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30 00:56: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领域系列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一

报告题目:浅谈通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陈巍 教授博士导师

清华大学,973青年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
人:赵晓晖  教授博士导师

报告地点:吉林大学南湖校区第一教学楼
报告时间:20141031号上午8:3010:00

主办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通信工程系,电子工程系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报告摘要:   

报告人简介:
       陈巍,男,教授、博导(工学、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973青年科学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第十四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高级会员,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清华大学221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任清华大学电子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系务会成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兼职),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兼职),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China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编委。

陈巍于2002年和2007年在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博士学位(优秀毕业生,优秀学位论文)。2005年至2007年间,作为访问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联合培养。20077月留校任教,2010年晋升副教授,201231岁时破格晋升为清华大学正教授。任教后于106月至9月受UK-China Science Bridge Fellowship资助访问英国南安普敦大学,146月至9月受法国政府资助访问巴黎高科,此外多次访问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目前主要从事无线通信、信息论、网络与优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任IEEE国际通信学会Tutorials Board理事,IEEE VTC-S 2011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CCNC 2013无线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ICC 2010无线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ICCC 2014通信前沿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COCONET 2008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ICC 2013 Tutorial ChairIEEE ICCC 2012 Publication ChairIEEE ICC 2008 Student Travel Grant Chair

曾获第五届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最杰出青年学者奖,2009IEEE马可尼论文奖,2012IEEE智能电网通信会议最佳论文奖,2007IEEE国际跨层设计会议最佳论文奖,2006IEEE国际通信大会最佳论文奖,2011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在教学方面,曾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七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第四届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12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

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Overlapping Coalition Formation Games for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人:宋令阳 教授博士导师

北京大学,973青年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
人:赵晓晖  教授博士导师

报告地点:吉林大学南湖校区第一教学楼
报告时间:20141031号上午10:1511:45
主办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通信工程系,电子工程系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报告摘要:Modern cellular networks are witnessing an unprecedented evolution from classical, centralized and homogenous architectures into a heterogeneous mix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in most of which the network devices acquire more autonomy and flexi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Such cooperation may exist between interfering small access points to coordinate thei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or nearby single antenna users to perform virtual MIMO communications, or even unlicensed users to cooperatively sense the spectrum of the licensed users. These technologies require the devices to form multiple overlapping groups, and each device should distribute its limited resources to all the cooperative groups it participates. In this talk, we introduce a novel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rom cooperative games, dubbed overlapping coalition formation games (OCF-games), to model and solve such cooperative scenarios. First, the concepts of OCF-games are presented and, then, several algorithmic aspects are studied for two key classes of games. Subsequently, two applications, namely,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show how OCF-game models and algorithms can be used in future wireless systems. We then conclude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n future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OCF games.

报告人简介:
      宋令阳2006年英国约克大学博士、2007-2008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博士后、2008-2009年英国飞利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6IEEE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例如ICC 2014 WCNC 2012)2012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奖、2012年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首届青年专题项目)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2012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多天线、协作通信以及同构和异构网络。近五年,共发表SCI收录文章50余篇,授权国际专利5项,申请国内专利22项,出版6部英文著作。


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Sensing and Recognition When Primary User has Multiple Transmit Powers
人:高飞飞 教授博士导师

清华大学,国家优青
人:赵晓晖  教授博士导师

报告地点:吉林大学南湖校区第一教学楼
报告时间:2014103114:0015:30
主办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通信工程系,电子工程系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报告摘要:We consider a more practical scenario when the primary user (PU) transmits with multiple levels of power in a cognitive radio (CR) network. The optimal spectrum sensing algorithm at the secondary user (SU) that could discriminate the PU s transmitting power is proposed and the related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We also discuss over the cooperative sensing to combat the fading and the noise effect. It is seen that quite many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new CR scenario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ases, and thus deserve re-investigation. We hope our new work could open a possibly new direction for CR. 

报告人简介:
      高飞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 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2004 年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2007 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8 年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资讯通信研究院任研究员, 2009 年至 2010 年在不莱梅国际大学任助理教授。自 2010 12 月起加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一直从事信号处理与无线通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 149 篇(含录用),其中 IEEE 国际期刊论文 57 篇, IEEE 国际会议论文 72 篇。论文已被 SCI 收录 66 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 2100 余次(谷歌学术搜索), SCI 他引 403 次,单篇 SCI 最高他引 65 次。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和国际发明专利 3 项。获 2014 年国家自然基金为优秀青年基金,获 2013 IEEE 通信协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亚太地区共 5 人获奖,中国仅两人)。获得 2012 SCOPUS 中国青年科学之星称号(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领域唯一获奖)。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以及 IEEE 国际学术组织的高度评价,并获得 2014 ICT 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2010 WCSP 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目前为 IEEE Senior Member ,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协作委员, IEEE 信号处理协会通信信号处理分会 (SPCOM-TC) 委员;并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以及 China Communications 编委;担任 IEEE GLOBECOM 2014, IEEE ICC 2015, IEEE VTC 2014 Fall 等无线通信领域国际旗舰会议的讨论分会共主席,以及 20 多次 IEEE 国际大会的技术委员会委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59136c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4.html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