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纪实

发布时间:2015-06-16 09:56: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鹰击长空战贵阳 百舸争流铸丰碑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施工纪实

古代者,“南明河穿城绕护,澄江似练;长坡岭阳关横卧,天籁长鸣。以幽兰为标识,风雅独播宇内;将禅宗作修养,智慧孕育黔灵……”

近代者,老城自烽火中走来,新城在建设中飙升。突破乌江,逼迫老蒋,调龙云出云南;包围贵阳,取道金沙,顺利转战陕甘……”

当代者,“观念更新,襟扉敞开,同心同德,力争上游。乘西部开发快车,革故鼎新,走自己人文之路;扬和谐建设旗帜,更上层楼,吹独特多彩之风……”

一首《贵阳赋》,唱响了贵阳的“文化名片”,把贵州旅游与文化推向了全国。

贵阳,这是一座千百年来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城市,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它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贵阳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中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的持续热潮中,贵阳,这座正在崛起的西部城市,不失时机的追寻着城市发展规划,在一轮又一轮建设浪潮中,朝着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居住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康、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目标迈进。

今天,当飞机划过贵州省贵阳市上空的时候,您会看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屹立眼前。

随着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的建设完成,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未来将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地方经济腾飞的引擎。

承担1号航站楼施工管理总承包任务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的建设者们不负众望,用心血、智慧和责任为贵州对外交流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1工程立项挺进贵阳

西部富则国家富,西部强则国家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贵州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拉开了中国西部新十年的建设序幕,为加快西部省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贵州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旅游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业务量也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也对航空运输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航空运输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

面对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和航空客货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加快贵州省民航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明确以加快机场建设、完善航线网络、加强产业联动为重点,统筹全省民航行业协调发展。

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国际化程度,历来被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贵阳机场是贵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建设好这一对外窗口是贵州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贵州民航事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贵阳机场走过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机场曾几易其址。1994年贵阳机场动工,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铲”平了48座山头后建成新机场,创造了当时我国石质地基、地基填挖高度、土石方工程量和人工机制砂水泥混凝土4项民航机场建设之最。

今天,这座为贵阳的发展服务了20年的“老功臣”,将迎来新的改变。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贵州交通基础建设送来浩荡东风,为贵州加快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添注了强劲动力。启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不仅可以满足贵阳地区航空业务量快速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满足贵阳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这支转战南北,屡建奇功的施工劲旅,扬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与贵阳市、贵州机场集团公司和驻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正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在贵州大地书写精彩篇章。

2、项目中标--迅速出击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是贵州省重点工程,是贵州省对外交流的“窗口工程”、“形象工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311月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旗下专业子公司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独特的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一举中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担负起1号航站楼项目施工管理总承包和主体施工任务的双重职责。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中标的合同金额约2亿元,计划工期240天。主要工程量包括航站楼扩建4.5万平方米,改建3.6万平方米,土建工程圬工5500m3,造价约4400万元。钢结构网架及屋面工程钢结构重量1万余吨,造价约15500万元。

为此,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迅速组建了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勇全面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派驻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金永福驻现场督战,并确定以土建施工实力强劲的隧道公司负责土建施工,钢结构安装实力雄厚的建安公司负责钢结构安装。

项目上场前,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勇主持召开了建安公司、隧道公司参加的项目开工动员会,并针对项目部组建、企业形象、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文明施工等方面提出了七个具体要求。

从那一刻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贵阳大决战”已然打响。

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安排和部署,建安公司、隧道公司迅速出击,科学策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第一时间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成立项目部。

同时根据工程需要,迅速组建了计划部、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安全环保部、现场调度室和办公室“四部两室”,岗位齐全、职责明确。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施工需要,将本工程分为ABC三个区,同时配备3名队长,人员配备充足,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科学组织精心谋划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不仅是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2014年“一场、五线、六桥、七轨、九隧”等重点工程中的头牌“一场”,而且是集团公司在民用机场施工领域中再获重大突破,更是填补了中国铁建系统在机场主航站楼主体建设市场的空白。

7个月,165根桩基,10200吨钢材,4.5万平米金属屋面,只许胜,不许败。

工期,无法用分秒度量;重量,无法用数字统计;压力,无法用文字形容。面对重重困难,身经百战而志坚的十八局建设者,他们选择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土建施工必须快速进入状态,早一天能干完,就早一天给钢结构安装提供作业面。”负责隧道施工的执行经理李建国说。

把好“三个关口”,铺平施工大干道路。一是把好前期策划关,为推进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工程开工伊始,集团公司领导、业务部门、项目领导班子深入现场认真细致踏勘,重点从临建部置、工期、管理模式、人员定编、成本预控、机械设备、方案优化、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策划,从而明确整个项目管理思路、工作方向和管理措施,为管控好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把好施工准备关,迅速掀起大干高潮。项目部经过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仅用短短7天就完成了项目部组建和“三通一平”等施工准备工作,土建队、安装队2个专业作业队有序进场,人员、设备、队伍快速到位,迅速形成施工会战局面,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三是把好联系协调关,想方设法排除施工干扰。项目部快速上场开工,针对前期地下管网,线路错综复杂等诸多干扰,提出了“定责任、定指标、定期限”的硬性要求,明确人员分工,密切配合,多方联系协调,做到排除干扰、推进施工同步跟进,快速为施工大干铺平了道路。

