applied in photophysics, photo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报告人:花伟杰 教授

主持人:Konstantin E. Dorfman 教授

间:92410:00

点:闵行校区光学大楼A214会议室

报告简介:

花伟杰,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化学本科(2000-2004),南京大学(2004-2010)和瑞典皇家工学院(2007-2011)联合培养理论化学博士。随后在瑞典皇家工学院(2011-20132015-2016)和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2013-2015)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获瑞典Lars Hierta 纪念基金会基金(2012),并作为共同负责人获瑞典科学基金会基金(2016-2019)。2016年底回国至今,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7年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X射线光谱计算方法发展与应用,通过结合量子化学、凝聚态物理、分子动力学、非线性光学研究分子、生物及纳米材料中的结构、光谱和动力学。近年来,主要研究分子超快非线性X射线光谱和二维材料的传统X射线光谱。在Chemical Scienc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arbonStructural Dynam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Physical Review B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综述4篇。作为主要作者及参与开发4个光谱计算软件包。

报告内容简介:

Spectroscopy uses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to probe the structures of molecules and materials. Spectral simulation at the quantum mechanical level can help make reliable interpretations of experimental features, which guarantees correct further analysis to extract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insights.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our recent computational spectroscopy studies in the optical and X-ray regime,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photophysical/photochemical mechanisms and the structure-spectroscopy relation. With QM/MM approach and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e simulated UV absorption, and vibrationally-resolved 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spectra for donor-acceptor molecular co-crystals to help investigate the details of thermally-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 photophysics. At the multiconfigurational quantum chemistry level, transient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XAS) of the isolated uracil molecule was simulated to help identify the photo-decay mechanisms from the ππ* state (S2) and spectral fingerprints of the nπ* dark state (S1).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X-ray photoelectron an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f 2D materials (N-doped graphdyine and g-C3N4) was simulated to determine the local structures and make correct spectroscopic interpretations.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and we discuss to employ appropriate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different problems so as to best bridge experiment and theory.

场:926 韩秀峰自旋极化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目:自旋极化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报告人:韩秀峰 研究员

主持人:段纯刚 教授

间:92614:00

点: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韩秀峰,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3年在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2002年分别在日本东北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和爱尔兰圣三一学院等处从事自旋电子学研究。2000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7年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2007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国际期刊JMMM副主编、SPIN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原理”研究,发表SCI学术论文300余篇;获中国发明和国际专利授权80余项;有国际会议邀请报告70余次;主编《自旋电子学导论》、参与撰写《Handbook of Spintronics》等其他4部专著。与合作者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纳米环磁随机存取存储器(Nanoring STT- NMRAM)原理型演示器件( 2013 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非易失多功能可编程自旋逻辑单元、自旋共振隧穿二极管、自旋发光二极管、纳米环自旋纳米振荡器、纳米环微波探测器和纳米环随机数字发生器等原型器件、一种高灵敏度磁敏传感器中试型器件、一类新型磁子阀和磁子结等原型器件。获2018 年度亚 洲磁学联盟奖( AUMS Award 2018)

报告内容简介:

自旋电子学是基于电子的自旋、轨道和电荷自由度,研究电子自旋相关输运性质以及自旋与磁、光、电、力、热、声等物理场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21世纪将是自旋电子学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和自旋电子器件深入开发及广泛应用的黄金时期。自旋电子器件将对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与民品、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心磁脑磁成像与医疗检测、信息科学和技术等众多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起到升级换代的推动作用。该报告将简述新型磁性隧道结材料制备研究、以及隧穿磁电阻(TMR)效应、基于量子阱态的自旋共振隧穿磁电阻(QW-TMR)效应和新型磁子阀效应等物理研究,并简要介绍磁性隧道结(MTJ)及其隧穿磁电阻效应(TMR)和新型磁子阀及其磁子阀效应等在自旋电子学核心器件方面的重要代表性应用与研发进展,例如自旋存储器/磁随机存储器(MRAM)、自旋逻辑/磁逻辑、TMR磁敏传感器、自旋共振隧穿二极管以及一类基于磁子流的新型磁子阀和磁子结等关键器件等。

第六场927 徐红星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院士报告)

目: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

报告人:徐红星 院士

主持人:孙真荣 教授

间:92709:00

点:闵行校区光学大楼三楼报告厅

报告简介:

徐红星,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杰青,2010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得饶毓泰物理奖,2016年获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表面增强光谱、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实验上首次发现了金属纳米结构间隙的巨大电磁场增强效应,是超灵敏光谱传感的基础;首次实现了纳米光逻辑,开创了纳米光芯片研究的新方向;最近把等离激元共振的灵敏度提高到亚皮米精度。发表论文180余篇,SCI引用150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的两篇(分别是1999PRL,当年PRL被引最高的两篇文献之一;2000PRE,当年PRE被引最高文献,被选为PRE的里程碑论文),单篇超过100次的41篇,h因子622014-2018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榜。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在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国际系列会议(SPPNFOSPIE,FOP)中,任FOP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其它三大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任高登研究会议(GRCPlasmonically-Powered Processes国际会议首届大会主席。

报告内容简介: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在光作用下的集体振荡,可以把光场束缚在金属纳米结构表面,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光的衍射极限,是纳米光学和表面增强光谱学等新兴领域的重要基础。相关的研究形成迅速发展的等离激元光子学。在本报告中,主要讲述等离激元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纳米结构亚皮米精度表征和其它超级光学传感现象中的作用机理:金属纳米结构在光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的等离激元共振,驱动金属纳米结构上的自由电子通过纳米间隙产生电磁耦合,将特定频率的光束缚在极其微小的空间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及其它相关效应。另外一方面,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有着速度极快和容量巨大的优势,但由于光的衍射极限,光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面临原理和技术的双重瓶颈。本报告也讲述表面等离激元在金属纳米线上传播的机理,及其实现纳米尺度的光子路由、纳米光逻辑和集成的原理,有望为发展纳米光信息处理技术和实现纳米光芯片奠定基础

