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3-29 01:17: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把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章丽

《专业标准》出台的历史背景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标准》的重要意义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针,它明确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坐标系,它规范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行为。

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测量仪,它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它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基本理念

《标准》的主要特点

第一 ,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提出了特别要求。

第二,要求幼儿园教师高度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

第三,充分体现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基本特点。

第四,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五,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标准》带给我们的启示

1.幼儿园教师要认清楚自己专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现状。

2.幼儿园教师要明确制约和影响自己专业发展的因素和条件。

3.幼儿园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并切实去行动。

一、明晰园本教研的涵义

园本教研是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朱慕菊

二、园本教研的价值取向

生态化、生活化、常态化

实践——意义取向

重视研“生”、研“学”

重视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

重视参与、反思、行动研究

重视教研制度建设

三、我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理——分析我园教育教学中的

优势与弱势、准确定位

优势:有一套成熟的课程模式;有一支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包括幼儿园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底蕴、孩子的快乐成长,以及家园社区相互支持、协作的和谐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优良格局。

弱势:

师资队伍:年轻教师多、小高教师现象

教育管理:行政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有差异;年级组的教学研究机制不利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教学质量:幼儿测查评估分析

(二)转——转变园本教研理念、

转变教研组织者的角色

1、教研的理念

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为本,为幼儿园提供有效、优质的专业服务。

2、教研的目标

应当指向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指向提高教师贯彻纲要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素质,让教师从被动专业化专项个体的主动专业化。

3、教研的方式

要向着生态化、生活化方向发展,从偏向制作的、虚假的、硬性的、单一的教研方式向常态的、真实的、日常的、多样化教研发展。

转变教研组织者的角色

1、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

上下级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 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2、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 参与者、支持者、服务者

合作在先,引导在后

教师文本一览表

(四)改——改革教研组织形式,将幼儿园

的要求与教师成长的需求相契合

主题研讨式——热点话题讨论、

参与式培训 、头脑风暴

引领推优式——网络互动、主讲人负责制、

理论提升式——读书会、专家讲座

案例分析式——观摩 实践 反思

(五)促——促多层次合作研究、

互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促以班组长为主的课程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促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各领域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促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年级组备课

(一)我园年级组备课存在的问题:

1、内容:集中在讨论年级组大活动上。

2、形式:教师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因在于教师的主体性未得到激发。年级组长一言堂。

3、结果:课程目标有所流失

(二)年级组备课的含义

“年级组集体备课”是目前在多数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种教研工作方式。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的研究本年龄段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研工作方式。(如:主题活动)



年级组备课的流程

1 1、前期准备:

角色分工(主备课、副备课):社会\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生活\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区域活动

浏览主题目标、内容等

2、正式备课

(1)、回顾阶段:交流、反思、总结前一主题实施情况

对前一主题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和评价。

反思的内容:包括教材本身的问题、材料的问题、以及印象特别深的活动,对课程作了哪些调整?

对儿童活动状况及发展水平的反思。

(2)、研讨阶段:分析、理解新主题的价值与主要思路

质疑:主题目标定位(适宜性)

主题发展线索

互动:内容设置(科学性)主备课负责考虑主题目标的落实、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如某一领域目标通过哪些活动、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来落实。设计一种或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设性的意见。包括哪些活动可以怎样调整等。

3)形成共识阶段:各成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主备课的发言、形成共识。

(六)搭——搭建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1、弹性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

请进班活动:主动邀请观摩组成员(由园长、教研员、年级组长、师傅、对子)观摩自己确定的活动内容,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进行交流反馈。

走进班活动:欢迎园长随机进班,并及时积极交流意见。

自主展示活动: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研究课题组织活动,向全园及同行展示。

2、与教师共同规划职业生涯

四、关注教研文化的建构

教研对教师缺乏吸引力,教研热情开始下降,积极主动的教研活动演化为任务式的实践,一些老问题不断反复,新问题也在出现。

这“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校本教研制度不健全或学校对教师培训不重视……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学校缺乏滋养教师职业精神的教研文化,缺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生态环境”









案例1:我们的课程故事

教研活动主要程序

一、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

指导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每时每刻,只要有师生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指导行为的产生。作为指导者的教师,什么时候该指导?怎样指导时时困扰着我们。