在整个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中,土建施工占用3个月,钢结构安装只有5个月时间,他们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切只有转化为强大的动力……

集中全体智慧,深化优化施工方案。20131124日,在天津空港,建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任金岭亲自组织召开实施性施工方案专题会议,机关工程、安质等业务部门,多年钢结构施工经验的技术干部一起就方案的确定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考虑了项目的工期、质量、工艺等因素,详细深化了方案,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

各级业务部门指导,平稳推动工程建设。在钢结构安装开工时,建安公司各业务部门先后到工地指导和重点工作的把控,人力资源部从各地区抽调大量有经验人才补充项目管理队伍,上下合力助推贵阳机场的建设。

施工期间,集团公司安质部、科技部、责任成本等部门分别就项目建设中给予了有力的技术、管理帮助。

科学的施工方案、精细的项目管理、气势昂昂的建设者为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为工程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围绕紧迫的工期,项目部采用“见缝插针作业思维方式,展开了一场战天斗地抢工期的“攻坚战”。

4、种种困高歌猛进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为大型工程,整体结构施工具有施工工程量大、结构体系复杂、施工工期非常紧、现场多单位多专业施工、现场限制条件多、场地条件非常狭窄等特点。

由于是1号航站楼扩建扩容,施工现场位于南侧1号、北侧2号航站楼之间,西为进港高架桥、东为飞行区,施工场地极为狭窄,大型设备难以展开,施工场地狭窄以及不停航造成施工组织管理、现场协调难度大。

作为2014年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的头号重点工程,集团公司领导多次现场办公,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勇要求“这是一场政治仗,这更是一场品牌仗,我们要为集团公司开辟机场航站楼施工新领域做贡献!”

不停航施工,这是首当其冲的难题。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不关闭并按照航班计划接受和放行航空器的情况下,在飞行区、部分航站区内实施工程作业。1号航站楼担负着贵阳机场国际航班的起降机场任务,既要大规模改扩建,又要不影响正常飞行,关系协调、优化方案、安保措施、现场管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确保不停航施工,项目部必须做好各种预案,穿梭于动力能源、公安、消防、安检、飞管部机场多个部门,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地下管线多,迁改工作量大是第二个难题。在项目部组织施工人员对1号航站楼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现场地上有上引桥、下引桥、职工餐厅、消防泵房、1号航站楼平台护栏等,地下有管网包括天然气、强电、弱电、给排水管、污水管、航油管道等,各种线路错综复杂。

要想顺利开工,必须进行构筑物拆除及管线的改迁。同时影响施工的这些管网的改迁涉及到机场航管部、动力能源部、消防等多个管理部门。项目部就迎难而上,定任务、分人员,采取各个击破方法,每天协调各个部门,协调好一个、解决一个、拆除一个,边拆构筑物边施工。

现场施工过程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土建结构施工到钢结构施工的过渡、钢结构施工到金属屋面系统的施工过程将非常复杂。 钢结构安装执行经理白永辉说道。

采访中,现场技术人员描述了当时的情况,由于整体工期紧、场地狭小,现场有隧道土建开挖,钢结构预埋件施工,交叉作业,场内交通阻碍。

为了保证机场不停航的安全运行,不因施工原因造成影响。项目部施工人员对施工场地内的所有基础位置进行基坑探挖,探明每个基础位置下方的管线情况,将管线情况及施工方案上报业主,根据业主要求协同多个部门同时在现场进行勘查、协调、签订管线会签单后才开始实施施工。

施工前的困难解决了,施工中还是会遇到种种困难。

在钢结构预埋件安装中,由于交叉作业,测量定位成了最大的困难,按照正常测量是按轴线放线,这样速度快,偏差还小。而实际现场是单桩单放,因为过程中没有可固定的点位,测量人员开动脑筋,采取打钢筋、清理现场浮土确保定位点准确无误。

到网架施工时,现场实际情况决定了原计划的整体提升方案遇到更大的困难,项目部又要面对一个新的难题。

1号航站楼中,扩建的加上新建的整个网架面积达到4.5万平米,最高的标高到33米,其中有9999个路螺栓球和焊接球,杆件5万多根,2700多吨钢材。

在国内,当前网架施工中先进的工艺是整体吊装,但是工程实际现场情况、工期的压力和业主单位的整体安排,6.30必须完成封围施工任务,施工场地也不具备整体安装条件,双重因素影响下,项目部慎重决定采取高空散拼施工工艺。

这样一来将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空间定位的偏差、安装的累积误差控制、安全管理的保障难度等。

因为是集团公司首个航站楼工程,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加上工期紧,传统施工工艺无法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工期要求,项目只能采取非常规施工手段。网架整体提升方案受现场条件限制需要调整,原有焊接工艺受材质限制要重新评定,高空散拼作业如何能保证角度精准、高程精确和具备相应的承压力,一道道考题考验着他们。

尽管困难重重,但难不倒这支敢打硬仗的队伍。项目领导班子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超前的管理意识,加紧部署,拓宽思路,科学组织,精心布局,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科学合理安排现场施工,高歌猛进安装施工热潮中。

