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夯实文言知识基础

发布时间:2011-06-09 04:30: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夯实文言知识基础,强化推断能力训练

——08年高考看文言翻译题的复习对策

作者:李淮生

2002年起,高考用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从此“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北京市04—08年改用断句考查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该题的赋分,也由最初的5分(02年全国卷)逐渐增加,到2008年,增至10分的已有9家,足见命题者对此题的重视程度。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命制走到今天,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又有哪些发展变化,高三师生只有了然于心,复习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本文剖析08高考文言翻译题的命制特点,解说典型题例,提出有效的备考策略,希望对考生提高翻译水平有切实的帮助。

全面审视2008年全国高考17道文言翻译题,我们认为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 仍然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

我们先看这道题的考点分布。

2008年高考文言翻译题考查的文言知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一)文言句式的考查仍受命题者青睐。

1况,吴人 [判断句](浙江卷)

解说: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2故罪人斯戮[宾语前置句](全国卷Ⅱ)

解说: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3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省略句](江苏卷)

解说:该句的主语是传主吴汉,召见他的应是帝王,可见原文“召见”前省去了“帝”。

4罪细且不容 [被动句](安徽卷)

解说:无语言标志的被动句,“不容”即“不被宽容”。

(二)词类活用考查的力度明显减弱,古今异义词考查的频率较高。

5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古今异义,实词]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江苏卷)

解说:这里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常指“亲信而信任的人”。

6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古今异义,虚词](山东卷)

解说:这里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是表示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三)复合虚词、固定格式的考查力度明显增强。

7谥号所以垂之不朽 [复合虚词](宁夏海南卷)

解说:“所以”,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来……的方式”。

8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复合虚词](江苏卷)

解说:“何意”,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意”构成,询问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为什么”。

9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复合虚词](天津卷)

解说:“是其”由两个代词构成,用作主语通常偏指“是”,“是其”应译为“这”。

10吏人、百姓 [固定格式](上海卷)

解说:“若……然”,由动词“若”和助词“然”组成,表示比拟,可译为“像……似的”。

1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为政[固定格式](安徽卷)

解说:“岂……哉”,由副词“岂”和语气词“哉”组成,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呢”。

12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至近且半之 [固定格式](湖北卷)

解说:“虽……亦”,由连词“虽”和副词“亦”组成,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即使……也”。

备考策略:翻译文言文的难点在于古今语言的差异性,而上面考查的知识点正是古今语言差异明显的地方,只有突破这些语言障碍,才有可能读懂文章,译对文句。明乎此,08年高考文言翻译题仍然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就不难理解了。既然文言知识的积累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既然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文言基础知识是常态,那么在备考阶段,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模拟训练,我们都要对其中的文言知识作认真的梳理和归纳,对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词类活用现象和古今异义词等要熟练掌握,努力使自己翻译文言文的知识“地基”厚实些。针对今年高考出现的新情况,还应加强对常见复合虚词和固定格式的掌握。复合虚词和固定格式是文言文中结构和用法比较固定的一种的语言形式,其意义通常并不等于所组合的几个虚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常常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增添一种新的意义,有时甚至产生一种全新的意义;其用法又随语法位置的不同而多样。如我们熟悉的“所以”,除例7的用法外,还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用来……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来……的方法”),而最常见的用法则是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这就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地掌握和积累。

二、 特别注重借助语境推断词句含义能力的考查

我们对17道翻译题考查的句子(以逗号断开为依据)作了统计,结果为122句。其中含上述文言知识点的有41句,这些句子大都有语言标志,考生可由形式为突破口,结合语境理解;其余81句无任何语言标志,各是什么意思考生全得依据语境,借助相关信息作合理推断才能理解。

13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伯献,臣不敢奉诏。” (帝不能夺。)加括号的内容为要翻译句子的上下文,下同)(安徽卷)

解说:句中的“出”是翻译难点。即使记得“出”有“发出”“交出”“放逐”“遗弃”等常用义,恐也还不能确定。这就要借助上文去推断。例文主要内容是韩休对皇帝说的一段话。背景是“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朝臣有罪,“帝将放”,这个“放”应是“放逐,流放”意。韩休的话中又有“臣请先伯献,后美玉”,根据文意,“先”应是 “先放逐”之意,“后”是“后放逐”之意。据此可推断,“出”与上文的“放”构成同义关系,应译为“放逐”。

14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广东卷)

解说 “相与”是表示两个主体彼此对待,互为施受,译为“”“互相”,还是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由一方发出而及于另一方,译为“与他”,两解代入句中似乎都通,但考察语境,发现该句上句的主语是“访”,下句的主语也应是“访”,可知该句的主语应同上下文一致文意才顺畅,“相与结友”应译为“与他结为好友”。

15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江苏卷)