场:109 褚君浩智能时代与物理科学技术(院士报告)

目:智能时代与物理科学技术

报告人:褚君浩 院士

主持人:武海斌 教授

间:10914:00

点:闵行校区一教110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褚君浩,男,1945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19861988年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物理系任洪堡研究成员,19932003年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兼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曾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理事,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原参事。目前已培养博士生 90余名,其中2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褚君浩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研究,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器件物理等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从事极化材料和器件、以及太阳电池研究,先后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和应用;出版《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学》等专著4部,编著8部,是Landolt-Boernstein 《科技数据和公式》手册的作者之一。

褚君浩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先后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届九三楷模、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十大人物。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从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脉络和重点谈起,分析智能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态势,进而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物理科学与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场:1016 邹进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tructures through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目: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tructures through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报告人: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101609:00

点: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QUALIFICATIONS

PhD (Materials Physics major) 1989-1994

School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MEng (Metal Physics major) 1982-1985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BSc (Solid State Physics major) 1978-1982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APPOINTMENTS

1/2009 – now Chair Professor in Nanoscienc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and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QLD 4072, Australia

4/2010 – 3/2014 ARC Future Fellow (level 3)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and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3/2007 – 12/2008 Reader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1/2004 – 3/2007 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8/1993 – 12/2003 Postdoctoral/ARC APD Fellows/Research Fellow/ARCQEII Fellow Australian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5/1985 – 5/1989 Research Associate

Beijing Laboratory of Electron Microscop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REASEARCH FIELDS &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Professor Zou’s primary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nanoscience - fundamentally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nanostructure-property/functional links through characterizing nanomaterials using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His current major research projects are

Epitaxial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and nanowire heterostructures

Development of thermoelectric nanostructures

In-situ deform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报告内容简介:

The ultimate go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materials with desirabl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for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to explore new propertie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tructures. For this reason, it is critical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aterials, from which it can gain the detailed “know-why”. In this presentation, I summarise some of studies performed in my group, in which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employed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ange of nanostructures.

场:1030 周小红基于HIAF的物理研究

目:基于HIAF的物理研究

报告人:周小红 研究员

主持人:周先荣 教授

间:103014:00

点: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周小红,研究员,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主任。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实验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受聘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自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原子核结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从2015年开始,担任“十二 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项目副经理,负责实验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建造。

报告内容简介:

2010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简称HIAF)。经过一系列评估和论证,HIAF201512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HIAF建设地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已于201812月正式开工建造。HIAF由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增强器、高能放射性束流线、储存环谱仪以及若干实验测量装置构成,总投资约为25亿人民币。依托HIAF,我们将拓展核素存在版图,研发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开展前沿物理研究;同时,开展重离子束应用研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本报告简要介绍拟建的加速器系统、实验测量装置以及相关的物理研究计划。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第一场923 Michael WillisNew reactions and catalysis for sulfur functional groups

目:New reactions and catalysis for sulfur functional groups

报告人:Michael Willis 教授

主持人:姜雪峰 教授

间:92315:00

点: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Michael Willis教授毕业于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之后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Steve Ley教授合作。随后,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北约/皇家学会研究员,在David Evans教授小组从事两年研究工作。1997年,他回到英国,作为讲师入职巴斯大学化学系,200510月至2010年,他是EPSRC高级研究员。他于20071月加入牛津大学,2013年晋升为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是围绕新催化工艺的发展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报告内容简介:

该报告主要介绍他们小组在硫的官能团转化中发展的新反应和新催化体系,以及利用他们发展的催化体系应用于工艺生产开发。重点介绍他们课题组在发展二氧化硫替代物上的应用研究。

第二场926 李长坤 :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

目: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

报告人:李长坤 研究员

主持人:汪日新 研究员

间:92610:00

点:闵行校区二教105

报告人简介:

李长坤,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导师为王剑波教授和张艳教授。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Masahiro Murakami 教授课题组和德国弗莱堡大学化学系Bernhard Breit 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初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开展独立研究。曾获中组部人才计划、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2011)和德国洪堡奖学金(2013)。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催化和有机合成。

报告内容简介:

新型手性双噁唑啉-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中具有选择性和活性挑战性的脂肪族底物、季碳手性中心构建以及非贵金属催化剂开发等方面的运用。

第三场926 Nicolas Andruskiewitsch The role of Nichols algebras in the cohomology of finite-dimensional Hopf algebras(院士报告)

目:The role of Nichols algebras in the cohomology of finite-dimensional Hopf algebras

报告人:Nicolas Andruskiewitsch 院士

主持人:胡乃红 教授

间:92610:10

点:闵行校区数学楼401报告厅

报告简介:

Nicolas Andruskiewitsch院士,1989年博士毕业于阿根廷科尔多瓦大学,留校工作分别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和资深教授,德国洪堡学者,2010年成为阿根廷科学院院士。Andruskiewitsch教授是国际著名的Hopf代数分类学权威专家,是国际该领袖级专家,由于其系列杰出性工作,于2014年在韩国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应邀做这个领域的45分钟大会报告。他致力于有限维点Hopf代数的分类工作(属于Kaplansky1975年的著名第10猜想问题)、Basic Hopf代数上的有限维Hopf代数结构分类,在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110余篇。在国际上多次组织International Workshops on Hopf AlgebrasQuantum Groups and Tensor Categories。美国代数杂志Journal of Algebra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I will report on work in progress, joint with Iván Angiono, Julia Pevtsova and Sarah Witherspoon. It was asked by Friedlander and Suslin whether the cohomology ring of a finite-dimensional Hopf algebra is finitely generated I will explain our approach to answer affirmatively this question, extending work of several authors.