5、两大节点节节胜利

出击2.20战役,土建项目提前完工。从来没有屈服过的十八局人,在贵阳机场项目一样,骨子里散发着“敢争第一”的精神。

尽力优化方案,抢工期更重质量。在施工中,原来的地基设计方案采用地梁施工,受地下管线影响,开挖深度深,开挖面积大,更重要的是无法给钢结构预埋件提供阶段施工条件。找业主指挥部汇报,找设计院变更,一直到了贵州省建设厅,经过项目部的努力,最终经过专家评审,承台法施工得到认可,这项优化设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春运的民航的安全,付出也值得。一段管线的改线,要经过七八个部门进行协调,时间的延误是最心疼的地方。

20142月,一根空管线涉及到线路迁改,只要切断2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项目部多方协调,却始终不能通过。由于要监控春运流量,空管部必须要求等到春运结束才能改线,等待3天,却只换来这样的结果,坚决不能再等下去了,最终,项目部把这根空管线单独留下,做好外围保护,24小时派专人在现场看守,这根扎眼的管线,在嘈杂的施工现场显得尤为特别。

为了克服管线拆改难题,项目部只能采用人工挖空与机械钻孔相结合的办法,见缝插针,逐步扩展工作面。

土建工程现场经理李建国回忆到:“当时摆在我们面前没有别的选择,像这种协调问题,对我们都成了家常便饭。土建施工任务2.20节点必须完成。”

那段时间大家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24小时现场作业,咬牙挺过了82天,土建工程终于在2014217日,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

决战6.30战役,安装工程获得完胜。“2014630日必须完成封围节点”,630日,这个冷冰冰的数字,生硬的躺在工程施工总承包的合同文本里,殊不知在贵阳机场项目全体职工的眼中,“6.30”俨然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最后一个碉堡。

“拿下他!”全体参加职工志在必得。

1223日,第一根钢柱脚结构安装是项目的重头戏,因为钢结构工程终于开工了。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迟不得”。从预埋件开始施工,到2月份开始上部结构安装,到630日完成10200吨结构件安装,每个作业工日,项目部的技术人员都是按小时在计算。划分ABC区同时施工,项目班子成员分区包保,对作业队及责任人制定节点奖罚,每天的早会和晚上例会,一天的工作任务完成多少,为什么没完成,第二天要布置哪项任务,项目部都会细化到技术人员和班组。

“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只要是我们干了,就必须无条件的把它完成好。” 后期工程总指挥建安公司副总经理黄勇这样总结到。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金永福在现场反复强调:“6.30节点必须完成,一定要把十八局铁军招牌响彻贵州大地”,从工程进场,金永福就在现场坐镇指挥,项目部的努力和付出,他都看在眼里。

一支优秀的部队,不但要有决胜千里的战术谋略,还必须要有强大而有效的执行力。

第一榀网架吊装,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一榀网架长20米,宽15米,自身高度3.3米,重13.6吨,起吊最高点30.5米,现场需要260吨和50吨两台吊车相互配合。为安全顺利进行网架吊装,项目部专门成立网架吊装技术小组,优化吊装方案,从网架基准块吊装安全保障、临时支撑设置、基准块地面拼装验收、吊点位置的选择、基准块试吊直至逐步吊装就位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把关,在专职安全员的监督和专业起重工的操作下,仅40分钟,网架基准块就平稳起吊直至到达既定部位,高效、精准、严谨的吊装作业得到现场监理、业主一致赞赏。

“如果不是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优秀的执行力,完成机场项目是不可能的。”总经理助理金永福这样评价到。

每天睁开眼睛,直到晚上睡觉,项目部管理人员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场调度刘钢说:“6.30之前,我每天只有两件事,工作、休息,再工作、再休息,其他事情都插不进来。”

经过周密筹划和细致安排,现场施工渐入佳境,工期最紧的时候,屋面、网架、钢柱,三个作业区同时施工,ABC区相互比拼,冲锋战役此起彼伏。

“钢柱完工”、“网架完工”、“檩条完工”、“屋面完工”,一个个捷报相继传来,当形象进度图的最后一抹空白被涂红,原本遥不可及的“6.30”终于脱下神秘的面纱,不得不臣服于建设者脚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钢结构安装“6.30封围节点”获得全胜!

6、规范管理--铸就精品

感受现场的点滴细节,热议项目的科学管控,探寻工程的标准化实践……置身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工地,贵州省委、省政府、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等各级领导满眼所见,处处皆为细节,满耳所闻,声声都是赞叹。

标准化管理,不是口号,不是标签,是扎扎实实的科学行动,是项目技术、安全、质量等的全面把控。

机场施工,不同于其他工程。一边要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营,一边又要保证施工工期,常规的管理和施工办法无法满足这两个条件。项目部敢于迎难而上,合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管理中,针对项目规模大、业主指定分包多、涉及专业复杂等特点,项目部详细编制了《项目总包管理实施细则》、《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奖罚条例》、《项目部日常管理制度》多项制度。每项涉及到加强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好各分包专业的协调工作、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履行总包单位的权力与职责。贯彻执行行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使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做到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保证了自己项目部施工管理,同时也为各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有效开展施工、质量、安全、进度过程受控,极大的为工期顺利进行做好了保障服务。

