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1)

发布时间:2013-06-25 10:30: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主讲教师: 宋江春

第1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本章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个概述,主要介绍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几种常用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的历史简介。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store,storage)、外围设备(peripheral devices)。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2、 操作系统的定义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

3、 常用的操作系统

MsdosOS/2WindowsUnixLinux等。

1.1.1 操作系统在软件层次中的地位

1、 操作系统在软件层次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系统软件还包括语言处理软件、例行服务程序等。软件的分类如表1-1

1-1 软件分类

注:1、语言处理程序包括各种语言的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汇编程序。

2、 例行服务程序包括库管理程序、链接程序、编辑程序及系统监控程序等。

3、 操作系统在软硬件层次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扩充,“裸机”+操作系统=虚拟机

一个裸机在每加上一层软件后,就变成了功能更强的虚拟机。操作系统与软硬件的层次关系如图1-1

计算机用户

各种应用软件

汇编、编辑、编译软件和例行服务程序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

裸机

1-1 操作系统和软硬件的层次图

4、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操作系统

①从人机交互的角度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具有友好方便的用户接

口界面。

②从管理者的角度

操作系统是所管理资源的程序扩充。操作系统的工作就是分门别类地管理,并详细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再按一定的策略对资源进行调度分配,为用户服务。

③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

操作系统是一种层次化、模块化结构的程序集合。

④从本课程的知识结构的角度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

1.1.2 操作系统的设计观点

操作系统的设计观点包括用户观点和资源两方面。即一方面要面向用户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五大类型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60年代以前)是以串行批处理的方式进行工作的;6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断(interrupt,通道(channel)技术的出现,使得并行处理成为可能,这为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操作系统及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始出现。

1.2.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形成

第一代计算机19451955):电子管和手工操作

这一代计算机由主机(运算控制部件、内存)、输入设备(纸带输入机、卡片阅读机)输出设备(打印机)构成,其特点是运算速度慢,体积庞大。这一阶段是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5):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每秒几千次提高到每秒几百万次),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人们研制了监督程序,由该程序自动依次处理一系列任务,于是进入了“单道批处理阶段”。该阶段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 联机批处理系统

(1) 工作方式(如图)

(2) 系统的优点

提高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干预。

3)系统的缺点

快速的CPU和慢速的I/O 设备之间产生矛盾,造成CPU资源的浪费。

2. 脱机批处理系统

(1) 工作方式 如图1-2

图案1-2 脱机批处理系统工作方式示意图

(2) 系统优点

缓解了CPUI/O设备之间的矛盾,提高了CPU的资源利用率。

(3) 系统缺点

CPU与外围计算机完全隔离,可能造成系统“死机。

3. 执行系统

(1) 工作方式

系统的构架同于联机批处理方式,但通道和中断技术的引进,使CPUI/O设备,CPU和通道的并行操作成为现实。(如图)

通道 通道

(2) 系统优点

克服了联机批处理系统和脱机批处理系统的缺点

(3) 系统缺点

作业的处理仍然是串行的。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80):集成电路芯片和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这一阶段操作系统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第四代计算机19801990):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传统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向着改变用户界面,方便用户的方向发展。

第五代计算机199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网络及分步式操作系统。

以上的历史总结见表1-2

1.2.2 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

现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分为

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processing operating system);

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perating system);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1)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概念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系统(内存)中同时存放并运行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它是一种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运行方式,内存中的分区如图1-3

1-3 一个多道程序系统在内存中的分区示意图

2)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系统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系统=批处理系统+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其优点是成批处理作业,提高了作业吞吐量,多道程序运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缺点是缺乏交互性。主要运用在大计算量的科学计算上。

3)几个概念

多道程序系统(multi-programming system

多重处理系统(multi-processing system:CPU 系统

多用户系统(multi-users system):它一定是多道程序系统,但反之不然。

2. 分时操作系统

(1) 分时技术:将CPU的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几十毫秒-几百毫秒)轮流为每个用户工作,采用这种技术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

(2) 优缺点:优点是控制简单,系统稳定性好; 系统交互性好。

缺点是用户的优先级不易控制。

3. 实时操作系统

(1) 实时操作系统要求计算机对外来信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范围内作出快速响应。主要应用在实时处理之中。

(2) 优点是响应速度快,缺点是交互能力差。

4. 网络操作系统

(1) 网络操作系统包括网络管理、通信、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和多种网络应用服务。

(2) 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比较(表1-3

1-3 多用户系统与网络系统的比较说明

5. 分布式操作系统

(1)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征

(a) 需要一个全局的文件系统;

(b) 所有的CPU上运行同样的内核,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机构,进行优化的协调工作;

(c) 有一个单一的、全局的进程通信机制。提供选择优化本地和远地的资源利用。

(d) 有全局的保护机制。

(2) 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展方向,无现成的产品推出。

1.3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分别为:

(1) 作业管理(job management);

(2) 文件管理(file management);

(3) 存储管理(store,storage,main storage management);

(4) 设备管理(devices management);

(5) 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1.3.1 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包括任务(task)管理,界面(interface)管理,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icon),联机控制(on-line,脱机控制(off-line,假脱机(spooler)控制和作业调度及调度算法。

1.3.2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又称为信息(message)管理,它是对计算机的软件资源的管理,其中包括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保护等的方法、技术及算法。

