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的态度(精)-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鄂伦春族干部群众对建立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保护区的诉求


200710月,在国家民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是否建立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保护区的问题,课题组以问卷的形式首先征求了鄂伦春族基层百姓的意见,印发“关于建立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保护区的调查问卷”1000份,分别发放到全国8个鄂伦春族乡,即黑龙江省的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乡和新兴鄂伦春族乡,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乡,古里乡,托河乡,覆盖面达鄂伦春族聚居区的90%,具有绝对的代表性。至20081月,共收回问卷756份,全部来自基层干部和猎民。


一.问卷统计情况

答卷者均为年满18岁(含)以上的鄂伦春族人,男性占53%,女性占47%。从就业现状看,务农者占49%,乡镇干部、教师、外出打工、无业和其他人员占51%。从家庭一年的人均收入来看,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家庭占68%30005000元的家庭占24%50007000元的家庭占5%7000元以上的家庭仅占3%。从家庭人口情况来看,2人之家占 19%3人之家为39%4人之家为29%5人之家为13%。从狩猎情况来看,家里从来没有人参与过打猎活动的的家庭占30%,以前有过打猎活动的的家庭占16%一直在打猎的家庭占54%打猎在家庭经济来源的比重中占30%以下的家庭66%,占30%50% 的为19%50%75% 13%75%以上的为2%放弃打猎的原因是什么?回答政府禁止打猎的占51%没时间打猎占12%没兴趣打猎的占8%,猎物太少占29%家里想从事打猎活动吗?回答想从事打猎活动的占60%,不想的占19%,无所谓者占21%。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什么?回答如下:种地占48%,打猎占12%,其他为40%。您满意家里种地的收入吗?满意者为6%不满意者为72%,还行者为22%.打猎和种地比较,您更愿意哪一个?更愿意种地者占15%更愿意打猎者为51%,说不上者为34%。如果国家为鄂伦春族建立狩猎文化保护区,您会持何种态度?支持者为95%,不支持者为1%,无所谓者为4%。您支持建立鄂伦春族狩猎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我就喜欢打猎者占30%,可以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占41%狩猎是鄂伦春族文化传统,理应被保护和传承占87%,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占28%,可以扩大鄂伦春族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占32%。您不支持建立鄂伦春族狩猎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狩猎是“落后”传统,应早日放弃占1% B.没有资源,现实条件不允许占30% C.会破坏生态环境占5% D.种地比打猎更挣钱占6% E.不会打猎占4%

二.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5%的鄂伦春族干部和群众对建立保护区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支持率很高。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狩猎和种地的矛盾问题。答卷人49%务农,50%的收入来自种地,50%的人却对种地不满意,想种地的人只有50%与此同时,鄂伦春自治旗已经禁猎12年,黑龙江省58村也只有极少数人拥有猎枪,纯粹的猎民已经没有,而且答卷人中,60岁以上的有狩猎经历的老人只占20%,很多年轻人甚至没有打过猎,但鄂伦春人对狩猎仍然充满激情,非常怀念过去的狩猎生活,很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虽然狩猎的收入仅占20%,但想打猎的人数远远高于想种地的人数,占答卷人的30%


