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赵福元)

发布时间:2020-05-10 20:50: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全国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封面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中学

赵福元

2012年4月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的教学内容。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按士族出身取仕到按才选拔官吏的一大发展;它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清末才被废除,对我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标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2、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鼓励学生要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3、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4、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影响。

【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

【教学程序】 (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知探索、知识提炼、练习巩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一种什么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解释“什么是科举制”。紧接着给出连续的设问:到底科举制是如何诞生的?科举制又是如何完善的?其影响如何?等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名句和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

二、新知探索(包括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和影响 三目内容)

(一)科举制的诞生

本目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首先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的方式理解认识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的背景,然后总结科举制创立的过程,最后通过将科举考试与原来的选官制度作比较归纳出科举制的直接作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弊端: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那些有真才实学且家庭贫寒之人是不能做高官的。而且,选官的实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不利于皇权的统治。这样自然引出隋王朝建立不久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而创立出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2、进一步设问:在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诞生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进而师生共同归纳出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①打破身份界限,凭才学做官;②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通过将科举考试与原来的选官制度作比较,学生能加深理解“科举制度”,为后面学习科举制的影响作好铺垫。)

(过渡):多媒体出示:隋朝的科举考试不是经常举行的 ,录取的人也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 请问:隋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完善了吗?(生答:不完善)在此基础上设问:科举制的完善是哪个朝代完成的?这样自然过渡引出下一目的内容)

(二)科举制的完善

本目内容也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了解、明确唐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比隋朝要多,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

1、多媒体出示: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如:

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思考】:唐朝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

2、思考: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对于这一综合较强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1)对于唐太宗的贡献,让学生阅读P18的第二段内容,加以归纳:

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接着引导学生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科举考试已经把读书、应考、做官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能够理解 “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的读书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为后面学习理解科举制的影响作了很好的铺垫。)

然后多媒体出示以下三则材料,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2)对于武则天的贡献,多媒体出示武则天的画像及有关“殿试”和“武举”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大力提倡科举,开殿试,设武举。

(3)对于唐玄宗的贡献,用多媒体出示唐玄宗的画像和有关唐诗材料: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仍然能读到唐朝2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 并设计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由此学生结合课文P18页有关内容,能够很快地归纳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然后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唐玄宗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诗赋取士:有利弊,言之有理即可)。这样能够使学生理解认识“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为后面学习理解科举制的影响作了很好的铺垫。)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引出下一目的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难点,可以指导学生从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和对外国的影响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讨论科举制度。

1、对当时的隋唐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便能很快得出结论)

2、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19第三段的内容很容易找到答案)

3、对外国的影响:

(1)引导学生阅读p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知道日本和新罗在历史上曾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

(2)多媒体下列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追根溯源其实都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三、知识提炼:

通过板书进行知识提炼。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

(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二)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练习巩固:

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夯实基础,巩固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05c2eb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c.html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赵福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