任何一个工程的顺利完工,都离不开技术指导、过程控制和安全保障,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工地这样一个工期如此紧张、工程量如此浩大的情况下,技术攻坚、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可谓是冲破了重重险阻。

技术攻坚,节节胜利。1223日首件钢柱脚吊装,6月底完成全部封闭施工。短短6个月时间里,要完成方案编制、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制作安装的全部任务,这就意味着该工程要挑战施工一种新极限,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新建部分结构型式的采用,包括了钢框架结构、复杂曲面空间钢网架结构、分叉柱结构等,节点包括焊接节点、铸钢节点、抗震球形钢支座等,老航站楼(即1号航站楼)改造加固部分综合采用了地基注浆、结构体扩大截面法、粘钢板、碳纤维等加固方法,关键技术点较多、施工工艺多样。

钢结构与土建交叉作业“程度深、范围广”。在以往的钢结构与土建交叉作业过程中,往往都是土建施工完毕提交工作面之后再由钢结构进行施工,而本工程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不可能按照以往的形式进行。现场所有钢柱的施工都是与土建穿插进行,交叉次数之多使得土建与钢结构施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现场协调难度大大加大。

B区老航站楼改造施工过程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老航站楼曾经是1998年度国家鲁班奖获奖工程,在鲁班奖工程的楼顶上改建新的航站楼,对十八局建设者是自豪也是一种责任,因为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和鲁班奖的技术要求相媲美。

B区工程施工范围包括铸钢件、屋盖网架以及屋面系统。项目部考虑到工程对工期的要求,也考虑到和下部结构安装时的资源利用,他们开动脑筋,研究适合现场的施工工艺,一遍又一遍,重来没有放弃……

当时,施工作业面在候机厅楼顶,根据工序流程,必须破除现有屋顶的防水,开凿到结构层的柱顶钢筋,然后植筋,才能保证预埋件的连接稳固。

项目部和机场协调后,施工时间只有5-7天,必须完成122个柱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困难,犹如铜墙铁壁,横在了我们面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项目总工邓黎带领一班人员打头阵,迅速展开攻关,研究技术改进,无数个夜晚通宵奋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为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营,他们在施工作业中不怕重复,坚持实验,科学施工。正常的工序是开凿-植钢筋-焊接预埋件钢板-混凝土浇筑-做防水。而不停航下开凿到位后,来不及及时施工,就得先做一次防水,第二次施工时只有先去掉防水层,然后才能安照正常施工顺序进行。尽管这样反复着,有时甚至反复好几次,项目还是如期完成了122根柱点的施工,为网架顺利施工赢得了时间。

在铸钢节点的加工、空间定位、焊接中又成为项目部技术攻关之一。

该工程在钢柱分叉位置、网架与钢柱连接处可转动铰节点位置,均设置为铸钢节点,在铸钢节点加工时,每个方向的杆件均已经精确进行了定位。因此铸钢节点与钢柱、与屋盖网架结构杆件的多向、多杆件连接精度及铸钢节点的空间坐标定位是控制的重点。

铸钢件与圆管柱焊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铸钢件和圆管柱的材质不同,热胀冷缩的速度也不一样,熔点也不同,因此对焊接带来了空前的困难,材质的不同对焊丝的要求也不同,铸钢件和圆管柱的对接里面厚度也比较厚,因此对焊接的技术要求特别高。

贵阳的天气多风且雨天较多,给焊接作业增加了难度,让焊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泡和裂纹。

项目部坚持技术优先,科学试验,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者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做好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多层焊接采取了连续施焊,其中每一道焊道焊完后应都及时给予清理。为了防止刮风和下雨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保证焊接过程中没有雨点落在焊缝上给焊缝造成气泡,采取了防风防雨措施。通过各项精确控制,圆满的完成了铸钢件与圆管柱的焊接。

安全保证,措施为先。在项目施工中,建设者们时刻紧绷安全弦。由于该工程工期要求,现场具备安装条件后要大面积同时展开施工,安全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对于机场项目,省里领导重视、当地媒体关注度高,项目的任何进展都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样样工作都不能放松。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格局,是项目部拉起的生命保障网。体系保障是管理的先导,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各岗位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项目工程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实现三个100%,是项目部主抓安全教育的自我要求,各重点工序安全培训率100%、技术工人岗前安全交底率100%、高空作业人员安全考试合格率100%。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培训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用各种教育方式及安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及安全活动,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水平。

考虑到机场施工安全的复杂性,加上机场施工是一个敏感地方,容得不有半点瑕疵,安全施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建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任金岭和党委书记张正雪一致决定从公司机关安质部抽调一名骨干挂职项目部,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的安全管控,是压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部长闫文朋身上最重的担子。抓安全,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双挂钩安全带、提升吊篮、屋面安全网,这些细节,闫文朋和现场安全员每天都要检查。“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更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预防。”采用“一网四格”和“一图四表”管控安全,是小闫从集团公司学到的经验。如果有吊装任务和高空作业,小闫都必须在前天晚上把安全交底再看一遍,第二天开工前到现场亲自查看安全防护措施。

“我们每天的神经纤维都被绷到了毫米级别,一个差错,都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现在回想起来,小闫对当时的安全施工感受颇深。