927 Gadi Rothenberg Designing hybrid porous networks for water/alcohol separation

目:Designing hybrid porous networks for water/alcohol separation

报告人:Gadi Rothenberg 教授

主持人:何鸣元 教授

间:92715:00

点: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Gadi Rothenberg 教授于19931999年先后在以色列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取得了化学本科和博士学位。随后在耶鲁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后结束以后加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08年晋升为教授同时担任多相催化和可持续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出版了两本与催化相关的专注,并发表了180篇研究论文。申请16项专利并合作创立了与催化有关的研发公司。侧重于新催化剂的研发。

报告内容简介:

Gadi Rothenberg 教授于19931999年先后在以色列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取得了化学本科和博士学位。随后在耶鲁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后结束以后加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08年晋升为教授同时担任多相催化和可持续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出版了两本与催化相关的专注,并发表了180篇研究论文。申请16项专利并合作创立了与催化有关的研发公司。侧重于新催化剂的研发。

第五场929 刘宣勇:钛基牙种植体表面抗菌处理及机制研究

目:钛基牙种植体表面抗菌处理及机制研究

报告人:刘宣勇 研究员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间:92915:30

点: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刘宣勇,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主任。并担任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分会候任主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与界面,长期从事医用钛合金和PEEK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系统、融合器和种植牙等医疗器械研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7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90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1800余次,编著和主编专著4部,获授权专利30余项。

报告内容简介:

牙种植体植入口腔后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会导致植入失败。因此,要延长种植体使用寿命,除了优良的骨结合能力之外,高效、安全、长期、稳定的抗菌特征也非常重要。在植入体表面装载抗菌剂可显著改善其抗菌性,但对其安全性和可控性应进行深入研究。钛及其合金具有低模量、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牙种植体材料,但其仍然存在缺乏抗菌性的缺点。近年来,刘宣勇研究员课题组针对钛基牙种植体表面改性需要,研究了医用钛合金表面镶嵌纳米银的抗菌效果,应用细菌的结构和新陈代谢特点,设计和建立了相关抗菌模型,并通过对非银抗菌体系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医用钛合金表面抗菌改性的手段和机制。本报告将系统介绍在钛基牙种植体表面抗菌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相关抗菌机制

109 Keiji Maruoka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Organ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rganic Synthesis

目: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Organ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rganic Synthesis

报告人:Keiji Maruoka 教授

主持人:王丽佳 研究员

间:1099:30

点: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Keiji Maruoka教授 1980年于美国夏威夷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Hisashi Yamamoto教授)。同年到名古屋大学任教,1985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5-2001年于北海道大学任职教授。2000年至今在日本京都大学任职教授。2015年至今聘为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Maruoka 教授在有机催化领域享有盛誉。已发表论文540 多篇,获授权专利36 项,被引用15700多次,H-index65。开发有著名的Maruoka催化剂。主要研究兴趣为:以仿生酶催化剂的设计绿色有机合成为目标,开展三个方面的的工作:1、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手性氨基酸制备中的应用;2、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3、二螯合路易斯酸的开发及其在可控有机合成中的应用。Maruoka 教授在催化领域贡献突出,目前获近20 项日本本土和国际奖项:日本化学会进步奖(1985),Inoue 学术奖(2000),Ichimura 学术奖(2001),日本有机合成化学协会奖(2003),名古屋银牌奖(2004),绿色与可持续化学奖(2006),文本科学大臣奖(2006),日本化学会奖(2007),分子手性奖(2007),诺华杰出学者讲座奖(2007/2008),Chunichi 文化奖(2010),Arthur C. Cope 学者奖(2011),紫绶褒章(2011),洪堡高级研究奖(2011),Toray 科技奖(2012),京都新闻大奖、文化学术奖(2012)、野依良治奖(2016)、日本学术奖(2018)等。担任多个杂志的主编和编委:Chem. Lett.; Org. Biomol. Chem.; J. Syn. Org. Chem. Jpn;Chem-Asian J.; Chem.Commun.; Accounts Chem. Res.; Chem. Rec.; Adv. Synth. Catal.; Tetrahedron Lett.; Asian J.Org. Chem.

报告内容简介:

近年来,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设计新的催化剂和新的有机转化,对于从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中构建新的、有用的手性分子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有机催化已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为较传统的过渡金属催化系统提供实用的替代或补充技术。合理地设计环境友好型手性有机催化剂,对温和条件下的环境友好型不对称有机转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有机催化剂不对称转化中实现高反应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关键问题是在高性能有机催化剂的设计上合理地纳入一个优势结构。本报告将介绍超活性的“Maruoka Catalyst®”“Simplified Maruoka Catalyst®”,及其在高效生产人工氨基酸作为新型医药中间体中的应用。除了合成应用外,本报告的重点在于详细介绍高性能有机催化剂结构的合理设计。

109 徐森苗Ligand Enabled Iridium-Catalyzed Selective Borylation

目:Ligand Enabled Iridium-Catalyzed Selective Borylation

报告人:徐森苗 研究员

主持人:王丽佳 研究员

间:10910:20

点: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徐森苗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同年进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师从丁奎岭院士),并于2009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日本京都大学(2009.9-2010.9,导师: Prof. Keiji Maruoka)、美国俄勒冈大学(2010.10-2013.9,导师:Prof. Shih-Yuan Liu)、美国波士顿学院(2013.9-2015.2,导师:Prof. Shih-Yuan Liu)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任研究员。自独立开展工作以来,徐森苗研究员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等称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不对称催化和有机硼化学。

报告内容简介:

有机硼化合物在合成化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和催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区域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方法一直以来是这一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报告将分两部分介绍我们课题组最近两年在这方面的进展:1)环戊二烯基配体促进的铱催化的脂肪内烯烃的区域选择性硼氢化反应;2)新型手性硼基配体促进的铱催化的碳氢键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硼化反应。

109 刘尽尧基于功能生物膜的界面调控及应用

目:基于功能生物膜的界面调控及应用

报告人:刘尽尧 研究员

主持人:贺小华 教授

间:10915:00

点:闵行校区化学楼135

报告人简介:

