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 梁艳艳《秋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秋思》教学设计
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梁艳艳
1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
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2新设计
1.体会同一种情感的不同表达,是这一课的目标。因此,我选取了与《秋思》很像的一
首诗——《月夜忆舍弟》,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同样思乡、挂念亲人,它却和《秋思》有一些不同,在某些方面甚至填补了《秋思》的空白。如在兴感方面,《秋思》中的“见秋风”其实渲染力并不足,更多的只是一种季节时间的交代,要理解由秋风想到家乡,需要老师的提点。而《月夜忆舍弟》则不同,诗人因月感怀,“千里共婵娟”,由月亮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亲人,也更有感染力。
除了一开始的兴感之物不同以外,最后的抒情方式也是一大不同。《秋思》是叙事抒情,而《月夜忆舍弟》则是直接抒情。
此外,家书之珍贵,具体的担忧等,也很好地补充了《秋思》。
2.以生为本,充分依赖和尊重学生。如设置课前先学小研究,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
对古诗的学习能有比较充分的学习准备。特别是在理解诗意方面,以“我读懂了______,但不懂_____”一题完成了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学习基础与疑惑的归纳整理,也方便老师根据具体学情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3.话题式教学,摒弃了老师细碎的追问式,而是以“我读懂了______,但不懂_____
为话题让学生讨论,最后,通过讨论互助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的提升。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自学能力,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但是通过课前的自学反馈,我发现他们对于平仄、韵律、诗歌写法是比较陌生的,而对于课文上没有标注释的部分,他们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
4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5教学过程
5.1第二学时
5.1.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律地诵读古诗。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意。3.初步了解《秋思》的写法。
5.1.2学时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1.3学时难点
比较《秋思》与《月夜忆舍弟》的同与不同,感受同种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昨晚老师很晚才离开学校。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出单车棚时,月光洒
满一地,偶尔几声蝉叫,那真是:
(出示课件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我抬头一望,那轮明月是那么地皎洁、那么地明亮!我忍不住在想,会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样地望着这轮月亮?在这些人当中,会不会正好也有我所牵挂的人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落谁家呢?瞧,一位诗人,李白,走了过来,请你们读。
(出示课件2,生齐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的,诗人李白是如此直白地倾诉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又有一位诗人走了过来,他就是——
(出示课件3,生齐读)张籍。
2.现在让我们看看诗人张籍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首《秋思》
活动2【活动】朗读正音
1.朗读正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音。特别是平舌、翘舌、前鼻、后鼻。

2.同学们都读准了,我们要读一首诗,除了要读准音以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3.交流并适时朗诵:(出示课件4
▲节奏:这首诗的节奏形式是什么?(223
▲平仄:我们现在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第三、四声相当于仄。读平的时候,声音要绵长,而遇到仄音时则需要短促。(师示范,生练习读。
▲韵脚: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风、重、封)韵脚注意要读得声音更加绵长,和“尽”形成对比。
4.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秋思》。
活动3【活动】了解诗人1.请看诗人的生平简介。(出示课件5,生默读。)
诗人的生平经历: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的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后得眼疾,几乎失明。
2.师:你认为在老师提供的信息中,哪一点对你理解这首诗是最有帮助的?(指名一生
回答:“他出身贫寒……几乎失明”
3.师小结:没错,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写那首诗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是我
们理解他的诗、他的思想、感情的很大的助力。现在就让我们重新读一下张籍的这首诗。
活动4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6)细细读诗,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1.读一首诗,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怎么办?(出示课件7,指名生回答。
方法:①结合注释来读②查字典③查找译文、赏析来读④询问师长2.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_,但不懂___________”为话题,讲讲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引导。
“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这里却说是“见秋风”呢?
1指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2顺势提问:能让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还有什么?“家书”:什么叫“家书”?
1指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临发”:“临发又开封”的人究竟是谁?是行人,还是诗人张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48362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html

《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 梁艳艳《秋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