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课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25 08:0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城课文教案


长城课文教案

【篇一:长城教案】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课文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字词。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写作特点。

3、理解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1、看图导入:(课件出示长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长城》这一课。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旨在把学生带入长城宏伟的画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

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长城。

二、初读课文,了解观察顺序

1、初读课文,反馈交流字词掌握情况

师:同学们对长城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长城上走走,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好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语句。(3)边读边思考作者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

a、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1)指名读,注意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读音

(2)蜒和蜓作比较

(3)齐读这句话

b、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课件出示垛子,瞭望口)

(1)指名读,注意垛子、嘹望的读音

(2)对长句进行划分后,再进行朗读。

2、发现观察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师:读了全文你有那些收获或是疑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长城的?(从远到近)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那第三段写什么?(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修筑长城)

(设计意图:图文对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还了解到只有平时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三、学习课文,理解长城特点

1、远看长城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你们的疑问,去书中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1、2段,思考:远看长城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1) 长。

师:找出能感受到长的词语?(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要是让我们班的某某去走估计要走上3年呢,你想说什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

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蜿蜒盘旋

师:这写出了长城的什么?(形状)

a、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师:崇山峻岭是怎样的山?长城就是建造在这崇山峻岭之上,请大家可按插图,你们看,长城顺着山势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它就是这样弯弯曲曲地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是?(蜿蜒盘旋)长城就是这样一条(长龙)

b、理解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长龙,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到相似之处。体会长城的雄伟、坚固。

师: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咱们来找一找,长城跟巨龙之间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长、高、蜿蜒、雄伟)

师:同学们,在现在生活中真有巨龙吗?巨龙只能是人们的一种想象,而我们的长城确是实实在在地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峻岭之上,他是那样雄伟,那样坚固。你能把这种感受送进去吗?指名读,生齐读。

2、近看长城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1)学生朗读第二段,思考:近看长城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师:好一条东方巨龙,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思考:远看长城有怎样的感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高大坚固?

(2) 找出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墙、堡垒)

师:长城不但高大坚固,而且作为一项防御工程,它的构造也非常合理,请大家默读第2段,圈出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些地方?

学生交流,读这些词语(生交流,教师出示)

(3)在图中把这些地方标出来,说说这些设计有什么作用

(4)模拟战场,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合理。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特点同时,还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长城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用途。)

(5)回读第二段。

(6)情感升华,让学生说说看到如此的长城你不禁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四、联想感悟,体会伟大建筑

师:所以有长城在,敌人还能打进来吗?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体现在哪里? (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设计意图: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结合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付出多少艰辛和血汗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令人惊叹!)

2、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创设情境,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设计意图: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不易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等词语,但具体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这一世界奇迹却得学生透过文字去体会,所以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平台,“想象劳动人民建造长城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这样,学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4、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5、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长城这一伟大的奇迹,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全文

长城是伟大的,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我们的人民也是伟大,正因为有她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长城,一次又一次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长城。古代的人民尚能如此,我们和平年代的同学们是不是更应该努力一点,为我们亲爱的祖国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 、巩固作业:

1、 搜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远: 长 龙

长城近: 高 大 坚 固 ( 伟大奇迹)

(气魄雄伟) 联想:血 汗 和 智 慧

【篇二:长城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通过品读 “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三)体会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第二课时(简案)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一、回读全文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三、拓展延伸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上课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冰心奶奶说读书好,读好书。你读过什么书?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就去游览雄伟的建筑那就是万里长城。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长城,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好,一起读一遍。生:读课题师:读得真好,打开书,课文都预习了吧生:预习了师:先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自己先小声地读一读出示课件上的词。生自由小声读师:这里面觉得哪个词语不太好读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生:瞭望的瞭师:对,刚才我听到大家读瞭望指导读瞭望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生:血汗的血指导读血师:你们发现了吗,第三行的词都含有一个多音字指导读词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生:我觉得屯不好读。指导读屯师:什么是屯兵?生:就是在堡垒里兵都聚集在那儿。师:说得很对,屯兵就是兵都驻扎在那,易于防守,这样的地方就叫生:堡垒师:非常坚固。堡垒的垒怎么写,来跟我一起写,上面的撇折点要写得匀称,下面的土要长才