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多少积累了有关指导策略的一些实践性经验,这种散存于每个教师个体身上的、依存于情境的经验性智慧,是否能转化为全体实幼教师团体的实践性智慧,并作为日常指导活动的策略指南积累和传承下去,将是我们这次园本教研活动的重点。

二、确定参加人员、做好前期准备

参加人员:实幼全体教师、

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等。

前期准备:

实幼全体教师每人提供两份自己在日常活动中的指导案例实录,一份是成功的,一份是不成功的。以便集中汇总分析。

三、教研活动的主要过程

1、虞永平教授微型讲座

案例分析:共计53份案例实录,案例的集中程度高、指导相似性高。有利于形成团体智慧、寻找集体实践性智慧。

怎样理解教师的指导?

指导的含义?

指导的一般过程:观察——感受——情境分析——选择指导策略——评估指导结果

指导的主要策略?

2、现场互动

从案例中选择教师集中度高,感到指导困难最多的6

方面作为集中讨论的话题

——有关“争夺”行为的指导

——有关“合作”行为的指导

——有关“语言表达”行为的指导

——有关“建构活动”的指导

——有关“拒绝学习”行为的指导

——有关“交往”行为的指导

例:集中对“争夺”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

一位教师谈谈自己遇到的争抢行为,如何指导的,效果怎样?有什么问题?

其他教师反思:我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是怎样解决的?引发教师群体间的共同碰撞。(书记员用大表记录教师发言重点)

将教师对“争抢”行为有共性的指导策略进行总结,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命名,上升为幼儿园对这一问题的实践性智慧。

如:对“争夺”行为的指导性策略有

创造共享性活动法;

补偿法(异空间满足、异时间满足、其他等);

需求判定法;

激发新的需要法等。

集中对“拒绝学习”行为的指导策略研讨(程序同上)

3、总

回顾,大家研讨的针对某一行为的指导策略的针对性、有效性、普适性情况,并梳理成文。

还有那些亟待解决的有关指导策略的困难,确定下次活动时间,商量怎样解决。

本次教研活动形式主要特点

1、主体性

教研内容来自于教师的问题、需求(自下而上)

2、实践性

教研与日常工作的融合(专业成长应存在于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中)

3、合作性

创设环境、调动参与、合作建构(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4、有效性

促进个体、经验性智慧向团体、实践性智慧的提升

教研活动的价值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显性知识隐形化

隐形知识显性化——从教师身上挖掘、提升经验

显性知识隐形化——经验自然融化在教育行为中

2、实现个人专业的成长与幼儿园整体水平的提高

具有个性特点的个体性知识,通过日常实践的创造和反思个体的智慧可以上升为群体的智慧

案例2:系统反思——反躬才能自省



课程意识在幼教界是薄弱的甚至是缺失的,做有思想的老师,具备课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对课程的敏感性与自觉性。这里说的课程是大课程,区别于具体的活动,是对教育整体的敏感和理解,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只有教学意识,没有或不重视课程意识。很多地方的教研活动长期以来只培养教师的教学意识或具体活动意识,没有或不重视课程意识。

——李季湄

2.“主题目标平衡化”分析

3.“主题目标的调整与实施途径”分析

教研过程带给教师的冲击是:

发展课程意识,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考虑

主题活动目标合理吗?

活动合理吗?

教学目标应落实哪些核心经验?

教学策略有效吗?

转变

教学意识更多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

课程意识更多的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什么?

形成系统思考

每个环节是一节活动的一个局部

每个活动是一个主题的一个局部

每个主题是一个学年的一个局部

每个学年是整个学段的一个局部

……

……

教研文化的初步形成使得教研活动

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过程

成为有方向的实践过程

成为有信念的实践过程

成为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实践过程

五、有效园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针对问题的

平等对话的

是有交锋的

概括提升的

行动跟进的

……

最后:给自己的话

管理者自己要不断成长

要有开放的姿态和心胸

要真诚地接纳每位教师(允许教师有错误)

关注教师的需要,提供成长阶梯

谢谢大家

欢迎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0fdd6d81c758f5f71f6767.html

《园本教研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