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资料之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4-12 17:39: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肽: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化合物。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a-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

干燥:指物中的水分或其它溶剂被除去后呈现固体或半固体状态的过程。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将信息传递到效应器的物质。

转录:DNA除了可以复制外,还可以指导RNA的合成,这种以DNA的片段为模板合成RNA,使遗传信息由DNA流向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基因:染色体DNA分子中含有特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功能单位。

抗体: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在血清及组织液中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并能在体内或体外与反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式盐,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

血脂:包括三脂酰甘油、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游离的脂肪酸等。

酮体:乙酰乙酸、B-羟丁酸、少量的丙酮。

血糖:指血液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

复性:变性DNA在适宜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可重新形成链间氢键,连接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构象: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各原子各基团围绕某些共价键旋转,而形成的各种空间排布及相互关系,蛋白质的这种三维结构又称为构象。

核苷: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初速:酶反应速度是指酶促反应开始时的速度。

电泳: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向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自由基: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化学基团

活化能:分子由常态变为活化态所需的最低能量。

等电点:使蛋白质分子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等于零的溶液pH值。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侧链基团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成似不规则,但具有一定规律的特定构象,包括主链构象和侧链构象。

肽平面:肽键中CONH四个原子和与它们相邻的两个a碳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此平面即为肽平面。

同工酶: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氮总平衡:摄入的氮量等于排出的氮量。

操纵子:DNA分子中的转录单位,是操纵基因和受操纵基因控制的邻近的结构基因或基因组的结合物,它由信息区和控制区两大序列组成。

肝昏迷: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不能正常进行而使血氨浓度升高,导致对氨极为敏感的大脑功能障碍。这种由肝损伤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称为肝昏迷或肝性脑病。

外显子: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时断续的,在有编码意义的基因内部相间穿插着若干无编码意义的核苷酸序列,有编码意义的序列称为外显子。无编码意义的序列称为内含子。

前导链:在复制叉的起点处沿两条叉开的模板链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的前进方向相同。

随后链:在复制叉的起点处沿两条叉开的模板链复制时,另一条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反。

别构酶:当某些代谢物以非共价方法结合于别构中心部位后,可使酶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活性,这种效应称为别构效应,可发生别构效应的酶称为别构酶。

糖酵解:在不需要氧的条件下,1分子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氧化分解为2分子乳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生成少量的ATP。反应在细胞液中进行。

结合糖:指糖与非糖物质如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糖类。

无机盐:由金属必需元素与酸根组成的电解质。

诱导酶:指细胞进入特定的诱导物后,被诱导生成的。

启动子:DNA双螺旋上含有转录的启动部位和终止部位,在两者之间含有核苷酸,在转录时起模板作用。启动部位即为启动子。启动子含有转录酶识别部位和结合部位及转录起始点。

酶工程:利用酶或细胞所具有的某种特异催化功能,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种技术。

脂质体:磷脂类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单层或多层同心圆结构的磷脂膜微囊。

生物膜:细胞和各种细胞器表面所包裹着的一层极薄的膜系结构,是具有高度选择性半透明屏障。

呼吸链:线粒体内参与生物氧化的蛋白质、酶类和辅酶(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由这些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将代谢物脱下的2H通过锁链式反应逐步传递,最后与氧化合生成水。由于该过程利用氧,常将这一复杂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

通道蛋白:是一类膜传输蛋白,它在生物膜上形成液体通道,使分子大小和电荷适当的物质,借助扩散作用通过膜脂双层。

载体蛋白:是一类膜转运蛋白,被转运的物质可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发生变构,从而将物质转运到浓度梯度低的一侧。

起始密码:64种密码中,AUG为蛋氨酸的密码,但当它位于mRNA的起始部位时,又可以作为肽链合成的启动信号,故称为起始密码。

终止密码:UAAUAGUGA不代表任何氨基酸,仅作为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称为终止密码。

同义密码: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一组密码子。

岗崎片段:在复制过程种,往往一条模板链指导合成的子链是连续的,另外一条模板链指导合成的是断续的DNA片段。

凝胶过滤:指某混合物随流动相经固定相的凝胶柱时,混合物中各组分子按其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

乳酸循环:肝脏糖异生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又输送入血液循环,再被肌肉提取利用。

细胞工程:指在认为模拟的生理条件下,使离体的动植物细胞生长繁殖,然后提起其代谢产物以供药用。

一炭单位: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分解产生含一个碳原子的活性基团。

高脂血症:临床将空腹血浆胆固醇或三脂酰甘油持续超出正常上限。

糖原合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为原料,合成糖原的过程。

酶原激活:指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酶。

第二信使:亲水性和少数亲脂性信息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通过信息转导系统,把细胞外信息分子信号转换为靶细胞没的信息分子的信号。