1
三.笔者与鄂伦春猎民的访谈案例

王建华,女,鄂伦春族,1974年生人。
问:王建华,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情况吗?
答:我家三口人,丈夫叫王峰,汉族,我们有一个女儿。我现在没干什么,基本就待在家里。我家的房子是砖瓦房,30平方米,估价1万元。家里有彩电1台,冰柜1台,影碟1部,洗衣机1台,电脑1台,手机两部。电脑已上互联网,很多信息在网上获取。我家有浅水井,饮水很方便。家庭取暖和炊事能源主要是木材,有火炕和炉子。我家有30亩地,2004年就租给别人种了,每亩地40元,年租地收入1200元。我家地少,而且也没有大型农机具,所以只好出租。我爱人在乡政府上班,挣工资,我家一年的收入是15万元。每年米面、烟酒、油、肉、菜等的支出大约3000元,水电费100元,人情费1000元,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多少钱。
问:你能谈谈自己参与政治活动的情况吗? 答:我还是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的。对中央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是通过看电视了解,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我参加的政治活动也就是村民选举,投票的依据是能否带领大家致富。
问:你认为鄂伦春族和汉族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鄂伦春人太老实,挣大钱的人不多。
问:作为鄂伦春人,这个民族最让你自豪的东西是什么?
答:以前挺自豪的,鄂伦春人打猎很厉害,但现在自豪不起来,猎枪也收了,猎物也没了,而且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问:鄂伦春语言的命运如何?
答:鄂伦春语我一句也不会讲,我对此很悲观。 问:你日常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是什么?
答:打麻将,看电视,村里一年四季死气沉沉。 问:你认为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和经济活动方式对本民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冲击有多大?是否与汉族有明显趋同趋势?
答:冲击非常大,但这是很自然的,为了生存,鄂伦春人不得不适应环境。在衣食住行方面,鄂伦春族已基本汉化,这是没有办法的。特别是土地承包以后,村民的凝聚力不如以前了,人际关系也越来越淡。
问:鄂伦春族原有的生存环境是否遇到了经济开发和旅游开发的冲击?你对外来的开发持何种态度?
答: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很矛盾的。经济开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原有的生存环境,森林不再茂密,河水不再清澈,有时我很失落。
问:你对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否满意? 答:基本满意。
问:政府是否在保护和扶持鄂伦春族方面已经尽责?
答:尽职尽责,我们很受益。但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比如,对鄂伦春族文化保护问题重视不够。还有,鄂伦春人没有发展出路,很多人靠出租土地为生。
问:政府对你们民族最大的扶持和优惠是什么?
答:修公路,盖房子,公费医疗,孩子上学基本免费。 问:你对政府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答:多关心百姓生活,到农户家走一走,了解民情。 问:政府还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答:给老百姓多找一些生路,有的鄂伦春族家庭太困难了。

2

吴瑞兰,女,鄂伦春族,1947年生人。
问:瑞兰姨,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家里的一些情况吗? 答:我有四个小孩,现在我们老两口和小儿子一起生活。我老伴退休之前在乡政府开车,我过去在乡政府担任妇女主任,现在也退休了。我和老伴都是鄂伦春族,不仅会讲鄂伦春语,而且还是乡里会唱本民族民歌的主力之一。我家的住房面积65平方米,砖瓦结构,估计1.5万元。我家有彩电两台,影碟机1台,洗衣机1台,缝纫机1台,固定电话1部,手机两部,电脑1台,小汽车1辆,摩托车1辆。市内有饮水井,炊事能源主要是木材。我们家没有土地,主要收入就是退休金和儿子的工资。我养了5只鸡和1只兔子,还养了两条小狗。我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挺满意的,喜欢采集和钓鱼。但是现在身体不行了,腿疼,只能在附近钓鱼,走不了远路了。
问:你对村民选举感兴趣吗?
答:我认为,村民选举意义不大,我不太感兴趣。 问:你认为鄂伦春族和汉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答:不同的地方太多了,一言难尽。新生乡名义上是鄂伦春族乡,实际上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在新生乡汉族人比鄂伦春人牛气,鄂伦春人太老实。