能稳,你看多像叠土成墙的样子师:写完垒,我们再一起响亮地读一读这十个词语。生读词语师:这十个词一会儿学习课文时再边学边理解。师:读得非常好,这些词意我们一会边读课文再理解,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生自由读师: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做了记号,这说明认真了,思考了,非常好,通过读书你知道了长城的哪些情况?生:我知道了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师:长城有多长你知道了,还知道了生:长城是用石和方砖垒成的师:你读书非常细心,你呢生;我还知道长城顶上特别宽师:你也是细心的孩子生:我还知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奇迹生:我知道长城修在八达岭上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是按一定顺序的?你发现了吗生:它的顺序是从远到近师:从远到近,对了,板书“从远到近”,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小段话远看长城有个远师:这是远,那近呢生:…… 师:没关系,细细地找一找你找到了生:就是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看着非常明显,就是近处看师:有道理。还有吗生;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近看长城就比远看要清晰一些师;多有道理啊,作者是在从由远到近地看长城。(板书)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写了他——你说生:还有他想到的师:从看到想,咱们就按作者的这个顺序,我们先一起去远看长城,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像生读师: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很长师:很长,就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生:…… 师:二十多年有一个叫xxx的

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我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写长的这一句生读师:令人惊叹的长,还有谁来读,请你生读师:真是万里长城万长,全班男同学我们一起读。男生读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

它怎么样生:长城是弯弯曲曲的师:感受到了它的形状,还有生:感觉它很雄伟,像一条龙师:你是从这句话感觉的吧,来,就读读这句生读师:崇山峻岭,那是怎样的山啊生:一座座连起来非常高非常雄伟的山师:连绵不断的生:就是高高低低的师:把你的高高低低的再换一词来说生:这叫连绵起伏师:崇山峻岭还是什么样的山生:非常高师:高大陡峭,这就是崇山峻岭,这长城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有气势吧生:有师:想像一下顺着连绵起伏的山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生:一下高一下低,一下转过来,一下转过去。生:非常险要,是悬崖峭壁师:还有吗生:非常雄伟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生:很陡峭师:是山陡峭随着起伏生:很美师:姿态真美啊,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生:想师放课件演示长城师: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他时而盘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一起告诉我生:蜿蜒盘旋师:对,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再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生读师:谁能读得比她更美,更有气势?找个男孩子一男生读师:美中有气势,来,同学们一起读。师:好一条东方巨龙,我们走近长城好吗?生:好师: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看图,看课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地方?在图上把这些地方标出来。静静默读。师:好了吗?生:好了师:谁上来,指给大家看,带上书一生上台:这是一个城台的垛子,主是城台,

师:同学们,她标的,是课文写的一样吗?这些设置有什么作用吗?你读出来了吗?生:射口可以用来射击生:瞭望口是瞭望远处用的师:查看敌情生:城台是屯兵用,师:对了,屯兵还可以—— 生:还可以把备用的枪枝放在里面师:看书,除了屯兵还可以生:互相呼应师:你看既能屯兵又能呼应,真是一举两得,还读出谁的作用生:垛子可以当防护墙师: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同学们读懂了它们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看——指着图,从瞭望口建敌情,城墙之间可以互传信息,驻扎在城台里的士兵可以迅速跑到城墙,从射口有力的射击敌人,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得进来吗?这样的长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生:难攻生:坚固生:高大坚固师:好词生:天衣无缝师:想得很周全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板书)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站的在长城上,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作者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好后,你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可以放声地读。生读。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请你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师: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很艰难师:修筑长城非常得难,同学们也来看看这句话从哪里你看出了劳动人民难?生:我从一步一步体会到的,那时山非常陡峭,他们又要背着山石师:多么艰难的一步一步,还有哪读出了难生:两三千斤重,我们一个同学才五十多斤,三千斤重,那不累死了师:两三千斤重,大概是我们全班

【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

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引导学生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的分析上,还要通过阅读丰富的拓展资源,通过学生的情感升华——写作来实现。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课上稍微复习一下即可。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较三年级有了突破。在拓展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理解。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写作,因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打写题目:比如设计广告语、改编歌词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4、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的特点,学会由远及近、有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查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有关长城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3、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划下来。

2、指名学生接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3、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4、分组讨论: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课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作者走在长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

(3)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和近景。

长龙、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

作业:

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

板书设计:

17、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

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 ── 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912a97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7.html

《长城课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