刘尽尧,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教授),20132018年分别在杜克大学生物医学与工程系(导师:美国发明院院士、系主任Ashutosh Chilkoti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学院Koch肿瘤研究所(导师: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三院院士Robert Langer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肠道菌群与疾病治疗、生物界面与免疫调控、纳米药物与药物递送、肿瘤早期诊断与成像等。目前主持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国自然面上基金等。至今,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所发表论文SCI他引1400余次。相关工作被MIT NewsBoston Herald等媒体报道。曾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科学院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

报告内容简介:

细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可基因编辑、快速繁殖以及病灶部位特别是肿瘤部位易于富集的特点,在生物成像、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都与之息息相关,这一领域得到了极大关注。因此,以细菌为介入手段来干预和治疗疾病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将细菌应用到体内,尤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依然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我们借助材料改性、界面修饰等手段发展了一种能将细菌高效靶向递送至病灶部位的隐身策略,在肿瘤、肠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该领域面临的系列难题,为活体细菌药物的安全高效递送提供了新机遇。

1024 Bradley D. SmithNear-infrared Molecular Probes for Biological Imaging and Therapy

目:Near-infrared Molecular Probes for Biological Imaging and Therapy

报告人:Bradley D. Smith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10249:00

点:闵行校区化学楼135

报告人简介:

Bradley D. Smith 教授分别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以助理教授身份进入美国圣母大学工作,并拿到终生教授职位,是圣母大学“综合成像中心”主任,并于2008年获得“Emil T. Hofma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称号。Smith教授是超分子化学及其生物应用领域国际知名教授,主要从事小分子和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和应用,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检测、治疗肿瘤和微生物感染等的化学生物探针,以及一些互锁结构的荧光和光热分子及其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Smith教授是ACS旗下Bioconjugate Chemistry 期刊的副主编。

报告内容简介:

The lecture will describe new families of light absorbing molecular probes. Cell microscopists have a need for fluorophores with high photostability, extreme brightness, low phototoxicity, and user friendly bioconjugation. In contrast, in vivo imaging researchers and fluorescence guided surgeons strongly prefer fluorescent probes that emit low energy near-infrared light since it can penetrate through skin and tissue. A family of interlocked molecules called squaraine-rotaxanes are valuable as extremely bright and stabl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s. A novel programmable pre-assembly method called Synthavidin produces fluorescent squaraine-rotaxanes probes with tunable multivalent binding properties for cancer imaging. The same process can be used to create targeted probes that absorb near-infrared laser light and generate heat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cancer.

地理科学学院

第一场1016 Jamie LeadTransformations and persistence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environment

目:Transformations and persistence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environment.

报告人:Jamie Lead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1016日下午14:00

点: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Jamie Lead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环境纳米科学和风险中心主任,国际应用化学联合会研究员,英国政府(DEFRA)纳米技术环境危害和风险评估工作组成员,瑞典环境、农业科学和空间规划研究委员会(FORMAS)环境污染常设专家小组成员,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环境纳米科学教授,英国环境纳米粒子分析和表征设施总监,以及关于环境中痕量金属分析的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专家。Lead 教授目前已发表论文200 多篇,总被引用超过12200多次,并且约以每年1300次的速度在不断增长。2017年,他被汤姆森路透社评为在环境和生态领域论文被高度引用(全球前1%)的研究学者。Lead教授曾任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期刊的主编,现任纳米影响(NanoImpact)期刊的主编。

报告内容简介:

纳米技术是一个基础平台,支持大多数现代工业流程和消费产品,包括能源生产、医药和计算等多个领域。应用于纳米技术的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然而,它们可能对环境造成危险。它们的广泛使用导致排放和暴露在环境中,许多是由有毒物质制成的。此外,在水化学、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效应等方面也显示出新的环境和生物行为。

原始纳米材料在环境中可能经历一系列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重要的变化包括氧化、硫化、溶解、团聚/聚集和生态群落的形成,这些变化改变了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影响了它们在环境中的命运、行为和效果。本报告将讨论目前对这些变化的理解及其对纳米材料的影响。重点将放在无机纳米材料和转化在剂量学、转运和命运、生物积累和亚致死生物效应方面的作用。此外,纳米材料的转化和持久性在纳米材料应用于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将在纳米修复方面进行讨论。

1023 王格慧:我国大气重霾期硫酸盐形成机制——兼谈热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

目:我国大气重霾期硫酸盐形成机制--兼谈热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

报告人:王格慧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102310:00

点: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格慧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入选者(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7),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2004)。现担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SCI刊物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编委等。先后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大气科学系学习和工作多年。承担国家、部、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相关成果在Chemical ReviewsPNA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等国际主流SCI期刊上发表近百篇,被引超过4000余次,h-index 35

报告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华北平原和长三角等地区秋冬季重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其形成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多争议。本报告以北京、西安大气为例,通过外场观测并结合实验室烟雾箱模拟,介绍秋冬季重污染期硫酸盐等二次粒子的暴增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烟雾箱模拟,探讨热力学模型研究北方城市灰霾成因的不确定性。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1021 何洪林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态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态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报告人:何洪林 研究员

主持人: 副教授

间:102109:00

点:闵行校区生命科学楼辅楼 119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何洪林,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野外台站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5)编制核心工作组成员。长期以来从事生态信息学研究,在生态系统模型数据同化、长期生态监测数据挖掘、野外台站科研信息化、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中以及与ILTERDataONE等的国际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主持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编写专著3部,中办采用咨询建议报告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8CERN科技成就贡献奖。近五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5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第四次国家气候评估报告》采纳。