吴福红,女,鄂伦春族,1942年生人。
问:福红姨您好!我想了解一下您的家庭情况?
答: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头已经过世,我现在和小儿子一起生活。我是初中毕业,精通鄂伦春语,在新生乡是元老了。我家住房面积50平方米,砖瓦结构,是政府盖的。我家有彩电1台,缝纫机1台,手机1部,摩托车1辆。我家有土地90亩,因为家里没有大型农机具,再加上劳动力不足,2003年全部出租了,每亩40元,租金4000元。家里还1匹马,两条狗,鸡和鸭我都没养。我家全年的收入仅有7000元:出租土地4000元,儿子打工1000元,护林费800元,采集500元,打猎500元。我的身体不好,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炎,每年的医药支出需要2000元。我很少去医院治疗,也很少买药,因为没有钱。
问:你日常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是什么?
答:夏天钓鱼,秋天采蘑菇,冬天打麻将,一周玩三四次吧。
问:你对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否满意?政府是否在保护和扶持鄂伦春族方面已经尽责? 答:基本满意。乡里发展的还不错,但个人没有脱贫,个人受益比较少。 问:你是如何看待鄂伦春族和狩猎文化的? 答:在我们村里,鄂伦春族是弱势群体,我们本是兴安岭的主人,但这种感觉已经淡漠,兴安岭早已不是猎人的天堂了。
问:你对政府有什么期待吗?
答:我会讲本民族语言,会唱民歌,是村里年长的老人,政府和专家说我们是难得的宝贝,但我们没有被重视。如果将来老人都不在了,鄂伦春语很可能就消失了。我有病,但也没有钱看病,我希望政府对60岁以上的老人多照顾一些,每年能给报1000元钱的药费。

关丽荣,女,鄂伦春族,1963年生人。 问:简单谈谈你家的情况吧。
答:好的。我家4口人,我有两个女儿,我丈夫也是鄂伦春族。我开了一个小卖店,生意还可以。我家的住房是1983年分的,45平方米。家里有洗衣机1台,冰柜1台,手机3部自行车1辆。我家有土地65亩,种大豆,机耕,有农用运输车1辆,每年的农产品由商贩收购。猪呀,狗呀的我都没养,就养了15只小鸡。我家全年总收入两万元,米面粮油
3
以及烟酒的开销是4000元,衣着消费支出2000元,电费1000元,交通费500元,医药费600元,人情费3000元,一年到头存不了多少钱。
问:你日常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是什么?你会讲鄂伦春语吗?
答:我喜欢唱歌表演,经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演出。平时没事也打打麻将,看看电视什么的。我基本不会讲鄂伦春语,我对鄂伦春语充满忧虑,老人没了以后,鄂伦春语有可能就消失了。
问:在你们村,鄂伦春族和汉族有什么不同吗?
答:鄂伦春人比较简单,也特别容易满足,对经济方面的欲望不是很高。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很多问题不好说,汉化现象比较普遍。
问:政府是否在保护和扶持鄂伦春族方面已经尽责,使你们收益?
答:已经尽责,我们都是受益者。但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方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一个民族的发展。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民族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现在,鄂伦春族乡与汉族村庄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这个结局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问:你对政府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答:我的愿望比较多,就是没有经费。比如,村里可以搞沼气,也可以搞一个鄂伦春民族手工艺作坊,把村民组织起来搞一些产业。
问:政府还应该在哪儿些方面做出努力?
答:修路,落实低保条件等。逊克县城到新鄂乡的公路太糟糕了,很多年了也没解决。我还希望政府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一下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依托。