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多,“一法三卡”和安全警示牌总是在最显眼的地方出现,鲜艳的颜色对比总在提醒着工人“牢记安全”。“安全吸烟亭”是项目部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现场对易燃物品管制比较严格,但是考虑工人作业量大,项目部就统一设置了两个吸烟亭,同时提供开水饮用,让工人在工休时间有了放松和休息的场所。

机场项目是一个“窗口”,来来往往旅客,所以对现场标准化建设和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项目部现场标准化建设围绕文明施工展开,致力于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到一个旅客临时通道,小到一个宣传海报都精心布置,处处彰显着十八局集团的精细管理。

从上场至今,项目部在安全帽、安全带、防火布、焊接防护服、安全警示标志、七牌三图、不停行施工导航标语等方面累计投入大量安全措施费。可安装现场经理白永辉一再交代“坚决不能以忽视安全为代价,防护措施必须到位。我们一要保进度,更要保安全,让每一个工人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家,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一系列举措和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保证下,项目从第一次吊装成功就位,到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安全生产保持了无一例重伤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达到了施工生产“紧而不乱,抢中求稳”的预期目标,并获得了贵州省委赵克志书记的高度赞誉。安全的充分保证,为工期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控质量,打造精品。“创精品工程,向贵州人民负责!”这是十八局建设者喊得最响的口号。从进场第一天起,项目部就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为加强本工程质量管理,坚持“一手抓过程,一手抓验收”的质量管理策略,编制质量计划书、质量检验检测计划、质量管理方案等,对各项方案、计划进行严格的书面交底。

项目部还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原则,为各安装队安排质检人员,把好材料质量关、关键工序关、节点控制关和细部操作关,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在每周的生产例会上进行通报,严格监督,限时整改,形成封闭的质量管理环,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中。

根据现场管线迁改量大,基础施工时间大大延长,严重压缩钢结构安装时间的情况,原定的钢结构分层安装、网架提升及分块吊装等方案均已无法实施。项目部总工程师邓黎带领技术人员及时调整了主体施工方案,对主体结构采用分区立体阶梯式施工方法,并在首节柱的安装精度、四叉柱Y型柱铸钢节点的准确定位、钢结构的焊接,特别是铸钢件与钢柱体之间的焊接、网架安装过程中的积累误差和变形的消除、金属屋面关键节点,如天窗节点、天窗与屋面节点、屋脊节点、天沟节点、檐口节点、分区屋面之间的节点等重难点工序,组织技术班子对班组工人进行反复交底,并现场重点盯防,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对各工序进行质量管控,确保了较高施工质量。

此外,考虑到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整体安装质量要求高,项目部还组织了“多层钢框架结构安装中的测量控制”和“铸钢件与Q345材质构件的焊接质量控制”2QC质量攻关活动,加强对钢柱、钢梁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的控制,最终按期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实现了预定的质量目标。

“工程施工中,越是关键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越是要严格。项目部质检员说。

多项举措并举,“最”字控制出成绩。在钢结构安装施工中,整个工程的树杈柱共有8根,单根最长8.802米,单根重量4.171吨。组合重量27.960吨。这样一来,四叉柱的安装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工序。

四叉柱钢结构安装主要包括铸钢件、斜支撑及关节轴承。项目部决定树形柱部分采取现场柱顶分叉位置铸钢件先行吊装,斜撑和斜撑头部铸钢件地面拼装完成后高空与下部铸钢件对接,支撑胎架临时支撑的安装方法。

“首先安装钢管柱上的四叉铸钢件,将一个梭型斜撑的多有构件在地面上组装成一个整体,再用吊车吊到相应的位置,通过全站仪量测其角度和用红外测距仪测量其高程,将梭形柱的角度和高程都调整正确后与柱顶铸钢件连接并且焊接。”技术员白安生说,这样施工安装,质量好控制、有保障。

另外一个“庞然大物”就是Y型柱。在该工程中,这样的Y形柱有18根,Y型柱最高16.041吨,单根最重达12吨。

项目为严格把控Y型柱安装的质量,采取在地面将Y形柱的上下肢、铸钢件、装饰拉杆拼装完成后整体吊装,临时支撑架设置在交叉点铸钢件处,装饰拉杆一端的长园孔先行固定,不允许其滑动。在Y形柱上部与网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后,拆出装饰拉杆的约束,再拆除临时支撑,有力的保证质量控制。

在工程推进中,他们用标准化管理把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打造成为了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绿色工程。

7科技攻关提质增效

作为省级对外形象的窗口,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的建设,也是十八局人创新和探索的实战场。

“干工程、育人才、出成果”是项目部的重要工作思路。他们成立了以总工邓黎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创新小组,带领技术人员开展多项技术科研攻关活动。

科技创新是加快项目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着力点。项目部向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要速度、要质量、要生产力,攻克施工中的“拦路虎”。