解说:这两句的翻译要准确,先要根据“召见”和下文中的“封”,明白这几句是叙说传主吴汉同皇帝之间的事。再从语法方面分析,发现它们的主语应是吴汉,而“召见”“亲信”又不可能是吴汉的行为,由此推知,这两个动作的发出者应是皇帝,后一个“见”用在“亲信”前,应表被动,。综合以上分析,这两句的意思就逐渐清晰起来,应译为“(吴汉)到获得皇帝接见,就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备考策略:以上对典型题例正确翻译过程的的分析,我们发现,08高考文言翻译题特别注重考查借助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句意的能力,以此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在迄今为止的文言文翻译题的命制中尤为突出。虽然过去也一直讲以能力立意,但从多年命题的实际看,无论是命题时译句的选择,还是阅卷时给分点的确定,该题都偏重于知识的考查。所以,我们认为,今年文言翻译题所释放的信号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翻译文言文需要知识,没有文言知识的支撑,翻译无法进行;但翻译更需要能力,尤其是借助语境把握大意,进而推断词句含义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推断能力才是文言文翻译题获得高分的关键。

那么,备考训练中如何培养这一能力呢?我们向大家介绍四种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加以解说,力求使翻译训练有方法,实践有路子。

(一)语境推断法

从文言文中单单拿出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很难看出它是什么意思,只有把它放进特定的上下文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其意义。因为文章中语句是上下连贯,相承相连的,语句的意思也必然上下连贯,相承或相反。所以说,分析语境,随文释义是推断词句含义的基本方法。如例15,再如

16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国卷Ⅰ)

解说:“饷”是此句翻译的难点,但上文“兵不可一日无食”中的“食”指粮食,“初无储蓄”中“储蓄”指军队储存的粮食,下文的“屯田”说的也是军队开荒种地生产粮食,根据上下文中的这些信息可以推断,“饷”应译为“军粮”。

17(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上海卷)

解说:这是兵临城下时,县令的妻子扬氏动员吏人、百姓同县令一起守城说的一段话。“岁满则罢去”的意思只有联系上下文推断才能确解。“非若吏人、百姓然”,是说县令的情况同当地的官吏、百姓不一样,“坟墓存焉”,是说当地人因祖坟在而不应弃城逃跑,其中“存”与“去”的意思正相对。由此可以推断,扬氏是说,作为政府委派到该县任职的县令的情形与地方官吏、百姓相反,“岁满则罢去”应译为“任职期满就可以离开了”。

(二)语法推断法

翻译时,我们常常会遇到知道要翻译的词的几个意思。但又不能确定的情况。而句子的语法结构是解释词语的重要语境,可以制约并确定了词语的意义。高考翻译题又会以“词类活用”为考查对象,同样一个词,活用与否,意义有别。如果从语法入手,就能由结构分析发现活用的词,进而推断其意义。因此翻译常常需要对该词所在的句子作语法分析。如例14,再如

18兄为君则之,己为君则之可也。(全国卷Ⅰ)

解说:加点的“君”“兄”如果用名词义去解,根本讲不通。由句子的结构分析可知,它们都同“之”构成了动宾关系,已活用为动词了,“君之”应译为“用国君之礼待他”,“兄之”应译为“用兄长之礼待他”。

19待哺于东南之转饷(全国卷Ⅰ)

解说:“日”,本为时间名词,意为“白天”,现处于主语后,谓语前,已活用为时间状语,表示动作的频数,应译为“每天”。

(三)同义推断法

同样的意思,在一段文字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构成了“同义互解”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译句中一些疑难词句的意思就能顺利推断出来。如例13,再如

20(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湖南卷)

解说:此句翻译的难点是对“诬”的理解。与上文比读,发现“诬”同“服”构成同义互解关系,而在审讯时犯人的“服”,应是“认罪”,因此可推断“诬”也应译为“认罪”。

21(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

解说君说之”与上文的“楚灵王好士细腰”正好构成同义互解关系,“说” 就是“好”,二者都是“喜欢,喜好”的意思,“君说之”应译为“君王喜欢这样”。

(四)对文推断法

对文指文言文中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语句,由于对文处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它们的词性相同,词义通常也具有相同或相反的关系。据此我们就可以从已知去推断未知。

22(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天津卷)

解说:要翻译的句子同上下文都构成对文关系,上文中“爱人、爱之”,下文中“恶人、恶之”“害人、害之”都是动宾结构,可以推知“利人、利之”也应是动宾结构,名词“利”已活用为动词,整个句子应译为“做对别人有利之事的人,别人也跟着做对他有利的事”。

23(傲细民之忧,)而左右之,(则国亦无望已)(重庆卷)

解说:此句中“崇”与“笑”是翻译的难点,但发现它与“傲细民之忧”是对文,我们就可以借此来破解这个难点。据文意可知此句中的“而”表转折,那么对句中位置对称词语的意思应相反。“傲”是“骄傲,轻视”之意,“忧”是“忧伤”意,由此可推断“崇”应译为“看重”,“笑”应译为“愉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言文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重视知识储备,突出能力训练,在翻译的实践中提高翻译的能力,高考文言翻译题的高分就向我们招手了。

(本文刊于《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2009年第5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8a3b6db84ae45c3b358ca5.html

《模拟卷夯实文言知识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