案例1:访谈对象:魏春峰,男,41岁,鄂伦春族,新鄂乡政府干部;梁云,女,36岁,蒙古族,务农,新鄂乡村民,魏春峰之妻。
刘晓春问,梁云答。
问:你认为鄂伦春族与汉族的区别是什么?
答:鄂伦春族比较朴实,比汉族优越,能享受一些照顾政策。 问:你认为现代的交通通讯和经济活动方式对鄂伦春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冲击有多大?
答:鄂伦春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还保留一些,但消失的很快,外来文化的冲击谁也挡不住,会讲鄂伦春语的人越来越少。鄂伦春人从猎人变成了农民,生活方式已经基本汉化。
问:鄂伦春族原有的生存环境是否遇到了经济开发的冲击?
答:经济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发展,但自然生态环境不如以前了,老百姓无能为力。 问:你对政府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答:我家只有26亩地,太少了,希望政府多分点地。还有鄂伦春族学生的助学金太少,现在鄂伦春族学生也不是完全免费了。
问:政府还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最好能把村民组织起来,投资一些能赚钱的项目。 问:您对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有什么具体建议? 答:应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给孩子们传授鄂伦春族语言,使狩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4
案例2访谈对象:莫拴柱,男,50岁,鄂伦春族,务农,新鄂乡村民;任国云,女,47岁,新鄂乡村干部,莫拴柱之妻。
刘晓春问,任国云答。
问:能谈谈鄂伦春族的文化认同问题吗?
答:在鄂伦春族与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如财富观、人生观等还是有差异的。过去,鄂伦春族男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成为一个出色的猎手,现在就不这么认为了。如今,鄂伦春人已经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农村治理与其他地区差别不大。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与内地比较接近。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已经提前进入博物馆,猎民村已变成汉族村。鄂伦春族乡经济发展了,但文化却毁灭了。
问:你对国家的民族政策有什么感受?对政府有什么期待? 答:从鄂伦春族的角度来看,我对国家的民族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丈夫是鄂伦春族,我也是受益者。但鄂伦春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不考虑鄂伦春族的自身特点,一刀切的情况比较突出。在全省的鄂伦春族乡当中,新鄂乡还是比较富裕的乡村,但贫困户仍然存在。我希望政府能投资,在村里建沼气池,让闲置的劳动力有事可做。此外,应考虑鄂伦春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尽快解决新鄂乡与沾河林业局的森林和土地纠纷问题。
问:你村村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情况如何?
答:我们村的村民比较活跃,对政治活动和公益活动都非常积极。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在村里很有威望。村民选举使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代表会议在村庄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很大。村民的凝聚力很强,村里有什么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
问:您对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有什么具体建议? 答:

四.笔者、鄂伦春族干部及村民对建立保护区的综合建议

总体建议:

1建议国家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机构。
2结合鄂伦春族生存现状,建议建立鄂伦春族文化生态特区。
3对那些做文化生产的人,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文化遗产可以保护,人文资源可以开发。
4制订限制开发政策。 5乡村治理要抓特色。

具体建议:

第一,对具有稳定的传统风格的表演艺术,如说唱诗歌、“斗熊舞”等,要想把它保存和传承下去,就要长期培训表演新人,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或国家在当地投资一所正规的、资金充足的培训机构,培养各类民间艺人。
第二,传统手工艺的技巧正在面临改变着的经济条件的威胁。鄂伦春族毛皮制品基本是靠手工操作,这门技艺十分珍贵,但效率很低,无法与机械制品竞争。还有鄂伦春族的桦皮船,由于会做这种船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橡皮船越来越多,桦皮船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过去,鄂伦春族猎人使用的鹿哨也只能在博物馆看到了。但是,如果有足够的需求并且保证手工艺人的收入的话,即使是极其特殊的手工艺也有希望生存下来。例如在日本,有一种供相扑摔跤手使用的传统式的箱子,很多年来,只有一位手工艺人会做这种箱子,由于这门手
5
艺带来的收入能够得到保证,他儿子现在正继承着父业。
第三,可以通过旅游业来提供经济激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设立基金,抢救重要遗产。
第五,一定要想办法留住鄂伦春族语言。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学习鄂伦春族语言的良好环境,很多年轻人也不爱学习自己的母语,认为学习母语没有用。必须让鄂伦春人自己树立一种观念,即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以本民族历史为骄傲,对自己的母语感兴趣。否则再强迫他们学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他们的语言兴趣。外,语言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电脑、信息等等新名词在鄂伦春族传统语言中是没有的,所以,鄂伦春语言如果没有创新的话,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将逐渐失去功能。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语言恢复活力,提升传统语言的质量。
第六,多组织民族艺术团或文化交流团到内地或国外演出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文化。组织民族艺术团或文化交流团出去演出和展览,既可以达到宣传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扩大其知名度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增进了解、吸引旅游和投资的功能。云南省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如纳西东巴古乐队,曾多次出国演出,受到欢迎。各级党政部门应大力支持此类活动,多组织民间艺术和文化访问团出国进行民族文化交流。
第七,多途径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定居50年的发展历程,鄂伦春人由单一的狩猎经济逐渐走向多种经营,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农业已成为鄂伦春族地区的主要产业。但是,鄂伦春人并没有从心理上完全接受这一生存方式,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仅仅能维持温饱,根本谈不上小康。




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b2c2b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7.html

《保护区的态度(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