报告内容简介: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我国生态系统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监测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长期、连续、动态的基础数据。生态信息学作为生态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产物,是充分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信息技术,综合研究生态数据采集、管理与共享、分析、模拟、和预测的新兴科学。该报告将从生态信息学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态信息学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生态信息学实践、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四方面开展介绍。重点介绍CERN的联网观测数据体系,CERN主要数据资料采集、网络云系统的管理和开放共享现状,生态大数据与模拟平台,以生态系统重要生态功能数据产品和基于多源数据同化的长时序数据产品开发为案例,介绍不同时空尺度(站点、区域和全国)CERN数据产品开发与挖掘应用,进而提出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

1021 郝彦宾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多层次响应机制:以碳循环为例

目: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多层次响应机制:以碳循环为例

报告人:郝彦宾 教授

主持人:周小奇 研究员

间:102115:00

点:闵行校区二教225

报告人简介:

郝彦宾,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以碳氮循环过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长期野外定位试验研究,着重探索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和氮通量及其影响机制以及水平衡,尤其是对极端气候事件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感兴趣。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Forest and Meteorology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论著,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先导(A)专项专题。现任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生态学会会员。《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编委,担任Functional Ecology,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杂志审稿人。

报告内容简介: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从“平均”变化过渡到极端气候变化,诸如极端干旱和暴雨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由过去的百年一遇发展为现在的二十年一遇。由于其发生的偶发性和大强度,生态系统很难对其做出适应,因此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陆地生态系统是由个体,种群和群落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各个组织层次在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的功能。由于它们对扰动在时空尺度的响应差异,“简单”的生态系统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时应该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能仅仅考虑单个生物有机体、种群或者物理环境因子。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诸如微生物、植物优势种或者生态系统气体交换等单一层次或少数几个层次的研究,阻碍了我们对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全面理解。这就亟需客服从个体或者种群单一组织层次来研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弊端。

碳循环作为生物系统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植物个体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将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碳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转移,在不同的组织层次上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对扰动的差异响应机制,这包括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碳循环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全球变化情景下,对生态系统合理的利用、开发与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场:924 王正兵:Future response of the Wadden Sea to sea-level rise

目:Future response of the Wadden Sea to sea-level rise

报告人:王正兵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间:92414:00

点: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204会议室

主办单位: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简介:

Ulo Mander是爱沙尼亚塔图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水安全”创新引智基地(111项目)专家,在湿地科学研究领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长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氮循环、湿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担任Ecological Engineering, Wetlands等3个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副主编,6个重要学术刊物编委,以及欧盟科技项目的评审人。承担了包括欧盟第5、6、7框架项目等在内的若干研究项目

报告内容简介:

The Wadden Sea Region consists of an extensive combination of barrier islands, coastal waters with channels and subtidal flats, tidal flats and salt marshes, where many natural abiotic processes still occur almost undisturbed. These processes include sea level movements, seabed movements, sediment transpor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Howev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rocesses are being brought about by humans: creation of polders and enclosure dams, climate change and in that context the expected accelerated rise in sea levels, subsidence, sediment nourishment and sand extraction. An important and current issue is whether and how the present Wadden Sea, with channels and subtidal flats, tidal flats and salt marshes, will be influenced in the next decades by the accelerated rise in sea levels caused by humans. This contribution focuses on the future response of the Dutch Wadden Sea to sea-level rise.

第二场:1021 陈中原气候变化与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农业文明的演替

气候变化与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农业文明的演替

报告人陈中原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102114:00

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报告简介:

陈中原,男,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 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博士后;墨尔本大学fellow;任国际Geomorphology学报主编,国际地貌学会(IAG)中国国家代表,在国际LOICZ-海陆相互作用和国际EMECS-海湾环境管理委员会任科学决策委员会委员,是APN亚洲大河三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开展长江、尼罗河等河流—三角洲地质地貌、环境考古、沉积与沉降、气候与海平面以及人类活动等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和Geology等。在国际核心刊主编9本河流-三角洲专辑(Special Issue);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

报告内容简介:

世界上尼罗河三角洲的文明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从史前的法老社会演替到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从阿斯旺谷地卢克索神庙及孟农巨像等、到开罗金字塔、以及三角洲大型水利工程,以及当前仍然保留着原始生活习性的古埃及村落,跨越了人类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穿越了早期农业文明的时光,点亮了现代社会对我们祖先的崇敬之意。有意思的是,当您翻开古埃及文明之巨书,可以发现众多的成果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考古学的研究和分析带有神秘的宗教和传说色彩,而从自然科学出发的成果不占主导位置。

本次学术报告是从地理学角度(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出发,结合环境考古学,依据自然科学“以证据为重”的原理,展示尼罗河三角洲7千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和早期农业文明的证据,着重探讨不同时间尺度(千-百年)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农业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讨论重点为:1)全新世尼罗河流域-三角洲气候变化规律;2)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农业文明的证据;3)气候对早期农业文明的作用、或农业文明对气候适应性的过程和机理;最终力图重构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为我们现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点滴依据。

1022 Ulo ManderNitrous oxide (N2O) - increasing global impact of the greenhouse gas and stratospheric ozone killer

目:Nitrous oxide (N2O) - increasing global impact of the greenhouse gas and stratospheric ozone killer

报告人:Ulo Mander 教授

主持人:李秀珍 教授

间:102214:00

点: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报告简介:

Ulo Mander是爱沙尼亚塔图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水安全”创新引智基地(111项目)专家,在湿地科学研究领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长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氮循环、湿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担任Ecological Engineering, Wetlands等3个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副主编,6个重要学术刊物编委,以及欧盟科技项目的评审人。承担了包括欧盟第5、6、7框架项目等在内的若干研究项目。

报告内容简介:

Nitrous oxide (N2O) is a powerful greenhouse gas and dangerous stratospheric O3 layer depleting agen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on organic soils are known as main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N2O emissions. Tropical regions and freeze-thaw hotspots in the temperate climate produce most of the emissions. Global-warming induced climate events boost the fluxes. N2O is a byproduct of a variety of processes from denitrification and nitrification to less known ones. Partitioning of N2O fluxes between the processes is still a major challenge. Microbial processes ar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for N2O budgets. Likewise, flux measurement techniques must be implemented on wider areas from landscapes to the globe.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gaps we lack reliable assessment of human-induced N2O emissions from soils.