中心法则: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从DNADNA,或从DNARNA再到蛋白质,DNA处于中心地位,这一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物质代谢)以及与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的一门学科。

转氨基作用:在氨基酸氨基转移酶的催化下,a-氨基酸和a-酮酸反应发生氨基转移,生成一种新的氨基和新的酮酸的反应

基因工程技术:体外DNA重组的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各种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科学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给微生物提供最合适的生长条件,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这种工程技术即为微生物发酵工程。

生物化学药物:运用生物化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从生物资源制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生化药物通常指在生物体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生命基本物质。

G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酶类,是受体与效应酶之间的中介物质。

效应酶的作用:把细胞外第一信使的信息转换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人体必需元素:构成人体维持机体健康状态的元素。

核蛋白体循环:肽链的合成从大亚基、小亚基、mRNA和蛋氨酰tRNA聚合为起始复合体开始,到肽链合成完成、核蛋白体解聚为止,解聚的大、小亚基和mRNA还可重新聚合成起始复合体,进行下一条肽链的合成。如此循环进行,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反向转录(逆转录):某些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中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这种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过程叫反向转录。

DNA的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代DNA继续复制下去仍如此。这种子代DNA分子总是保留一条来自亲代DNA链的复制称为半保留复制。

一炭单位代谢:一炭单位的生成、转变、运输以及参与物质合成的反应过程。

生酮氨基酸:只能转变为酮体的氨基酸。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既可以转变为糖又可以转变为酮体的氨基酸。

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在脱羧酶的催化下,放出CO2并生成相应胺的反映过程。

鸟氨酸循环:由鸟氨酸开始至鸟氨酸结束进行的循环反应,使2分子NH31分子CO2缩合成尿素,故将尿素生成的过程称为鸟氨酸循环。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与氧化脱氨基偶联进行的反应。

氧化脱氨基作用: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在脱氢氧化的同时伴有脱氨的反应。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A-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NH2)被脱去生成A-酮酸和氨(NH3)的化学反应。

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氨基酸都含有A-氨基和A-羧基,故具有共同的分解代谢规律。

蛋白质互补作用: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增加营养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列,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

氨基酸代谢池:氨基酸通过血液循环在各组织之间的分布状况。

B-氧化作用: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后,逐步氧化降解,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的B-碳原子上。

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在呼吸链一系列氢转移和电子传递的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成ATP的过程。

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过程。非糖物质主要包括乳酸、生糖氨基酸、甘油等。

巴斯德效应:许多组织中,无氧分解代谢强度与耗氧量成反比,这是由于再供氧充分的条件下,糖有氧分解增强,ATP和柠檬酸含量均增加,抑制勒无氧分解途径中调节酶活性,导致无氧分解代谢速度的改变。这种糖有氧分解对无氧分解的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维生素:各种生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I.U定义:25C,以最适底物浓度,最适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以及最适pH等条件下,每分钟催化消耗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单位,亦即国际单位。

酶活性单位:指酶在最适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化学修饰酶:某些酶能在其它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键可逆结合某种化学基团,从而改变其活性,这种作用称为共价修饰调节,这类酶称为共价修饰酶或化学修饰酶。

米氏常数Km:就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他的单位与底物浓度一样,是mol/L

酶原的激活:在某些物质作用下,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由活性酶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酶能集合、催化底物的部位只占酶的局部空间区域,它处在酶分子表面的裂隙。

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中与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核酸的杂交:许多变性DNA片段在复性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并非完全恢复到变性前的DNA,这种按碱基互补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DNA链相互结合的现象称为核酸的杂交。

核酸的变性:维系核酸三维结构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如果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破坏,其三维结构就要改变,从而引起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现象。

亲和层析法:根据生物分子之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而建立的层析法。

营养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外界摄入的氨基酸。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辔氨酸。

糖有氧分解:指在需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氧化分解为CO2H2O过程,在此过程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有氧分解是糖氧化分解主要方式。

酶的抑制剂:凡能降低或抑制酶活性而不改变酶性质的物质。

酶的激活剂:凡能增高酶活性的物质。

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简单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来恢复酶的活性,因此是可逆的。

DNA分子损伤:某些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使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突变的过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类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过氧化,具有抗衰老作用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某些化学结构与核苷酸合成代谢的中间产物类似、可抑制核苷酸合成的物质。

氧化脱羧基作用:酮酸在进行氧化(脱氢)的同时,放出CO2的反应。

直接脱羧基作用:从有机物分子中直接脱去羧基放出CO2的反应。

线粒体生物氧化: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有机物质在细胞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H2O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RNA二级结构:RNA的多核苷酸链可以在某些部分弯曲折叠,形成双螺旋区。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AMPdGMPdCMPdTMP四种。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三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adba2a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4.html

《生物化学资料之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