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5-05-06 18:03: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安庆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十校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张根胜 (罗岭初中) 审题:桂迎忠(罗岭初中)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旗开得胜!老师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注:试题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任选其中6

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 (志南和尚《绝句》)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志在千里。 (《龟虽寿》)

,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huà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 )蓄 花团锦cù( huàn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美不胜收”的意思是: 1分)

4)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

3、名著阅读。(4分)

《繁星》《春水》是(作者) (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4、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走进课本,走向生活。(12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此,某班级准备举行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语文老师在期中复习时把你所学的文章重新归类,要求写上书签名,如下例。请你也

给第二类课文写一个书签名。(要求:①书签名要体现文章主题;②字数与示例中书签名相等。)(2分)

示例:

3)下列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请选择一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2分)

①图书阅览室: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关爱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城市广场: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我选第____则,我的品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2分)

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2分)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正、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2分)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痴迷、神往。

二、阅读(55分) (一)(19分)

女教师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

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老师想从车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老师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所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坑洼洼,不过蛮大的,有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校舍根本就不敢想。老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老师对村长说:“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为啥?”老师惊问。

“读书太累。”

“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窗外,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 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老师一甩头,猛地打开教室的门出去了。

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

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老师单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她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想读书吗?”

“想。”学生们都哭着跪在雪地上。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走————————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老师刚教的话。

“继续念。”

“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嘹亮地响起。

“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

雪越下越大,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5、读完本文第三段后你有何感受?请写出两点来。(4分)

6、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用了“混蛋”、“砸”等词语会不会影响陈老师的美好形象,为什么?( 4 分)

7、联系上下文,回答关于“走出大山去”的问题。(分)

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了孩子们怎样的心声?

“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

8、结合选文,分析陈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分)

9、结尾对雪景的描写富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21分)

乡间的荷塘

钟文

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我们用废纸叠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叠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叠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0、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等游戏。(3分)

11、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风雨荷叶、 三幅荷塘美景图。(4分)

12、第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赏析。(6分)

13、有人说,第段内容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觉得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5)

14、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三)(15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不亦 2)不 3疏食饮水 4)逝者如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者强调的重点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18、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9、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2)

三、写作(55分)

20、请以“我的新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进入中学以来的新收获、新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写作要求:

1、字数不少于500字。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3、内容丰富,有真情实感。4、忌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四、卷面书写(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a0a2916c175f0e7cd137a8.html

《七年级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