The lecture will bring examples on studies of N2O fluxes from global organic soils (Pärn et al 2018 Nature Communcations) , on full-scale microbial N2O pathways in tropical organic soils (Espenberg et al 2018 Scientific Reports and Mander et al 2019 submitted to ISME Journal) and biannual N2O budget from a riparian forest measured continuously using automated soil chambers, three stem chambers and eddy covariance fluxes above canopies (Mander et al 2019 submitted to Nature Communications). Also, overview of N2O fluxes from ecosystem and landscape to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 will be given.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场929 严岳鸿蕨类植物系统基因组学:系统树的构建及其适应性进化

目:蕨类植物系统基因组学:系统树的构建及其适应性进化

报告人:严岳鸿 研究员

主持人:朱瑞良 教授

间:9299:00

点:闵行校区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严岳鸿,男,博士,现任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蕨类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博士学位。中国植物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系统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蕨类植物保育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多样性》编委、《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杂志编委,IUCN物种保存委员会中国专家组成员。现主要研究蕨类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自然杂交与网状进化,2017年在《生物多样性》期刊组织“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专辑”,2018年首次利用大规模转录组测序重构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在科学通报、生物多样性、植物学报、GigaScience、 Scientific Reports、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Phytotax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蕨类植物》、《海南蕨类植物》等专著4部。

报告内容简介:

系统基因组学是当前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趋势。如何通过系统基因组学构建稳健的系统发育结构,构建“完美”的生命之树是国内外系统生物学家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蕨类植物是陆生维管植物起源和发生的起点,历经四亿多年的演化,其系统结构和演化过程极为复杂。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利用大规模直系同源基因构建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蕨类植物演化过程中的网状进化问题、多倍化问题和适应性进化问题进行探讨。

1011 晁代印植物离子组学研究方法和进展

目:植物离子组学研究方法和进展

报告人:晁代印 研究员

主持人: 军 研究员

间:10119:00

点:闵行校区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晁代印研究员,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同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普度大学David Salt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离子组的遗传基础。2011年随Salt教授进入英国阿伯丁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2013年 4月份回国,入职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晁代印博士在Science, Nature系列, Genes & Development,PLoS Biology以及Plant Cell等国际著名发表学术论文33篇,目前被他引2000余次,H-index为19。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水稻和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植物适应土壤环境的分子遗传基础。利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的数百份拟南芥和水稻品系(accessions),结合遗传学,离子组学,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各种手段,研究植物在矿质元素吸收积累和对土壤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分子机制及其适应机制的自然变异基础,以期阐明植物演化和物种形成的遗传机制。同时,为提高农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粮食营养质量,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和植物分子生物学会重金属植物修复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化学会农业分会理事会理事

报告内容简介:

植物离子组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微量元素吸收、运输、储存以及代谢规律的新兴学科。以高通量的分析化学为基础,利用遗传学、信息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调控植物矿质元素的基因网络,是植物离子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讲座将从不同的分析化学方法和遗传学策略出发,通过实例讲述植物离子组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植物离子组学的发展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1018 郑绍建植物响应营养逆境之策略

目:植物响应营养逆境之策略

报告人:郑绍建 教授

主持人: 超 研究员

间:10189:00

点:闵行校区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1986年本科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硕士和博士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91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日本科学技术厅博士后奖学金的资助下,1996-1997和1998-2000年期间二度赴日本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7月回国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工作,并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调入生命科学学院,2007年7月起任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14年11月起任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植物响应铝毒、缺铁、重金属毒害等营养逆境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围绕逆境条件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合成、代谢、调控及其生理生态功能,细胞壁在抵抗营养逆境中的分子生理机制,类受体蛋白RLP和类受体蛋白激酶RLK以及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非生物逆境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深入系统地阐明植物应答非生物逆境、特别是营养逆境的分子生理机制。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和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课题1 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1项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迄今已在Nature,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Plant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国际权威性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IF5以上的40余篇)。 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引用4400余次,H指数39。

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和植物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浙江省植物生理和植物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是Annals of Botany,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学报的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营养逆境是指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必需或非必需营养元素过剩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由于土壤理化性状以及不能及时通过施肥的方式补充被植物吸收而带出土体的营养元素,营养逆境现象相当普遍。为了适应营养逆境,植物通过产生各种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减缓或消除逆境。结合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工作,本讲座将以植物响应缺铁、缺磷和铝毒为例,从根系分泌物和细胞壁组分两个方面,从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阐述植物应对营养逆境的策略,并展望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场:926 叶杰平AI在出行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目:AI在出行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人:叶杰平 滴滴出行副总裁

主持人:周爱民 副院长

间:92614:00

点: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504

报告人简介:

叶杰平博士是滴滴AI Labs负责人,滴滴出行副总裁。叶博士也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他的专业方向为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其在出行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他是多个国际顶级AI会议的资深委员会会员、区域主席和委员会副主席,包括NIPSICMLKDDAAAIIJCAIICDMSDM等。他也是多个顶级AI期刊的副主编,包括DMKD, IEEE TKDEIEEE TPAMI等。他于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涯奖。他的研究成果被选为顶级AI会议KDDICML的最佳论文。

报告内容简介: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为超过5.5亿用户提供出行服务。每天滴滴出行平台产生超过100TB的数据,处理超过400亿条路径规划请求以及超过150亿条定位请求。在这个讲座里,我将分享滴滴出行如何利用大数据和AI的技术来分析出行数据,并为亿级用户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务。

场:926 Keith W Ross Chair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目: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报告人:Keith W Ross Chair Professor

主持人:周爱民 副院长

间:92615:00

点: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504

报告人简介:

Keith Ross is the Dean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at NYU Shanghai and the Leonard J. Shustek Chair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t NYU.

