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9-05-28 11:52: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今天的 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第二课时。根据新课程理念,对于本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涉及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两大类群,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刚开始学习无脊椎动物,内容又比较多,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为避免学生混淆,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本次说课说第二课时环节动物。在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本节课当中以蚯蚓为代表动物,通过《观察蚯蚓》实验,感知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并能根据几种环节动物总结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会概述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提高实施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蚯蚓》,对实验动物的爱护,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1.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蚯蚓的实验。

教学难点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二、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及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了解环节动物。代表动物蚯蚓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因此在教学中从生活体验人手,课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捕捉并饲养蚯蚓,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蚯蚓的生活环境,初步认识蚯蚓;课上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说教法: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了我校“和谐增效121”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步学习。课堂中我使用了情境导入,实验探究,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采用发现式学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中课中学生以学案导学为前提,通过多种法途径:如观察、体验、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来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

在整体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秉着培养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

创设情境,激趣导出 ——自主学习,初学新知 ——合作探究,寓教于乐——当堂检测,巩固加强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出

观看《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蚯蚓》巨型蚯蚓视频片段,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追问:1.蚯蚓属于什么动物?

2.你挖到大蚯蚓了吗?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挖到的?

3 .蚯蚓的生活习性你知道吗?

4.蚯蚓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得出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生活方式。

(二)自主学习,初学新知

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优秀的个人和小组予以加分,待进的予以扣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学案的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新课,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为之后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馈给予认真完成的同学肯定和鼓励,给予完成情况不够好的同学提醒和督促,并能让小组间形成竞争,组员之间也会有督促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寓教于乐

任务一:实验观察蚯蚓【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

步骤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注意观察体型、体色、体节、环带)(3分钟)

蚯蚓身体呈什么型?如何根据外形特点区分蚯蚓的前、后端,背、腹面?

步骤二: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它体表及腹面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分钟)

步骤三: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P10第四自然段,概括出其运动是由哪些结构相互配合完成的?(2分钟)

大胆推测或尝试:如果将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它的运动状态又如何呢?(2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探究实验,对活体蚯蚓进行多感官参与的观察,丰富了观察的手段。通过生物外部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进而引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结构与生理功能特征的推测,多层面强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得出结论。

任务二:实验——蚯蚓的呼吸(2分钟)

1、 实施过程:将一条蚯蚓放入干土中,使其身体粘满土,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身体

变化。另一条蚯蚓不作处理,进行对照。

请分析原因:

2、写出蚯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过程:(参考教材P10的相关内容,横线上填部位,括号内填气体)

空气 体内细胞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蚯蚓的呼吸,并总结整理出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突破本课难点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呼吸特点

任务三: 寻找小伙伴”(2分钟)

蚯蚓的小伙伴是

判断依据是:

设计意图:在数张不同生物图片中找出蚯蚓的同伴,并总结他们的共同特征。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任务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有益:

有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将本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延伸到情感目标之上,了解环节动物尤其是蚯蚓对人类对生态有利的一面,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爱护动物,珍视生命。

【课堂小结】比较蛔虫和蚯蚓的不同

比较项目

蛔虫

蚯蚓

身体外形

体表构成

运动方式

生活方式

所属类型(动物)

设计意图: 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进行对比,区分记忆,初步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四)当堂检测,巩固加强

当堂检测共设置了5选择题,偏基础,难度适中,体现了对新知识的巩固性原则,帮助学生尤其是待进生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提高对学习生物的热情。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学生喜欢实验的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去观察、去感受。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设置的习题既能使全体学生巩固重点知识又能满足部分同学的发展需要。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好知识,都能说出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能说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可是却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究其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学生面对蚯蚓过于激动和兴奋,常常忘记导学案的步骤和要求,课堂纪律有些乱,在今后实验教学之前我应先跟学生明确好要求和任务,采取更多方法让课堂更有序。

板书设计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

  

1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b24aa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3f.html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