面对首个航站楼工程,这支曾经参建过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华东数控工程的技术团队也要慎之又慎。在接到中标通知后,项目总工邓黎即组织深化设计小组,进行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工作,为钢结构的制作赢得时间。接到施工图纸2天内就完成了埋件的设计翻样工作,提交车间生产,确保现场的预埋施工。仅用时1个月,就完成了钢柱、网架的加工翻样工作,出图2000余张,为制作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现场管线迁改量大,基础施工时间大大延长,严重压缩钢结构安装时间的情况,原定的钢结构分层安装、网架提升及分块吊装等方案均已无法实施。邓黎带领技术人员及时调整了主体施工方案,对主体结构采用分区立体阶梯式施工方法,并在首节柱的安装精度、四叉柱Y型柱铸钢节点的准确定位、钢结构的焊接,特别是铸钢件与钢柱体之间的焊接、网架安装过程中的积累误差和变形的消除、金属屋面关键节点,如天窗节点、天窗与屋面节点、屋脊节点、天沟节点、檐口节点、分区屋面之间的节点等重难点工序,组织技术班子对班组工人进行反复交底,并现场重点盯防,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各工序进行质量管控,确保了较高施工质量。

为了做好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施工生产,项目部成立的科研攻关小组,集团公司科技部黄欣等领导、建安公司总工程师黄玉萍亲自安排工作并且提出宝贵意见。

项目部确定对“航站楼在运营状态下采用复杂空间钢结构进行改造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课题研究,在施工前采用的MidasAnsys等先进的分析软件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提前发现问题和矛盾,以确保实际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光纤光栅、振弦应变计、EM法等先进手段对结构体进行应力监测。通过测试结果与全过程仿真计算的对比,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该项工作的实施对确保本工程采用最安全合理的施工安装工艺,安全顺利地实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很好技术借鉴。

8鲜艳旗帜高高飘扬

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毅力,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全体建设者在贵阳机场用自己无悔的付出,凝结成属于十八局人的担当,属于铁建人的气魄。

项目部始终发扬铁道兵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风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党工委根据集团公司党委、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深入开展了“奋战八十八天,确保节点工期”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构建了充满活力、富有成效、凸显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工程建设施工。

在“大干88授旗仪式上,建安公司党委书记张正雪号召全体参建人员,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合力攻坚,奋战八十八天、苦干八十八天,坚决打赢贵阳机场扩容改造建设工程攻坚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项目部在建设过程中,把重点控制节点工程作为“党员旗帜工程”,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关键工序有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工程顺利进行的强大内在力量。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支队伍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得看党组织。项目部党工委始终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和谐项目”建设,多方入手密切党群、干群联系,保证了队伍的和谐稳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项目部党工委紧密结合施工进度,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施工主体安装顺利完成,活动中激发出的进取精神转化为施工生产中攻坚克难的动力。

在施工大干期间,十八局集团公司联系点领导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兼法律总顾问马秀之带领第五督导到项目部指导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集意见座谈会。

马秀之等领导征求了一线职工群众对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发展、班子建设;对加强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职工群众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困难和问题。活动中解决了职工提出的问题,凝聚了人心,极大的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施工生产进度。

“越是在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建安公司贵阳项目部群众路线联系点领导副总经理黄勇说。

暖人心的80个暖水瓶。2014423日,项目部正在“大干88天”过半的攻坚中,施工人员达到300余人,项目领导班子接到工人反映喝水困难的问题,为彻底解决工人喝水、用水问题,项目部增设至4台电热水炉,并更换大规格供水管,同时为消除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安全隐患,项目部购置了80个暖水瓶保证饮水。

80个暖水瓶,80个温暖,80份关怀,折射出更多80个温馨……项目部正式这样站稳职工立场,以真心为职工办实事为目的,解决职工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实际困难,提高了队伍凝聚力、向心力。

6.30节点工期前,为加强和业主更紧密的联系,项目部党工委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党支部共同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研讨会。双方通过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及成果进行了介绍、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鲜艳“党旗”的召领下,工程施工呈现一种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第一次预埋件成功吊装、第一个最重Y型柱安装到位、第一榀网架基准块成功……都在十八局集团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工地诞生。

9、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项目是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和树立企业信誉的窗口。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品质,而且可以内聚全力、外塑形象。

当国内、国际旅客从机场进出站时,当飞机在贵阳机场上空起飞、降落时,总能看到远处一片繁忙的工地,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排排高大钢柱上的红底白字。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向贵州人民致敬!”

“用智慧和汗水筑造精品工程

“用拼搏精神,创一流速度

……

文化凝聚人心,文化鼓舞士气,项目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结合现场提出了一批优秀的项目文化理念:“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创一方信誉,拓一方市场”的项目目标,“爱企、创优、求实、奉献”的项目精神。项目部把这些理念扎根在施工现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采访中,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张健说起了项目企业文化对外树形象的做法。

他们利用临时旅客通道,充分展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施工实力和代表工程,在网架空侧和路侧方向悬挂巨型条幅,让出港和到港旅客充分感受到十八局集团的文化气息。“建时代精品、展铁军雄风”、“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交融、“创造蓝天与绿地的交相辉映……,施工现场20余根钢结构钢柱上宣传标语醒目而苍劲,中铁十八局集团铁军风范彰显无遗。

2014320日,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总经理彭仕国在检查项目部工作时,在施工现场看到一幅幅巨大的宣传横幅高高悬挂在耸立的钢柱上,彭总还欣喜地念起了横幅上的标语,说道,机场这个文明施工做的好,对我们的企业形象有很大的宣传力度。