He is an ACM Fellow and an IEEE Fellow. He is co-author (with James F. Kurose) of the popular textbook,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fourteen languages.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reviously he has worked in Internet privacy, peer-to-peer networking, Internet measurement, queuing theory, and 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

报告内容简介: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s about sequentially interacting with a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ximize a return. Recent advances i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have led to breakthroughs in AI for playing Go, playing computer video games with raw pixel inputs, and learning how to control simulated robotic locomotion. At NYU Shanghai, Keith and his students have been developing new on-policy and off-policy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s. During this talk, we will introduce the field of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survey his team's recent work in the area.

场:927 吴飞交叉汇聚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目:交叉汇聚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报告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主持人:何高奇 副教授

间:92714:00

点: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吴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跨媒体计算、多媒体分析与检索和统计学习理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访问学者(2009.10-2010.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1年)、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2018),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2018.8-2020.12)。

报告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是一种使能技术,具有内涵性、渗透力、支撑性等特点,与其他学科研究具备交叉的秉性,使之成为推动学科交叉的有力手段。本报告将简略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分析当前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对人工智能推动研究交叉、重塑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思考。

场:927 林晖:如何应对AI 时代的“创新者窘境”:流利说从0IPOA新原则与实践

目:如何应对 AI 时代的“创新者窘境”:流利说从 0 IPO A

原则与实践

报告人:林晖 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主持人:贺樑 教授

间:92715:15

点: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林晖,LAIX Inc.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曾任 Google 美国总部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自然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以及大数据挖掘。 林晖博士在顶级行业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在清华大学取得电子程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

林晖博士负责领导 LAIX 在上海、杭州、以及美国硅谷的人工智能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前沿领域,确保公司的AI技术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8927日,LAIX 正式挂牌纽交所,以其独创的教育 3.0 模式,被誉为“AI+教育”第一股。

报告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在 AI 技术如何落地产品进而实现商业化仍然是不少从业者面临的挑战。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指出,破坏性技术引发的价值网改变最终会带来颠覆式创新。在如今的“AI 时代”,所谓的人工智能是破坏性技术吗?如何带来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创新者窘境在 AI 时代是否仍然存在?本演讲从破坏性技术的特性介绍出发,阐述了在 AI 时代的新的“创新者窘境”以及应对的原则,并结合流利说在语音识别、智能情景对话机器人、个性化推荐等方面的创新介绍 AI 产品化的实践。

统计学院

第一场1015 王启华Sufficient Dimension Reduction for Nonignorable Nonresponse

目:Sufficient Dimension Reduction for Nonignorable Nonresponse

报告人:王启华 研究员

主持人:张日权 教授

间:101513:00

点: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6

报告人简介:

王启华,中国科学院核心骨干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国际统计研究会当选会员(elected member, 先后访问加拿大Carleton大学、美国California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California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Yale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德国Humboldt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主要从事生存分析、缺失数据分析、高维数据统计分析及非-半参数统计推断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两部,在 The Annals of StatisticsJASABiometrika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是一些国际与国内刊物的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Sufficient dimension reduction (SDR) for nonignorable nonresponse poses a challenge and thus there is still no article on this problem. In the nonignorable case, methods derived under ignorable missing assumption are invalid and of serious estimation bias, especially when missing rate is high. In this article, a regression calibration based cumulative mean estimation (RC-CUME) procedure is proposed to recover central subspace $\mathcal{S}_{Y|\mathbf{X}}$ with the help of a surrogate subspace.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RC-CUME are also investigated. To guide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 construct two feasible surrogate subspaces and compare the proposed RC-CUME based on the two surrogate subspaces.

A modified BIC-type criterion i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of $\mathcal{S}_{y|\mathbf{X}}$. In addition, we extent our procedure to other SDR methods. Simulation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access the finite-sampl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RC-CUME approach. A real data analysis is used to illustrate our method.

场:1015 王兆军Multiple Change-points Detection in High Dimension

题 目:Multiple Change-points Detection in High Dimension

报告人:王兆军 教授

主持人:张日权 教授

间:2019101513:45-14:30

点: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6

报告人简介:

王兆军,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统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生存分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会长、天津市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市统计学会副会长。曾获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为《数理统计与管理》副主编,《数学进展》和《统计信息论坛》编委,研究领域包括工业工程中统计监控与诊断、复杂数据中的变点、异常点检测、实验设计、高维数据统计推断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已完成多项国家面上项目。已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Annals of StatisticsBiometrikaStatistica SinicaTechnometrics等专业顶级期刊上发表数十篇专业学术论文。

报告内容简介:

Change-point detection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statistical modeling and estimation. For high-dimensional data, class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Mahalanobis distance are typically inapplicable. We propose a novel testing statistic by combining a modified Euclidean distance and an extreme statistic, and its null distribution is asymptotically normal. The new method naturally strikes a balance between the detection abilities for both dense and sparse changes, which gives itself an edge to potentially outperform existing methods.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change-points is determined by a new Schwarz’s information criterion together with a pre-screening procedure, and the locations of the change-points can be estimated via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trinsic order structur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we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provides consistent estimation with an almost optimal rate. Simu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identifying multiple change-points in terms of power and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two real data examples are used for illustration.