1.3.3 存储管理

主要涉及内存空间充分利用的技术、多道、多重处理及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

1.3.4 设备管理

它是对计算机硬件的管理,主要包括对I/O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及回收,主要的技术有假脱机技术(SPOOLing)、队列及缓冲技术、设备驱动程序等。

1.3.5 进程管理

简单的讲,进程就是一段正在运行的程序,进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进程调度及调度算法、进程间的通信、进程的死锁及解决的办法。由于进程管理和CPU的管理密切相关,因此本教材将其并为一章。

1.4 操作系统版本历史简介

1.4.1 DOS 操作系统简史

见表1-4

1.4.2 Windows 操作系统简史

见表1-5

1.4.3 UNIX 操作系统简史

见表1-6

UNIX 操作系统的变种见表1-7

1.4.4 Linux操作系统简史

见表1-8

1.5 表征操作系统的属性

1. 响应比,响应系数(Response Ratio

1Rp=作业响应时间/运行时间

影响Rp的因素有:CPU速度,内外存对换,I/O调度,用户数,时间片,事件优先权等

(3) Rp与设备利用率的关系

如下表1-9

     表1-9 操作系统响应系数与设备利用率的比较

.并发性(concurrent)也叫“共行性”

并发性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1) 多个作业并发执行或一个用户作业的多个程序段间并发执行:

(2) 多个I/O 设备间并发工作:

.信息的共享、保密与保护

操作系统中常见的加密方法有三种,分别为

(1) 给用户设置登录口令:

(2) 给文件加权限:

(3) 给文件加密。

.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读性、可“生成”(generation)性

5.可测试性

(1)α测试与β测试

(2)常用的测试指标

(a)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百万条指令

(b)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一般地,(a)用着测试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b)用着测试计算机的I/O处理能力。

6.安全可靠性

7.“行业评测性能比较”

8.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特点比较

见表1-10

1-10 几种常用操作系统特点比较

1.6 操作系统的“生成”、设置和配置概念

1.6.1 “生成”(system generation)、配置(configuration)和设置(setup)

1. 操作系统的安装

各种操作系统均提供一个安装程序为操作系统的安装提供方便,如DOSWINDOWSSETUP.EXE UNIXN1盘。安装的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 最小安装

(2) 典型安装

(3) 完全安装

(4) 自定义安装

2. 操作系统的配置和设置

配置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更适合用户的操作系统环境。

3. 操作系统的“生成”

所谓操作系统的“生成”(generation)是指将操作系统安装在计算机上,并对操作系统作适当配置而形成操作系统内核(kernel)的过程。

1.6.2 操作系统引导

1. 几个基本概念

(1)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它是与计算机硬件打交道的低层代码,由计算机厂商提供,一般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 中。

(2)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一种标准接口方式。

(3) 内存及地址---内存一般指RAMrandom access memory,内存中每一字节都赋以一个编码,这个编码称为地址(address,它是一个16进制的数字

2DOSWindows 的启动过程

1DOS 的构成

DOS BIOS、核心和Shell 三个层次组成,BIOS是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的集合,BIOS使得DOS可以与具体的机器硬件相分离。DOS的隐含文件io.sys提供DOSBIOS的调用接口。而核心放在文件msdos.sys中,它负责进程管理、存储管理、与文件管理、解释系统调用并执行。Shell 即为命令解释程序,存放在文件command.com中,它负责键盘命令的解释及执行。

(2) DOSWindows的启动过程

(a) 系统加电

系统加电时,主板的控制芯片向CPU 发一个RESET信号,待电源稳定后,撤去RESETCPU ROM 中的地址0XFFFF0开始执行指令。

(b) 加电自检(POST

主要是检查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内存、显示卡)是否存在。

c)检查各种设备的BIOS

主要是检查及初始化各种设备(显卡、IDE卡、SCSI卡等),设备初始化后,系统显示设备的状况。

dCPURAM检查

检查CPU的类型、时钟频率及RAM的校验。

(e) 检测系统中的其他I/O设备

主要有硬盘、CD-ROM、软驱、串口、并口等

(f) 检测系统中的即插即用设备

检测PnP设备并为其分配资源(中断、DMA通道及端口地址)

(g) 系统更新ESCD中的数据

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它是系统BIOS DOS交换硬件配置的手段,它存放在CMOS 中。

(h) DOSWindows 启动

系统BIOS从启动盘的零磁道读入主引导记录,主引导记录将io.sysmsdos.sys调入内存;读入config.sys来作系统最后的配置;DOS本身读入Command.comCommand.com 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 ,系统处于待命状态。

1.6.2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如下

1. 系统管理员任务

2. 一般日常工作

3. 阶段性工作

4. 维修常识

1.7 重点小节

1.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

2. 操作系统有五大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和分步式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的设计有用户观点和系统资源管理的观点,面对用户的观点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及良好的用户界面;系统资源管理的观点则是对计算机的各种资源进行记录、分配、调度及回收。

4.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一般用户采用命令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编程人员则用系统调用的方式控制计算机。

5. 操作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分时、并行、并发等技术来提高CPU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以提高CPU的利用率。

6. 采用通道、中断、缓冲、队列等技术来解决高速CPU和慢速I/O设备之间的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07a5046edb6f1aff001f4e.html

《计算机操作系统(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