文化需要沉淀,品牌需要建树。在外树形象的同时,项目部在团队协作和鼓舞干劲方面一样有声有色。证明企业实力不仅需要优异的工程业绩,更需要管理团队的执行力。

项目部制度严谨,奖惩分明,政令畅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与职工同吃食堂、住宿舍,亲自带班上岗,带动全体职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如果不是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支撑,我们肯定顶不下来,在我们的脑子里,就没有‘退缩’二字。”说起职工的坚守和付出,现场经理白永辉总是深有感触。

领导的率先垂范,也激励着年轻同志的成长。工程部田阳,刚毕业没几年,因为第一次参建机场航站楼工程,起初充满了兴奋和期待,随着工程的推进,各方的协调和复杂的工艺让这个小伙子有了退缩的念头。可是看到其他人都牟足了劲儿一直在干,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又给他注入了更大的动力。“现在想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年轻是我的资本,困难是我的动力,迎难而上才是我们年轻人的应该做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总是那样愈挫愈奋、艰而弥坚;无论历经何种暴风骤雨,总是那样傲视苍穹、不坠青云之志。

因为他们传承着中国铁道兵精神,发扬着中国铁建的九种文化,践行着十八局集团的企业文化价值。

10关怀关注高度赞扬

“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我们春节虽然不能回家,但很有意义。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这是节目播出后,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贵阳机场项目部一线职工最强烈的反响。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连续播出了贵阳机场《国家重点工程工地过春节》、《工程师赵成攀》、《特殊的年夜饭》走基层采访,新华社播发了通稿《马年春节里别样的花火》,经济日报23日刊发头版头条《午夜时分 工地花火别样红》。

201415日,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一行检查了贵阳机场1号航站楼施工现场,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勇作了关于改扩建工程情况的简要汇报。

秦副省长重点强调,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1号航站楼扩建工程,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也多次就1号航站楼扩建改造工程提出具体意见。希望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十八局集团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努力做好项目施工建设。做到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明确节点、精细推进,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和进度,努力将1号航站楼扩建改造工程建造成一项高效、安全、优质、廉洁的工程。

201423日,马年大年初四,中国铁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齐晓飞在中国铁建副总经济师、云贵指挥部指挥长琚建明陪同下,调研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亲切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施工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

齐晓飞在施工现场指出:“贵阳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工程,是西部大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与贵州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十八局集团承建的贵阳机场主体项目,不仅填补了中国铁建系统在机场主航站楼主体建设市场的空白,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积累了钢结构及网架屋面工程业绩,不仅是中国铁建在民用机场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而且是中国铁建在西部大开发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次战略性的挺进。”

2014320日,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总经理彭仕国一行到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容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考察指导。详细听取建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任金岭和副总经理黄勇对目前施工情况的汇报。

彭仕国总经理重点指示了三点,一是必须确保“6.30”的节点工期,二是必须确保施工过程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安全文明施工要再做更高要求。

“这个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推进很快,很好!” 这是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给予的肯定。

20144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听取了机场集团董事长申振东的汇报,详细询问了贵阳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方面的情况。

赵克志书记对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项目部参建者认真负责,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加班加点赶进度、抓安全、保质量的拼搏、奉献精神很满意。

他在表扬中写到:“这个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推进很快,很好!”

2014519日,贵州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申振东、党委书记陈建英及机关各部室主管到机场项目工地检查工作,对项目开工以来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申振东董事长高度赞扬了中国铁建十八集团优秀的项目形象,精细的项目管理和严谨的作业流程,对目前各节点任务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祝贺。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和贵州的窗口工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勇、总经理助理金永福现场督导指挥,在隧道公司现场经理李建国、建安公司现场经理白永辉带领下倒排工期,确定控制性节点,采取交叉作业措施,圆满的完成了各个节点工期。

11、马年春节责任坚守

“走小路铺大路无怨无悔,住板房建大厦艰苦为荣。”夜色中,板房外的这幅对联格外醒目。

“这就是我们这支队伍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一直保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铁兵精神。没有路的时候我们来了,走出一条路来。等到路修通了,桥架通了,隧道打通了,还没有看到火车跑、汽车叫,我们打起背包又去新的工地了。”黄勇自豪的说,对于这份选择,他们无怨无悔。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隧道贯通南北,一条条高铁纵贯东西,那份成就感足以弥补他们曾经无私奉献的一切。

2013年,大年三十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人来熙往,步履匆匆的旅客脸上洋溢着难掩的笑容,大包小包的行李物品,让机场航站楼里充满十足的年味。

而与机场候机楼仅一墙之隔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贵阳机场扩容改造工地。深夜,走进施工现场,巨型旋挖钻与高高耸立的大吊车交叉作业,电焊机和切割机声此起彼伏,探照灯与焊火花交相辉映……浓浓的年味,机场飞行区一架架起飞或降落的飞机,与施工区的机声轰鸣、电焊花四溅,构成一曲浑厚的建设交响曲。

为了确保今年6月底完成机场扩容改造的主体工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建设者们马年春节选择了在工地的坚守。

他们远离家乡,放弃了和父母、妻子、儿女的团聚,坚守在工作一线,甚至轮班工作,凌晨1点起床……

大年三十的夜晚,是总调度刘钢值班,他看看手表,已经晚上10点了。于是拿起手机给父母打电话,拨通后的第一句便是:“爸妈,对不起,为了保障工程明年能顺利完工,我回不去了,我在这挺好的,您要多保重身体,春节快乐。”挂上电话,刘钢强忍住思念的泪水,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春节期间,像刘钢这样的技术员,还有工人,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现场有200多名,他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着。

他们心中有一个愿望,为了能保证工程在明年630日顺利完工,让全国人民和国际旅客早日用上由他们建设的1号航站楼!