级学术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

第一场:1016 李韬随机动态系统的协同估计与控制

随机动态系统的协同估计与控制

报告人 教授

主持人吕长虹 教授

101613:00

闵行校区数学楼102

场:1016 刘钢单值化猜想一些最近的进展

单值化猜想一些最近的进展

报告人 教授

主持人吕长虹 教授

101614:00

闵行校区数学楼102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场:1015 黄荣分析电镜技术前沿进展及其在先进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电镜技术前沿进展及其在先进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报告人 研究员

101509:1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姚叶锋原位核磁在光化学物理方面的应用

原位核磁在光化学物理方面的应用

报告人姚叶锋 研究员

101509:3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陈丽清基于光-原子混合的量子精密测量

基于光-原子混合的量子精密测量

报告人陈丽清 教授

101510:0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方俊锋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报告人方俊锋 教授

101510:3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李艳青有机和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有机和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报告人李艳青 教授

101511:0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陈时友多元半导体中点缺陷诱导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

多元半导体中点缺陷诱导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

报告人陈时友 研究员

101511:2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涂育松生物界面水的微观性质及相关亲疏水性分子尺度理解

生物界面水的微观性质及相关亲疏水性分子尺度理解

报告人涂育松 教授

101513:0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朱秋香强关联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物性研究

强关联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物性研究

报告人朱秋香 准聘副教授

101513:2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高安然基于微纳结构和功能薄膜的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微纳结构和功能薄膜的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高安然 副教授

101513:5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王雪璐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

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

报告人王雪璐 青年研究员

101514:1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场:1015 李超锰基层状氧化物及氟氧磷酸盐正极材料的NMR/EPR研究

锰基层状氧化物及氟氧磷酸盐正极材料的NMR/EPR研究

报告人 副研究员

101514:4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十二场:1015 杨洋偶极颗粒晶体生长动力学系数的金兹堡-朗道理论

偶极颗粒晶体生长动力学系数的金兹堡-朗道理论

报告人 青年研究员

101515:05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十三场:1015 袁翔磁场下红外光谱在拓扑准粒子激发中的研究

磁场下红外光谱在拓扑准粒子激发中的研究

报告人 研究员

101515:30

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地理科学学院

第一场:1011 李超:Intense gets intenser”:an emerging feature of hydrological cycle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Intense gets intenser”:an emerging feature of hydrological cycle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报告人 紫江青年学者

主持人 教授

102314:30

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

第二场:1023 史贵涛:南极雪冰中硝酸根沉积保存过程及其对大气氧化环境的指示意义

南极雪冰中硝酸根沉积保存过程及其对大气氧化环境的指示意义

报告人史贵涛 研究员

主持人 教授

102314:00

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

场:1023 余柏蒗:夜间灯光遥感:进展与挑战

夜间灯光遥感:进展与挑战

报告人余柏蒗 教授

主持人 教授

102314:00

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一场:1015 陈小勇生境破碎化对生态调控机制的影响

生境破碎化对生态调控机制的影响

报告人陈小勇 教授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3:1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斯幸峰不同尺度下人类活动对岛屿动物分布的影响

不同尺度下人类活动对岛屿动物分布的影响

报告人斯幸峰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3:3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刘宇Fully appreci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oil pathogens to maintaining tree species diversity

Fully appreci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oil pathogens to maintaining tree species diversity

报告人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3:5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韩骥崇明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经济化模式探讨

崇明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经济化模式探讨

报告人 教授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4:1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周旭辉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关键碳水过程的影响及生物学机制

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关键碳水过程的影响及生物学机制

报告人周旭辉 教授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4:3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赵雅萍铁氧化物复合材料与不同砷形态环境界面作用研究

铁氧化物复合材料与不同砷形态环境界面作用研究

报告人赵雅萍 教授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4:5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王兆慧卤素离子在过硫酸盐化学氧化中的作用及相应对策初探

卤素离子在过硫酸盐化学氧化中的作用及相应对策初探

报告人王兆慧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5:1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陆雪琴厌氧复杂体系中的硫代谢过程

厌氧复杂体系中的硫代谢过程

报告人陆雪琴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5:3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场:1015 刘权兴微型藻细胞的运动行为与营养物质传输

微型藻细胞的运动行为与营养物质传输

报告人刘权兴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101515:50

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场:919 顾钧揭秘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机遇

揭秘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机遇

报告人 ZILLIZ首席业务架构师

主持人 飞 副教授

91918:30

田家炳教书院205室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一场:109 周晓峰智能微纳感知及仿生微纳界面研究

智能微纳感知及仿生微纳界面研究

报告人周晓峰 副教授

主持人刘醒省

10913:00

闵行校区信息楼133室

第二场:109 胡孟晗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人胡孟晗 副教授

主持人刘醒省

10914:00

闵行校区信息楼133室

统计学院

第一场:109 李丹萍Optimal Dynamic Risk Sharing under the Mean-Variance Criterion

Optimal Dynamic Risk Sharing under the Mean-Variance Criterion

报告人李丹萍 副教授

主持人吴述金 副教授

10913:00

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6

第二场:109 石芸When is Systematic Risk Priced? A New Perspective from Probability Weighting

When is Systematic Risk Priced? A New Perspective from Probability Weighting

报告人石 芸 副教授

主持人吴述金 副教授

10913:40

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6

第三场:109 马慧娟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ling of Latent Trajectory Features with Longitudinal Data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ling of Latent Trajectory Features with Longitudinal Data

报告人马慧娟 助理教授

主持人吴述金 副教授

10914:20

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6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第一场:1015 葛建忠多空间尺度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数值模型系统及其应用

多空间尺度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数值模型系统及其应用

报告人葛建忠 副教授

主持人 辉 教授

101514:00

闵行校区河口与海岸大楼A204会议室

第二场:1015 张芬芬近岸水体中碳结构组成,入海通量入海通量及其气候效应

近岸水体中碳结构组成,入海通量入海通量及其气候效应

报告人张芬芬 副教授

主持人 辉 教授

101515:00

闵行校区河口与海岸大楼A204会议室

第三场:1022 冯志轩北冰洋生态系统演变: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北冰洋生态系统演变: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人冯志轩 研究员

主持人 辉 教授

102209:30

闵行校区河口与海岸大楼A204会议室

第四场:1022 曹芳Linking UV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chemical rates using remotely sensed ocean color

Linking UV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chemical rates using remotely sensed ocean color

报告人 芳 副教授

主持人 辉 教授

102210:30

闵行校区河口与海岸大楼A204会议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043426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0.html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自然科学系列68周年校庆校级学术报告册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