零点的钟声响了,远处腾空而起的爆竹烟花照亮了龙洞堡的夜空,机场的航班还在起降,扩容改造施工现场依然焊花点点、钻机轰鸣,中国铁建十八局的建设者还在与钢筋混凝土为伴,如火如荼的工地上升腾着马年春节里别样的花火……

12、团队脊梁星光灿烂

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都有一种团结向上的奉献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都吓不倒他。

当我们决定要用一段文字来记述项目部这些伟大建设者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无尽的钦佩和敬慕;在我们的笔触之下,没有为人树碑立传的那份俗气,却充溢着那份发自肺腑的对这群“铮铮铁汉的由衷敬佩和感激。

开拓、拼搏,这支团队奋勇前进。

贵阳机场项目总指挥、建安公司副总经理黄勇,一个从军营磨砺而出的优秀项目管理者,一个管理严格的领导者、一个干事雷利风行的执行者。从进场之初的方案制定、制作厂家选择、队伍选用到组织进场,黄勇从来就没有闲下来。

“机场项目作为集团公司重点工程,必须干好,不能辜负了领导对他和团队的信任。干砸了,不仅公司会有损失,还会影响整个集团公司在贵州省的信誉。”这是他坚持度过一个一个困难的动力。

“男儿当自强不息,总有鹰击长空之时!”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会有一段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贵阳机场钢结构项目经理白永辉就是这么一个有故事的人。开会、上工地、开会,这就是他每天的生活,“沉思”也仿佛成了唯一的“娱乐”。机场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项目的顺利完工,他全身心投入,超负荷工作。

深夜了,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站在楼顶,“欣赏”着机场的夜景,他说:“已经成了习惯了,不看一眼心里不踏实,睡不着啊!”他略带沙哑的声音,含着一点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和信心。他略显清瘦的肩上却扛着公司的重托和对整个项目400号人的责任,他是我们眼里最坚强最可爱的人。

李建国,土建施工执行经理,作为80后的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

在项目上场施工以来,由于业主压的工期紧,在加上工程施工任务重,他始终把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第一次接触机场主体航站楼施工的他,并没有因为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而气馁。他知道,作为一个现场项目负责人,必须熟练各项施工流程,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白天他坚守工地现场,处理各项繁琐的工作,晚上累的腰酸背痛的施工他仍利用网络书籍不断学习,和同事研究图纸和规范标准,从杂乱无章到紧张有序。2014217日,一个激动的日子,提前3天顺利的完成施工节点任务。

普通、平凡,真实地演绎了什么是奉献和崇高。

“拼命三郎”白安生,一个喜欢较真,喜欢拼搏的小伙子。白天,他奔走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查质量,管生产。夜晚,他独自埋头在电脑面前看图纸,看方案。整天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在尽量节省,他却仍嫌时间不够,一天下来,累得眼皮都睁不开的时候,他还是坚持每天把工作做完才肯去休息。他常说:“明天的施工技术我必须全部熟悉。”

电焊工老李,从第一次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和焊工——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18年来,他珍惜岗位,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焊花飞溅当做最为欣赏的美景,把完成一道道完美的焊缝当做最为真实的追求。

2014415日,对李学军而言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往常一样,中午下班时走路回宿舍吃饭休息,偶然间他发现了一个黑色钱包被遗失在马路上,没有丝毫犹豫,他通过钱包里失主名片上的电话号码主动联系到了正在派出所报案的旅客,并将钱包原封不动地还给了那名心急如焚的旅客。时隔一周,那名旅客依旧心怀感恩,其所在单位鲁毅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还特意寄来了一幅精心制作的锦旗,以示感激。

有限的篇幅不容许我们对贵阳机场项目部的所有同志一一记录。但我们相信他们的实干、责任、担当、毅力、奉献是这场速度传奇胜利的脊梁。

13征程-高空翱翔

215天,

470名建设者,

10200吨钢材,

79000平方米,

......

时隔近20年,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贵阳机场建设者们再次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铁兵精神,仅用21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8个月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扩容改造项目。

今年年底,贵阳机场1号航站楼正式投运, 到时1号和2号航站楼整体、统一、大气,展现出了现代建筑的新风貌,并体现贵州地方特色和雄伟气势,一座现代化国际空港全面开门迎接八方宾朋,向世人展示“贵州速度”的同时,也展示着“贵州第一窗口”的新形象和新魅力。

回首走过的艰辛历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贵阳机场的全体建设者,擦掉一颗又一颗汗水,洗尽一手一脚的泥土,奉献无数心血,留下无数足迹的热火朝天的大战场面。

这是一项百年大计的宏伟工程,一场荡气回肠的建设奇迹,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一张覆盖八方的航空网络,一个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一台地方经济的腾飞引擎……

一座年轻的“多彩贵州-美丽空港”,正踏着时代的节拍成就美丽的梦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新起点、新征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的建设者们继续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向着新的目标奋力前行!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13bf685ef7ba0d4b733b02.html

《项目施工纪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